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7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中日同盟不拆散,战争迟早会发生。”休斯答道。“美利坚绝不能容忍太平洋对岸孕育出一个巨大的威胁,这比德国人还可怕!”

“战争是罪恶的。”贝尔福道,“为了世界和平,我愿意再一次去劝阻他们不要滑向战争。”

“那我就等候勋爵的好消息。”休斯高兴道,戴上自己的礼帽。他非常清楚英国此时的脆弱,为了保住一部分霸权,他们愿意牺牲任何东西,只要不是自己的。

杨度退出会场时见日本人也退出了会场,满意的在半路上等待,待日本代表团的汽车开近时,他才让司机跟着日本人再次回到了肖勒姆酒店,与昨天的兴奋不同,今天所有人都神色凝重。

“美国人有多少艘战列舰?”杨度问沈鸿烈。

不想沈鸿烈还没有答,加藤友三郎就开口道:“有十八艘,而我们,包括缴获在内日本有十一艘,贵国两艘。”

“这是超无畏舰?”杨度听到数字和自己猜测的相差这么大,顿时错愕。

“是的,排水全在两万吨以上。主炮口径305mm以上。”加藤友三郎其实是东乡平八郎的参谋长,对各国海军的势力非常清楚。“英国则有四十五艘。”

“英国不必考虑。”杨度道,“他最佳的策略是坐山观虎斗。”

“那是在我们很快和米国开战的情况下,如果米国要求他参战才开战,他未必会旁观。”加藤友三郎道。

“那大英帝国等着解体吧。”杨度冷笑。在世界大战中,派到海外的英印军有一百四十万'注118',死伤近二十万不提,更耗费无数财富,当地民族精英对此早就不满,自治之说已经演变成独立之说;而英国的其他自治领,也因被武装而日有离心趋势,再来一次世界大战,那英国绝对承受不了。

“赤露呢?”昨天是杨度以红俄为威胁,阐述对美妥协的重要性,现在加藤友三郎却以子之盾,攻子之矛。他今日退场是形势所逼——绝不能容忍黄种人被歧视,这虽然是即成事实,但要抗议的时候,日本人绝不能妥协。

“红俄内部派系乱斗以致波兰战役功亏一篑,而历经几年大战、内战,他现在的军队人数虽不少,可根本就没有战斗力。据说,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要大力发展经济。”杨度道。“三五年之内他还不是威胁,我们真正担心的其实还是米国。加藤阁下,我们能打赢吗?”

“米国比露西亚难打。”在众人的目光中,加藤友三郎道。“但如果现在就开战,我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输。只是,美国船坞里有十三艘超无畏舰,我们……,日本只有八艘……”

“我们……”杨度见日本人说完看着自己,便知道他的意思,他并不知道江南造船厂和南京造船厂船坞里有什么,只好看向沈鸿烈。

“我们并没有造战列舰。”沈鸿烈一开口就让看着自己的人失望,“南京造船厂里有两艘刚刚铺下龙骨的航母,沪上是两艘万吨级巡洋舰。”

“贵国真的认为航空母舰能替代战列舰吗?”对海军不太熟悉的币原喜重郎道。

“现在是不能替代的,这只是一种趋势。”沈鸿烈知道航母的真正的杀手锏是少有在战斗中出现的俯冲轰炸机,虽然英国人大战中发现S。E。5a可以用以俯冲轰炸,但因为机体强度不够,空军高层认为这得不偿失。复兴军的厉鬼轰炸机在大战中的屡次改进,现在现役的已是厉鬼5,发动机功率四百马力,最大可挂载一枚二十公斤的炸弹,但这对战列舰而言几乎没有威胁。

而鱼雷轰炸机,因为鱼雷高空、高速入水的问题未完全解决,所以只要战列舰有相对密集的防空火力,它们是难以对其构成致命威胁的,鱼雷轰炸机能做的就是奇袭。不过以总后海军装备局的乐观估计,最少五年时间航母就能获得对战列舰的优势,十年才能彻底淘汰战列舰。如果现在就发生战争,那么航母的作用除了侦察外,只能给战列舰洗甲板。

沈鸿烈的趋势之语让大家更失望,中国对中日联合舰队的真正贡献只是两艘战列舰,且其中一艘还是俘获日本的。

“也许现在开战还是好的,数等美国在建的战列舰全部下水,结果……”币原喜重郎泄气道。

“哼!宁愿海军全体玉碎也不可向米国低头!”一直忍着怒气的加藤宽治说道。“米国人的想法再清楚不过,优势只有掌握在他手上才会罢休,哪怕我们只有他舰队的九成。”

“海军是帝国最后防线,怎么能说玉碎就玉碎?”加藤友三郎闻声训斥道。他转而对杨度说道:“皙子先生,此事我还是让我先发报汇报东京后再与您商议吧。”

“好吧。”杨度对日本人的反应并无意见,他提醒道:“不要忘记了,外交密码已经被破译,阁下要非常非常小心。”

“明白!”加藤友三郎感激道,虽然没有什么证明自己的密码被米国人破译,但他却对此深信不疑。

离开日本人住的酒店,杨度带着沈鸿烈返回酒店与刘冠雄汇回,路上想到当下的局势,他不安的看着沈鸿烈问道,“成章,你对海军熟悉,你说如果美国人真的开战,我们能赢吗?”

“皙子先生,这得要看什么时间打?”沈鸿烈也在反复想着这个问题。

“这和时间有关系吗?”杨度不懂军事。

“有关系,皙子先生。”沈鸿烈道,“如果五年后开战,那我们必胜,若是明后两年倒难以预料了。”

“哦!”杨度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关节,他奇道,“这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拖时间?”

沈鸿烈道:“是,最少从战术上是这么看的。时间越往后,飞机发动机的功率就越大,挂载的炸弹也就越大。五年后航母对战列舰就会有一定优势,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时间。”

壬卷家与国第三章确定

杨度回到酒店的时候就被闻讯而来的美国记者拦住了,他们一个个都在质问,惹得人很不愉快。听着这些指责的声音,随团副官用很大的声音才使场面安静下来,杨度点了一名戴眼镜、稍显温和的记者开始提问,不想那名记者一开口就是“特使阁下,您为何要执意发动另一场战争?”

美国记者的问题无法理喻,但杨度知道在这个记者横行、舆论为王的国度,对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得小心回答,不然定会引起猜疑。

“不,这是谣言,恶毒的谣言!”杨度当下就给这种说法下了一个定义,“只有两艘战列舰,并且不再要求更多主力舰吨位的国家没有资格发动战争,要知道贵国有二十多艘战列舰。更何况有什么值得开战?以中国弱小的海军,根本就不值得来华盛顿参加会议。”

“那请问贵国为何一定要和日本结盟,欧洲的战争就是因为结盟国家而引起的?”记者明显就不了解今天的会议说了些什么,所以才会重复这种问题。

“和日本结盟只是弱者的自保措施,现在中日两国的战列舰加起来只有贵国的七成,若再算上船坞里的战列舰,那比例更少,还不到七成。如果单独看,我国战列舰只有贵国的零点六成,如果接受会议的那些条款,我们不得不与日本结盟以自保。”杨度道,

“但日本人也在大规模建造战列舰,他们最终有一天会发起战争。”下一个记者再道。“而贵国和日本人结盟只会增加他们发动战争的信心。”

“日本海军的战列舰也只有贵国的六成,加上我国的零点六成还不到七成,你相信这样的比例会发起一场战争吗?不管是从工业实力、还是从经济实力、还是从海军实力,两个日本和两个中国加起来都不如美国强大,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依旧认同贵国休斯先生所建议的主力舰吨位比例,愿意签订限制军备扩张的条约。

先生们,宣称中日会挑起太平洋战争是一个邪恶的阴谋,有人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从国会议员手里获得更大的利润。如果战争真的会发生,那也是因为某些利益集团的挑唆。”杨度道。

“特使阁下,我听说贵国正在迫害基督徒,不但信徒们在急剧减少,连中国牧师都在消失……”讨论军国大事的时候却忽然插入一个宗教问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杨度笑道:“没有人在迫害基督徒,产生这个现象的唯一解释就是因为佛祖显灵了,然后大家以为只有佛祖才是真神,所以全部改信佛教。”

“那只能是魔鬼!”记者明显是基督箴言报的记者,在他看来,除了上帝其他神灵都是魔鬼,而中国现在则出现了一个能显灵的魔鬼在诱惑主的羔羊。

“特使阁下,请问贵国会放弃和日本结盟吗?”上一个记者的抗议很快就被其他记者淹没。

“和谁结盟是敝国的权力,就像和谁交朋友是你的权力的一样。”杨度道。“如果本次会议继续干涉敝国的内政,我不认为这种粗暴的协议还有什么价值。

先生们,请记住一点,敝国只有两艘战列舰,而贵国有二十多艘;敝国和日本的战列舰加起来还不到贵国的七成;那些断定会发生太平洋战争的人绝对是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战争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幸的,但对有些人、特别是利益相关的人却是幸运的,欧洲大战死了上千万人,但有人却因此发了大财……”

“特别阁下,欧洲战争中发大财的应该是贵国吧。”杨度的话被一个记者很不礼貌的打断,他对此并不生气,而是笑容更甚的道,“是的,我国是挣了不少钱,但是不要忘记了,现在欧洲还欠贵国一百五十亿美元,我国挣的钱连这个的零头都不到。这还仅仅是欠款,不包括战争中付现的部分……”

杨度犀利回击着记者的进攻,说的正畅快时,忽然记者中有人高呼一句中文,“打到专制政府!”,而后‘啪…啪……’两计枪声,他便觉得身上被猛击了两锤,向后倒去。现场发生刺杀事件,记者惊呼后退的同时,有一些反应灵敏、眼疾手快的记者则赶紧抓拍,现场一片大乱。

中日因为抗议退出会议是一条大新闻,现在中国特使被中国的革命党刺杀更是一条大新闻,有这两条大新闻,周末的报纸销量必定大增。

杨度被刺绝对是一个意外,万里之外,正在银安殿连夜讨论海军会议策略的杨锐等人闻讯心顿时提了起来,但听到杨度因为穿有尼龙防弹衣,只是轻伤后,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主管强力部门的秋瑾道:“孙逆余党越来越猖獗了,这么下去迟早是祸害!”

“他们是想杀了杨皙子,破坏会议以使中美两国开战吧。”谢缵泰猜测道。“如同俄国革命一样,只有战争才能使沙皇政府控制不住政局,最终引发革命。”

“忍让太多也不是好事,我们应该下决心动手了。”深信谢缵泰的猜测的杜亚泉道,之前民部有提议要以暗杀手段打击孙汶余党,但杨锐完全反对,现在他们居然敢妄想挑起中美战争,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华侨中宣传他们的用心即可。”杨度没死杨锐就放心了,“我们不可能去做革命党做的事情,因为一旦形成混战,那他们的做法就有合法性了——你看,政府一样这么干。还记得沪上苏报案吧,如果当时我是满清,就会让枚叔几个骂个够,因为一抓人事情就会闹大,革命得到宣传不说,骂人的反而会被人同情。”

“可就是觉得憋屈啊!”秋瑾犹自愤愤不平,虽然她认为杨锐说的完全正确。

“只有这样人们才觉得孙汶等人可恨,而不是政府可恨。”杨锐嘱咐完李子龙发慰问电后说道,他已不再关注孙汶的事情,以大炮的秉性,当他弄来的钱花光后,活动就自然结束了,他拿钱纯粹是为了表演的。“我们还是接着之前的话题吧,刚才说到哪里了?”

“说到英美联手绞杀之对策。”徐华封提醒道。

“嗯。是这里。”杨锐点头道,“我接着说,如果英美联合绞杀,那我们就只有拉着日本,和俄国、德国另搞一套了,我国是内需市场,轻工业不需发愁;而重工业品,俄国因为被外界彻底封锁,需要拖拉机、汽车等商品,虽然他们的需求并不长久,但最少能救活我们一段时间,以待国内重工业品市场起来。机器设备就指望德国和法国了,大家都是公制规格,不存在不兼容的问题,而德国在许多方面要比美国强不少。”

“发生战争会怎么样?”徐华封问,他最为担心的就是战争。

“发生战争那是日本人最先是死,他在东边。”杨锐道。“去年日本曾有人要把德属殖民地分给我们几块,但只是说法,日本人还是太小气了,若是我,那就德属新几内亚一人一半。”

草原总督区给了日本人近一半被不少人诟病,他们认为日本人根本什么都没做,派去察里津的只是几千名巡警,对战争毫无帮助;但这种声音只是极少数,联日之策全国人还是赞同的,正如对甲午之败,不少人不但不怨恨,反而认为因为这是满清海军,如此悬殊实力下也会败北只能是鞑虏要亡的征兆,全然不像后世那般又辩护又讴歌。

“当下的局势就没有办法回转吗?”杜亚泉想到之前计划中的对美贸易,深觉与美国人翻脸对商贸发展很不利。

“办法?”杨锐想了想道,“这要看美国人是在意吨位比例呢,还是在乎中日同盟,如果是前者,那是一定会有转机的;如果是后者,那除了散伙别无其他选择。这事情得看英国人,只有英国人才最害怕会议散伙。”

“英国人?”诸人都有些了然,就目前的局势来说,也就只有英国最为着急了。

英国人确实非常着急,因为他们比杨锐更早收到杨度被刺的消息,据说因为凶手枪法不好所以杨度只是受伤,人没事,但会议必会因此耽搁的,中国俗话说夜长梦多,贝尔福以及一干英国代表就担心会议延期会产生新的变化,为此,第二天一早贝尔福除了派人前往中国代表团驻地探望杨度外,自己则亲自赶到贝勒姆酒店,以期说服日本人。

“加藤将军,如果坚持中日结盟的话,那么将无法签订协约,到时候的结果将是日美主力舰对比达不到六比十。特别是当美国人民感到日本错误的拒绝了一个公平的海军比例,如果需要,他们将会投票赞成建设一支任意规模的海军。”贝尔福看似中立,实则偏袒的劝诱道,之前只是英国代表团的下阶官员偏向美国,现在局势严峻,他不得不亲自表明立场了。

“我明白阁下的担忧,但中日合盟只是防守性质的,并没有要进攻任何一个国家的意思。”加藤没说话,只是币原喜重郎点头答道,虽然英国的立场早有预料,但他们如此光明正大的出卖,确实让人绝望心寒。

“可美国人不相信。”贝尔福继续劝诱,他不得不为大不列颠的利益做一次狼外婆。“在简单的美国民众看来,结盟就意味想挑起新的战争,而中日和美国同处太平洋,新几内亚又离美国如此之近。我相信本次会议失败后,美国人一定会更大规模的建造海军,但是这些花费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战争,因为只有战争才能结束费钱的军备竞赛。”

“勋爵阁下,我会向国内提出这个建议的。”加藤友三郎无比平静,他并不对英国人赤裸裸的出卖感到气愤,因为事情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苦口婆心一番,加藤友三郎居然还如此冷静,贝尔福不得不有一种挫败感,“先生们,我不得不再次忠告一句,会议如果没有达成协议,事情将会变得非常非常……糟糕。”

贝尔福忠告完就告辞了,而酒店中的日本人面面相觑,大使馆的秘书向币原喜重郎报告道:“阁下,全美两千多份报纸都在谴责我们……”

“两千多份报纸……”币原还没有说话,加藤友三郎却是满脸惊诧,他知道美国舆论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而之前,他还以为总有几份报纸会给中日两国说几句公道话,现在却是所有报纸谴责。

报纸的事情还没完,第三天上午,从纽约金融界传来了更不好的消息:如果日本因为坚持和中国结盟而使得会议破裂,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不但会对日本进行谴责,还会实行联合抵制和禁运,这种行为将导致日本经济破产。

对日本这种外贸型的国家,各国可以用贸易封锁为武器,而对中国这种自给自足的国家,能用的办法只能是设备和技术禁运。在杨度被刺的第四天,诸多与中国签订合约的美国公司、英国公司、法国公司都拍发电报至北京,声称自己受到政府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延缓设备交付,更有一些美国公司直接声明要解除合同。

局势越来严峻之时,在英国的斡旋下,会议在五日后重新在华盛顿独立纪念厅召开,伤势未愈的杨度未能出席本次会议,他将自己的权利以授权书的形式授予了沈鸿烈中校,并且,这次会议中国代表团只有他一人出席会议。

“针对美方的担忧,我国特做出如下让步,其一,放弃三成二十三万的主力舰吨位,只保留六艘航空母舰;其二,永远不研发、不制造战列舰;其三,承诺永远不入侵美属太平洋殖民地;其四,不研发、也不生产280mm以上口径的任何舰载火炮;其五,拆除现役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