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了一会,马秀英问道:“儿、儿最近有没有认真上课?”这段时间她一直卧病在床,为了防止把病气传染给孩子们,她都不让孩子们来请安,对孩子们的管理也相对疏少。
说起自己的弟弟,朱标老成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弟、弟现在懂事了,为了不让母妃担心,他们每天都有到学堂上课。棣弟特别聪明,先生还专门考校了他,他居然能把诗经背诵下来,先生一直夸他聪明伶俐呢。”
马秀英听着也笑了,“那孩子可真是个小机灵鬼,上次来看我还知道给我准备一块姜糖,说是吃了姜糖就不咳嗽了。儿、儿可想不到这些。”
“都是姨娘教导的好,每次姨娘见了我比对棣弟、弟还亲切。”
马秀英忍不住感慨道:“是啊,没有你姨娘说不定就没有你呢,以后你可要好好孝敬她,对她要像对待我一样。”
朱标自懂事之日就听闻了李儿舍命救下他母子的事情,当下恭恭敬敬答道:“孩儿省的。”
母子俩又唠了一会家常,马秀英渐渐体力不支睡了过去。
朱标等她睡着后才悄悄离开房间。走出院门,他眼前一片茫然。王府上下都换上了白色布幔,一些鲜艳的物品都被罩布盖住,仆人们神色肃穆地行走着,整个府御充斥着窒息的压抑。他突然感觉胸口一阵抽搐,就像被人捏紧了心脏般疼痛,又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喘不过气,差点摔倒在地。
恰巧袁兴有事求见马秀英,见到面色发紫、神情恍惚的朱标,急忙扶住他询问究竟。
朱标喘着气,断断续续地说道:“多谢舅舅,我没事了。舅舅是来找母妃吗,母妃刚刚睡下。”
袁兴哪还有心情管其他,扶着朱标回到马秀英房间,又赶紧叫人去请大夫。
浅寐的马秀英被喧哗声吵醒,听到朱标不舒服,急忙一咕噜爬起来,朱标的隐疾一直都是她和朱元璋心中的痛楚。
所幸大夫检查诊断朱标并不是厥心痛发作,只是普通的胸闷气短。虽然大夫说朱标生病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家中长辈去世,心情郁卒所致,但马秀英知道朱标的病情肯定跟他先天性心脏病有关系。一般人遇上伤心事难过一阵子就过去了,朱标这种有心疾的人却不能太郁结,否则会要了他的命。
“标儿,你别吓娘啊。”泪水在马秀英的眼眶中打转,却不敢流出来、
“母妃,孩儿没事……”朱标吃力地露出笑容。
“嗯,娘知道,你快好好歇着,不要胡思乱想。”马秀英擦擦眼睛,强颜欢笑。
朱元璋火急火燎地冲进房间,“标儿怎么样?”
“喝了碗宁神汤,已经没什么大碍了。”马秀英指着刚刚睡下的朱标,此时朱标慢慢恢复了红润的气色,双眼微闭,均匀地呼吸着
朱元璋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叹气道:“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生病?”
马秀英埋怨地瞪了他一眼,轻声说道:“这孩子心底善良,待人淳朴,哪里能够承受他堂哥被囚禁,大伯母去世的伤痛?”
朱元璋目光闪烁,没有出声。
马秀英趁机说道:“我知道你是为他好,可是你把所有的路都帮他铺好,他自己就不会走了。不如……”
朱元璋粗声粗气地摆手道:“这事你别管,我自有主张。”
马秀英悻悻地闭上嘴巴,她无法去指责一个把所有爱都给了孩子的父亲,尽管这个父亲的行为或许有些偏激。
第三百七十四章 假扮女人才能逃
这个秋天真是一个多事之秋,王氏病故、马秀英生病、朱标也犯病,把朱元璋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好在前方战事顺利,让他不至于完全焦头烂额。
西吴军已经今非昔比,优秀的将领、精良的战备、军事化的管理让这只队伍夺胎换骨,所向披靡。即便没有朱元璋亲自督军,捷报还是源源不断从前线传来。
徐达、常遇春率兵二十万,从太湖攻向湖州。这两人一个以谋略持重著称,一个以勇猛果敢闻名。不得不说朱元璋很会用将,以徐达为正,常遇春为副,用其所长,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短短时日,徐达就下宝庆、平湖湘,常遇春攻赣州,沿途战无不胜,擒住了尹义、陈旺、石清、汪海等将,还收降了许多张士诚的部将。
不久陈友谅的旧部将熊天瑞也领兵前来投降。
这熊天瑞是湖北荆州人,原本是个乐工,受徐寿辉赏识提拔为将。陈友谅夺权后,命他攻占临江、吉安、赣州等地,旋即封他为参政,守赣州统附近州县。但他心中恨极陈友谅杀害徐寿辉,故而隐隐有叛离之意,及势渐盛之后他便自称金紫光禄大夫、司徒、平章军国重事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陈友谅与朱元璋决战鄱阳湖,他不出兵援助,冷眼旁观。直至陈友谅败死,他欲下岭南,遇雨天瘴气而退。此次常遇春攻击赣州,他自知无法抗衡,故而率军出降。然而朱元璋与他旧主徐寿辉也是死敌,他心里是不服朱元璋的,只想借着这个机会探到西吴军的动向再去投靠张士诚。
朱元璋被手下人背叛过好几次,猜疑心越来越重,特别是对那些主动投降的人更是不肯轻信。他认为这些人今天可以背叛旧主,明天就可以背叛他。至于他当年招揽降将曾经说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类的话早就随着局势的改变消逝在风里。
故而朱元璋获知熊天瑞来降立刻写信诫告徐达,“但凡有陈友谅、张士诚的部将来降,你都不要把我军的作战计划泄露出去,只说我们要直捣张士诚老巢平江。这两人的部将跟我军长期作战,彼此积怨深厚,哪肯轻易归附。若是前来投降的将领没有异心便罢,若是他们有异心,一定会给我们的敌人通风报信,我们反倒可以利用这些人将计就计麻痹对手。”
于是整支征讨大军除了徐达、常遇春、叶兑几个心腹官将知道真正的作战计划外,其余将士都以为会直接攻打平江,那常遇春嚷着要挖张士诚老娘坟的话大家还记忆犹新呢。
为了彻底麻痹张士诚,朱元璋还命李文忠攻打杭州,华云龙攻打嘉兴,同时发兵,牵制张士诚的势力。
朱元璋的担心不是多余,没过几天,徐达在行军整顿的途中突然发现熊天瑞不见了,跟他一起投降的几个亲信也不知所踪。士兵搜寻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从百姓口中得知这几人策马离去的方向正是平江。
熊天瑞这家伙果然心怀不轨,可惜不管他是想借东吴的力量打击西吴为旧主报仇,还是想刺探到大军的情报再去张士诚那里邀功都打错了算盘!徐达冷笑一声,急令军队火速前进。
张士诚听了熊天瑞的话以及探子禀告的消息当真以为西吴军要直驱平江,连忙在平江部署兵力,做好万全之策,只等西吴军前来自投罗网,到时定叫他羊入虎口、有来无回。
谁知东吴军等了又等,平江依然风平浪静,连城门口飞进飞出的苍蝇都还是原来的那几只。
张士诚等得昏昏欲睡,瞪着前来投诚的熊天瑞问道:“你不是说徐达他们的大军不日就要抵达平江,怎么孤都等了四五天还不见踪影?”
熊天瑞急忙跪下,“属下不敢欺瞒吴王,西吴军确实计划直接攻打平江,跟我一起来投靠吴王的将士都能作证。”
几个亲信点头不已,指天发誓绝无假话。
张士诚眼皮一搭,打着哈欠说道:“那孤就再等几天吧。”
他这厢在平江等得无聊,却不知道他的兄弟和部将被西吴军撵得鸡飞狗跳。
张士信官拜东吴丞相,被张士诚派遣驻守山,此人荒|淫无度,听说西吴派大军攻打东吴还是不急不躁,反正没打到他的面前,他照样整天玩骰子、看大戏、调戏女人,吃喝嫖赌样样不落下。
谁知西吴军突然从天而降,包围了山。
张士信搂着歌伎正在欣赏歌舞,听说敌人来攻赫然大惊,再一问得知敌人都打进城了,顿时惊慌失措地喊叫:“不是说西吴军要攻打平江吗,怎么都攻我的山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心腹部将哭丧着脸,“我的丞相爷啊,现在还管什么平江、山,赶紧逃命吧。”
“逃?城都被包围了?往哪里逃?”张士信如同困兽团团转。
部将眼睛瞟到像鹌鹑瑟瑟发抖的一群歌伎身上,说道:“事到如今,只有委屈丞相装扮成她们,先混出城再说。”
逃命要紧,张士信哪管什么面子、里子,立刻穿戴歌伎的服饰,用面纱遮住脸,狠狠地威胁这群歌伎,“你们速速带我出城,谁要是敢泄露我的行踪,我先送她上西天!”
歌伎不敢不应。
张士信连家眷都不顾,当即催促歌伎逃亡。
歌伎迫于他的威胁,一路上果然没人敢乱说,遇到西吴军检查,还帮他遮掩。
就这样张士信混在歌伎中躲过了这次劫难,也算命大。他一路逃到湖州,湖州守将张天麒才知道西吴军竟然都攻到眼皮下了,急忙率领偏将黄宝、陶子宝等人,分道迎战。
仓皇应战的东吴军如何能跟有备而来的西吴军较量?东吴军缺乏训练,面对西吴精兵不堪一击。黄宝刚从南门出兵,就遇到常遇春的迎头痛击,打得他晕头转向,连逃跑的方向都搞错了,主动送到西吴军面前。
常遇春笑得眼泪都流出来,对徐达说道:“张士诚的手下尽是这种夯货啊!”
众将士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黄宝的脸红得几乎能滴出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第三百七十五章 戏耍折磨东吴军
张士诚的部将张天麒、陶子宝得知黄宝被擒的消息,心生怯意,退入城中只守不战等待援军。
李伯升、吕珍、朱暹等人听闻湖州被围立刻率军前来支援。
徐达便与常遇春商量,一个负责围城,一个专门截击援兵。
常遇春性急,不愿做这枯燥的围城攻事,自领了十万西吴军到姑嫂桥附近防守要隘。
此时大部分东吴军都镇守着平江,吕珍等人只带了六万人马前来支援。看到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西吴军,吕珍的心都凉了半截,不敢上前作战,又不好意思退兵,只得在城东设下五个寨子,与常遇春相持。
常遇春竟然没有派兵立刻攻打吕珍等人,反而另觅他处。倒不是他发了善心不愿以多欺少,而是他觉得这样太便宜张士诚的手下了。这种毫无悬念的战争打起来真没意思,他决定变着花样折磨东吴军。
听到东吴军的运粮军队要到了,他马上发兵偷袭。
负责押送粮食的军官是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这潘元绍是个小白脸,喜好附庸风雅,其实对战事一窍不通,每次行军打仗都带着大量丫鬟、小妾,吹拉弹唱样样都来,就是不把军务放在心上。然而凭着他是张士诚女婿的份上,每次打了败仗,张士诚也一概不去过问,过后不久,还是让他领兵打仗。
这样的人当将军,其手下是什么样的状态不言而喻。
当常遇春领军突然出现在运粮军队面前,整支队伍霎时如同惊弓之鸟,与西吴军一触即溃,丢下粮车四处逃散。
常遇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抢光了敌人的粮食,还把潘元绍及其哥哥潘元明生擒活捉。他得知潘元绍是张士诚的重要心腹,当即决定拿潘元绍为饵引诱张士诚派兵来救。
果然张士诚的部将徐志坚带水兵偷袭姑嫂桥,可惜又被守株待兔的常遇春活捉。
五太子是张士诚的养子,他和潘元绍关系十分密切,是一起吃喝嫖赌的酒肉兄弟,听到兄弟被擒,他慌忙集合水兵去攻打常遇春的大营。
常遇春看着这些自投罗网的敌将喜上眉梢,随随便便玩了个声东击西的战术,这边派军和五太子的兵打得难分难舍,那边却让薛显偷袭五太子的船队,顺风纵火,把五太子的兵船烧得一塌糊涂。
没了船还如何作战啊,五太子瘸着腿逃回去,与吕珍、朱暹等人商议对策。
几人面面相觑,眼看东吴军兵败如山倒,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区区几万士兵在徐达、常遇春的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干脆一合计,投降朱元璋算了。
吕珍、朱暹及五太子等原本属于张士诚的骁勇大将立刻联名写信给常遇春,言称他们愿意携带麾下六万精兵归降朱元璋。
常遇春非常失望,这些人也太经不起打了,他还没玩够,他们怎么就降了呢?他多么希望他们能继续反抗,他也能多杀几个人。可是六万降兵不是小数目,加上出征之前马秀英的告诫和朱元璋的敲打让他不敢再有其他想法,只得老老实实禀报徐达。
徐达十分高兴,吕珍可是张士诚手下的第一猛将,如今都降了朱元璋,张士诚还能如何坚持。他把吕珍等人带到湖州城下,高声喊道:“张士诚大势已去,你们还不速速出城归降?限你们三日之内打开城门,否则我军攻之,毕将血洗湖州!”
吕珍等人也招呼李伯升、张天麒等湖州守将出降,“伯升兄,粮食被常将军截获,你们再不投降,只会坐以待毙啊。”
湖州被围,粮草皆无,百姓和守将都饿得面黄肌瘦。李伯升、张天麒抱着侥幸心理等待张士诚援兵送粮,结果好不容易盼来的援军竟然加入了敌人的阵营,这份打击令两人面无血色,摇摇欲坠。诚如吕珍所言,即使徐达不主动出击,坚守下去也只会活活饿死在城里。他二人相顾无言,无可奈何,只好交了降书,迎接徐达入城。
看到密密麻麻的旌旗和声势浩荡的西吴军,有些假意投降的将士顿时绝了朝秦暮楚的心思,老老实实地俯首称臣。
朱元璋大喜过望,连连发文表彰徐达、常遇春的功劳。
前方战事大捷,府里也接二连三传来好消息,朱标没再犯病,马秀英身体好转,同时六、七个妾侍都有了身孕,其中以刚进府的几个新妾居多。
更神奇的是当初被吴夫人断言无法生育的孙氏居然也有了身孕。她本来被特殊的药水伤了身体,这些年一直坚持喝药调理,竟真把体内的毒素慢慢清理掉了,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她很聪明,把此事全归于朱元璋的功劳,口称是朱元璋带给她优渥的生活,更让她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
朱元璋哈哈大笑,他现在可谓春风得意,事事顺心。
没过两天,杭州那边也传来好消息,湖州攻克不久,李文忠与大将朱亮祖等人以少胜多,把东吴军杀得丢盔卸甲,闻风而逃,杭州、嘉兴系数沦陷。
至此,张士诚的左右膀臂皆失,平江沦为孤城,东吴大厦将倾。
面临南西北三面被围之势,张士诚仍做困兽之斗,调兵登城,严防死守。他对臣民说道:“孤自在位,从不曾对不起天下百姓、黎民苍生,奈何天日不照,今朱贼来攻,孤不愿投降与他,宁肯誓死守城。尔等可愿与孤一战?”
下面的将士和百姓皆呼,“誓死守城!死战不降!”
张士诚此人虽然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但是盐民出身的他十分了解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因此他待人亲和,一向主张军队不许扰民。特别在他执政的前期,励精图治,致力于革除元朝的弊政,废除元朝施加在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
总体来说,张士诚统治的江浙地区可谓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所以尽管他在执政后期变得腐化堕落,尽管东吴的将领只顾过上糜烂生活无心打仗,尽管平江已经沦为一座孤城,但是平江的老百姓还是愿意跟着张士诚一起守城抗敌。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张士诚的统治,若是再来个类似元廷的黑暗统治阶级怎么办。
在这种军民齐心的条件下,号称“天下第一坚城”的平江又坚持了几个月。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世上最狠心的娘
为母则强,马秀英原本生着病,但是朱标的胸闷气短让她揪心,她担心朱标的厥心痛复发,硬撑着衣不解带照顾朱标。旁人都见她精神十足,还当她病情痊愈,其实她是生生把自己的病压了下去。
好在朱标没有大碍,休息一晚就能下地,第二天照样去上课。
马秀英劝他再修养两天。
他却说道:“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孩儿不敢懒惰。”
马秀英只得依他,叮嘱他的跟随小心照顾。
逊影送朱标出门,回来说起一事,“刚才在花园遇见袁大哥,他好像心事重重,问他他又不说。”
“王爷今儿没出府?”马秀英问道。袁兴是朱元璋的亲兵,他既然在府里,朱元璋估计就在府里。
逊影面无表情地答道:“王爷早上在书房批阅文书,适才惠妃让人来禀告宁国郡主又病了,他便去探望宁国郡主。”
马秀英哑然,宁国郡主生病似乎都成了郭惠求见朱元璋的手段了。
郭宁莲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