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是刘元振身边的亲卫,这些亲卫的战斗力是不错的,可惜他们遇见的是合州御前诸军斥候营的将士,精锐之中的精锐。

    亲卫也是一个个的倒下,刘元振身边护卫之人越来越少了。

    终于,刘元振停下来了,扭转马头转过身,举起手中的长矛,朝着杜小七冲过来。

    杜小七倒是没有接招,而是接连拔出弓箭,连续三箭射过去。

    第一支弓箭射中了刘元振的右臂,第二支弓箭射中了刘元振的右胸,第三支弓箭直接射中刘元振的左眼。

    还没有冲到杜小七的跟前,刘元振就倒下了,跌落马背,在地上一动不动。

    。。。(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迟来的算计(1)

    刘元振的奏折抵达和林,也就是蒙古朝廷所在地,引发了轩然大波,就连习惯了胜败的蒙古大汗忽必烈,都是轩然大怒,这封奏折到的太不是时候了。

    忽必烈采纳汉臣刘秉忠的建议,决定将蒙古的都城定在燕京路的大都,搬迁的时间定于来年的五月初,而大都的建设业已接近了尾声,初步的繁华已经体现出来。

    阿不里哥的叛乱,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几次的厮杀,阿不里哥均遭遇到失败,迫不得已北遁,逃离到阿里麻布和伊犁河等地,偏偏接连两年左右的时间,蒙古遭遇大旱,收成微薄,忽必烈下诏禁止前往漠北的任何商贸行动,导致阿不里哥难以为继,只能够更加肆无忌惮的搜刮当地的人民,激起了一系列的反抗。

    忽必烈以及其末哥等人预计,阿不里哥撑不过一年的时间,要么就是自然消亡,要么就是被迫投降,故而这个时候,忽必烈加强了对阿不里哥的进攻,以及对漠北的经济封锁。

    迁都以及平定阿不里哥叛乱这两件事情,牵扯了忽必烈大量的精力,此刻他需要的就是其他地方的绝对稳定,不能够与大宋朝廷发生大规模的冲突,不久之前的淮北之乱,已经让忽必烈心力交瘁,尝到了多头作战的苦楚。

    大宋朝廷之中,四川制置副使、潼川府路防御使、泸州知府吴邵刚,的确引发了忽必烈的注意,特别是吴邵刚率领的大宋合州御前诸军,在淮北进行的战斗,让忽必烈感觉到吃惊,在听了史天泽和严忠范等人的禀报之后,忽必烈认为吴邵刚是大宋少有的骁将。

    吴邵刚劫掠了蒙古公主阿珂察,忽必烈与末哥商议之后,决定采取怀柔的政策,争取拉拢吴邵刚,可以这个目的没有达到。

    不过从内心来说,忽必烈还没有将吴邵刚真正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世上的勇士悉数都在蒙古,都在他的麾下,至于说吴邵刚这等稍稍突出一些的汉将,在骁勇的蒙古铁骑面前,同样是不堪一击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忽必烈在思索了很长时间之后,同意了刘元振的请战要求,目的就是想着让刘元振去试探吴邵刚真正的能力。

    可这一试探闯下了大祸,成都府城居然被大宋的合州御前诸军占领了。

    失去了成都府城意味着什么,忽必烈当然是清楚的。

    匆匆来到朝堂上的末哥,还没有来得及擦去额头上面的汗滴,忽必烈就开口说话了。

    “末哥兄弟,刘元振终究是难堪大任,居然放弃了对成都府城的守卫,率领大军前去攻打巴州、阆州和洋州等地,这就是本末倒置,现如今大宋的合州御前诸军偷袭了成都府城,依我看整个的成都府路都处于危险之中了。”

    成都府城被宋军占据,整个的成都府路都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或者说应该采取什么样最好的应对办法,这是忽必烈必须要考虑的。

    如此重大的事宜,忽必烈选择的当然是与最为信任的末哥等人商议。

    末哥终于擦去了额头上的汗滴,微微思索了一下开口了。

    “大汗,臣认为大宋的合州御前诸军,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年初在淮北的时候,合州御前诸军打败了史天泽,也让严忠范不敢轻举妄动,这两人都是汉人之中的骁将,现如今,刘元振也被他们打败,而且还失去了成都府城,恐怕我朝廷下一步的主要对手,就是这大宋的合州御前诸军了。”

    忽必烈微微皱了皱眉,面无表情的开口了。

    “末哥兄弟,大宋之军队,你我都是清楚的,就算是合州御前诸军骁勇,充其量也就是几万人,远不足以成为我蒙古王朝之对手,我倒是注意了,这个大宋的吴邵刚,每一次的用兵,都采取了不少的谋略,这一点需要我们今后特别的注意。”

    听完忽必烈的话语,末哥的额头上再次冒出汗滴,正是夏末初秋的集结,蒙古草原的气候还是有些炎热的。

    末哥知道忽必烈对自己的判断不是很满意,因为自己的话语有抬高对手、贬低自身的意思,不过末哥真的是如此认识的,至于说其中的原因,他不会说出来。

    “大汗,成都府路以及成都府城,位置太过于重要,西面连接吐蕃,南面连接云南,若是失去对成都府路的控制,怕是朝廷也要失去对吐蕃和云南的控制,更加要命的是,我们失去了大宋的整体包围,臣看还是要派遣骁将,彻底收复整个的成都府路。”

    “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你说派遣谁去征伐合适。”

    这一下,连末哥也皱起了眉头。

    合丹、塔察儿、哈必赤这三位亲王,都是蒙古骁勇的战将,包括末哥本人,以及阿只积、移相哥、忽剌忽儿以及爪都等亲王,都是能够领兵作战的,不过合丹与塔察儿两位亲王,正在前往漠北征伐,准备彻底剿灭阿不里哥的叛乱,明显是不可能回来作战的,哈必赤在年初平定了李璮的叛乱之后,回到和林,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就前往燕京路的大都所在地,督促蒙古朝廷未来都城的建设,也是不可能回来的。

    末哥与阿只积两位亲王,年龄明显偏大,不适合领兵出去征伐,剩下的就是移相哥、忽剌忽儿以及爪都等诸位亲王,可实话实说,这几位的作战能力,都不是特别的强悍,派遣出去忽必烈明显是不放心的。

    思索的时间稍稍有些长,末哥最终还是抬头开口了。

    “大汗,臣的建议,以爪都亲王为主帅,以万户长兀良合台为副帅,联系征伐成都府路,一定能够取得完胜。”

    忽必烈看着末哥,脸色显得犹豫,好一会才开口。

    “末哥兄弟,兀良合台此人,的确是骁勇,不过你也是知道,此人就是一个刺头,当年我奉大汗蒙哥旨令,攻打鄂州城之时,兀良合台率领的大军,就没有来得及驰援,以至于我们丧失了很多的机会,若是以爪都兄弟为主帅,以兀良合台为副帅,这爪都兄弟是不是能够降服和指挥兀良合台,说不准啊。”

    末哥倒是显得很有信心。

    “大汗,臣以为这一切都不用担心,爪都亲王也曾经领兵作战,知道如何的统帅大军,再说其手中有大汗赐予的令牌,谁敢不服从命令和调遣,至于说兀良合台,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思索和磨砺,想必也应该明白很多的事理了,若是依旧不尊重大汗,那他就是自取灭亡,臣倒是认为兀良合台可能有这么倔,但兀良合台总不能不想着家人日后的出路吧。”

    末哥说完这些话,忽必烈频频点头了。

    “末哥兄弟,还是你想的周到,不错,兀良合台桀骜不驯,不过他对家人到很是看重,这一点在朝廷里面也是颇有影响的。”

    “大汗说的是,兀良合台为了家人,也应该拼搏了,大汗贵为千金之躯,不宜与兀良合台私下有什么接触,这私下里劝诫兀良合台的事宜,就由臣去做,臣保证兀良合台会欣然出征,服从命令,奋力拼杀的。”

    “好,此事就拜托末哥兄弟了。”

    “臣还有一个建议,此番出征的大军,依旧以新附军为主,少量的蒙古铁骑即可,不必大规模的出动蒙古铁骑。”

    “嗯,我亦是这样的想法,只是这汉将以谁为主,我还有些犹豫。”

    说到这里,忽必烈的脸上出现了不屑的神情,也就是在末哥的面前,他才会真正透漏出来对身边汉臣以及汉将的蔑视。

    汉人之间喜欢内斗,而且不是光明正大的对决,是喜欢暗地里进行的争斗,这一点忽必烈已经掌握的非常清楚,他也正是利用了身边汉人大臣的这个缺陷,牢牢掌控所有的汉臣汉将,不过从内心里面来说,身为蒙古人的忽必烈,是憎恨这种相互之间的算计的。

    末哥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与忽必烈的认识出奇的一致,相比较来说,色母人就爽快很多,故而在任命朝中左丞相的时候,末哥也是倾向于色目人阿合马的。

    阿合马上任之后,做的很不错,特别是在钱粮的筹措方面,特别到位,支持了忽必烈多次的征伐,至于说阿合马采取了什么办法和措施,那不需要忽必烈与末哥关心。

    “汉,臣以为张柔不错。”

    末哥刚刚说完,忽必烈脸上就难得出现了笑容。

    让张柔率领新附军出征,的确有深意,忽必烈和末哥都知道张柔想着取代刘元振,成为成都府路的军马经略使,而且刘秉忠等人也从中撮合,此番让张柔出征,其一定会倾尽全力。

    “末哥兄弟,你这个建议不错,只是未来的成都府路兵马经略使,我看不能够用汉人了,刘黑马去世之后,再无任何一个汉人适合这个职位了。”

    “大汗英明。”

    “末哥兄弟,你的想法也不错啊。”

    忽必烈看着大汗,哈哈大笑起来,也就是在这个笑声之中,刘元振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下来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迟来的算计(2)

    忽必烈终于决定在早朝的时候商议成都府路的事宜了。

    其实忽必烈与末哥已经做出了决定,完全没有必要拿到朝会上面来商议,再说忽必烈与汉人的皇帝不一样,不习惯利用早朝来议事,有什么事情都是在朝会以后或者是平日里就讨论和决定了,故而很多时候,早朝所谓的议事,不过是摆设。

    不过这一次,忽必烈好像是下定了决心,要求早朝之时,众多的文武大臣认真商议成都府路的事宜,而且要提出来切实可行的建议。

    这一下在朝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有人认为此举没有必要,这多半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也有人喜出望外,认为机会来临了,这多半是汉人大臣。

    早朝的前一夜。

    一处看上去还不错的蒙古包前面,外面拴着好几匹骏马。

    这里是蒙古右丞相史天泽的府邸。

    开平城虽然是蒙古王国的都城,不过因为在草原,与南方的都城完全不一样,这里遍地都是蒙古包,没有多少的砖瓦房子,蒙古人习惯于游猎的生活,居住也是在蒙古包之中。

    只不过作为都城的开平城,蒙古包搭建的井然有序,大街小巷也在蒙古包之间显露出来。

    蒙古王朝的权贵,全部都住在金庭、也就是蒙古朝廷的南面,而属于朝廷的军队,则是驻扎在外围,时刻护卫和林的安全。

    蒙古朝廷的汉人大臣,同样住在南面,只不过他们的蒙古包几乎都是在南面的外围地方,不可能占据到核心的位置。

    张文谦、姚枢、刘秉忠、史天泽、张柔以及许衡等人的蒙古包,距离都不是很远。

    很难得的是,这天夜里,朝中有权的汉人大臣,大都集中到史天泽的蒙古包了。

    不管怎么说,史天泽都是蒙古朝廷的右丞相、枢密院副使,这样的身份,让他在汉人大臣之中,地位绝不一般,仅仅是比不上忽必烈最为信任的汉人大臣张文谦。

    这一夜,也就是张文谦,以及和张文谦走的很近的几个汉人大臣没有来。

    众人来到史天泽的蒙古包里面,所为就是一件事情,明天上午早朝商议成都府路的事宜。

    不过史天泽可不会那么蠢,当着诸多汉人大臣的面商议成都府路的事宜,所以他的蒙古包里面,备下了美酒佳肴,来的人被请上座,喝酒吃菜,什么都不谈。

    很多识趣之人,吃饭之后都告辞了。

    到了酉时,留下的只有刘秉忠、张柔以及许衡三人了。

    蒙古包外面有军士把手,寻常人等不可能进入,到了这个时候,有关翌日早朝的事情,终于开始议论了。

    刘秉忠支持张柔前往成都府路,但许衡的看法不一样,认为刘黑马病逝之后,汉人难以出任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刘元振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出任这个职务,不过是忽必烈看了刘黑马的面子,这一次刘元振丢失了成都府城,汉人就更不可能得到信任,成为一方诸侯了。

    “诸位,我们不必争论了,这些年来,我们就是因为争论的太多,故而丧失了太多的机会,这一次好不容易出现难得的机会,我们不能够白白的失去,许兄,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或许大汗会派遣其他人出任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不过我们还是需要争取的,若是我们不摆出应该有的态势,那就什么都得不到。”

    刘秉忠的话语是有道理的,现如今汉人大臣的地位愈发的被边沿化。

    许衡看了看刘秉忠、张柔以及史天泽,冷冷的开口了。

    “不是我愿意顶牛,王文统的事情,诸位不会忘记吧,也就是这件事情之后,朝中汉人大臣的地位急转直下,我们已经失去了大汗的信任,若是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再次图谋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的位置,谁知道大汗会怎么想。”

    蒙古包里面瞬间安静下来,王文统的事情,是诸多汉人大臣的心病。

    过了好一会,史天泽开口说话了。

    “许兄说的有道理,我们若是在大汗的面前强行的争取,肯定是没有好结果的,还是好好的想一想,不要过于的冲动。”

    刘秉忠的脸上写着无奈,张柔的脸上则是不甘。

    两人也是经历过很多事情的,知道许衡说的是有道理的,加之史天泽赞成了许衡所说的话语,两人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接下来就要说到有关刘元振的事宜了。

    不知道为什么,尽管说刘元振也是汉人,但朝中所有的汉人大臣,都没有将其当作是汉人,这大概是源于刘黑马,毕竟已经故去的刘黑马,被大汗忽必烈追认了蒙古人的身份,不过更多的原因,还是刘元振的傲慢,将自身当作蒙古人的傲慢。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刘元振在朝中几乎得不到汉人大臣的支持,能够得到的就是算计,若不是忽必烈想到了已经故去的刘黑马,以及对刘元振的信任,恐怕刘元振的下场不会比王文统好到什么地方去。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了,刘元振犯下了大错,诸多的汉人大臣要算计了。

    说起来刘元振犯过的错误,只要是在战场上征伐的将领,都有过此类的错误,谁也不敢保证百战百胜,最明显的就是史天泽了,在淮北作战失利,损兵折将。

    要是有人帮着刘元振在忽必烈的面前说上几句好话,也许什么事情都没有,大不了刘元振不继续担任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而回到朝廷,做一名高官。

    不过现在不可能了,从忽必烈的态势上面,任何人都能够做出判断,那就是忽必烈不会容忍刘元振此次犯下的错误,要不然忽必烈不会要求众人在早朝上面商议此事。

    而算计刘元振、落井下石,几乎成为所有汉人大臣的决定。

    除开张文谦尚未表态,包括姚枢在内的诸多汉人大臣,都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早朝的时候,狠狠的弹劾刘元振。

    或许是感觉到难以出任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了,张柔的脸色不好看,也将怒气叠加到了刘元振的头上。

    “诸位大人,我觉得刘元振实在是可恶,辜负了大汗的信任,身为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居然守不住成都府城,让孱弱的宋军占领了府城,我甚至怀疑,刘元振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守卫成都府城,才会导致宋军占领的。。。”

    张柔还没有说完,众人的脸色都变化了。

    守土失责的罪名,刘元振是跑不掉的,不过依照张柔的说法,这里面恐怕就存在里通大宋的嫌疑了,若是摊上这样的罪名,刘元振不要想着能够活命,其家眷也必定遭遇严惩。

    这样做也太过了一些,想想当初的王文统,不就是因为这样的罪名,结果父子都被大汗斩杀,而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汉人大臣在朝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过了好一会,史天泽才迟疑着开口了。

    “刘元振的确有错,但罪不至死,若是被大汗怀疑其暗地里勾结大宋,那罪名就不一般了,不管怎么说,刘元振都是汉人,若是我们汉人之中,再次出现这样的人,也不知道大汗会怎么看待了。”

    史天泽刚说完,许衡跟着开口了。

    “张将军,万万不可有此等的想法,想想刘元振的父亲刘黑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