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有安南这个大买家存在,广西几处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十分活跃,为了应付巨大的外销份额纷纷兴建各种工坊,组织了大量的平民百姓生产出数量不菲的手工艺品和特产,一个个生活都红火得不得了。

有那胆大的商人,直接带着货物冒险出了镇南关,直接在安南北部一带跟当地官府和土人做生意,赚得更多收益更大,引来更多商人纷纷效仿不惜冒险尝试。

而让商人们惊讶不已的是,控制安南北部地区的并不是安南王室,而是之前才被清军剿灭的大成国余孽,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

这样的情形让商人们很有些忐忑,生怕因为跟乱党余孽做生意受到波及,尽管占据安南北部的黄鼎凤部人马对他们还算河山,做生意时绝对公道没话说,赚的银子和利润也是极为丰厚。

除了少部分为了银子可以不顾一切的冒险商人之外,其余正规商人做过一两次之后便有些胆寒,生怕陷进乱党的圈子中难以自拔最后祸及家人。

这样的消息怎么可能瞒得过临近的广西官府,尽管广西一干军政大员门很不以为然,反正伪大成国余孽黄鼎凤部已出了国门,除非朝廷下令出境征剿,否则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无可奈何。

除了少部分跟黄鼎凤结有深仇大恨的军政大员依旧念念不忘之外,其他大员早就把这样的事儿抛在脑后,还是老老实实赚白花花的银子实在。就是那些心存怨恨的军政大员,最后不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暂时将梁子放下了么?

有商人特意将消息传给广西巡抚衙门,结果却是石沉大海巡抚衙门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商人们之下明白了,官府根本就不会轻易理会这事,只要他们不跟盘踞安南的黄鼎凤部表现得太过亲密,该做生意赚银子做生意赚银子,每谁会闲得没事找他们麻烦。

……

不仅广西通过镇南关的双边贸易大受其利,黄鼎凤这边也受益菲浅。

黄鼎凤率领手下四万将士占据谅山以被安南地盘后,短短大半年时间跟安南官军狠打了几仗,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安南王国高层,想要完全依靠安南国自身实力将他们赶走或者歼灭,没门!

安南王国官军被杀地血流成河,据安南国朝廷不完全统计,短短半年时间战第官军数量达到惊人的三万,这对于安南国而言都是不小的损失。

俗话说得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冷兵器战争就是这么残酷,尽管黄鼎凤率部连连击溃安南国官军,可是其部自身伤亡也不在少数。

这时候通过镇南关与广西展开双边贸易的好处旧显现出来,通过从广西过来的商队掩护,黄鼎凤不着痕迹的接受从广西招募的友军弟兄,一点点补充着其部的伤亡消耗,慢慢恢复因为战损下降的战力。

而且通过双边贸易,他们轻易采购了大量家乡土特产,熟悉的商品和味道让他们仿如置身家乡,对稳定手下的军心士气帮助极大,不管安南北部跟广西相隔有多近,但两地有巨大差异却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广西商人通过贸易大量赚取他们手头的金银,黄鼎凤却不怎么在意。本来这些金银就是谈抢掠而来,花起来一点都不心痛。再说了他们基本上垄断了大清至安南的陆路商业通道,随便向南方安南和其它国家转手就是丰厚利润,根本就不愁手头金银有耗尽之虞。

和广西那边一样,开始部队内部对和广西做生意十分抗拒,不过时间一长看得见的好处摆在眼前,这样的生意虽然依旧存在但弱下去不少,只要不跟清军主动发生大规模正面冲突,想必这样的好日子好能持续一段时间。

熊光宇也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手段,在黄鼎凤阵营战稳了脚跟,并且还一举爬入高层行列。虽然黄鼎凤部高层怀疑他可能与两广清军有联系,但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没人敢拿他怎么样,必须眼下谅山以北红火的局面有一大半都得归功于这厮。

不仅如此,熊光宇还在与安南官军的战斗周表现优异,他那太平军地方武装首领出身,转战数省的丰富战斗经验和指挥能力,放在黄鼎凤阵营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特别是在平原地区战斗时表现更是光彩夺目,就算没有促成镇南官双边贸易这样的大功,单凭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也能轻松上位。

有熊光宇这样的内线在黄部担任高层,吴可便能掌握黄部的大致战略动向,这也是他能放心大胆跟盘踞安南以北地区的黄部大肆搞双边贸易的主要原因,也是他能抽出不少时间跟湘军主角曾国藩玩心眼的底气,后方安稳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嘛……

第603章琼崖的变化

轰隆轰隆,呜呜呜……

琼崖矿区传出一声连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蒸汽机轰鸣,一道接着一道冲天黑色烟柱高挺耸立极其壮观!

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琼崖矿区已经完成了近代化工矿机械的安装,采矿的主力已经由人力变成了机器。

面积堪比一府之地的矿区外围,出现了三个巨大矿坑,不知向地下延绵有多深,三座高大喷着滚滚黑色浓烟的蒸汽机耸立于矿坑边缘,不断吞吐一块块黝黑煤块,转化成强劲的动力将一筐筐沉重铁矿拉出矿坑。

而后,大量青壮劳力挑着箩筐,将一筐筐沉重铁矿石挑到最近的矿区出口,搬上早就等候在那儿的铁轨板车上,由两匹驽马拉动顺着新铺设铁轨抵达两里外的大路边,而后又被抬下装上马车车厢运往最近码头。

一路上青壮劳力不在少数,却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分工明确,并不因为众多人数参与进来而有丝毫混乱。

半年时间足以让这片荒凉的矿区充满人气,矿区外围十里平地更是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城镇,专门用做青壮矿工家人休息生活之处,同时也是偌大一个矿区的后勤给养基地,每日的伙食都是由城镇里的老弱妇孺操持运作,同时也能从中赚得一份生活费用,不至于完全依赖矿工的血汗钱供养。

目前整个矿区的矿工数量已达三千之数,而新建城镇里的老弱妇孺数量也超过一万,他们都依靠新建矿区吃饭,除了工作劳累一点生活质量比之广东寻常百姓,却是要强上不少。

这是两广总督吴可刻意所为,他想造成一种工人收入高待遇好的印象,吸引那些祖祖辈辈都在土里刨食的农民家庭青壮出来做工赚钱。

眼下的琼崖矿区就是一个试验,半年时间招收三千青壮,以及他们的上万家人都依附铁矿生活,间接带动周围的农贸市场跟小商品市场的火暴,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无论官民都受益不浅。

就连周围开始怀有不善想法的土人,也在确确实实的好处面前态度软化,不再闹腾什么铁矿是他们的之类的屁话,安心的享受器铁矿开发带给他们的好处。

为了安抚当地土人,两广总督衙门以及琼崖道衙门可花了不少力气。先是一再容忍当地土人的胡乱折腾,一次又一次手下留情没有大开杀戒,仅仅只是强力弹压不让局势失去控制而已。

直到官府查出背后煽动闹事的真凶,使出雷霆手段狠杀了一批琼崖当地势力,又在广东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同时还利用不断壮大的两广水师,狠狠的给窥视列强一个严厉警告,这才开始整理琼崖闹事土人的事儿。

官府不对当地土人下杀手,可不代表他们会容忍土人的一再闹腾,等清理干净外部垃圾之后便直接对当地土人展开强制措施。

什么措施呢?

那就是驻守矿区的上万乡勇队清军突然出手,将闹腾得最凶的土人村落包围,而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将村落民众给拆了,让这些被分拆的土人家庭与矿工家属混居,虽然刚开始闹出不少事儿出来,不过时间一长便慢慢平息下去。

原因无它,由于总督衙门的有意倾斜,矿工家属包揽了整个矿区的伙食供应以及一些简单后勤事务,过手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些被分拆土人家庭在切实的利益面前,哪还有底气继续闹腾?

要知道这些琼崖土人的生活是很苦逼的,琼崖岛繁忙的海洋贸易根本就没让他们沾光,朝廷官府对于这些土人又是防备多于拉拢,尽管琼崖岛出产丰富想要饿死很难,但普通平民百姓的日子也真说不上好。

一个大型铁矿的开发,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这时代人难以想象,同样对当地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不敢置信。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按照市场化来操作铁矿的开发,而不是像朝廷之前做的那样,直接将参与矿区建设和工作的青壮贬为类似劳役的矿丁,拼命的压榨吸取青壮矿丁们的血汗和每一分价值,所有好处都是朝廷和当官的得去了,矿丁和其家属以及周围地区百姓却是毫无所获,这是要不得滴。

之前那位蹦达得厉害的工部钱郎中,此时却遭没了精神劲头,只老老实实的坐他的矿监之职,享受属于他的那份份例和好处,没再想之前为了掌握矿区大权像个小丑一般活蹦乱跳忍人耻笑。

这家伙一开始就是想按照以前的套路来,两广总督吴可在琼崖铁矿上可是有很多想法的,最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一次大刑铁矿开发,让当地官府的经济水平迅速上升,同时也大力改善当地百姓糟糕的生存状态,怎么可能让京城来的工部钱郎中破坏了他的计划和整体布局?

当然,除了经济方面的提振作用之外,其实吴可最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发琼崖大型铁矿,通过引进近代化的采掘机器和铁路,探一探朝廷和地方官府以及普通百姓的看法。

通过十三行伍家怡和行的关系,两广总督衙门轻松从东印度公司那采购到足够的工矿机器设备,在矿区尝试开动后效果惊人的良好,一台机器的工作效率比得上数十近百青壮的整体表现,更重要的是青壮矿工需要休息恢复疲劳,而这些工矿机器只需要动力足够便可日夜不停的工作。

因为这些工矿机器的表现太过惊人,当时一度引起矿区轰动,那些招募来的青壮矿工脸色可不怎么好看,作为矿监的工部钱郎中却是满脸狂喜之色,二话不说便上奏向朝廷报喜,并将自己在矿区的功劳大大渲染一笔。

后来时间一长,那些青壮矿工见这些机器并没有抢夺他们的活计,反而给他们挖掘铁矿石提供了极大便利,便也慢慢习惯了这些工矿机器的存在,每天耳朵里传来的轰隆隆机器轰鸣声也不再那么感觉讨厌。

吴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选择了恰当的方法让一批近代化工矿机器进入两广官民眼中,用实实在在的效果让两广官民接受这些新鲜事务,不可谓不用心良苦收获也是巨大的。

这些工矿机器的作用明显,就算有那思想顽固之辈想要否认都不可能,更何况在矿区之中,采矿才是第一要务,实实在在的产量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它都是浮云。

由于有了工矿机器的例子摆在眼前,吴可之后通过十三行伍家的怡和行采购铁路建材以及一应机器设备的做法,难得的没有遭遇多大阻力。

说起来十三行伍家的能量当真惊人,此时的美国正处于南北内战最激烈之时,无论南北势力都将所有精力投入这场军事对抗之中。可就算如此伍家要采买足够的铁路建材,以及足够数量的熟练华人铁路工人,美国那边二话不说便发船送来,通过小半年的海上航行于十月初运抵琼崖。

这样的能量放在后世妥妥的财阀,可惜此时大清不给力,没有国家的强力支持就算伍家有钱也不过是个商人家族而已,还做不到像欧美那些早期财团那样,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恐怖程度!

铁路的修建又是一个极耗劳力的工程,平整土地,建筑地基,铺设枕木然后再钉上铁轨,一系列程序操作下来矿区又在当地招募了上千青壮劳力,通过一个来月日夜不停的施工,终于在十一月天气隆冬季节成功铺设好了一条从矿区出口,直抵矿工家属生活区不远的大道旁边,不过区区两里来长的铁路而已。

就是如此,这一工程也在琼崖岛引起当地官民极大热情,纷纷不辞辛苦跑来亲眼看看‘铁路’这一新鲜事务,不时发出啧啧赞叹之声。

而之前采购大批工矿机器一样,铁路的引进并没有遭来外界的地,质和不满,很轻松的的了矿区当地官民和矿工们的认可。

没办法,虽然只是一条区区两里来长的小小铁路支线,再修建和维护工程中当地官民可是收获不小,起码有数百个家庭因此受益。由于铁路修建没有印象到当地局势,加上又有总督衙门帮忙背书,当地官府也不会闲着没事出来找茬。

对于矿区里的青壮矿工而言,一条短短的铁路支线对他们的帮助不小,原来采出的铁矿都需要他们肩抗手提花费不少精力,才能将之搬上等候在大路上的板车,眼下有了铁路帮忙运输得省了他们多少功夫啊?

激赏铁路又是琼崖矿区内部事务,根本句没影响到外头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的关注也有限得很,自然不会像历史上大清修建第一条铁路时那般备受关注,又承载了大清官民对列强的不满,修建过程中和修建完后多灾多难那是肯定的。

不知不觉中,吴可通过琼崖铁矿做了不少事情,眼下外界没有多少批评质疑的声音,他便打算在同治二年加大在矿区以及铁哭上的投资力度……

第604章难得悠闲

隆冬季节的广州天气阴寒潮湿,刚刚下一一场冬雨街面上人烟寥寥。

广州城的百姓不是待在家中拷火取暖,就是聚集在酒肆茶楼听曲玩乐,同时也大摆龙门阵胡吹法螺。

今年广州可发生了不少事情,有很多都值得城中百姓津津乐道好一阵子。

春香茶楼是广州平民区的一家普通茶楼,不过茶楼生意却是非常不错,聚集了周围一带最多的无聊人士,没日里一干茶客高谈阔论倒也热闹非凡。

这不,外头天气潮湿阴冷茶楼里却烧着红彤彤的炭盆子,一帮老茶客将大堂坐满了近七成,此时正扯开嗓子说得起劲呢。

“今年的日子可比往年好过多了!”不知哪位茶客感慨的开了个头。

“是啊,没了那些帮派收取平安费,衙门里的公人也收敛了许多,咱们这些平头百姓的日子确实好过多了!”这个话题立即引起周围茶客的共鸣。

“城里竟有这么大变化,不是骗人的吧?”这位明显茶客明显有些摸不着头脑,显然对广州城里的变化反应迟钝。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些都是咱们那位新任两广总督的攻读啊!”

这时有知情茶客很装逼的说了句,瞬间吸引周围茶客的关注目光,在一连声的催促下得意说道:“要不是新任吴大总督见不得城里一干乌烟瘴气的摸样,只怕咱们这些平头百姓还享受不到这样的安宁日子!”

“这话怎么说,老哥你知道什么隐秘消息?”立时便有捧场的茶客接口问道。

“是啊是啊老王你知道什么情况就说嘛,咱们都是多年的老街坊了有什么不能说的?”这位茶客打起了感情牌。

“我也是从在衙门里做事的亲戚那得知,天地会之前不是闹腾得欢快,在广西还建了个大成国,结果惹了初来乍到的吴大总督,被官府抓住机会狠整了一通!”那位知情茶空很有些说书先生范儿讲述道。

“天地会说拿下就拿下,更不要说城里那帮青皮混混了,想要整治还不是反手之间的事儿?”说到这儿那茶客得意洋洋透露道:“就连城里的烟馆赌场还有青楼,都受到了影响被整得很惨!”

“难怪下半年来街面上清净了这么多,之前那帮青皮混混都消失不见,原来都是被衙门吓的啊?”这时有茶客故做恍然道。

对于这样的八卦,身为平民百姓的茶客们最热衷讨论,特别是说到往日欺压他们的帮派混混倒霉时,别提有多激动兴奋了,说着说着就歪了楼彻底转向那些市井艳俗八卦中去了。

听着楼下大堂气氛火热的八卦议论,吴可微微一笑脸上露出满意神色。

百姓们的认可就是对他一年工作的最大褒奖,虽然楼下百姓根本就不了解实情,人云亦云说出口的城中八卦偏颇得很,但是只当消遣的话还是很不错的娱乐活动。

广州城在他入驻总督衙门接近一年时间后,发生了让平民百姓欢欣鼓舞的巨大变化。首先便是楼下茶客八卦的那般,治安环境得到彻底改善,起码以往街面上那些随处可见的青皮混混们人数大为减少,这点饱经骚扰的平民百姓最有感触,知府衙门处理的治安案件比起往年足足减了三层!

广州城里那些碍眼的烟馆赌场,还有青楼楚馆都被衙门扫荡了一遍,被强制性归拢到了几条街道之中,颁发营业牌照收取高额‘娱乐税’,没这些乌烟瘴气的场所影响,市面上都感觉清净干爽了不少。

广州城就此多了条青楼街,赌场和大烟馆也占了一条街道,总之那些乱七八糟的产业都被归拢到一起强制约束,其它城区少了这些祸害之源治安状况自然大为好转,官府也头一次得到了城中百姓的支持拥护。

总督衙门从中可是捞了不少银子,就连修缮官道这样浩大工程的前期投入,都是拿这些银子顶上才能启动的。

总之广州城经过几论‘严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