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只有杨顺一个人获奖。
多出来的两个行政套房就安排给了其他人,隔壁住的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杨顺想了想,还是决定带着汪卉上门拜访,俗称串门子。
汪卉帮杨顺整了整西服和领带,说道:“你也是个怪人,和老人家这么聊得来。”
杨顺任由她打理,顺便搂着她的腰,说道:“生物和化学,从来就没有严格区分过,我先探探口风,看看化学奖难不难拿。你老公要是拿两个诺奖,你会嫌多吗?”
汪卉笑眯眯:“不多不多,你要是能完成大满贯,才是真厉害。”
大满贯?这辈子都不可能完成的,杨顺心想。
………………
grand酒店顶层住着诺奖人员,下面几层也被全部征用。
杨中华和陈梅这些亲友团,对杨顺帮助一直很大的中科院贺院士,红农陈校长,两位也从国内飞来,应邀参加诺奖颁奖典礼,他们都住在下面。
辛笛这家伙就不说了,昨天就入住了。
虽然他住的是普通房间,还是和陈浩共同居住的双人间,但距离诺奖如此之近,他已经激动坏了。
他恐怕是唯一的连卫生间马桶都要拍照的人,几乎把这座酒店能看到的地方都拍了个遍,传到自己的微博上,全方位展示着。
4800元一晚的酒店,和国内五星级酒店似乎没有太大差别,睡一觉也就那样,关键是陈浩还打呼噜,辛笛彻夜难眠,翻来覆去。
仿佛床垫底下多出来一颗豌豆。
直到10号早上,陈浩起床穿衣,出去社交,房间里安静下来,辛笛才迷迷糊糊睡着,到了接近中午才被手机闹钟吵醒,他有点惊慌地坐起来,想起今天是重要的颁奖日。
“美味早餐再加266元,可惜了,浪费了早餐票。算了,早餐中餐一起吃吧,我带大家去看看一星米其林餐厅吃什么。”
辛笛拍了一段15秒的视频,收起手机。
中餐是比较重要的,颁奖在下午,晚宴由组委会提供,时间拖长后会很饿,所以大家基本上都要吃饱才有力气。
“唉,小苗?你怎么也来了?”
辛笛在餐厅闲逛时,注意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不是苗芳菲又是谁?
苗芳菲应该是刚刚去过洗手间,停下来对他笑了笑:“怎么,我不能来吗?小辛呐,听说你最近挺火的。”
辛笛连忙陪着笑:“一般一般,世界第三。你是昨天才到的吗?”
“嗯,昨天晚上到的,要不,跟我一起过去坐坐?”
苗芳菲侧头示意,那边杨顺正和汪卉坐在角落里,有说有笑。
辛笛把脖子缩进去:“我还是算了。”
苗芳菲看到他逃跑的样子,觉得特别有趣,来到汪卉身边坐下后说道:“我看到辛笛了,要不要把他喊来?”
杨顺淡然道:“为了在颁奖之前我手里不沾上血迹,还是不见为好。”
汪卉笑惨:“你们以前开新项目的时候,不是总喜欢说,杀个科研狗祭天吗?”
“我恨不得把这家伙驱逐出科研狗的队伍,真丢脸。”
杨顺侧脸看过去,果然辛笛正在偷偷摸摸望着这边,被他瞪了一眼,吓得连忙逃跑。
没一会儿,汪芸带着四老过来,家庭聚餐的阵势,不过杨顺见到陈浩在不远处另一桌对他招手,他把位置让给大家,自己过去和一些学术界大应酬。
第360章 别人家的孩子
苗芳菲自从去了镁国,这两年真的一次都没回来过。
其实陈梅还挺想她的,再加上老苗这几个月一直在转移资产,把景区一期二期的股份全部卖给杨顺,兽药厂的股份卖给陈浩,其他资产尽数抛售,只留下最后一套自住的别墅,大家都明白,苗家是真的打算不回来了。
唉,国内又少了一家好朋友。
陈梅上下打量着她,说道:“两年不见,小苗越来越成熟了,下巴没有以前那么尖,身体也圆润了不少,长好了呀!啧啧,看样子还是镁国的水土养人。结婚没有呀?”
“陈阿姨,您还在兼职当媒婆呢,又惦记着给我介绍~~不需要您操心啦,唐人街多的是小伙子追求我呢。”
苗芳菲巧妙地避开这个问题,引得一桌人都在笑。
她又迅速转移:“也不是镁国水土有多养人,主要是唐人街的美食太多了,我吃的好。真的,我家除了把苗荣堂开起来,还参股了一个华夏美食城,生意特别火,一半的客户是老外,各位叔叔阿姨,要是去镁国旅游的话,一定要找我,我带你们游玩!”
果然引起大家的兴趣。
“看看,真正事业成功的大老板凭借的还是实力,即使换个地方,换个行业,也能很快发财。”
“就今年过年,我们打算去镁国玩一圈,我还要找老苗喝酒的。”
“我代表苗家表示热烈欢迎~~”
大家都很称赞,他们亲眼看着苗芳菲成长起来,从一个天真活泼,思想单纯,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变成一个商界女强人,硬是在镁国闯下一片新天地当然,代理了杨顺所有发往北美以及南美洲的药物,真是想不发财都难。
这就是杨顺的亲友团,吃过饭,大家在房内休息,各自换上正装和晚礼服,几个年轻女孩子帮忙把关妆容,还有意无意的争奇斗艳,说说笑笑,倒也开心。
顶层,有专门的团队伺候这些获奖者,毕竟有许多科学家都不修篇幅,今天要参加晚宴,全世界公开观看,穿的像个笑话的也不好,对吧?
这年头都讲ip,诺贝尔就是一个最值钱的巨大ip项目,瑞典兢兢业业经营了一百多年,当然要从各种细节抓起。
下午2点,grand酒店开始陆陆续续运送嘉宾。
这些年的颁奖典礼都放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蓝色音乐厅就是为了颁发诺奖而建造的,距今99年历史,马上就是百年建筑,外形典雅大方,还是和瑞典风格一样,低调但有内涵。
今天音乐厅也是保安齐全,重兵把手,室外门前广场游客云集,无数人举着手机和相机,想要亲自记录诺贝尔奖颁发的神圣时刻。
天公不作美,雪还是下了起来,伴随着一点海边的冷风。
身体强壮的欧洲游客并不在乎这点小雪,倒是不少华夏游客冻的不行,但大家95%都是冲着杨顺来的,不看到他,怎么舍得走?
亲友团先从侧门进入,本来围观的游客并不多,但辛笛出现后,引起了十几个华夏游客的欢呼和尖叫:“辛博士!”
“勇士,看这边!”
“辛博士,你好帅~~”
辛笛愣住,瑞典还有他的小迷弟小迷妹?他驻足停留,看向那边,谁知一人喊道:“你吃罐头的样子太帅了。”
四周哄笑,这个就尴尬了,不是什么好荣耀,辛笛哭笑不得,只能摸着鼻子进场。
陈浩在他旁边笑道:“早知现在,何必当初?你离我远点,我闻到了臭气。”
辛笛都要哭了:“陈主任,那都是五天前的事了,我早就排除了身体里的所有鲱鱼毒素好不好。”
前后几人笑的不行,过了安检通道,进去后,由工作人员指示,沿着几万株的鲜花大道走向亲友席位,找到自己的座位。
说真的,这十个人入场,确实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亚洲人经常获奖,尤其是曰本,次数不要太多,但每次曰本获奖者的亲友团加入,大部分都是男性,很少有女性,这似乎和曰本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有关。
而且就算来了女性,这些曰本女人穿的都是和服,曰本女人普遍矮小,腿短,和服并不能凸显她们的身材,再加上年老色衰,在欧美人眼中很难看。
只有今年这一届,杨顺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的亲友团有一半都是年轻人,迅速征服了诸多外貌协会的成员。
汪芸和汪卉穿着起泡,一个红艳时尚,一个水墨古朴,两人本来就是姐妹,身材也是极好的,贴身的旗袍裁剪合体,衬托出华夏女性独特的优雅,让不少欧美观众看得赞不绝口。
然后是苗芳菲,她今天穿的是典型的洋装晚礼服,露肩的那种,配合她美丽的容颜,独特的气质,全身上下都是最时尚的设计师打造的,即使是镂空的雷丝花纹,也是由意大利设计师精心缝制,全套下来至少30万。
三个女人一下子就夺走了全场大部分的视线,诺奖官方镜头一直跟随着她们三人。
辛笛虽然长得丑,个子也不高,但谁敢说小恶魔不帅?谁敢小瞧小恶魔?就是因为他丑的有个性,所以被陈浩赶到最后一个,悄悄跟在众人身后,混进去。
其他人贺院士带队,年轻一点的穿着正式的传统燕尾服,贺老穿着中山装,民族特色服饰并不会被拒绝,还有戴头巾的中东科学家呢。
宾客们陆续入场,许多以前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也可以参加,而且坐在嘉宾席的前列,比较靠近舞台的地方。
这也是传统,诺奖圈子并不大,一年新增十几个人,但每年去世的也不少,每一个诺奖获得者都是人类的“最强大脑”,是宝贵财富,进入这个圈子,才有资格成为科学界最顶尖的那一小群人,才能享受凌越普通科学家的块感和乐趣。
瑞典冬天黑的很早,下午3点就看见夜色了,一直等到接近4点,颁奖典礼才正式开始。
央视新闻台已经等候多时了,他们拿到来自瑞典的信号,实时直播出去,这时候是半夜10点钟了。
主持人是小撒,这也是不着调的家伙,今天客串了一下新闻台严肃主持人,说着说着就变成娱乐方向了:“我英文其实很不错的,但让我搞同声翻译还是差点火候。但是……我识图能力强呀!”
这一句话刚说完,直播频道的弹幕就汹涌而来。
“识图……”
“这技能真牛逼。”
“撒老师,借一部说话。”
“我最恨那些发了gif和图片,不留车牌的人,害我每次都去找软件识图。”
网友们纷纷打趣,但他们说的“识图”,和小撒说的“识图”,还真是一回事。
画面上出现的老外科学家,如果是普通的脸盲症患者,绝对认不出来是谁,但小撒行,他能迅速叫出大部分诺奖获得者的名字,还有国籍,说出是什么行业获奖,这绝对是硬功夫,小撒肯定做过非常充分的准备。
“好,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成员陆续入场。”
“这是诺贝尔基金会的几个负责人,他们也是够辛苦的,每年发那么多奖,都是靠他们几个人挣钱,万一哪一年亏损了,下一年的奖金发不出来,怎么办?当然是吃老本咯!”
“王室要出来了,中间舞台上有五个空椅子,国王,王后,两个王子和一个公主。大家应该记得,二王子弗里曼的前咧腺癌症就是被杨顺治好的,要知道,那时候杨顺被全世界质疑的时候,弗里曼这些政要站出来支持他,大大推进了药物的全球化。”
“全体嘉宾起立,王室入场。”
画面上,五位王室成员走入会场,现场奏响瑞典国歌,嘉宾席上的瑞典首相及夫人,重要的几位部长,都站在贵宾席上,默默唱着国歌。
全场都很严肃,并没有欢呼,掌声,口哨这种,国歌奏完,国王带头坐下,瑞典皇家乐团开始演奏交响乐,此时此刻,神圣的科学与高雅的艺术结合在一起。
这或许也是希望科学尽可能接地气,被世人所熟知吧。
小撒眼尖:“诺奖得主出来了。”
一群穿着黑色燕尾服的老者从同样的通道走出来,科学家还是老的多啊,但杨顺是最独特的一个,这张年轻的脸得到了摄像镜头的优待,他彬彬有礼,和前后的老者谦虚着,虽然他的位置被安排在最中间,但仍然很谦和。
“我国科学家杨顺出来了,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年轻,是真的帅……”
小撒突然冒出这一句,把全国观众笑惨了。
“666,年轻遮百丑。”
“果然,获奖要趁早啊。”
“和这些七八十岁的老头子比起来,杨顺真的好看多了,特别有朝气。”
观众们基本上都是一边倒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年纪大的长辈级人物,都用杨顺来教训自己的子女,怪自家子女只晓得玩手机,杨顺都拿诺贝尔奖了。
“别人家的孩子当然厉害!”
好多被教训的年轻人气鼓鼓,但心中再有不满,还是对杨顺充满钦佩。
等这一排获得者坐下来后,音乐结束,颁奖开始。
第361章 颁奖
这场颁奖国内央视台进行了直播,上面领导发话,安排两个主持解说员,一个是科教频道的曹贺,另一个就是小撒。
曹贺对学术界的事情很了解,名人大作,八卦趣事,什么都懂一些。
小撒反应机敏,妙语连珠,声音比做同声翻译的妹子还要大,而且上面明确提出要求,两人在主持时不要严肃,一定要活跃气氛,让老百姓都能听懂这个诺贝尔奖究竟是什么。
这么要求,是有原因的。
诺奖主持人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国情性质决定了他们敢于说真话,学术地位养成了他们高高在上的心态,诺奖的特殊地位给予他们最大的包容性,这让他们很容易产生错觉,他们带着科学家特有的骄傲,看不起科学以外的很多事。
这也导致他们的言语中,经常会带着对政客的强烈鄙视情绪,就好像镁国的一些脱口秀节目和媒体一样,没事就调侃政客。
所以类似哥本哈根协议这种政治投机闹剧,又被这位院长用不屑的语气点评了一番,说起最近几年国际上一些重要的投票决议,说政客们不尊重科学,还是诺奖最科学,诺奖最好。
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要知道,各个国家掌权的不是科学家,而是政客,说真话很容易得罪人。
一部分老外观众听到这些言论当然挺爽,但在华夏这边就不适合公开播出了,所以曹贺与小撒的任务是负责扯开话题。
一见电视上又开始讲政治,曹贺立刻说道:“瑞典人的严肃是与生俱来的,平常很内敛的人,到了这种场合就喜欢说很多话,因为机会太难得。”
小撒笑起来:“没错,北欧四国各有特色,瑞典就是沉默寡言,我想起来一个笑话。”
“什么笑话?”
“说有两个丹麦人,两个挪威人,两个芬兰人,两个瑞典人,共同乘坐一艘船,触礁沉没,八个人飘到岛上,三个月后才被路过的船只救起来。这段时间,两个丹麦人已经成立起了公司,挪威人自己造了一条打鱼船,芬兰人把岛上的树砍光了,而瑞典老兄彼此之间还没说过话,因为他们在等着第三方为他们介绍。”
“哈哈!瑞典陌生人之间就这么难打交道吗?”
“就是这样,另外,我几年前也去过一次瑞典,发现他们,或者说大部分欧洲人,都有非常奇怪的思维,比如去超市购物,最终结账93块钱,我给103块,收银员绝对傻眼,肯定先把3块钱退回来,然后再找7块。”
“对对对,没错,许多欧洲人都算不清楚账。我有个亲戚去瑞典旅行,说在街头碰到一个卖冰激凌球的华人小店,25瑞典克朗一个,35瑞典克朗两个,但瑞典人从来都是买一个球,即使是情侣,也会分开买两个球,支付50克朗,我完全不理解这种行为,华人老板也完全不理解,他只知道这样赚钱还挺爽。”
“真是一个有趣的国家,一群有趣的人。我的天,我们笑话都说了好几个,这位皇家科学院的院长还在讲?”
“所以你看,这些诺奖获得者年纪大了,坐在台上又不能聊天,怪无聊的。”
“看看这位皮埃尔教授,这是想打呵欠,又强忍住了吗?”
“杨顺坐的就挺端正,似乎在闭目养神……全世界几亿人在看直播,你睡觉?哦,不是,他只是眯着眼看着地板,顺便思索下一个伟大的发明,好吧,编不下去了,我确定他就是在走神发呆,瑞典人真的太能说了。”
两人说着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
这些瑞典发言人说话用的瑞典语,由官方英文翻译后,再同声翻译成中文,结果到了华夏观众耳朵里就变了味道,无聊地要命。
要不是小撒和另一个主持人聊的开心,观众们说不定早换台,或者关掉视频睡觉去了,这时候都晚上11点了好不好。
前面颁发了物理学奖,化学奖,听了两首交响乐,终于来到激动人心的时刻。
罗切斯院长说道:“各位皇室成员,各位诺奖获得者,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有幸一起见证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颁发。”
这时候,杨顺总算回过神来,又听了五分钟的介绍,终于等到他的名字被叫出来,他站了起来。
罗切斯说道:“杨顺教授,我们现在授予您2025年诺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