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杨顺总算回过神来,又听了五分钟的介绍,终于等到他的名字被叫出来,他站了起来。
罗切斯说道:“杨顺教授,我们现在授予您202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因为您在病毒免疫学上的重要发现,拯救了全球上亿个癌症患者,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人类医学基础上迈出特别重要的一步,我个人代表诺贝尔皇家基金会,恭喜您。”
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杨顺向前迈出几步,走到讲台最中央,一个大大的n字图标上,等到瑞典国王的颁奖。
这时候,全世界都听到了杨顺的介绍:“华夏的杨顺教授,出生于1996年,现在在红枫科技大学执教,今年还不到30岁,是历史上第二个20多岁的诺奖获得者。”
最年轻的那个是1915年发现x射线衍射布拉格定律的劳伦斯…布拉格,排在杨顺后面的也都是厉害人,31岁获奖的维纳…海森堡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31岁的李政道不必说,32岁的班廷发明胰岛素,沃森发现dna双螺旋也是34岁。
成名要趁早,指的就是这些天才。
欢快的音乐响起,是交响乐《胜利者》的片段,瑞典国王颁发奖牌,并且与杨顺握手。
全场掌声不断,杨顺向王室方向鞠躬,向组委会鞠躬感谢,最后朝着嘉宾方向感谢。
镜头移到嘉宾席上,来自华夏的十位亲友团全都笑得像花儿一样,激动地鼓掌。
杨中华和陈梅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他们见人就说,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生下这个儿子。
汪卉眼中忍不住流出泪水,眼前的这一幕,不知道在她脑海中预演过多少次,此刻终得一见,她为杨顺感到自豪,还有什么事情比男人征服世界,更让她激动的吗?
现场介绍员说道:“如此年轻的获奖者实属罕见,他的亲朋也以年轻人居多,今天他的父母,以及妻子,朋友,都来到现场,一起见证这个荣耀时刻。”
又过大半个小时,等颁完文学奖和经济学奖,整个仪式就算正式结束。
接下来就是盛大晚宴,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被烛光,鲜花和香水环绕,每个人都穿着礼服,女人身上的珠宝闪耀,1000多个来宾在拥挤的大厅里,亲密又热闹。
杨顺和亲友们终于坐在一起,每个人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太挤了!”
那么多人一起吃饭,连走廊里也摆着餐桌,整个瑞典政界和商界的要员几乎都参加,再加上诺奖科学家及亲友们,总共1300多人,没法像深市拆迁村那样摆一百多桌的村宴。
普通人想参加也可以,事先写申请书,但是同意的几率比中大奖还低,记者也一样,私人想参加的话,至少要交4000元人民币,才可能有机会进入晚宴现场吃一顿。
人太多,太挤。
汪卉她们几个女孩子还好一点,纤瘦的身材不需要太大位置,椅子可以向前挪一挪。
但男士们就有点吃力,贺院士行动不方便,觉得活动区域太小,想向后挪动椅子,但那是留给服务生的,再挪动就走不动了,感觉和一些紧凑型的酒店婚礼差不多。
辛笛更是抱怨连连:“我觉得吧,这环境还不如金钱豹的自助餐。”
众人无语,他又继续说:“能点餐吗?”
陈浩瞪了他一眼:“有吃的就不错了。”
坐在斜对面的杨顺说道:“你这个吃免费餐的哪来的那么多废话,自拍够了吗?”
“还不够!”
辛笛笑嘻嘻地拿出手机,先给大家都照了一张,又研究他面前的餐具,这是非常复杂的一整套餐具,十几把镀金的刀叉,连碗碟也全都是镶金边的,每个酒杯上面还雕刻着“诺贝尔”,这套餐具的价值不菲,据说每年就用一次,平常都锁在皇宫保险柜里。
图片自动美化,上传,辛笛得意地咧开嘴,他的实时直播特别受欢迎。
这时候是华夏凌晨1点左右,看到这些漂亮的银制和金制餐具,无数辛笛的粉丝都哀嚎起来:“深夜放毒。”
“异常可耻。”
“奢靡的资本主义国家,严重批判。”
服务生开始传菜,意味着宴会开始,4000元/份的大餐,让人非常期待。
头道菜就华丽到让人炫目,瑞典珍珠鸡和鹿肉的拼盘,雕花的胡萝卜和哥特兰岛松露辅佐,再配上鸡油菌和松露蛋黄制作的酱料,以及海鲜类拼盘,包括三文鱼,比目鱼,扇贝和北极虾,全部都是新鲜现做的无污染美食,配上正宗的法国香槟,让人胃口大开。
正餐是烤小牛肉,夹着蘑菇和芹菜苹果,烤当地特产的瑞典小土豆,酒水除了葡萄酒之外,还可以选vsop,白兰地或其他名酒。
到了甜点阶段,意味着尾声,同时也终于到诺奖获得者致谢时刻。
第362章 致辞
每个奖项派出一人,按照“诺贝尔顺序”,杨顺正好排在中间,前面两位物理学和化学家似乎不疼不痒地说了几句,大家都在等年轻人发表自己的意见。
杨顺注定了就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他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楼梯旁的演讲台。
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镜头,面对一千多名客人,杨顺微微鞠躬示意。
他说道:“今天人很多,比我结婚那天来的客人还要多几倍,或许我应该把婚礼改到今天,这样就能得到瑞典王室和世界顶级科学家们的祝福了,那绝对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比获得诺贝尔奖还要棒。”
话还没说完,会场已经发出哄笑声。
汪卉笑得低下头,抚着额头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知道,这时候肯定有摄像机对准自己,就是想看看她尴尬的表情。
汪芸和苗芳菲也是哭笑不得,杨顺这么说真的没问题吗?
听完陈浩的翻译,陈梅放下举着的手机,远远地瞪着杨顺,没好气啐了一口:“这倒霉孩子,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说这种笑话?老老实实感谢祖国,感谢领导,感谢同事,不好吗?”
陈浩小声解释着:“西方人的晚宴就是要这样,围着餐桌一边吃一边说笑话,和咱们国内一样。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严肃谈学术?姐你瞎操心,这个环节是每个诺奖获得者的表演时刻,就是让人要开心笑起来呀。”
等笑声稍微停歇,杨顺继续说道:“当然,我不会预言术,几年前结婚时不可能知道我将来会获得诺贝尔奖,所以刚刚只是个笑话。感谢王室和诺贝尔基金会,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颁发给我,又让我享受到了如此丰盛的美味晚餐。嗯,如果我吃不完,待会儿可以打包回家吗?”
哈哈哈~~
全场爆发出第二次哄笑,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这次比刚才还要热烈。
极度富裕的欧洲人特别好面子,比华夏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前去餐馆吃饭,欧洲人几乎从来不打包剩下的食物,也不吃剩菜剩饭,每年浪费的食物超过25%,要知道世界上还有8亿人每天挨饿,等待救济,与欧美大手大脚的浪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直到最近十年,欧洲经济不景气,环保意识加强,人们逐渐改变了这个传统观念,并且积极响应绿色组织的号召,各个国家也在鼓励国民不要浪费食物,杨顺今天很应景地以身作则,立刻受到在场社会精英们的欢迎,引起了一致赞同。
杨顺说道:“我研发出抗癌药物,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我每年治好了上千万的癌症患者,每年患癌死亡的人数都在下降,人类不受疾病困扰,这是好事。但地球人口越来越多,这又带来了更多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些是我没有想到的,也和我刚才说到的节约粮食有关。”
厅里没有多少杂音,大家都在认真听着,也跟着思考起来,粮食问题一直存在,难道这个年轻人还妄想着能立刻解决?
杨顺道:“所以很多人知道,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农作物,希望能尽快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粮食问题。顺便问一下,主席先生,研究大豆,玉米,土豆之类的,我还有机会再次获得诺贝尔奖吗?”
哈哈哈……
这个弯转的,宾客们开怀大笑,前十秒还在思考哲学和严肃的世界难题,后一秒立刻变风格,反差产生巨大笑料,好多人眼泪都快笑出来。
诺贝尔基金会的主席哈哈大笑,靠在椅背上,肩膀耸的厉害,他被这个年轻人逗乐了,笑得不知道多开心,还想得诺奖?醒醒吧年轻人。
杨顺在台上做出思考状态,像是自言自语一般:“研究农作物,应该属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还是……诺贝尔农业奖?如果你们愿意增加一个新的奖项,我乐意至极。”
哈哈哈哈!
这家伙还想生造一个诺奖,再领一次?
一千多宾客,还有数百个服务生,全都被杨顺逗得合不拢嘴,甚至还发生了服务生笑得手抖,不小心倒洒美酒的小事故,谁在乎,好多人笑得失态,全都转过身看着他。
王室成员很优雅地笑着,弗里曼王子他是真心支持杨顺,从一开始就凑到国王耳边,附耳低声说着什么。
诺贝尔农业奖肯定弄不出来,但杨顺的另一个团队这一周在瑞典的行为,弗里曼王子都很清楚,他当然希望能尽量帮杨顺的忙。
弗里曼王子迅速问道:“能不能让农业部长,或者基金会主席拿到话筒,和杨对话?难得碰到一个有趣的发言人,他能带来收视率。”
国王点点头,工作人员连忙传达下去,将话筒递到了基金会主席手里,并且伴随着国王的一句指示:“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量配合杨教授。”
在笑声稍小的时候,主席拿着话筒说道:“诺贝尔的遗嘱里并没有说过再颁发一个农业奖,这个要求让我们为难了,或许杨教授可以考虑一下化学奖或和平奖。”
杨顺也乐了,想睡觉有人送枕头,立刻认真回答:“谢谢,我会考虑的。”
哇哦!
这下全场喧哗大了,除了掌声之外,更大的是议论声和欢呼声,一些年轻人甚至吹起口哨。
这个算是立旗吗?
辛笛都看傻眼了,:“敢当着全场1300多名嘉宾的面,当着全球几亿人的面,你竟然说出这句话,这个勇气是梁静如给你的吗?”
“太冲动了点,不应该说这句话。”
贺院士喃喃自语,他皱起眉头,认为杨顺冲动了,玩笑归玩笑,但用自己的声誉开玩笑,就得不偿失了,这么做太危险,好多顶级科学家一辈子连个提名资格都没有,谁敢说自己还能得化学奖或和平奖?
“怎么啦,这些人都喧哗什么呀?”
陈梅有点紧张地问道,陈浩翻译过来,她一下子就急了:“这蠢小子,就算想再得一个奖,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呀!唉唉,历史上有没有人获得过两次诺贝尔?”
陈浩道:“有啊,居里夫人就获得过物理和化学奖,其他的几个说了你也不懂,总之凤毛麟角就是,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对了,诺贝尔和平奖有个组织获得过三次,那就是国际红十字会。”
“居里夫人啊,这臭小子,想和居里夫人相比?”陈梅第一反应就是,居里夫人实在是太有名了,杨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名气。
没想到杨中华对自己的儿子充满自信,轻哼一声:“你以为咱们的儿子就不如居里夫人?我听老贺说了,光是一个高产玉米,他就功德无量,又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以后还有杂交水稻呢?我儿子拿两次诺贝尔奖又怎么啦?”
老汪两口子连忙附和:“对,女婿是个做大事的人,他才29岁,还有几十年,拿三次诺贝尔奖都是有可能的!”
辛笛张着嘴巴不敢信,汪卉三女倒是信心满满的样子,年轻人就是要自信,为什么非要妄自菲薄?
议论和吵闹声消停之后,杨顺说道:“看到大家讨论很热烈,主席先生又说没有农业奖,我想应该没戏了,不过没关系,我会努力种植出优质的蔬菜水果,为诺贝尔晚宴提供最美味的食材,即使没有农业奖,我也会一直与诺贝尔同在。谢谢大家,希望大家用餐愉快,干杯。”
杨顺向四周鞠躬,宾客们立刻回报给他热情的掌声,大家一起端起酒杯,喝下一口,欢迎他走下台。
沿途都是热情的同行,还有他刚刚收获的粉丝,都在和他打招呼。
杨顺一一表示感谢,好不容易回到自己桌上,汪卉主动和他拥抱,在他耳边说道:“你是最棒的,我支持你再获得几个奖。”
“我是开玩笑的,诺奖哪有这么好拿?大家坐吧。”
杨顺坐下,招呼侍者,给自己再倒点红酒。
陈梅道:“但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开玩笑,别人反而不会认为你是在开玩笑。有可能炒作这句话,不喜欢你的人可能会攻击你。”
杨顺还是满不在乎:“有媒体帮忙炒作这句话更好,攻击我年轻,说大话吹牛逼的人,我反而要谢谢他们。到时候,等我的超级玉米,超级水稻这些产品上市,我还想可以主动提起这句大话,吸引媒体们的注意呢,多好的免费广告啊。”
苗芳菲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笑着道:“大家别担心,这就是现代广告的思路,现代新闻炒作都是这么来的,不错嘛杨老板,把我们智囊团的招式学了七八成。”
杨顺笑眯眯举起酒杯:“还不是你们这些名师指点的好,你,卉卉,还有芸姐,多谢你们包装我,来,大家一起干一杯。”
三个女人都举起酒杯,其他人也想通了,豁然开朗,原来杨顺刚才是在趁机做广告。
“真是太厉害了。”
“难怪他的事业越做越大。”
“不拘泥于老规矩,大着胆子走新思路,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我们还是老了呀。”
看着杨顺和众女欢笑碰杯,大家都在心里赞叹一声。
第363章 对手太强太可怕
从瑞典回来后,杨顺成为民族英雄,得到热情的招待。
各位首长轮流接见,两院召开盛大宴会表示祝贺,在国宾馆请客吃饭,在人民大会堂开报告会。
想见他一面,想沾沾仙气的人,可以从北大排队到清华,想为他生猴子的姑娘从全国各地涌入京城,每一场报告会的门外,都是选美斗艳大会。
据说杨顺喝过的茶杯可以卖5000块一个,穿过的底裤起拍价1万,要是底裤沾有污渍就是5万起,一根弯曲的毛发能卖2000块,有dna检测公司收购这些,直接给现金,国宾馆打扫房间的清洁大妈都发财了,抢着收拾杨顺睡过的房间。
甚至还有鲁瑜有约,央视访谈等娱乐节目,邀请杨顺参加,让他和公众聊天大家很想讨论讨论杨顺获得第二个诺奖的几率有多大。
八卦消息的媒体也喜欢打听,参加诺奖的那三个漂亮女生是谁呀,杨顺有孩子了吗,孩子多大了,这些都是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趣事。
作为被专业团队精心打造的偶像科学家,这些都是推脱不掉的礼仪,杨顺在年前注定是没法好好搞研究了的,他像个木偶一样,被孙雅晴牵着指挥线,到处走动。
但他的团队没有歇着,正在紧锣密鼓筹备。
袁定洋和薛贵在瑞典调查的内情让人触目惊心,再加上他们之前就用了半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暗访,应证了一些传闻和谣言。
简单点说,就是常守正的团队,最近几年,研发出来一些转基因作物的种子,与国内上市公司黑农集团合作,出口农作物以及种子。
但是这批种子在瑞典转了一圈后,重新包装成新技术产品,变成有机种子,黑农集团再进口回来,这是一种变相的“出口转内销”做法。
至于他们是怎么躲过cfda的监管,怎么让转基因种子不知不觉地混入市场,这个就不方便细说了,这是个黑色产业链。
在非转闹得沸沸扬扬的2014年,红枫超市里5袋大米里面有3袋是转基因,转基因水稻是华夏禁止大范围种植和上市的,只允许科研种植,人们不禁怀疑,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最后查出来,这批种子泄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量农民跑到红枫农业大学的实验田里抢种子,以及几年前转基因水稻成果公开展示时,实验室的原株被同行盗窃,繁育变得不可控,那么种子泄漏应该怪研发团队,还是怪农民,还是怪监管机构?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详细整理在后面,包括我们付费找国内调查公司买回来的报告,汪总哪里不清楚的,随时可以问。”
袁定洋和薛贵将厚厚的调查报告放在汪卉面前,等着她提问。
汪卉笑了笑:“二位辛苦了,这次去瑞典调查了一个月,回来先好好休息几天吧,陪陪家人,不急着工作。”
“谢谢汪总挂心,我家里挺支持我的。”
“这次瑞典之行的收获非常大,我们觉得问题很严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