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哟哟,难得看到常博士这么大方,主动请客头一回呀,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评副教授了,还是升职加薪了?”
“说说,让大家伙一起乐呵乐呵。”
被邀请的朋友们都好奇,笑嘻嘻地问着,招呼坐下,撬开啤酒,很快给大家一人倒一杯满上,性子急的已经抓起卤牛肉吃了起来。
常威心情极好,也不卖关子,说道:“我听说,部里在对新项目审批,我那个番茄项目有眉目了。”
“真的呀?恭喜恭喜。”
“哟,转基因番茄终于可以试推广了,太好了,这是科学进步呀。”
“来来来,干杯,这下常博士肯定发达了,项目奖至少要发一百万!”
“说不定常博士以后还能成为国内番茄大王,干了!”
朋友们也替他感到高兴,大家端起啤酒,吆喝着干杯,又劝他多喝几杯,常威被人恭维着,半推半就,喝的确实很爽快,心情极好。
聊着天,喝着酒,几人说笑,对转基因番茄上市后的钱景有极大的信心。
只是一个人翻手机时,无意中看到朋友圈里的消息,连忙打开客厅电视机,调到中央台经济频道:“常威,你校友又上央视了。”
“我校友,谁啊?”常威斜眼瞅了瞅电视机方向,随手扔了几颗花生米在嘴里。
“杨顺呀,你们不都是红农的吗?央视经济频道正在放他的纪录片。”
杨顺?
常威正好吃到一颗坏米,呸呸呸吐出来,恶心死了,趁机发泄自己的不满。
他听到杨顺的名字就讨厌,还校友呢,他都不屑,他嫉妒到发狂,嘴里嘟囔着装逼犯,虽说身体不情愿,但还是很想看看杨顺又在弄什么幺蛾子。
大家都抬起头看电视,财经频道刚刚放完一段广告,回来后,高清镜头开始追随杨顺,看着他整理登山装,在朝阳升起之前,背着一个采集箱走进山林。
“我喜欢登山,大山在我看来就是数不尽的宝藏,我喜欢在人迹稀少的山林间做植物科考,记录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切。”
“这个叫紫花地丁,嫩叶可以当野菜吃,花果和根部都能药用,《本草纲目》里介绍,它能治疗疔疮,黄疸,痢疾,毒蛇咬伤等等。以前我就碰到过,把它采集回去,结果发现了一些正环肽类化合物,似乎对hiv也有点效用。”
“看看这些菌类,伞朵是不是很漂亮?一场雨能让它们疯涨,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而且还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心血管,高血压等人类疾病也有良好的作用,我的实验室里也有研究。万一吃了,能长个子,或者丢火球呢?(笑)”
“树干上的那种蘑菇有毒,但我也要采集一点回去,毒蘑菇也是我的研究对象,毒也是有用的,砒霜剧毒吧,但在医生手里砒霜也是治病良药。”
“这是有机鱼塘,有时候工作累了,我会在湖边垂钓,放松精神,不过更多的时候,还是在研究什么鱼草更有价值,让鱼长得更快,得病更少,能让渔民增加收入。看看,我割草的技术还不错吧,下面,我要开启无双割草模式了!”
“种田我也会,我就经常下田。虾稻共生是我们省的特色,我和虾稻专家讨论最好的种植方式,另外鸭稻和蟹稻模式也在研究,争取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在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和粮食产量上找到平衡点。”
“做这些事也是因为我喜欢吃,主粮蔬菜水果肉禽,都是自己种的,喂养的,自己吃的放心。搞科研的也就这点爱好了,大家都说我很傻,赚了钱不知道怎么花(大笑)。”
有关杨顺的纪录片,最开始只有央视的一部,还是几年前采访猫酮时拍的。
今天这个算是第二部,所以全国老百姓们对这个神秘科学家的科研工作,还有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特别感兴趣。
看了这一段,大家才知道,原来杨顺平常就是这样工作的,上山,下水,还真的挽起袖子,穿着长筒套鞋,往泥水稻田里面踩。
插播广告的间隙,宿舍里常威这些人又开始吃喝。
一人羡慕道:“看看人家,再看看咱们。咱们天天累的像条狗,还没钱,他这才叫生活,工作也是享受,连下乡种田也能找到这么多乐趣。”
常威喝下杯中酒,不屑哼道:“也就是有俩臭钱而已,可以让他随便折腾。有钱了不起啊?”
另外几人哈哈笑着:“抱歉,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常博士,别羡慕别人,你很快也是有钱人了。”
“就是,你将成为你最恨的那类人。”
常威差点气笑了,但心里确实在想着:“等转基因番茄上市,我的好日子马上就来了。”
广告之后继续第二段,这时候竟然转到了厨房篇。
杨顺在镜头前介绍着:“追求生活的品质,这件事本身就没有错,不是吗?欢迎参观我们公司的有机厨房。”
吃吃喝喝的朋友们满脸惊讶,纷纷放下酒杯。
常威他们不知道的是,拍摄纪录片的这些摄影师,正好是《舌尖》最早的原班人马,深谙美食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各种高清镜头,将美食的每个细节展示得淋漓尽致。
有机猪肉雪花纹路的肉块,爆浆出来的番茄汁,翠绿近乎透明的莴苣和萝卜片,晶莹剔透冒着热气的大米粒,让人看了食欲大增。
精湛的刀工,五颜六色的调料和素材,沸腾的汤汁,旺火烧起来的炒锅,华丽的中餐过程变成了一种充满独特魅力的艺术。
导演娴熟切换着场景,顾客站在大锅前,亲眼看着厨师炒菜,那个期盼的眼神,聚精会神的样子,咽口水时不由自主滚动的喉结,这绝对是人的本能反应,毫不做作。
美食端上来后,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
一家老小齐齐伸筷子,争相品尝,老人喜笑颜开,孩子大口扒饭,脸上沾的全是饭粒,大人赞不绝口,纷纷说好吃,菜肴塞进嘴里,咀嚼起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不需要任何文字形容,在镜头下真的一览无余。
一个朋友咽着口水:“特么的,这不是科教人文纪录片吗,怎么突然转美食片了?”
另一人可怜兮兮:“看饿了……”
“我也想吃。”
“这导演太坏了。”
常威一句话都不想说,他也确实被勾引出馋虫,看到那些画面,嘴巴里真的忍不住流哈喇子,只能拼命咽下去。
相同感觉的,还有无数看电视的观众,好多人都看的心情烦躁,坐立不安。
“很有当年看《舌尖1》的感觉,这些家常小菜好好吃啊。”
“妈妈呀,我好饿!”
“我是不是忘记吃晚餐了呀,怎么肚子震天响……”
“这个坏人,大晚上的放毒,逼着我起来吃泡面,哼!”
观众们抱怨着,拿出手机迅速回帖,发弹幕,几十万人强烈抵制这种不负责的放毒行为,顺便提一句,他们也好想吃,贵一点也没关系,现在随便去个好一点的馆子,人均100块很正常,还真不如去杨顺的景区餐馆吃一顿,感受美食之旅。
广告之后,第三段镜头一转,来到了南山景区的有机物蔬菜大棚。
采摘园门口的热闹排队自不必说,观众看了刚才厨房那一段,完全可以体会到人们踊跃的心情。
镜头来到1号生态试验棚,看到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大家又感到震惊。
常威他们农科所也有这类种植场,可没有杨顺的试验棚这么规范化,品控做的这么好。
到了2号试验棚,变成了两层的种植物,番茄也是其中一种作物,看到画面上丑陋的绿色番茄,常威脸色大变,心道不好,他是最清楚这种番茄是什么了。
果然,在节目中,记者问道:“这是什么品种的番茄?”
杨顺随手摘下一颗,就在旁边的水龙头下简单冲洗了一下:“要不要先尝尝?”
漂亮女记者尝了,一口咬下去,脸上那个表情,突然变得眉飞色舞,真的让全国看电视的观众们全都揪起心来,在内心里异口同声问道:“好吃吗?”
女记者顾不上形象,对着摄像机,认真说道:“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观众们,这是我有生以来吃过最美味可口的番茄,拥有无与伦比的酸甜感觉,比我吃过的任何一种都要美味。杨老师,我想帮观众们问一问,这是您培养出来的新品种吗?”
杨顺道:“是的。”
女记者追问:“是那款宣称找回了美味基因,还原了番茄本味的转基因番茄吗?”
常威看到这里,嘭一下锤在桌上,吓了四周同伴一跳。
他瞬间产生不祥的预感,大概猜到杨顺要说什么了。
第337章 愁啊愁(二更)
杨顺在电视里回答:“不,这是我在自己培养的杂交品种,我只是找到了那些没有丢失美味基因的原生番茄而已。”
果然如此!
这个贱人!
常威气得浑身发抖,心惊胆颤,生怕电视上又说出什么反对转基因的话,身边朋友们也揪起心来,幸好没有延续这个话题。
画面上,记者问这套种植设备能不能买回去,在家里自己种。
杨顺回答说可以,而且愿意教大家种菜的技术,app二维码立刻出现在屏幕上方。
常威的朋友们赶紧扫码下载,上网搜网店,发现果然杨顺在卖阳台种菜的设备。
大家心里一沉,暗道不好。
大家都是农业专家,一眼就能看懂设备,阳台种菜没什么太复杂的,而且很清楚,核心技术就是种子,以及营养液。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杨顺提供节目中的那种绿色番茄种子给老百姓,常威的转基因番茄还能卖出去吗?
他们几人都没说话,悄悄看着常威,也不知道央视突然播出这个节目,是无意,还是存心,难道是在悄悄吹转基因的风吗?
常威的脸色非常不好,看完节目后,酒不喝了,烧烤不吃,一言不发回到里间。
其他朋友知道他心情很差,打了声招呼,把没吃完的卤菜留下,其他的垃圾和空酒瓶主动带走,离开这里。
常威上网搜了很多,一直在观察杨顺的有机菜园店,还有那个种菜app,心里想着自己日后该怎么办。
“我他吗招你惹你了?从毕业答辩,你就在恶心我,我工作了你也来打击我,我上辈子五行缺绿呀还是什么,怎么哪儿都能看到你呢?”
常威很郁闷,没过一会儿,电话响起:“常威,听说杨顺弄了一个杂交番茄出来,味道非常好?”
常威有点紧张:“是的二爷爷,我也是刚刚得知,怎么办?”
常守正道:“你赶快了解一下,打听到了立刻告诉我。我们正在申请的节骨眼上,千万别掉链子。”
“我知道。”
常威挂断电话,身体仿佛被抽空了力气,瘫软在座椅上,双手搓着脸。
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他怎么了解?就算问到了,他又能改变什么?总不能逼着杨顺交出种子,或者共享吧?
心里烦,常威整个人都不好了,越想越悲凉,越想心越愁。
愁啊愁,愁就白了头,手里呀捧着窝窝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常威很愁,但某些人心里很快活。
那些大型药企全都松了口气,这段时间没听见杨顺爆出什么新闻,原来在关心农业。
多好呀,最好是天天出去玩儿,上山掏鸟蛋,下河摸鱼虾,搞搞转基因,研究葫芦娃。
千万别再搞什么药物研究了,这几年被杨顺祸害掉的药物种类还少吗?放诸多药企一条生路吧大哥。
纪录片播出后,阳台种菜这类产品的生意全都暴增起来。
猫家和狗家,一夜之间冒出来几十个生态种菜的商店,都在卖组合架子,菜筐,蔬菜种子。
因为这不是什么新技术,好多都是成熟的产品,商家们蹭热度,卖周边产品,这是很正常的行为。
但杨顺的网店,做到了90%的份额,肉都被他吃了。
一晚上,销量暴涨3万套,这就是品牌的凝聚力。
………………
钱飞飞的爱人在看过杨顺的纪录片后,突发奇想,在第二天晚上吃饭时,对大家说道:“我们买一点设备和种子,自己在阳台种菜吧?”
钱飞飞觉得奇怪:“自己种菜?多麻烦呀,有钱什么菜买不到?”
钱晓佳是最支持的,放下筷子,举起双手赞同:“我同意妈妈,自己种菜多有意思,劳动最光荣!最好种点好吃的水果,还有栀子花,玫瑰花之类的,我想把阳台打扮的漂漂亮亮。”
岳母也同意:“反正我在家也没什么事做,没事种种菜也可以,但我们都没经验,好不好弄啊?”
钱嫂子道:“很好种,这是杨顺推出的新技术,我们找他买设备和种子,肯定没问题。”
“杨叔叔不搞医药,改种菜啦?真厉害呀!”
钱晓佳吐吐舌头,她眨眨眼:“我最喜欢他家自己种的水果,每次去他家,我都要吃好多,妈,您也买点水果种子自己种。”
一听是杨顺的技术,钱飞飞就不反对了,电话打给杨顺,第二天就有中京的销售人员开车上门,扛着折叠钢架和菜筐,还拖了四大麻袋的土和有机肥,来到钱家。
钱嫂子的阳台有十几平米,面积很大,平常也就晒晒衣服。
工作人员迅速搭建起一个双层的钢架,准备了16个筐,装土后摆上去,再将各种管道连接起来,测试进水和出水有误泄漏情况。
安装好后,再教她使用app。
“每个人注册后,先照一张架子和阳台的全貌图上传,以便咨询客服时能快速查看大环境。”
“入水可以直接用自来水,营养液是单独的入口,有机肥除了我们配置的营养液之外,自己也能储备一点,比如蛋清汁,烂水果烂菜叶之类的,放在沤肥桶里,按照说明配置,注意杀菌除臭。每天浇灌时多余的废水记得处理,可以循环再利用。”
“实际操作中,你每天都要记录做过哪些操作,以及蔬菜的状态反馈,便于我们的客服提供建议,出问题了可以快速找到原因。”
“别的倒没什么,种菜很简单的,按照app提示来。”
工作人员介绍的简单,钱嫂子和妈妈看了一遍就懂了,最大的问题是:“如果菜生虫子了怎么办?”
工作人员笑道:“当然是揪掉呀,尽量少喷药,我们的种子质量很好,抗病毒和抗虫的能力都很强。”
妈妈紧张问了一句:“不会是转基因抗虫吧?”
“不会,是杂交出来的,我们有卫生部和农业部颁发的种子销售许可证。您放心吃吧,我们家自己也吃自己种的。”
这一套设备算是在钱家落户生根了,工作人员走之前还帮她们种植了整整16筐的各种蔬菜,连水都帮忙浇好了,说是杨总交代,种子都是公司预先处理过的。
钱嫂子和妈妈没事就看app上的攻略,看其他人的种菜经验。
最早的一批用户已经看到成果了,他们上传了自家阳台的照片,各种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虽然外表看起来略有些坑坑洼洼,虫咬了不少,但吃起来的口感特别好,而且吃的放心,100%无农药。
“和大超市卖的确实不一样,我感觉这笔投资超值。”
“比菜场卖的要好吃很多,许多菜场门口的小贩说是自家种的不打药,我感觉远不如自己种出来的。”
“哈哈!昨天到了收获的时刻,我把小姐妹们全部请到家里来,她们完全不相信番茄四个月就长熟了。毫不夸张的说,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好吃!小姐妹们都想自己种!”
“这是我家香菜,是不是长势喜人?不说了,全家最爱。图是最受好评的香菜拌黄牛肉。”
“瞧瞧我家的樱桃萝卜~~是不是超可爱?我家宝贝最挑食,但对这种萌物毫无抵抗之力,大爱呀~~”
“阳台自己种菜真好,我家孩子的厌食症也消除了。希望老板能多提供点水果种子,我有信心把阳台打造成城市最美的蔬果园~~~”
app上这种帖子成百上千,速生蔬菜已经进入收获的季节,还有许多常规蔬菜正在慢慢长大,杨顺的店里提供了30多种常见蔬果种子,能满足绝大多数老百姓的需求。
钱嫂子越发有信心了,从来没有觉得种菜会是这么有趣的一件事,目光投向阳台,她都忍不住了,希望一夜睡到两个月以后,见证收获的时刻。
“等一下,这是个什么鬼?”
钱嫂子关闭之前突然发现,一个偷菜的小供能,和十几年前的农场游戏很相似,但这是真实偷菜。
“这个就有趣了,赶紧邀请几个好友加入,要是他们家的蔬菜成熟了,我也偷几株。哟,偷成功后,奖励可以选择让朋友为自己真实保留,也可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