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薇-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了太医,便在重楼阁的偏殿内替孟昭仪诊脉,一时太医回来复命,满脸的喜气,先叩了一个头,再说道:“下官向太后娘娘、向皇后娘娘道喜,昭仪娘娘身子无恙,原是有了喜。”

    除夕夜宴,更添了喜气。

    楚皇后含笑命人给丈夫报喜,又重赏孟昭仪与在场的宫人。

    心上高兴,又是大年节下,图个吉利,楚皇后吩咐后宫诸人都有赏赐。一时间,宫人们喜上眉梢,各自向主子们道贺,又拜谢皇后娘娘赏赐。

    主座上的皇太后瞧了一眼小女儿,见她面色欣然如常,一张笑脸不似假装,自己也放下心来。

    皇太后倚着大迎枕,提着孟昭仪的名字说道:“这孩子也是个有福的,要做娘的人了”,吩咐宫人好好送她回去歇着,又让白嬷嬷即刻去取人参黄芪等滋补的东西送去。

    一时人人忙乱,苏暮寒听得孟昭仪有喜,慕容氏又将添丁,眼中阴霾一闪而逝。慕容薇却是心念电转间恍然忆起,前世里大约这个时候,孟昭仪应该也是有过身孕的,却并没有守住,而且损了身子。

    孟昭仪的小日子向来不准,父皇一个月里去不了一日两日,七年下来,她自己已不往这上面留心。

    前世里的除夕夜宴,孟昭仪并不知道自己有孕,而是过几日听闻了皇祖母的噩耗,哭晕在寿康宫的时候,被诊出了喜脉。

    前世里对这两位昭仪不喜,好多事情全然不记得,如今却是有些破碎的记忆穿连成串,愈加清晰。

    父皇是当年皇祖父钦点的探花郎,人才出众,妙笔生花。

    高中之后被人簇拥着锦衣街行,引动京城无数闺阁女儿来看,那一日曾有掷果盈车的美誉。

    母后当时贵为公主,自然不便抛头露面,她隐身茶楼的雅间里,看到了当年的探花郎。

    母后瞧中了探花郎的丰神秀貌,却并没有立时被这个人打动,而是回宫后便要了父皇的考卷来看。考卷字字珠玑满腹锦绣,全是治国的大论,母后这才有了下嫁的打算。

    皇祖父却不允,他要为两个女儿挑天下最好的儿郎,不允母后凭着一面之缘就打算了终身,立意要女儿再看上一看。

    父皇并不知道皇祖父的打算,他从翰林院编修做起,凭着勤奋务实与满腹经纬很快脱颖而出,短短两年就进了户部,皇祖父这才肯定母后的眼光不错。

    亲自为小女儿赐了婚,在大女儿的家宅近处建了第二座公主府,母后下嫁当年的探花郎,这在当年是一桩美谈,也是多少寒门学子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梦想。

    不得不说,皇祖父将两位公主嫁得极好,最初的几年,苏府没有侧妃,侍郎府更没有侍妾,并非两位公主仗着身份不依,实在是这两对都好到蜜里调油,眼里容不得别人。

    苏府的侧妃与宫里两位昭仪都是皇祖父驾崩的前几日,由皇祖母做主,仓促之间赏下来的。

    姨夫与父皇坚辞过,母后与姨母也求过皇祖母,皇祖母只问了一句:“你们要今日禅位的场面以后再重来一次?”

    皇祖母必然是知情的,才支持皇祖父的选择,把皇位传给父亲。

    母后呐呐无言,那时姨母膝下有苏暮寒,母后眼前却只有自己跟妹妹阿蕙,皇祖母心知这禅位之举不妥,只是没有别的办法。

    看到母后跟前只有这两个女儿,如何肯百年之后再让父皇与母后受今日之累,给自己女儿房里添人,这大概也是绝无仅有了。

    皇祖父去世的时候,母后其实已经有了身孕,不过时日尚浅,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才有日后的三弟阿芃。

    崇明七年,母后膝下三弟已经长成,即占长又占嫡,而且对徐昭仪所出的阿萱视如己出,没有不允孟昭仪生子的道理。

    慕容薇想不出前世的孟昭仪小产究竟是伤心过度还是母后的手笔。

    她遥望着上座的母后,有那么片刻的恍惚,是自己错想了母后,还是当年真由母后出手?(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江山

    无论哪朝哪代,后宫一向是错综复杂的地方。纵然西霞的主子只有这么几位,依然叫人摸不到头绪。

    慕容薇握着妹妹柔软的小手,看着眼前一片笙歌曼舞,心里有片刻的彷徨。如果当年不是母后出手,又会是谁容不下孟昭仪腹中的胎儿?

    侧殿的丝竹之声悠扬地传进来,伶人们得了赏赐,更捡了喜庆的来唱,隔着袅袅水音,又添了些许空灵。

    慕容薇抿了一口嫣红的果子酒,轻轻把玩着腕上一泓碧水般的玉手镯,目光幽幽望向对面,在苏暮寒青绿暗纹的锦袍衣摆上打了个转。

    最后一支曲子的尾音随着太后娘娘的起身散尽,歌罢酒消,佳节方才拉开帷幕,一家人照旧是要陪着太后娘娘围坐在寝殿的火盆边守岁。

    苏府的两位侧妃极有眼色,她们身份不够,自然不便再随着众人回去守岁。既已拜过了旧主,便不在众人眼前晃悠。

    两人对望一眼,明白彼此的心意。辛侧妃便携了杜侧妃的手,含笑向众人行礼:“婢妾二人想去恭贺一声昭仪娘娘,这便告退。”

    徐昭仪是与她们一时的旧人,也随后向众人行礼,说道:“臣妾与两位妹妹一起,也去贺孟昭仪一声,添些喜气。”

    “都去,你们一起去”,皇太后左手搭着白嬷嬷的胳膊,右手向外一挥,显得十分欢喜:“你们都去贺她一声,也不枉相处多年的情谊。”

    三人含笑行了礼,避在一侧,恭送太后娘娘起驾。

    待太后娘娘銮驾走远,徐昭仪又弯下身子,嘱咐了慕容萱几句,要宫人送他先回去,这才挽了两位侧妃的手,一路说说笑笑往孟昭仪居住的长春宫走去。

    墨玉方砖铺成的甬道上,望着随在姨母身后,步履从容向外走去的苏暮寒,慕容薇忽然开口相唤。

    娇娇媚媚的声音飘散在夜风中,一如往日那般的绵软。

    “表哥,这个时辰守岁还太早,皇祖母跟前有母后与姨母陪着,咱们便不去凑趣,爬到假山石上去放烟花好不好?”,娇柔的声音如烟丝醉软,一点一点荡在苏暮寒的心间。

    望着人面桃花一般妩媚的表妹,苏暮寒不想拒绝,却狠心咬了咬牙。陪着表妹放烟花固然好,可是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江山与美人,孰重孰轻,看不见的天平在苏暮寒心间不停地波动,终于坚定地向江山一边倾斜。

    有了江山,何惧没有美人相伴。

    “阿薇,咱们先去陪皇祖母,等皇祖母安歇了,我再陪你放烟花。一直陪着你,好不好?”

    苏暮寒颀长的身姿在一排摇曳的紫穗木宫灯下,明亮而温暖,温润如玉的面庞上含着宠溺与包容的笑,向慕容薇伸出手来。

    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本是比喻最毒不过妇人心,不知怎得,望着翩然如画的少年,慕容薇竟想起这两句俚语。

    毒如蛇蝎,又怎能毒得过眼前人的口蜜腹剑。

    也曾想过,这一世的苏暮寒或许会变,多年的亲情,有多少仇恨也该随风化解。原来并没有,慕容薇急着想阻止他重蹈上一世的旧路,他却迫不及待,一定要走回去。

    慕容薇沉着一张素若秋霜的脸,淡淡垂下眼睑,没有去挽向自己伸来的手,而是抚袖与他擦肩而过。

    苏暮寒在原地顿了顿,有那么片刻的犹豫,想追上前去,却又依然坚定地转过头,随上了母亲的脚步。

    众人簇拥着皇太后再回到暖阁中,时辰已然不早。外殿里,早有火树银花绽放在幽深的夜空。

    今日未熏香,几盆腊梅插在青釉六棱掐丝珐琅花斛中,散着阵阵幽香。

    花房里送了应时的盆景,整个寿康宫内点缀得兹意纷呈,全是各色梅花,洒金、绿萼、宫粉,还有朱砂,以纯手工紫砂盆栽培,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正开得如火如荼。

    慕容薇喜欢宫粉的重瓣,停在一株崎岖青隽的宫粉梅前赞不绝口,慕容蕙喜欢洒金,正笑盈盈指给皇祖母看。

    没有水仙,前几日洁白的水仙都被慕容薇撤下,全换做各式梅花争春。迫切地期待着想看,拒绝了自己去放烟花的提议,苏暮寒是不是一定要那么做。

    慕容薇也曾想过,要故意将水洒在苏暮寒身上,要他不得以去换下里面素白的衣裳。却又知道,防得了初一、防不了十五,不如好好看一出戏,看他如何粉墨登场。

    皇太后已经好些年没有这样的兴致,吩咐小太监们多多准备烟花爆竹,就在殿外的空场上燃起。

    璀璨的烟花一朵接着一朵,一会儿是五彩的大丽菊盛放,将歇未歇时,另一朵烟花又压着它怒放,点燃了整个夜空。

    皇太后兴致勃勃瞧着,露出欢喜的笑颜,孩子般招手要众人来看。

    知道皇祖母席上用得不少,慕容薇怕她积食,吩咐璎珞去泡一杯掺了陈皮的普洱,端给皇祖母。

    皇祖母暖心地拍着她的手,就像最普通平凡的祖母,笑容慈爱而安详。

    然后,一如上一世。

    皇祖母久病初愈,到底精神不济,坐了片刻便觉得倦怠,想要靠在罗汉床上躺一躺。苏暮寒贴心地扶着皇祖母,又探身取过榻上豆绿色的锦缎四合如意纹靠垫,小心替皇祖母倚在腰间。

    湖水绿的锦袍挂住了衣架,不觉一扯就露出一角雪白的素衣,还有从腰间垂落下来的细细的麻绳。

    皇太后望着那抹素白愣怔,楚皇后忙着替她添茶,遮住苏暮寒衣衫的下摆。转身间,苏暮寒极快地抚平了衣角,又含笑坐在皇祖母下首。

    皇太后半晌没有说话。她以手抚额,闭上眼睛又缓缓张开,含笑招手叫楚朝晖前来。

    楚朝晖被那抹素白惊得变了脸色,此时又不敢冲着儿子发作。心内坠坠,见母后神色没有多大改变,依言挨着母后坐下。

    皇太后半倚半坐,抚摸着大女儿的鬓发,又抚摸着大女儿朱红的霞帔,不觉轻轻叹气,“团圆夜,人未团圆,朝晖,这些年终归是苦了你。”(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添岁

    绘着莲纹的七瓣琉璃宫灯映着淡淡的清辉,光晕柔和莹亮,洒在皇太后满是皱纹的脸上,平白添了几分萧瑟。

    母后终归是老了,再不复当年叱咤风云的英姿。

    “母后”,楚昭晖强言欢笑唤了一句,便将头埋在母后胸前,忍住想要潸然落下的泪滴:“女儿哪里有苦,母后与妹妹、儿子都在身边,将军平时书信不断,再到明年就会回来述职”。

    皇太后咀嚼着大女儿最后那句话,只觉得字字如风干的砂砾,毫不留情地磋磨着自己的心。

    大女儿心思单纯,从小就没有她妹妹那般的七窍玲珑,难道不晓得越是这般描画,更显得越描越黑。

    大年节下,皇太后不想令大女儿难过,也不想提方才苏暮寒是不留心还是刻意,只揽了揽女儿瘦弱的肩头,轻轻替她整着绾发的白玉簪,心疼地说了一句:“朝晖,你的苦、你的孝顺,母后心里都知道。”

    皇太后的目光缓缓从众人脸上略过,落在苏暮寒与慕容薇身上,眼中全是对小辈的慈爱:“御花园里,大约梅花开得正盛,哀家想要看看,一把老骨头又怕天寒地冻。”

    她将手指着苏暮寒与慕容薇:“大年节下,人人都在守岁,哀家也省得劳师动众。暮寒,你带阿薇去多折些鲜艳的梅花,给皇祖母插瓶。”

    皇太后端详着摆了一殿、香气馥郁的梅花,露出孩子气的笑容:“这里的梅花虽多,哀家却总是看不够。”

    苏暮寒脑中还是空白,方才皇祖母明明瞧见了他衣角缟素的惨白,也瞧见了他腰间垂下的麻绳,可是他想见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后背一片漉湿,掌心里粘达达全是冷汗,苏暮寒机械地听着皇祖母的吩咐,放慢了脚步等着慕容薇跟上。

    那截麻绳还系在苏暮寒腰间,早已知晓答案,慕容薇不需要去问他任何问题。她乖巧地向皇祖母行礼,再淡然地随上苏暮寒的脚步。

    有些事可以改变,有些事却注定要重来一次。

    苏暮寒对他们每个人的恨已然深入骨髓,如九丈玄冰,不被亲情融解。

    苏暮寒聪明地选择了缄默,他不晓得慕容薇是否看到方才的一幕,只是她不问他便不解释。想要依旧将慕容薇的小手暖在自己手中,却发现她带了一只紫貂毛的长筒暖袖笼,两只手严严实实笼在袖中。

    慕容薇神色冷淡,大约依旧在为方才自己不答应与她去放烟花而生气,却并没有提方才殿里的一幕。

    苏寒放下心来,渐渐恢复了自如,与慕容薇软软说道:“将皇祖母要的花折回,便陪你放烟花可好?”

    慕容薇轻轻摇头,语气里满满的桀骜:“表哥既是觉得陪皇祖母守岁更重要,阿薇自然也该尽孝,今夜哪都不去,只守着皇祖母便好。”

    依旧是一言不合便将不满写在脸上的直脾气,苏暮寒面上碰了钉子,心下却安,只如往日般宠溺又无奈的笑,挑了开得饱满的梅花折了满怀。

    两人捧着大把梅花回到寿康宫时,皇太后已然歇够了,又是精神十足,还吩咐人端上了火盆子。

    早些年的皇祖母一直保留着她家乡的某些习俗,例如除夕夜里全家都要跳火盆,预示新的一年里会带来好福气。后来随着年纪渐大,火盆便成了摆设,只是除夕夜里象征性地燃起来,算是驱逐晦气。

    见他们回来,皇祖母连声唤着,快过来烤火,去去晦气。两人依言立在火盆边,火焰明灭间,慕容薇望见苏暮寒的脸,那样沉静与从容,仿佛方才的一幕从未有过。

    皇太后兴致高昂,半倚在罗汉炕上,吩咐宫人们在火里埋了板栗烤上。白嬷嬷挑了饱满的板栗,拿着火钳不停地翻捡,不多时,浓郁的香气便弥漫开来。

    慕容蕙那日随着长姐雪中捉锦鸡,尝过烤好的板栗,一直意犹未尽,不想皇祖母宫里也这般有意趣,不觉拍手叫好。

    皇太后带着几个孩子玩闹,又乐了片刻,实在支撑不住,便吩咐白嬷嬷去取早就准备好的荷包。

    “本想着一家子守岁的,老太婆熬不到子时了”,皇太后自己打趣着自己,“只好先将荷包散给你们添岁,今日早睡明日早起。”

    白嬷嬷从里间端出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一个紫檀木海棠纹的红漆托盘,上头是堆得满满的明紫色荷包,绣了吉祥如意纹样,个个填得腰身鼓鼓。

    “朝晖,你是长女,你先来”,皇太后慈爱地向长女招手。

    楚朝晖面带笑容着走上前去,伸出双手等着接母后赐下的荷包。皇太后取了一支荷包郑重放在她的手心,不住中地说着吉祥之词。

    楚朝晖曲膝谢过母后,才想退下,皇太后又唤住她。

    再从托盘里取一支荷包放到楚朝晖手中,皇太后脸上的表情隐晦不清:“苏睿的也一并给你,都是哀家的好孩子,不管人在不在眼前,他的荷包母后年年都备下。”

    楚朝晖接下这个荷包,谢了母亲,心内在沉甸甸地难受,只不敢说出。

    皇太后又招手唤了苏暮寒,挑了一只绣着喜上眉梢图案的荷包放到他手中,久久凝望着他,又拍拍他的肩膀,半晌方说:“暮寒,你父亲不在家,好生陪你母亲过节,时候不早,回含章宫歇着去吧。”

    又提到自己的父亲,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苏暮寒一时分辨不清。他笼在袖中的手狠狠握成双拳又慢慢松开,恭敬地接过皇太后递来的荷包,含笑道谢:“孙儿谢过皇祖母”。

    那抹触目的白究竟会不会是压断皇祖母最后骄傲的那根稻草,苏暮寒并不晓得,他只知道,自己的激愤与痛恨无处宣泄,伤害过他的人,他必定要对方十倍百倍的偿还。

    再抬头看看皇祖母仍是一脸的平静,似是不受方才的素白影响,苏暮寒心里有些打鼓。

    依稀间只知道皇祖母换了太医,苏暮寒这些日子来不及打听宫里的事,如今看来,竟是大有好转。(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含章

    苏暮寒心里暗暗腹诽,种种不甘与恼怒却一点也不显现出来。

    他向皇祖母行礼告退,恭顺地扶着母亲,再向众人告别,望向慕容薇的时候,添了那么一丝显而易见的柔情。

    真假难辨的情谊,时不是在苏暮寒身上转换,慕容薇佯装不见,只看着苏暮寒扶着母亲的手,慢慢走出寿康宫的大门。

    暖轿在殿外等候,楚朝晖似是没有瞧见。她抖抖地抓着苏暮寒的衣袖,轻似冬季枝头枯萎的落叶,越走越快。

    一路疾行,在含章宫门口,楚朝晖终于甩开苏暮寒的手。

    轻脆地掌掴声淹没在远处一片鞭炮声中,楚朝晖字字泣血:“暮寒,我知道你心里有恨,可那毕竟是我的母亲、你的外婆,你怎么下得狠心?”

    苏暮寒没有分辨,他朝着北疆的方向跪下,将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