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督衙门从中可是捞了不少银子,就连修缮官道这样浩大工程的前期投入,都是拿这些银子顶上才能启动的。

总之广州城经过几论‘严打’对番整治,一些之前十分活跃的牛鬼,蛇神全都来世下来,由明里转为暗中形势也边的低调收敛,可不敢在这时候挑衅总督衙门权威,受益最大的自然是城中饱受欺压的平民百姓们了。

吴可自然不会理会这些琐碎小事,他除了关注布局两广地区之外,其余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严密关注全国局势上。

也不知道曾国藩是不是仇人太多,自从他成为两江总督以来,什么好事坏事都让他给撞上了。

湘军收复安庆这样的好事就不说了,与乡勇队一番龌龊搞得灰头土脸虽然狼狈,但也狠狠削弱了吴可和乡勇队在两江的势力和影响力,毕竟乡勇队势力大举向两广地区迁移是不争的事实,没了确确实实的硬扎势力支撑影响力想不削弱都没可能。

只是不清楚曾国藩怎么又跟两江清军闹腾起来,听说因为粮饷短缺的事儿没少在朝堂打官司,湘军各营部队囤驻江苏期间,貌似与两江清军闹得很不愉快,最后在今年六七月份闹出了大乱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吴可的突然离任,让两江清军各部人马突然少了个严厉监督的上司,一下子松懈下来之前好不容易才操练齐整的饿军纪又变得散漫无迹,更不要说跟太平军的战斗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完全没了吴可在时的精气神儿。

结果太平军李秀成部窥得机会,主力人马牵制驻扎苏常的两江清军主力,另派一部精干人马绕道苏常直扑上海而去,一下子震动了整个上海。

驻防上海清军与租界列强匆匆组织的洋枪队仓促迎战,结果却被打得抱头鼠窜狼狈而逃,要不是突袭上海之太平军部队不知出与什么原因,竟然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机没有趁势直取上海,只怕还等不到清军支援上海便已陷于太平军之手。

当时上海的情况真是不容乐观,湘军又刚刚拿下安庆根本腾不出手,还是刚刚组建淮军的李鸿章带人匆匆支援上海,这才于太平军的强势兵锋之下勉强守住上海,而后清洋联军在列强源源不断的军火供应下逐渐挽回颓势,并一步步将进逼眼前的太平军突袭部队打退。

因为这事,曾国藩受到了租界列强与朝廷两方面的共同责难,焦头烂额手忙脚乱才勉强应付过去,不过就是如此也没讨到啥好处,顺便让之前的秘书小弟和其部淮军打出了名堂有了自立之实力。

与此同时太平军李世贤部为了配合李秀成部的行动,竟突然出兵浙北好好闹腾一番,清军来剿立刻转身就跑,把个闽浙总督左宗棠气得够戗,但也吸引了闽浙清军和湘军一部分注意力,确实给李秀成部分担了不少压力。

最让吴可惊讶的是,太平军大将英王陈玉成竟然被清军给逮住!

原来陈玉成自从与李秀成配合解安庆之围不果后,便独自率返回淮南成功收复集贤关,并一度以优势兵力对曾国荃的安庆围军实施反包围,但因为缺乏水师襄助无法切断湘军补给,自己反倒陷入粮荒不得不率大队后撤,只能留下手下大将刘昌林、李四福等最精锐的4000人马驻守集贤关内赤岗岭四垒,结果却被湘军一口吃干抹净。

辛酉十一年七月廿六日安庆失陷,陈玉成精锐丧失殆尽退守铜陵,不久便被天京革职留任。倍感委屈的他不愿回天京仰人鼻息,明知皖南难以立足仍死守铜陵,并派陈得才、赖文光、梁成富、蓝成春、马融和、范立川等部北上,试图联合捻军和地方实力派苗沛霖部经营豫南,但这几支人马围攻颍州不下后竟一路北上至陕南汉中,导致原本元气大伤的陈部人马更加虚弱不堪。

壬戌十二年(1862)春,清军多隆阿部进逼铜陵,合围东、西、南三门,“只有一炮之隔”,北面也有定远的清军地方部队离城10多里牵制,陈玉成屡屡恳请各路太平军进援,但除了江宁的陈坤书部兼程来救半路败回,其余或有心无力或置若罔闻,而陈玉成自己派出远征的人马也无法及时赶回。

这年四月,已秘密投降胜保的苗沛霖致书陈玉成,声称可以调集4旗、120万大军,和陈合力进取中原。陈大喜过望,不顾部下一致反对,决议突围北投苗沛霖。

四月初一日,陈玉成率部突出重围,因军心离散,几万人马一路溃散,到达寿州城外的仅4000余人,苗沛霖避而不见,让侄子苗景开将陈玉成等20余人骗进城中扣押,收编城外残部,随即将陈玉成押送胜保兵营。

陈玉成就这么让小人给卖了,听说胜保劝降不成直接将人给凌迟处死了,可惜了太平军难得的一员帅才就这么挂掉了,由此可见太平军已离穷途末路不远了。

当然,这些好事和坏事都跟曾某人沾边,吴可却是乐得看这厮忙得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只希望这些事情绑住这厮手脚不要坏他大事就好……

第605章厌烦

隆冬季节的广东虽然潮湿阴冷,却架不住万千民壮热火朝天的劳动热情。

广东省境一些主要官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一起劳动的场面真真让人大感热血沸腾,嘹亮的号子声以及粗旷嘶哑的大声呼喝络绎不绝震耳欲聋。

近年时间官道修缮工程已经完全在广东各主要州县铺开,负责此事工程营的触角更是蔓延向广东的方方面面。

靠着修缮官道维生的成年青壮人数近十万,起码有超过五万户家庭靠此吃饭,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件了不得的事儿。

整个广东都因为这样的浩大工程受益,除了官府大肆往外掏银子之外,无论商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从中获益,就是官府也因为辖内治安状况大为改善,商业氛围逐渐火热而从其它地方补充巨大的银钱消耗。

数十万百姓靠着修缮官道的浩大工程吃饭,两广总督衙门花钱如流水一般,却是根本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起码在这些百姓找到新的出路之前,这样的浩大工程必须一直坚持下去。

还在官道修缮的好处也逐渐显现,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周围的广东精华地区,道路状况良好往来物流速度加快了不止一层两层,对各地商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估量,各地官府从中受益菲浅。

看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摆在那儿,各地官府原本的质疑和不满的声音也逐渐平息,事实摆在眼前不是说无视就能无视的。

整个广东一片欣欣向荣,置身其中有种热血沸腾勃勃向上的激情。

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虽然吴可上任以来大力打压各地帮派,尤其是那些嚣张狂妄不拿官府当回事或者自以为身后有人行事嚣张霸道的玩意,单单被覆灭的帮派就不下三十来家,抓捕的帮派分子更是达到了惊人了五千之众。

被抓捕的帮派分子,无一例外全部送往工程营管制部队,由乡勇队战士亲自监管参加修缮官道这等强制性劳动,除了管饭之外没有任何酬劳和好处,做完一定年限义务劳役便可重换人身自由。

这样的事儿乡勇队在两江之时便经常玩,算得上驾轻就熟上手极快,让一些想看热闹的家伙失望不已,那些抓部的帮派分子经过一段时间严厉管制,根本就没掀起一丁点浪花。

对于地方帮派恶势力的打击,两广总督衙门可以说得上不遗余力,但凡撞到官府手上的帮派恶势力无一例外,全部受到官府重点关照要们直接完蛋,要们在官府的狠厉打压下损失惨重一蹶不振。

当然,在某些偏僻州县少不了地方官员与当地帮派恶势力勾结盘剥百姓的戏码,凡是被总督衙门察觉或者接到举报的一律严惩。

这就是有自己武装和全套幕僚班子的好处,吴可到了两广上任根本就没必要依仗当地势力,对总督衙门的命令听话倒也罢了,要是胆敢阳奉阴违或者干脆不当回事,他和手下弟兄自然也不会客气什么,动起手来毫无心理负担根本就不怕得罪地头蛇什么的。

可就是如此,也不知道是不是广东这地儿民间有严重的抱团情节,官府弹压监管得如此严厉,地方帮派却是倒下一批立刻兴起一批接力,根本就是管不过来,当然后来兴起的帮派老实许多倒是真的,做事不敢像‘前辈’那般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官府也不好随便找他们麻烦。

尤其是以广州为核心的周边百里区域,经济越是发达这样的情况越是常见,眼见地方帮派事务当真难搞得很,吴可也没心情一直跟这帮上不得台面的家伙死耗,只要下面不做得过分总督衙门便睁只眼闭只眼当作没看见。

除了烦不胜烦的地方帮派麻烦之外,吴可跟手下乡勇队将士掌握广东军政大权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遇到的阻力可不是一星半点。

吴可当然不会傻到将广东官场全换成自己人,除了广州府以及周围的潮汕地区官府被牢牢掌握在手之外,其余地区都以严格的监管为主。

总督衙门发下规范条例,同时以季度为单位布置行政任务,完成的自然好说没完成的少不得受一通训斥,同时在年尾的官员履历表上狠狠的打上一笔差评。

这手玩得太狠了,例外官场就讲究你好我好大家好,在没有切实的利益冲突时,不要无故树敌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就算你官位再高没有底下基础官员支持,什么事也别想做成。

为了这事,整整一年广东官场都没消停下来的时候。

不像后世,广东在大清的政治版图绝对属于边缘地带,当然依靠活跃的对外贸易钱途倒是不缺。

因为远离京城政治中心的缘故,广东的地方官一个个都是土皇帝般的存在。尤其是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大清国门,而广东又是首当其冲的焦点之地,道光二十年以后的历任两广官场大佬都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如何应对洋人身上,加上地方上错综复杂的关系,难免放松了对下面州县官员的监管力度。

大清官场本就乌烟瘴气,广东又参杂了列强势力以及天地会等民间反清组织,加上地方豪族大户的搅,可以用一团乱麻来形容,在如此浑浊环境下地方官员们的日子过得其实非常滋润,只要小心不招惹了洋大人以及辖内反清组织就成。

可是吴可担任两广总督之后情况就完全变了,他虽然没高举反贪大旗,对于地方官们的各种灰色收入睁只眼闭只眼,可是他对广东地方官府的坚固却十分严格,而且对地方主官的要求也‘苛刻’得很。

也不知总督衙门怎么对地方上的情况那么熟悉,每个季度布置下来的人物,都是根本各地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只要地方主官肯认真按要求办事,想要完成任务其实也容易得很。

可问题是,他们已经习惯了那种放羊式的生活,早就养出了一身懒病,想要他们突然自觉自愿的勤奋起来,一时还真的难以适应,主要是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这个难度真的不要太大。

结果,刚开始来年感个季度的试行,广东辖下几乎七成州县衙门都没完成任务,总督衙门也不客气更是直接发问训斥,搞得官场一阵风声鹤唳哀鸿遍野,有那几位表现特别糟糕的更是调离职位放到清水衙门吃灰,这一手狠厉的杀鸡骇猴可把不少官员吓住了,再也不敢敷衍对待总督衙门的命令。

总督衙门虽然不可能大面积的摘人官帽子,可是想要调动岗位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儿,谁都不愿意亲身尝试总督衙门的凌厉手段。

一直到同治元年冬天,广东省的政务才终于梳理清楚,各项工作都以及步入正轨,总督衙门的命令也能够得到地方官府的认真执行。

短短一年时间能做到这些十分不容易,就连比吴可早来一年的广东巡抚耆龄,到现在还在缓慢梳理巡抚衙门跟下面地方官府之间的关系,他可没吴可那般强硬的行事手段以及雄厚的实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到了年底本该是最为繁忙的时候,吴可却是清闲的能出来喝茶了解民生。

……

“大人,英国驻广州领事又上门拜见,眼下正等在总督衙门!”

春香茶馆二楼,吴可一边支起耳朵听大堂传来的八卦喧闹声,一边漫不经心翻阅随手带出的情报简阅,这时一阵急促脚步声由远及近快步走了过来,来人弯腰压低了声音在他耳边汇报道。

“怎么又来了?”

吴可眉头轻轻一挑,随手将手中纸张扔到小茶几上,回身看着匆匆赶来的长随,正是留守总督衙门的亲信心腹之一。

“还不是为了咱们扣押的那些商船?”

长随满脸苦笑说道。

“马的不是告诉他了吗,交清了罚款就放船,难道说的还不够清楚明白?”

吴可脸色一沉,满是不悦问道。

“这个小的就不太清楚了,看他一脸着急恼怒的摸样,估计又出了什么事!”

长随沉吟一会当即回答,有些不确定说道。

“马的他烦不烦啊,这月都找老子几次了?”

吴可满脸气恼都暴了粗口,再没心思待在外头了解民情,只得招了招手提醒周围护卫,而后便脚步匆匆的从茶楼后门悄然离开。

……

“欧文先生,不知道你这么急着找本官有何要事?”

急匆匆从茶楼赶回总督衙门花厅,来不及松口气吴可便直接向跟前洋人领事问道。

他心中真是不耐烦到了极点,对眼前的英国领事印象十分差劲。

“尊敬的总督阁下冒昧打扰还请见谅,实在是我国商人……”

英国驻广州领事是一位三十来岁的白人中年,一身剪裁和体的西服穿在身上很有气质,不过此时一脸愁闷将这份气质破坏怠尽。

“不用多说!”

吴可很粗鲁的打断了对方的话头,很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脸色变得阴沉难看:“领事先生的来意本官清楚,难不成贵国那位犯了事的商人还没想衙门缴纳罚款?”

第606章大烟

“总督阁下你要明白,我国商人欧文可不是罪犯……”

英国驻广州领事的脸色十分难看,有些不爽的强调道。

“不是罪犯?”

吴可脸上露出嘲讽笑容,撇了撇嘴不屑道:“那怎么杂他的商船上,发现大批走私鸦。片?”

“那些走私鸦,片不是已经被广州水师扣下了么,为何总督阁下非要揪着不放呢?”英国领事老脸微微一红,说话时的语气都跟着软和下来。

“呵呵,领事先生应该清楚,走私鸦,片在我国是绝对不允许,并且明文规定犯法的事情,这此水师只是扣押贵国违法商人的货船已经很给面子了!”

吴可脸色不善冷笑连连,语气咄咄逼人质问:“之前本官不是说了么,只要贵国违法商人加纳足额罚款,扣押的货船便可以原本归还!”

“可是……”

英国领事一听这话便有些急了,他总不能说那位走私鸦,片的英国商人欧文,将所有身家都赌在那一船鸦,片上了,根本就没钱缴纳衙门要求的高额罚款吧?

“够了领事先生!”

吴可脸色一冷毫不犹豫打断了英国领事的话头,眼神不善沉声道:“衙门已经很有诚意了,本官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希望领事先生明白,有些事情说一次两次尚可,但次数臆度对领事馆和总督衙门的关系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希望领事先生不要自误才好!”

“这个总督阁下,我国商人欧文确实没钱缴纳罚款啊!”

见吴可有翻脸迹象,英国领事不敢怠慢急急说道。

“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反正船扣在港口什么时候缴纳了罚款什么时候领走,既然贵国商人有胆子做违法之事就要有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

吴可却是不客气的摇了摇头,直接堵死了英国领事说情的借口。

“那好吧,我回去跟欧文先生好好商量一下,不打扰总督阁下告辞!”

话不投机半句多,眼见吴可态度如此坚决,英国领事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拿起放在一旁的礼帽冲着吴可点头告辞。

“那就这样吧,不送!”

吴可端起茶杯眼都没抬一下,任由身边亲随将怒气冲冲的英国领事送出总督府,心头却是连连冷笑不已暗骂洋人混蛋。

广东果然是个多事之地,他费了不少心力好不容易才理顺官场上的关系,没想到这帮可恶的洋人便迫不及待跳了出来找茬。

当然,要说洋人主动找他麻烦也不确切,怎么说他都是堂堂的两广总督,也不是什么身份的洋人想见就能见到的,加上又是初来乍到能和区区一商人闹什么矛盾,好不是因为洋人胆大妄为惯了违法乱律肆无忌惮,结果就一头撞上了铁板?

原来随着两广水师加大打击海盗力度,在两广总督衙门的全力支持下实力迅速膨胀,很快就在广东外海伶仃洋打出了威名。

而随着吴可跟湘军主帅曾国藩交恶,内陆抵达两广的主要陆路通道受到湘军设卡阻碍,对于内地与两广之间的商业流通影响极大。

乡勇队作为势力不比湘军差上分毫的军事政治集团,怎么可能在这样的意气之争上主动低头服软?

既然陆路交通受到湘军设卡妨碍,吴可就把主意打到了海路上,大力鼓励民间商业势力参与到与内地的海上贸易中来。经过小半年时间的推动发展,目前广州已经开通前往内陆各大沿海港口的海上商路。

如此一来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