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猎-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

    “太帅~~”

    那个大哥眼睛都瞪直了,不会吧,大科学家也精通做菜?

    众人刚刚惊讶哇两声,只见杨顺潇洒地duang一下,将菜刀尖角插进案板里,转身对员工说道:“你来切吧,我不会。”

    “哈哈哈哈!”

    “哎哟我的妈,笑惨了!”

    “这是装逼失败吗?”

    “杨老师你要不要这么搞笑?我还等着看你盖世无双刀法的呢!”

    “我不会……说的真坦诚,笑死人了……”

    观众们笑得站不稳,好几个举着手机拍视频的,也是完全拍不下去,掩嘴大笑着,被这个神转折给逗得不行。

    员工是老师傅,噔噔噔噔几下,整齐漂亮的丝儿就切了出来,刀背一刮,全部菜品整齐地摆在铁餐盘上,再递给那位大哥。

    大哥接过来,笑着问杨顺:“杨老师你真不会切菜?”

    杨顺道:“我不仅不会切,连炒鸡蛋饭都不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方面你们比我强多了,我认输。”

    “可你为什么刀耍的这么厉害?”

    “做实验呀,小白鼠,兔子,青蛙杀多了呗。”

    众人哄笑,都觉得这个科学家一点架子都没有,而且还挺亲和,还挺搞笑的,杀小白鼠都能杀出这么强的刀工,难怪能把抗癌药发明出来,秦奋呐。

    玩笑开过后,杨顺解释身后那块板子:“芝麻油和菜油,全是我们自己炼制的,绝对卫生可靠,品控一流。香料,尖辣椒,花椒,这些我们要多少有多少。酱油陈醋和料酒,也是我们公司自己制作的。米,是自己种的水稻。所以,绝无地沟油和添加剂。”

    他勾勾手,几个员工从旁边抱起一小袋米,拿起自己压榨的瓶装油和酱油醋,杨顺示意大家闻一闻,是不是比市面上购买的油更香,酱油醋更浓?

    “这香油质量好,我家开炼油作坊的,杨老师的芝麻油肯定是特级品。”

    “乖乖,这酱油好香啊,真好闻。”

    “米真好看,比我家天天吃的五常米好像还香一点!”

    围观游客们都凑在一起看,称赞不已,大家选择来景区吃饭,基本上都是饕餮之人,会吃的很,识货的有不少。

    但还是有人不相信:“你们景区就这么大点地方,能生产这么多?”

    “谁说全部都在景区种植?”

    杨顺道:“我们红枫有70多家蟾蜍养殖场,养蟾蜍时顺带种植了不少大豆和芝麻。我有一个上千亩的水稻种植基地,红农的油菜花田就是我们的供应商。”

    陈校长是知道这件事的,出面证明了油菜花的真实性。

    杨顺继续解释:“我们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专门生产酱油,陈醋,不出售,只自用,员工们家里也会发放这些当成福利,所以大家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做给自己吃的当然不能用差东西,对吧?”

    这下大家都清楚了,杨顺将整个餐饮产业,从上游原料,到下游加工,全部一手包办,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这也难怪,88元一盘的青椒肉丝,算下来还真不贵,想想几百人的团队,专门为自己私人订制服务,提供放心食品,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了。

    高朝终于来了,杨顺这边请来主厨,为陈校长等人做出来五菜一汤,挨个端到大堂桌上,最先上的就是青椒肉丝。

    杨顺笑眯眯看着陈校长,伸手示意:“各位请品尝!”

    最普通的家常菜,能做出什么样的味道?

    众人伸筷子,夹起冒着热气的细丝,尝了一口。

    青椒脆口,剔筋后还保持着一丝辣味,是那种柔绵的辣,悠长不突兀,水感多汁,咬下去嘎嘣脆,一股浓郁的青椒茄科特殊风味冲上脑门,还原了最纯粹的青椒本味。

    紧接着,是鲜嫩的猪肉,肉质紧实,有嚼劲,但回味鲜香,一股醇香的油腻感觉在嘴中弥散开来。

    每个人都是亲眼看到的,厨师绝对没有放嫩肉粉,而且亲眼看着它从肉案上切下来,再切丝爆炒,竟然会这么嫩爽?

    加上配料黄豆酱,咸香的酱味提升了整道菜的厚重,让这道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变得格外下饭,大大刺激了他们的食欲。

    “可以呀!这味道绝了!”

    “还真好吃,我几十年没吃到这种纯正青椒味道了。”

    “猪肉我反而觉得略逊一筹,青椒是最不错的,好吃不辣,刚刚好。”

    几个领导顿时不敢小瞧这盘家常菜,再看四周其他游客,几乎每一个家庭都选择了这道菜,即使是那些最挑食,最不爱吃青椒的孩子,也就着这道菜,扒了几碗饭。

    蜡笔小新来了,估计也得跪。

    美讶肯定吃的脸部圆润起来,变成和围裙妈妈一样的大脸。

    旁边一桌是孙雅晴陪着的央视记者们,两个女孩子完全不顾风度,不断对桌上几盘菜下筷子,杨顺还回头,打趣一声:“孙姐,别吃多了。”

    孙雅晴嘴里塞满了菜,朝这边说道:“身材?不存在的,我不减肥了!”

    听见的人都哄笑,在这里吃饭的,除了改善生活之外,也有厌食症患者,来这里确实能治疗病情。

    很快,第二道菜端上来。

    熏肉炒莴苣片,暗红的熏肉片,蜡黄的肥筋,淡绿的莴苣片,白色的蒜片,又是一道用料极简,看起来普通,但绝对有内涵的家常菜。

    陈校长很满意:“莴苣是我拔的,我只看外观就知道,绝对不是空心莴苣,翠绿色太美,而且隔了好远,我就能闻到莴苣特殊的香气。”

    肖健嘎嘎笑着,在杨顺耳边小声道:“一到夏天,我的脚也有莴苣的味道。”

    尼玛……

    杨顺啪嗒放下筷子,脚在桌子下狠狠踩了肖健一脚,特么的吃饭呢,说这个干嘛?他看着桌上这盘脚气,脑子里想的都是莴苣味。

    “熏肉好吃!”

    众人一致竖起大拇指。

    “莴苣片真的香脆!”

    众人赞不绝口。

    肖健啊哈哈得意笑着,筷子伸过去,莴苣片不停往嘴里丢:“杨总,怎么不吃啊,味道真好,太香了。”

    杨顺差点气坏了,这王八蛋,真特么膈应人。

    有一小部分人就是这样,搓脚就搓脚吧,搓爽了竟然把手指往鼻子下面放,深吸一口,极其陶醉,这类人对自己身上任何部位的气息,都是相当迷恋的。

    据说还有一些人玩鼻屎也这样,将那一坨拿着,用指尖搓搓揉揉,捏捏挤挤,玩腻了不是弹走,而是放入……

    变呔!

    陈校长赞不绝口:“这熏肉在哪儿买的?也是你们自己熏的吗?”

    杨顺笑道:“这是铁帽子山的特色熏法,肉还是我们喂的有机猪肉。”

    西勒最擅长处理熏制食物,他做出来的熏鱼和熏肉,那是南山景区一绝,每年入冬,西勒就潜入南山山脉深处,砍回来最合适的松柏枝,每年只熏制几百斤,给杨顺这些最亲近的朋友分享。

    陈校长问道:“我小儿子最喜欢这一口了,你这里有没有多的卖?”

第335章 转基因番茄(三更)

    杨顺道:“这个非卖品,产量极少,不过我可以让食堂送一小块给您,真不多,也就两三斤。”

    肖健哇一声,羡慕不已:“我们整个公司一年也才熏500斤,我去年过年都只分到5斤熏肉。”

    陈校长这才意识到熏肉的珍贵,又连忙说算了,杨顺道:“您拿着,天气热后就不好吃了,我今年叫西勒多熏几百斤,给大家都分点尝尝。”

    接下来的几道菜,爆炒竹鸡,香煎小鱼,碳烤石蛙,都美味的让人差点把舌头吞下去,原生态的味道让大家找回了失去好多年的记忆。

    最后一道汤,最简单的番茄鸡蛋汤。

    以及杨顺特意带来的,十几颗完整的番茄,洗干净了放在透明玻璃碗里,准备当成水果,没有沙拉,只有木糖醇,可以做成凉拌西红柿。

    考虑到有的老师年龄太大,怕有糖尿病,换木糖醇会比较好点。

    “等一下,番茄鸡蛋汤先不喝,我想问个问题。”

    杨顺故意卖了个关子:“常威种出来的转基因番茄,陈校长您亲眼看到过没有?”

    陈校长摇头:“我没看到,但他的导师是看到过的,常守正院士是常威的亲戚,你知道吧?这个转基因番茄也有常院士的一点功劳。据说现在上面在吹风,常院士想让农业部通过转基因番茄的商业种植。”

    这是红农自己的事,大家都知道,但转基因番茄商业种植?估计很难。

    没想到,宋总却说道:“我吃过他的转基因番茄。”

    杨顺一惊:“您吃过?您说说看,什么味道,好吃吗?”

    其他几人也惊讶:“老宋你怎么吃过?确定是他的番茄吗?”

    “确定是常威的,我认识他,我和常院士也挺熟的。”

    宋总说道:“常威带着番茄要我尝,想问我这种口味的番茄有没有可能在市面上好卖。他当着我的面吃了一个,我也就跟着吃了,嘿,这小子还真没开玩笑,他弄出来的转基因番茄真的好吃,是我很小时候吃过的那种感觉!”

    杨顺摇摇头,其实番茄好不好吃,还是取决于品种的。

    他指着玻璃碗里最上面的那个番茄,和鸡蛋差不多大小,有点丑,头上还带点绿。

    “宋总,您尝尝这个,然后回忆一下,看看我和他的有什么不一样。这不是转基因番茄,就是我自己种出来的普通品种。”

    宋总将信将疑,直接用手夹起,仔细观察,轻轻捏了捏软硬,最后在大家的注视下,放入嘴里,合上一咬。

    滋……

    一种幸福的味道,瞬间占据了他的整个脑海。

    酸,甜,汁水相当充沛,还有籽儿硌牙的细微感觉,番茄肉被牙齿轻轻一咬,汁水炸开的感觉,将嘴里完全塞满,舌上的每一个味蕾细胞都被酸甜的番茄汁侵占,让他无法自拔。

    他被这颗小番茄征服了!

    看到宋总闭上眼回味的样子,其他几人全都忍不住咕嘟咽了口口水。

    陈校长更是迫不及待,夹起另一颗番茄,一口吃了下去。

    他的脸上表情相当丰富,一直在咀嚼着,这颗略大,还溢出了不少汁水,他连忙伸出舌头舔回来,也不管失态。

    又征服一个!

    肖健与杨顺呵呵直笑,以他们的经验,吃过这种番茄的人,就没有不被征服的。

    宋总睁开眼,和陈校长对视,一起笑起来,共同竖起大拇指:“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番茄!没有之一!”

    这么一说,大家都兴奋了,一人一颗,剩下的被杨顺用水果刀切成片,撒上木糖醇粉末,再将玻璃碗推到中间:“凉拌糖番茄,保证又是另外一个味道。”

    众人再次伸筷子抢着吃,这次木糖醇带来的甜味,将浓郁的番茄酸味中和,变成了异常美味的酸甜可口,尤其是丰富的汁水,说实话,比世界上任何番茄浓缩汁都好喝一百倍。

    “我想买你的番茄种!”

    别人都是夸奖好吃,陈校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我敢肯定,这绝对是你在野外找到的优质野生番茄种。”

    杨顺笑了笑:“要不您带几个熟番茄回去,自己培育?”

    陈校长故意瞪眼:“这是在欺负我们年纪大了,老糊涂?”

    嘿嘿嘿,大家都是农业大学的,唬人是唬不到的。

    桌上吃的,绝对是杂交番茄,真正的原生番茄种子肯定在杨顺手里藏着,而陈校长希望买到的就是原生种子,全世界有3000种番茄,杨顺手里的原生种子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校长又说道:“我知道种子来之不易,但你需要各种不同种子的时候,我们也在为你到处收集,不是吗?我跟你保证,这个种子我会存在红农的种子库中,除了科研,绝对不会流传到市场上去。”

    刚刚杨顺只是在开玩笑,当即说道:“过两天我叫肖健给您把原生种子送去,我相信您。”

    陈校长等人喜出望外,不断感谢。

    宋总笑出声来:“我刚刚仔细回味了一下,你的这种野生杂交番茄的口味,不比常威的转基因番茄差,反而更纯。”

    杨顺道:“咱们又可以聊科学了,这些年番茄不好吃,是因为它的基因突变,控制番茄含糖量的一条重要基因在突变中丢失了。我看过常威的论文,10号染色体丢了一个重要基因,还是个转录因子,正好控制番茄叶绿素的生成。”

    叶绿素是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的重要物质,加强光合作用,让植物进行生长,叶绿素能用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

    丢失的基因导致叶绿素的生成减少,于是番茄变得特别红,卖相特别好看。

    可惜红番茄没有绿番茄那么多叶绿素,体内的糖分也就不够多,当然不好吃了。

    为什么基因会丢失?

    当然是人工育种导致的!

    那些结出丑的,小的,绿的果实,都不会成为人类首选的种子,因为买家只挑选漂亮的,久而久之,剩下的番茄都是红番茄。

    如果大家还有记忆,小时候80,90年代,家里种过番茄的,那时候结出来的番茄绝对长得像畸形包子一样,如同小型南瓜,一坨挨着一坨,而且番茄至少有一半是绿的,看起来没熟,实际上吃起来超级酸甜可口。

    杨顺淡然道:“我不想评价常威的论文有没有价值,但我想说,如果我让桌上这种番茄大量上市,不知道他的转基因番茄还有没有市场?”

    众人吭吭暗笑,常威的论文正好是转基因番茄的商业价值,这不被杨顺piapia打脸吗?

    估计,用不了多久,番茄市场上,将会出现一个狠角色,和转基因番茄硬刚一波。

    又是小杨当战士,热闹了哟,众人心想。

    饭吃完,还有的带,杨顺让肖健陪着教授们采摘,没收钱就送对方回学校了,农家齐欢乐嘛,开心就好。

    杨顺拿到一满箱子的各种优秀植物种子,一头扎进植化所不出来了。

    他要在葫芦口的山崖区域,种植这些植物,并且催生它们,努力让它们变异,基因突变,寻找最优秀的进化物种。

    转基因,变异,杂交,说白了,都是对基因的操控。

    但杂交是让植物基因自己改变,这个速度极慢,因为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进行混杂,是盲目的,基因改变后还要经过大自然的严格考核,有用的就会生存下来,无用的死,往往持续数年,甚至上百年。

    把植物种子送上太空,也是让种子基因在强辐射等环境下,自然突变,这个突变速度比杂交要快,很多都是怪结果。

    而转基因,是定向准确地人工让植物突变,速度最快,同样没有经过大自然的严格考验。

    杨顺暂时没有转基因的技术,他的异能介于杂交和太空辐射之间。

    在玉米上,他只需要变异出一堆各种各样的玉米,再让某些性能强势的种类杂交,选择他最需要的那种。

    变异玉米,他没有当成主粮的意向,他打算直接往生物燃料,也就是乙醇染料上发展。

    新能源这一块,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他要进入能源企业,和国内垄断的两桶油,干起来!

    ………………

    因为诺奖要到10月份才公布,所以得奖大热门杨顺的行为,一直被有心人关注着。

    陈沐阳接到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的邀请,副教授,绿卡,科研组,各种诱或全来了,他很犹豫,自己是应该回国,还是留在镁国搞研究?

    蔡司的红斑狼疮又有进展,新论文正在撰写当中。

    怀特教授还在研究转基因,他又投稿了一篇给《cell》,并且多次参加国际会议,为转基因技术摇旗呐喊。

    人们发现,杨顺太低调了,抗癌药不断给他赚钱,但他一不参加全球的抗癌国际会议,二不公开新技术发明,三不召开巡回演讲,似乎连诺奖都不在乎。

    四月份,突然有一个新闻刷屏了,不仅仅刷了华夏国内,还刷到了国际上。

    央视2台财经频道,播放了一个有趣的短片。

    《有山有水有点田》,记录了杨顺隐居山林,在农村种田,顺便搞搞科研的生活。

    全国老百姓这才想起来,制作了那么多药物的杨顺,原来本质上还真是一个农业大学的植物学家。

第336章 有钱了不起啊(一更)

    中京,南四环,农业研究院的员工集体宿舍区,周五晚上。

    常威今天没有加班,晚上八点多钟他回到宿舍,手里提着从卤肉坊买回来几盒经典卤菜拼盘,椒盐花生米,又点了100多块钱的烧烤,提了一扎啤酒,放在桌上,再叫上隔壁左右几个关系好的朋友,一起吃喝。

    “哟哟哟,难得看到常博士这么大方,主动请客头一回呀,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