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秀英哑然,宁国郡主生病似乎都成了郭惠求见朱元璋的手段了。
郭宁莲的女儿临安郡主和郭惠的女儿宁国郡主同月出生,前后仅仅相差几天。临安郡主在郭宁莲的悉心照顾下健康成长,长得白白胖胖、活泼灵动。宁国郡主就没那么好的福气了,她几乎是奶娘一手带大,郭惠对这个女儿非常冷淡,常常扔到一边不闻不问。宁国郡主对自己的娘也不亲近,两岁多了见到郭惠还十分陌生畏惧。
有一次宁国郡主受了风寒,开始只是流鼻涕打喷嚏,奶娘向郭惠禀告,她让奶娘多给孩子穿几件衣服就把人打发走。晚上宁国郡主发起高烧,来势汹汹,奶娘再报,她这才慌了神,叫人去请大夫和朱元璋。
宁国郡主全身滚烫,胡乱呓语,让朱元璋想起马秀英发烧的凶险情形,那晚他守了宁国郡主整整一宿。
第二日宁国郡主烧退了,但这孩子神情有些呆滞,显然留下了后遗症。
郭惠假意哭泣自责,把责任都推到仆人身上。
朱元璋十分痛心,将照顾孩子的仆人全部处死,包括奶娘,喝令郭惠亲自照看,孩子若再有事要及时通知他。
从那以后,但凡宁国郡主有个咳嗽发热,郭惠就派人禀告朱元璋,朱元璋只要在府里都会抽时间去看孩子。原本王府有了十多位妻妾后,郭惠每月最多能见上朱元璋两三面,因为孩子的事反而能频繁见到朱元璋。
久而久之,这竟成了郭惠想见朱元璋的借口。据府中仆人私下相传,她甚至故意让宁国郡主着凉好叫朱元璋来探望。
这事传进逊影的耳朵,都不敢相信天下竟有如此狠心的娘。
马秀英也于心不忍,曾给朱元璋提过主动抚养宁国郡主的事。
有了生病的女儿,郭惠才能经常见到朱元璋,她自然不肯把孩子交出去,甚至倒打一钉耙说马秀英都有三个儿子了还来抢她的女儿。
马秀英只好不了了之,纵然同情宁国郡主的不幸遭遇,却无能为力。明知郭惠是在骗朱元璋,她也不好揭穿。毕竟有朱元璋的时时探望,郭惠还会装模作样地对孩子好,一旦这个孩子失去利用价值,可能会比现在的处境更加糟糕。
故而逊影说起朱元璋去探望宁国郡主的事就来气,一边气愤朱元璋被郭惠玩弄于鼓掌,一边同情宁国郡主。可是为了这个孩子,她也只能和马秀英一样隐忍不发,暗自生气。
“得闲了让标儿他们去看看宁国,陪她玩耍一会。”马秀英叹气,大人之间不好插手,只能让孩子们相互亲近,但愿宁国能在哥哥们的呵护下平安长大。
她不愿再提这个让人难受的话题,转而说道:“袁兴既然在府中,就叫他来见我。”
袁兴匆匆赶来,“姐,找我有啥事?”
马秀英心情不好,没好气地呛道:“没事就不能找你了?听标儿说你昨日来找我,今儿有时间了,怎么反倒不来了?”
“嘿,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见你和世子身体不好,府中又出了这么多事,不方便叨扰。”袁兴碰了一鼻子灰,小心翼翼地问道:“你身体好些了吗?”
马秀英也知道自己的怒气发得有些莫名其妙,淡淡地说道:“就是偶尔咳嗽,没什么大毛病。你我姐弟说什么叨扰不叨扰,有事就直说。”
袁兴张口结舌,欲言又止。
马秀英警惕地问道:“你该不会在外面闯祸了吧?”一个朱文正已让她心力憔悴,袁兴可不敢再赴朱文正的后程。
袁兴赶紧申明,“没,没,是我相中了一个姑娘,想请您帮忙斟酌斟酌。”
“你不是哄我开心?”马秀英瞪大了眼,难以想象。
袁兴都是三十出头的人了,一直单身。期间马秀英吼过、骂过,还不遗余力地给他张罗介绍过姑娘,然而他就是不肯成亲,每每马秀英提到婚事,他就找借口拖延,要不就避得远远的。马秀英拿他没办法,索性不再管他。这会听到他突然有成亲的打算,实在是让马秀英吃惊。
“姐……”袁兴拖长了声音,一脸的无奈,难道他的人品就如此不值得信任。
马秀英回过神来,立刻开始查户口,“那姑娘是哪里的人?多大了?模样如何?对你好不好?”
袁兴被问得面红耳赤,支吾道:“她爹是军中的马,姓夏,她今年刚刚及笄……”
马秀英见他半天说不清楚,急道:“只要姑娘人品好,家里条件差点没关系。改日|你把姑娘带来给我瞧瞧,若是人不错,我就准了你们的亲事。不过大嫂刚刚过世,你们的亲事要等几个月才能筹办。”
隔了几日,袁兴就把夏姑娘领来。
夏姑娘五官并不特别出众,一双眼睛却是勾魂摄魄,瞧人的时候仿佛波光流转,盈盈生媚。她攥着衣角,拘谨不安,对自己能见到应天府最尊贵的女人十分紧张。
马秀英和蔼地说道:“你们之间的事袁兴都已告诉我了,他可有为难你?如果你不愿意,我会为你做主,让他以后不得骚扰你。”
她瞧着夏姑娘年纪轻轻,配袁兴真是有点老牛吃嫩草的感觉,便担心这姑娘不是心甘情愿。
“姐姐!”袁兴哭笑不得,哪有当姐姐的这样埋汰弟弟。
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兴突然要成亲
“袁大哥对我很好……”夏姑娘羞红了脸,手不都知往哪搁,再使点劲衣服都能被她拧成麻花了。
逊影拉着她坐下,“你别担心,王妃很好说话,即使你说错了她也不会生气。”
夏姑娘偷偷抬头,看见马秀英对她露出亲切的笑容,心下稍安,半边屁|股挨着椅子,马秀英问一句她才答一句。
费了半天劲,马秀英总算了解两人相识的经过。
袁兴骑术很好,经常策马四处奔跑。
马秀英还专门为他向朱元璋要了一匹蒙古战马。这种马虽然个头矮小,但体魄强健,皮厚毛粗,尤其是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乍,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袁兴得了蒙古战马非常开心,把它当成自己的亲密伙伴,取名乌云。每天都要到马厩探望它,除了让马老夏照顾,不准任何人动它。
这天袁兴去探望乌云,看到一个小厮骑在它身上十分生气,立刻冲小厮狠狠地发了一通脾气。
谁知那小厮居然被吼哭了,听声音才知道是个女孩。
袁兴十分尴尬,这个女孩冒充男子混入军营还骑他的马本身就不对,但是把一个女娃弄哭终究过意不去。
这时马老夏跑来求情,原来女孩是他的闺女夏小苗。他前日给一匹烈马洗澡被踢伤行动不便,照顾马匹有些吃力,担心因此失去这份差事。夏小苗就自告奋勇,打扮成小厮来马厩帮他照顾马匹。她见乌云个头矮小,脾性温和,就忍不住骑上去玩耍,结果被袁兴瞧见。
后面的事就不用说了,袁兴见夏小苗冒充男子混入军营事出有因,怒气消了大半。
老夏苦苦哀求袁兴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否则他和女儿都要受罚。
夏小苗方知她骑的马的主人就是眼前的男子,顿时无地自容,哭得愈发伤心。
袁兴只好说道:“你别哭了,我答应不追究这件事,也不会告诉别人。”
夏小苗破涕为笑,连连感谢袁兴是个大好人。她见袁兴好说话,便恳请袁兴准许她帮着爹爹照顾马匹,等爹爹身体痊愈,她就不会再来。
袁兴无所谓,他又不是军营管事,操那么多心干嘛,只要有人帮他把乌云照顾好即可。
一来二去两人就慢慢熟悉,有时还会一起给乌云洗澡聊天……后来袁兴就萌生了把这个与自己性情相投的女子娶回家的念头。
袁兴是朱元璋的亲兵,义姐还是马王妃,老夏自然对这门亲事很满意,除了担心马秀英会不同意,他别无所求。袁兴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就提出带夏小苗来见马秀英。
马秀英听完来龙去脉,觉得夏小苗能吃苦又孝顺长辈,是个不错的姑娘,便答应两人的亲事,叫逊影赏赐了她一匹络丝缎,一副金头面。
她还警告袁兴,“夏姑娘比你年纪小,你以后要让着她,不可始乱终弃。虽然她父亲只是个马,以后成了你的岳父,你也要尊敬有加。明天我让媒人上门提亲,三个月后挑个黄道吉日给你俩主持婚事。”
“姐,放心,我以后会对她好。”袁兴满口答应,带着一脸羞涩的夏小苗告辞离开。
等两人走后,逊影犹豫道:“主子,您觉不觉得夏姑娘很像一个人?”
马秀英随口问道:“像谁啊?”
逊影吞吞吐吐,“像、像安人,尤其是那双眼睛……”
马秀英笑容僵在脸上,猛然睁大眼。逊影不提说她还不觉得,逊影一说她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双波光盈盈的眼睛,若是用面纱遮住夏小苗的脸,乍一看那双眼睛可不就和李儿有七八成相似。难道这才是袁兴愿意娶夏小苗的原因?
这个家伙!马秀英又气又恼,怪不得袁兴多年不成家,现在突然想成亲;怪不得袁兴根本就不在乎夏小苗的家庭条件,愿意屈尊娶一个马的女儿……他这是一直对李儿念念不忘,所以把夏小苗当李儿的替身吗?
马秀英恨不得现在就把袁兴抓回来逼问,然而转念一想,这事情不能闹开,否则对李儿、袁兴的名声都有影响,还会伤害到一无所知的夏小苗。现在亲事已经定下,再更改让别人怎么议论?为今之计只有不动声色地让两人成亲,在婚后时不时敲打袁兴,让他不要妄生杂念,真心实意对待眼前人。
唉!马秀英叹气,她也知道这样做有些对不起夏小苗,但人有亲疏之分,她心里到底要偏向袁兴一些。只盼着两人成亲后,夏小苗能给袁家生儿育女,让孩子牵绊住袁兴的心。
袁兴要娶夏小苗的事不知怎的就传进朱元璋的耳朵,他奇怪地问马秀英,“你这义弟是怎么回事,上次那么多女子画像名册,我让他去挑选,他一个都不要。我也给他说过如果看上哪户大家闺秀可以请你出面撮合。嘿,他倒好,放着好人家的女儿不娶,偏要娶个马之女?”
“萝卜青菜各人所爱,他从小颠沛流离,或许更喜欢朴实一点的女孩吧,我见过那女子,是个勤快孝顺的好姑娘。”马秀英尴尬地笑笑,决定袁兴成亲那天就不惊动朱元璋了,省的到时整出什么幺蛾子。她是不敢再让夏小苗进王府,如果被有心人瞧见,平添事端。
不过马秀英终究不放心,把袁兴悄悄叫回王府敲打,“你都三十出头的人了,还没一儿半女,就算我不说你,旁人也会指指点点,成亲后早点为袁家繁衍子孙后代才是正事。小苗不嫌弃你年纪大愿意嫁给你,是你的福气,就算小姑娘有时不懂事,你也要让着她,关心她。这是你自己挑的媳妇,你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良心。”
袁兴听出她语气中含着警告,心中一凛,赶紧说道:“我晓得了,我会珍惜她,不辜负她。”
“你明白就好。”马秀英沉吟片刻,说道:“等你成了亲,我就让王爷把你调到军营,以后领兵作战,自己闯一番事业,做个堂堂正正的大将军才算真正光宗耀祖,为子孙泽福。”
袁兴做了朱元璋多年的亲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前朱元璋就有意让袁兴出去独当一面,是马秀英不愿让袁兴频临战事,担心炮火无眼。然而现在她觉得让袁兴离开应天府,不经常出现在王府或许才是最好的决定。
第三百七十八章 替主除去韩林儿
平江已成一座孤城,东吴岌岌可危,当朱元璋一步步统一政权,他就要开始筹谋以后的发展。封王之后是什么?自然是称帝!这个时候小明王韩林儿的身份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作为朱元璋的老上司,他似乎应该比朱元璋更加有资格坐到那个位置上,然而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他不仅没有出力,反而要受朱元璋的庇护。这样的人荣登大宝,莫说朱元璋不服,就是朱元璋的部将也不认可。
麻烦的事就出现了,如果韩林儿只是个普通上司,朱元璋大可封他一个王侯,让他安享晚年。可是韩林儿是朱元璋名义上的皇帝,朱元璋越过他自己称帝难免遭人诟病。
朱元璋思来想去,还是打算把韩林儿放在眼皮下,封一个王号爵位什么的软禁般养起来。他是不愿意再受缚任何人,但他也还没达到陈友谅那般心狠手辣的地步,要置韩林儿于死地。在派军攻打平江的同时,他也派大将廖永忠去滁阳迎接韩林儿。
刘基知晓了朱元璋的决定十分不赞成,他一直对韩林儿这个竖子没有好感,他认为把韩林儿接回应天府纯属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现在朱元璋已经有足够的资本自立为帝,难道还要继续打着龙凤旗号行事?既然朱元璋不愿把帝位拱手相让,就应该当机立断,永绝后患!
不过这一次刘基没有和朱元璋去争辩什么,他知道朱元璋固执起来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他想了想,以给廖永忠践行的借口邀请廖永忠到府上一聚。
刘基是文官,其实和武将来往不多,得到他邀请的廖永忠受宠若惊,其余人也为之侧目。
两人见面自然要寒暄一番。
廖永忠送上礼物,拱手道:“太史令相邀,末将不胜荣幸。”
刘基笑着应道:“将军能来,鄙室生辉啊。既然今日只论交谊,何不把这些繁琐礼节去掉,你我二人只管把臂同乐。”
武将本就不喜文官那套文绉绉的的礼节,廖永忠当即说道:“如此甚好。”
进了厅堂,丝竹之乐响起,一群妙龄歌伎鱼贯涌入,翩翩起舞。其歌如空山清泉,其形如风回雪,实在是美轮美奂。
廖永忠不禁恶意揣测刘基一把年纪还热衷于此,没准关上门就是夜夜笙箫,就不知他这老头子吃不吃得消。
刘基请他上坐,执酒道:“大丈夫当如将军一般顶天立地才不失男儿英雄气概,刘某敬将军。”
廖永忠回敬,“先生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且通晓天文地理,末将早就仰慕不已。”
两人相视一笑,“哈哈,喝酒,喝酒!”
觥筹交错间,廖永忠酒酣耳热,禁不住离席起身,手持乐器、和歌载舞。
刘基面带微笑,轻晃脑袋,兴致盎然地注视着他的表演。
廖永忠跳出了一身汗,酒意渐渐消退,面色涨紫,不自然地说道:“先生见笑,末将失态了。”
刘基毫不在意,“将军乃性情中人,何必拘于常理,若叫将军不能尽兴才是刘某的罪过。”
“尽兴,尽兴。今日多谢先生款待。”客套话说完,廖永忠准备告辞,暗恼方才得意忘形,也不知有没有做出什么丑事。
刘基出言挽留,“将军且慢,刘某有一事相求。”
我说老头子怎么好心请我喝酒,原来在这等着呢。廖永忠心里嘀咕,面上客气地说道:“先生请赐教。”
“事关重大,还请将军多担待。”刘基吩咐所有人都退下,深深朝廖永忠鞠了一躬。
廖永忠急忙扶起他,“先生有话直说,何必行此大礼?”
刘基站起来,悄悄对他耳语了几句。
廖永忠脸色顿变,酒意全被吓跑了,连连低喝道:“这如何使得?”
“我知此事让将军十分为难,但请将军容我把话说完。”刘基拉着他不放手,急促道:“王爷仁义,一直对龙凤宋国忠心耿耿,可那韩林儿实非明君,不值得王爷追随。若王爷继续恋而不弃,祸不远亦!如今王爷已可自立为帝,但上面还压着个韩林儿,如何自立?唯有请将军帮王爷除掉这个障碍,来日王爷才能顺利登基。”
廖永忠踌躇道:“可末将如果违背了王爷心意,他日知晓必然恼怒。”
刘基再鞠一躬,坦坦荡荡地说道:“若王爷恼怒,将军可把今日之事悉数告知王爷,刘某愿一力承担,绝不连累将军!”
廖永忠看着他,沉吟不语,考虑了半天,点点头,认真地说道:“先生忠义,末将佩服。先生放心,即使王爷责备,末将也会将这件事办好!”
刘基三鞠躬,“如此多谢将军了。”
半个月后,廖永忠带着韩林儿返回应天府,途中行于瓜州时,他入舱把韩林儿和其跟随一刀砍死,然后将船凿沉,再泅水回来复命,谎称遇上风浪。
朱元璋没有料到韩林儿会在途中身亡,他绝不会相信廖永忠说的什么风大浪大导致船沉的理由。他十分生气,当着众人斥道:“你怎敢违背孤的命令,自作主张?孤让你把人接来并没有让你把人弄死。孤没有授意于你,你却让孤陷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境地。陷主不忠,该当何罪?”
廖永忠见他已经猜中实情,也不辩解,跪下叩首,“臣有罪,臣愿意受罚。但王爷如今羽翼丰满,岂可再受制于他人?”
朱元璋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