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所用一切字样、体制,亦应均照平行。如地方官及领事等官有侮慢欺藐各等情,准其彼此将委曲情由申诉本国各大宪,秉公查办;该领事等官亦不得率意任性,致与中华官民动多抵牾。

嗣后遇领事等官派到港口,大合众国大臣即行照知该省督抚,当以优礼款接,致可行其职守之事。

第十一款一、大合众国民人在中华安分贸易办事者,当与中国人一体和好友爱,地方官必时加保护,务使身家一切安全,不使受欺辱骚扰等事。

倘其屋宇、产业有被内地不法匪徒逞凶恐吓、焚毁侵害,一经领事官报明,地方官立当派拨兵役弹压驱逐,并将匪徒查拿,按律重办。倘华民与大合众国人有争斗、词讼等案,华民归中国官按律治罪;大合众国人,无论在岸上、海面,与华民欺侮骚扰、毁坏物件、殴伤损害一切非礼不合情事,应归领事等官按本国例惩办。至捉拿犯人以备质讯,或由本地方官,或由大合众国官,均无不可。

第十二款一、大合众国民人在通商各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馆、礼拜堂及殡葬之处。听大合众国人与内民公平议定租息;

内民不得抬价勒索;如无碍民居,不关方向,照例税契用印外,地方官不得阻止。大合众国人勿许强租硬占,务须各出情愿,以昭公允。倘坟墓或被中国民人毁掘,中国地方官严拿,照例治罪。

其大合众国人泊船寄居处所,商民、水手人等只准在近地行走,不准远赴内地乡村、市镇、私行贸易,以期永久彼此相安。

第十三款一、大合众国船只在中国洋面遭风触礁搁浅,遇盗致有损坏等害者,该处地方官一经查知,即应设法拯救保护,并加抚恤,俾得驶至最近港口修理,并准其采买粮食、汲取淡水。

倘商船有在中国所辖内洋被盗抢,劫者,地方文武员弁一经闻报,即当严拿贼盗,照例治罪,起获原贼,无论多寡,或交本人,或交领事官俱可,但不得冒开失单。至中国地广人稠,万一正盗不能缉获,或起赃不全,不得令中国赔还货款。倘若地方官通盗沾染,一经证明,行文大宪奏明,严行治罪,将该员家产查抄抵偿。

第十四款一、大合众国民人,嗣后均准挚眷赴广东之广州、潮州,福建之厦门、福州、台湾,浙江之宁波,江苏之上海,并嗣后与大合众国或他国定立条约准开各港口市镇;

在彼居住贸易,任其船只装载货物,于以上所立各港互相往来;但该船只不得驶赴沿海口岸及未开各港,私行违法贸易。

如有犯此禁令者,应将船只,货物充公,归中国入官;其有走私漏税或携带各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大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大合众国旗号作不法贸易者,大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

第十五款一、大合众国民人在各港贸易者,除中国例禁不准携带进口、出口之货外,其余各项货物俱准任意贩运,往来买卖。所纳税饷惟照粘附在望厦所立条约例册,除是别国按条约有何更改。即应一体均同,因大合众国人所纳之税,必须照与中华至好之国一律办理。

第十六款一、大合众国船只进通商各港口时,必将船牌等件呈交领事官,转报海关,即按牌上所载吨数输纳船钞,每吨以方停四十官尺为准:凡在一百五十吨以上者,每吨纳银四钱,不及一百五十吨者,每吨纳银一钱。

凡船只曾在本港纳钞,因货未全销,复载往别口出售,或因无回货,须将空船或未满载之船驶赴别港觅载者,领事官报明海关,将钞已完纳之处在红牌上注明,并行文别口海关查照;俟该船进别口时,止纳货税,不输船钞,以免重征。设立浮桴、亮船,建造塔表、亮楼,由通商各海口地方官会同领事官酌量办理。

第十七款一、大合众国船只进口,准其雇用引水带进,候正项税款全完,仍令带出。并准雇觅厮役、买,办、工匠、水手、延请通事、司书及必须之人,并雇用内地艇只,其工价若干,由该商民等自行定议,或由领事等官酌办。”

第十八款一、大合众国船只一经进口,即由海关酌派妥役随船管押,或搭坐商船,或自雇艇只,均听其便。倘大合众国民人有在船上不安本分,离船逃走至内地避匿者,一经领事官知照,中国地方官即派役访查,拿送领事等官治罪。

若有中国犯法民人逃至大合众国人寓馆及商船潜匿者,中国地方官查出,即行文领事等官捉拿送回,均不得稍有庇匿。

至大合众国商民、水手人等,均归领事等官随时稽查约束。倘两国人有倚强滋事,轻用火器伤人,致酿斗杀重案,两国官员均应执法严办,不得稍有偏徇,致令众心不服。

第535章用心险恶

偌大个两江总督临时衙门正堂静悄悄的,明明里面坐着好几十位两江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好不好?

衙门正堂气氛压抑沉闷,只有衙门文办抑扬顿挫的声音缓缓流敞,守在外头的总督卫队战士伸长了耳朵静静聆听。

怎么说都是跟随总督大人征战南北的狠角色,这些年被强行要求识字学习也读过一些简单书籍,也见了大场面懂些天下局势。

衙门正堂里头说的这些,其实他们大部分都能听懂,可越是如此他们心中越是疑惑,除了几条让人一看就不怀好意的条款之外,其余条款好象没什么吧?

带着满腹疑惑,他们继续侧耳聆听正堂中清晰传出的声音。

“第十九款一、大合众国商船进口,或船主,或货主,或代,办商人,限二日之内将船牌、货单等件呈递本国领事等官收存,该领事即将船名、人数及所载吨数,货色详细开明,照会海关,方准领取牌照,开舱起货;

倘有未领牌照之先擅行起货者,即罚洋银五百大元,并将擅行卸运之货一概归中国入官。或有商船进口止起一分货物者,按其所起一分货物输纳税饷,未起之货均准其载往别口售卖;

倘有进口并未开舱即欲他往者,限二日之内即行出口,不得停留,亦不征收税饷船钞,均俟到别口发售,再行照例输纳;倘进口货船已逾二日之限,即须输纳船钞。遇有领事等官不在港内,应准大合众国船主、商人托友国领事代为料理,否则径赴海关呈明,设法妥办。

第二十款一、大合众国商船贩货进口、出口,均将起货、下货日期呈报领事等官,由领事等官转报海关,届期委派官役与该船主、货主或代,办商人等眼同秉公将货物验明,以便按例征税;

若内有估价定税之货,或因议价高下不等,除皮多寡不齐,致有辩论,不能了结者,限该商于即日内禀报领事官,俾得通知海关,会商酌夺,若禀报稽迟,即不为准理。

第二十一款一、大合众国民人运货进口,既经纳清税饷,或有欲将已卸之货运往别口售卖者,禀明领事官,转报海关,检查货税底簿相符,委员验明实系原包原货,并无拆动、抽换情弊,即将某货若干担已完税若干之处填入牌照,发该商收执,一面行文别口海关查照;

俟该船进口,查验符合,即准开舱出售,免其重纳税饷。若有影射、夹带情事,经海关查出,罚货入官。如大合众国船只运载外洋谷米进各港口者,若并未起卸,亦准其复运出口。

第二十二款一、大合众国船只进口后,方纳船钞。进口货物于起货时完税,出口货物于下货时完税。统俟税钞全完,由海关发给红牌,然后领事官方给还船牌等件。

所有税银由中国官设银号代纳,或以纹银,或以洋银,按时价折交,均无不可。倘有未经完税,领事官先行发还船牌者,所欠税钞,当为领事官是问。

第二十三款一、大合众国船只停泊口内,如有货物必须剥过别船者,应先呈明领事官,转报海关,委员查验确当,方准剥运;倘不禀明候验批准,辄行剥运者,即将所剥之货归中国入官。

第二十四款中国人有该欠大合众国人债项者,准其按例控追;一经领事官照知,地方官立即设法查究,严追给领。倘大合众国人有该欠华民者,亦准由领事官知会讨取,或直向领事官控追俱可,但两国官员均不保偿。

第二十五款一、大合众国官民延请中国各方士民人等教习各方语言,并帮办文墨事件,不论所请系何等之人,中国地方官民等均不得稍有阻挠陷害等情;并准其采买中国各项书篇。

第二十六款一、大合众国现与中国订明和好,各处通商港口听其船只往来贸易,倘日后若有别国与中国不和,中国止应禁阻不和之国不准来各口,交易,其大合众国人自往别国贸易,或贩运其国之货物前来各口,中国应认明大合众国旗号,便准入港。

惟大合众国商船不得私带别国一兵进口,及听受别国贿嘱,换给旗号,代为运货入口贸易;倘有犯此禁令,听中国查出充公入官。

第二十七款一、大合众国民人在大清国通商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大合众国民人在大清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不得过问。

第二十八款一、大合众国民人因有要事向大清国地方官辩诉,先禀明领事等官,查明禀内字句明顺、事在情理者,即为转行地方官查办。

大清国商民因有要事向领事等官辩诉者,准其一面禀地方官,一面到领事等官禀呈查办。

倘遇有大清国人与大合众国人因事相争不能以和平调处者,即须两国官员查明公议察夺,更不得索取规费,并准请人到堂代传,以免言语不通,致受委曲。

第二十九款一、耶稣基督圣教,又名天主教,原为劝人行善,凡欲人施诸己者亦如是施于人。嗣后所有安分传教习教之人,当一体矜恤保护,不可欺侮凌虐。凡有遵照教规安分传习者,他人毋得骚扰。

第三十款一、现经两国议定,嗣后大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或其商民,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为该国并其商民从来未沾,抑为此条约所无者,亦当立准大合众国官民一体均沾。

以上各款条约,应由大清国大皇帝立赐批准,并限于一年之内由大合众国大伯理玺天德既得选举国会绅耆大臣议允批准,届期互换。须至和约者。”

听完了衙门文办的无表情朗诵,在正堂门外站岗的总督卫队战士心头更迷糊了,在他们看来这些条款真算不得什么,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啊。

屋里的文武官员也是如此,虽然时常经受吴可的耳提面命,但他们真的对外头的世界不了解哇,对于列强一贯使用的温和手段更是没有直观感受,这不就有心中疑惑的官员问开了:

“督台大人,除了几条官船可以进港的条款有些过分之外,下官没觉得什么啊?”

见有人开口,立即便有交好同僚跟上:“是啊督台大人,下官也觉得没啥大不了的,这条款里还处处都透着规矩!”

“还请督台大人为下官解惑!”

“……”

原本沉寂的衙门正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在座官员都清楚吴可吴大总督的直爽性格,又是武人出身最恨的就是说话不爽利,拐弯抹角还得猜上半天的,没得忍了麻烦被边缘化就不好了。

再说了,他们真是不太明白,明明这些条款在他们看来没什么的啊,怎么就碍了吴大总督的眼么?

这个问题不解决,以后凡是遇上涉外问题他们就得抓瞎,缩手缩脚倒在其次怕的就是违了吴大总督的心意,那岂不是自找麻烦?

自古以来,想法和心思跟领导不在同一频段上的下属,能有好下场么?

两江可是大清的膏腴之地,以后少不了与洋人打交道的机会,要是没摸清吴大总督的心思做事,他们真的很难彻底安下心来。

眼下还是新年呢,说这些讨人嫌的事儿倒也不算什么。

再说了,吴大总督在大年初二召集他们过来,不就是说这事通气的么,有什么不懂的有疑问的早点问出来才好,省得以后出了问题自找没趣。

“你们这帮家伙……”

吴可倒也没生气,本来嘛叫这么多人过来就是通气统一思想的,有疑问证明他们听进去也思考了,他还多说啥?

不过转眼他的脸色便沉了下来,拿起那叠厚厚的条约文本,仔仔细细的给在座下属们分析其中的厉害和暗手。

“别看这些条款说得冠冕堂皇,初一看还是很公平公正,其实不然……”

吴可说话也直,这里就他地位最高,就算底下官员感觉他说话粗鲁也不敢多说什么,他本就是行伍出身的嘛。

“那几条说的什么,官船可以在各大口岸停驻补给,这就是赤落落的打脸啊,什么时候大清关防变得如此漏洞百出,是个列强国家的官船都能自由进出了?”

“洋人的官船大部分都是水师战舰,这些玩意能随意出入各大口岸,对咱大清的海防可是极大威胁!”

“别的不说,要是哪天大清又跟他们闹矛盾了,是不是直接抽调官船再杀奔天津一次?”

“这样的风险朝廷怎么能冒,更不要说到时列强官船上的一应供水后勤都是各大口岸提供,这不就是变相的资敌么?”

“再有,难道你们没发现么?”

说到这儿,吴可故意顿了一顿,手指轻扣桌案弄出‘空空’的脆响,目光微微一眯提醒道:“后面的条款好似没任何问题,就跟正常的商业往来一般,可是你们没发现无论如何都绕不过条款里的某个职位么?”

第536章领事裁判权

什么职位?

衙门正堂一干文武官员顿时面面相觑,不知晚育大总督说的是什么。

他们听着确实没察觉到什么问题,正如吴大总督说的后面那些条款,完全就是一副正规的商业合同。

“领事官!”

见手下官员不明白,吴可也没卖关子一字一顿道。

“领事官?”

堂下坐着的一干官员更不明白了,虽说刚才的条款里这名字多了点,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在他们想来,既然通商了,自然要有中间沟通联络之人,这领事官不就是干这个的么,好象也,诶啥大权力是个吃苦的活计。

“你们就没想过,列强诸国的领事官真就那么守规矩?”

吴可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瞪了这帮脑子僵化的家伙一眼。

这没什么吧?

堂下坐着的一干文武官员面面相觑,不知吴大总督哪来这么大火气?

“呵呵,说你们糊涂还真不假!”

吴可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无奈解释道:“你们难道没有听清楚么,两国民众闹出纠纷各管各的,港口上的商船往来还得先通过领事官转告,有什么麻烦他们自己解决不用劳烦各口岸地方官府!”

这个,堂下一干文武官员终于听出点味道来了,字面上看着虽然没任何问题,但仔细探究的话就会发现内里的猫腻。

能在地方官场上混到五品以上的没有傻子,在座一干文武官员中一半以上还都是手握重权的一方‘诸侯’,哪能不明白里头的道道?

洋人都有自己国家的领事官管束,那要他们干什么?

这就是赤落落分权啊!

在座官员哪个不把手头权力看得比天重,哪能受得了这个?

之前没听出来也就算了,现在知道了洋人的险恶用心那还不炸了锅?

一个个的议论开了,你说洋人卑鄙无耻我说洋人用心险恶,满脸气愤怒火中烧,真要是按条款里的内容操作,他们就根本管不了来到大清的洋人了。

这怎么成?

这里是大清,既然洋人来了大清就得守这的规矩!

可现在看看,洋人竟然玩起国中之中那套。在大清的地盘上遵循他们自己的规矩,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吴可笑了,真心的笑了。

虽说眼下衙门正堂吵杂了点,可手下官员明白了美国佬的险恶用心是最要紧的。两江作为大清的精华地区,有长江航道直痛外海以后少不得与各国洋人打交道的时候。

所谓人多是非多,愿意万里遥遥跑来大清做生意的洋人或讨生活,又哪一个简单得了?

说不得其中还混杂不少罪犯恶棍,要是各口岸地方官府对他们失去了约束,那以后的乐子可就大发了。

正因为如此,吴可才会召集手下五品以上官员提个醒,让他们早早明白洋人的险恶用心,免得到时候出了事情被整个措手不及甚至灰头土脸。

领事裁判权!

听到衙门文办念的那些条约条款,吴可心中都被这个单词占满。

别看那一条条一件件说得好停,好象真为朝廷着想一般,看起来要多么公平公正就多么公平公正,可事实全然不是如此。

既然心中有了这个想法,吴可自然不客气的说了出来。

领事裁判权?

这是什么玩意?

在座一干文武官员顿时傻了眼,刚刚才被吴大总督提醒明了洋人的险恶用心,这下又来个‘领事裁判权’啥的,他们表示脑子不够用了啊。

趁机,吴可一边给手下这帮土包子们解释什么叫做‘领事裁判权’,一边又不着痕迹的普及一些列强国家的基础常识。

“领事裁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