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和fj路等地,这些地方多是发配官员的地方,朝廷的注意力基本没有关注。

    偏远的地方,意味着条件艰苦,意味着有很多不可预料的困难。

    吴邵刚不害怕这些,他认为自己完全能够克服困难,再说一个地方是不是繁荣,与如何治理有着莫大的关系。

    四爷进入院子的时候,发现吴邵刚的神情很是严肃。

    这么长时间过去,很少发现吴邵刚有如此严肃的时刻,四爷禁不住开口了。

    “老弟,是不是遇见什么麻烦了,需要我出面帮忙吗。”

    “四爷,气候渐渐转暖,几乎感觉不到寒冷,我们就在院子里说话,如何。”

    “可以啊,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够承受。”

    “刚刚四爷说到帮忙,我还真的有事情需要四爷帮忙,不过这个帮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下去。”

    “什么事情,如此复杂,按照老弟的身份,在京城应该不会遇见多大的问题。”

    四爷说的倒也是实话,现如今谁不知道吴邵刚即将成为李庭芝的乘龙快婿,如此情况之下,没有谁愿意得罪吴邵刚。

    吴邵刚微微摇头。

    “四爷,我打算离开京城了。”

    四爷看了看吴邵刚,脸上忽然出现了笑容。

    “我早就预料到这一天了,只不过老弟这么快就提出来,我还会有些吃惊的,你可知道见到董大人的事情,当时董大人就说过了,你这等的人才,不可能长期留在京城,当时董大人预计你顶多在京城两年左右的时间,想不到这才刚刚一年,你就决定离开了。”

    “四爷,我这也就是说说,什么时候能够离开京城,还要看机遇。”

    “机遇不就在眼前吗,贾右相推行的打算法,已经锁定好几个人了,首当其冲的就是鲁国公、两淮宣抚使赵葵大人,其次是资政殿大学士、临安府知府史岩之大人,再次是jx转运副使、隆兴府知府杜庶大人,最后就是兵部侍郎、hn制置副使向士壁大人,至于说武将方面,我听说有hb安抚使王坚大人,金州知州、金州御前诸军都统制曹世熊大人,淮西安抚副使高达大人等等。。。”

    四爷的话语,让吴邵刚的身上冒出了鸡皮疙瘩。

    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南宋的功臣,他们之中很多人在合州之战与鄂州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护卫了大宋的江山,譬如说王坚,当时是合州知州,在抵御蒙古大汗蒙哥的进攻之中,拼死护卫合州,导致蒙哥受重伤而亡。

    由此,吴邵刚明白了贾似道打算法的意思了,就是排挤有功之臣,巩固自身之权势。

    而且这些人之中,资政殿大学士、临安府知府史岩之与打算法根本牵扯不上关系,无非是曾经怒斥贾似道的享乐,警告贾似道要顾及到百姓之疾苦。

    若是这些人都遭遇到清算,那么摇摇欲坠的大宋将士,将以更快的速度,坠入到深渊。

    看见吴邵刚没有开口说话,四爷面带微笑再次开口了。

    “怎么,老弟想着为这些人鸣不平吗。”

    “四爷,我没有那等的本事,和这些大人比较起来,我人轻言微,根本不入流。”

    “老弟明白就好,有些事情无法改变,就不要想那么多,还有一件事情,我不妨也告诉你,贾右相那里,行会每年开销巨大,不仅仅要上供,还要为贾右相提供足够之娱乐,以此来保全行会之地位,贾右相身边不少人,都是行会安排进去的,可谓是投其所好。”

    吴邵刚终于不再震惊,看着四爷,苦笑着开口。

    “四爷的意思,是让我做好准备,一旦这些大人被罢官,我就可以填补空缺吗。”

    “有何不可,依照你的能力,还不是轻松胜任,只不过行会需要更多的投入罢了。”

    猝然知道这么多的消息,吴邵刚的脑子有些乱,不过他明白今日要达到的目的。

    “四爷,你告诉我这么多的消息,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刚刚不是求过四爷,长期帮助我吗,无他,就是在我离开京城之后,及时给我提供京城的诸多消息,至于说我离开京城到什么地方去,我还没有想好,若是彻底定下来,再来找四爷帮忙。”

    “这没有问题,行会一定为老弟提供消息,不过行会也有求助老弟的地方,他日老弟飞黄腾达了,一定要多多照拂行会。”

    “这是一定的。”

    吴邵刚没有挽留四爷吃饭。

    四爷离开很久时间了,他依旧站在院子里沉思。

    记得历史对贾似道的评价,几乎都是反面的,偶尔有一两篇的文章,说到贾似道的好处,不过都被淹没了,穿越至今,听到四爷所说的一切,吴邵刚彻底明白了,贾似道的确是奸臣,此人也许不是坏的流油,不是那种残酷无情之人,无非是想方设法的保住自身之权势,但此人可谓是葬送南宋王朝的第一罪人。

    从某个方面来说,贾似道可以算是吴邵刚的同盟。

    吴邵刚不愿意做亡国奴,不愿意让蒙古鞑子的铁蹄践踏南方,更不愿意让蒙古草原统领天下,想要制止和避免此等情况的出现,其选择无非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帮助南宋王朝振作起来,与蒙古鞑子正面抗衡,最终彻底剿灭蒙古鞑子,统一北方,其二就是自立门户,同时对抗南宋朝廷和蒙古鞑子,逐次击败他们,最终达到一统天下之目的。

    同时与两方为敌,两线作战,这个情景吴邵刚压根没有想过,他做不到,恐怕也没有人能够做到,蒙古鞑子无比勇猛强悍,南宋王朝无比的富庶,当初最为强悍的金国,就灭亡在蒙古与南宋的联合围攻之下。

    让南宋朝廷与蒙古鞑子拼的你死我活,从中找寻时机,这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说起来简单,真正要做到,有着千难万难。

    不管怎么说,吴邵刚必须要迈出这一步了,不能够原地踏步,今后的每一个机会,他都要利用起来,在排除外部干扰的前提之下,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自身的力量。

    十年,最多十年的时间,吴邵刚必须初步达成目的,否则他就没有机会了。

    天黑的时候,张炳辉和马龙等人匆匆到来,大约一个时辰的时间之后,他们依次匆匆离开,手持玉牌出城,前往城外的军营之中。

第九十九章 纳吉和纳征

    离开京城之后,究竟到什么地方去发展,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吴邵刚求助的重点方向,还是李庭芝,他知道李庭芝与贾似道之间的关系,两人都曾经是孟珙最为看重的人才,而且两人之间有着很多次愉快的配合,更加关键的是,李庭芝一直都很是佩服贾似道,没有超越和取代贾似道的念头,贾似道也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这就决定了李庭芝与贾似道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只要不出现重大的变故,贾似道不会算计李庭芝,且会时时刻刻的照拂李庭芝。

    李庭芝在朝中有着很不错的威望,被称之为伯乐,换做其他人,贾似道早就无法承受,因为这威胁到自身之地位,偏偏贾似道对这一切压根不在意。

    在给李庭芝的信函之中,吴邵刚很坦然的说到了这件事情,且明确说了,想着到相对偏远、不会引发朝廷特别关注的地方去,他相信李庭芝明白其中的意思。

    三月中旬,吴邵刚的这封信送出去了。

    让吴邵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信函送出去的第四天,父亲吴启明、母亲徐宗英、妹妹吴绍岚以及和嫂来到了京城。

    吴邵刚其实已经给家中写信,意思是不让小妹吴绍岚到京城来,就留在家乡。

    吴启明、徐宗英与和嫂到京城来,目的是吴邵刚的婚事,吴绍岚到京城来,则是将欢欢送到京城来,接下来会跟随父母回到家乡去的,其实吴邵刚压根不知道,吴绍岚在家乡过的舒服很多,毕竟家乡有很多熟识的伙伴,相互之间可以交流玩耍,而且吴氏家族在村子里的地位不同于一般,受到了诸多的尊重。

    吴启明等人到京城来,是实施婚礼六礼之中的第三礼和第四礼,分别是纳吉和纳征。

    所谓纳吉,就是将问名的情况告知女方家人,一般来说,只有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才存在纳吉一说,若是双方的八字不合相冲,则男方会派遣专人将女方的生辰八字等等退回,如此双方都明白意思了。

    纳吉其实就是报喜的意思,走完这一步,就到了纳征这最为关键的一步,男方家人专门到女方家去送彩礼,女方一旦接受彩礼,婚事就定下来。

    纳征之后是请期,也就是确定迎娶女方的时间,这个一般不是很固定,若是双方的年级偏小,可以拖上一阵子,双方的年龄合适,则很快会请期。

    吴邵刚有些猝不及防,在他的计划之中,婚姻之事是被放在后面的,暂时不会考虑,尽管他将李庭芝视作最大的依靠,但是也做好了不能够成为李庭芝女婿的准备,毕竟到了偏远地方,一时半会回不到京城,女孩子不一定能够跟着吃苦,如此的情况之下,那婚姻就只有放弃了,免得双方都耽误了,大家的面子也不好看。

    内心里面,吴邵刚不愿意这等情况的发生,毕竟出现这等的情况,他铁定失去李庭芝的支持,人家没有义务帮助他。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吴启明、徐宗英与和嫂来到京城,这婚姻的事情,就不是吴邵刚能够计划的,至于说是不是影响到吴邵刚的计划,那也说不定。

    吴邵刚很着急,也感觉到很无奈。

    信函已经送出去,根本收不回来,按照时间来说,李庭芝应该收到了。

    在家中,和嫂告诉吴邵刚,纳吉和纳征的日子都确定下来,纳吉在三月二十八,纳征在四月初一,几乎是紧挨着的日子。

    吴邵刚舒了一口气,还好日子没有拖得太远,也就是在十几天的时间之内,对他的计划不会形成太大的耽误。

    吴邵刚没有告诉父母自身的计划,他认为没有必要,父母不过是寻常的农户,对这些事情不是很明白,也没有必要弄明白。

    纳吉和纳征,都是要送礼的。

    纳吉送的礼物,一般都是彩绸、礼饼、礼烛等等,全部都是成双的,要上好的,女方若是接受,表示对这门亲事满意,接下来就可以确定纳征的时间,女方若是不满意,则会退回礼物,那么剩下的步骤也就不需要进行。

    纳征的礼物要贵重很多,一般都是布匹丝绸、金银玉器等等,价值不菲,纳征过程之中,女方也会回礼,一般都是衣帽鞋袜之类的东西。

    吴启明和徐宗英早就想着到京城来,只不过准备纳吉和纳征的礼物,耽误了一些时间,加之这些东西都需要准备最好的,金银首饰等等,还要精心的打造,故而耽误了时间。

    所有的礼物,此次都带到京城来了,全部用上好的檀木箱子装着。

    吴启明和徐宗英的情绪是很好的,毕竟吴邵刚的婚事马上就要定下来,他们也算是了却了一桩最大的心思,接下来吴绍尊和吴绍岚的婚事,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吴家在村子里的地位已经不一样,留在家乡的吴绍尊和吴绍岚的婚事,应该顺利很多。

    吴邵刚的心思哪里在这些事情上面。

    不过纳吉和纳征,是六礼之中非常关键的两步,其中的纳征,吴邵刚是必须到女方家中去的,这是基本的礼仪,不能够或缺。

    连续几天的时间,吴邵刚早出晚归,每天都要回家,吴启明和徐宗英知道吴邵刚的事情很多,没有埋怨,还劝吴邵刚不要过于的辛苦。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的临近,吴邵刚也有些忐忑。

    他很清楚,纳吉和纳征,李庭芝也会回到京城来的,一旦李庭芝为女儿考虑,否定了他的要求,后面的事情就不好处理了。

    时间到了三月二十八日。

    纳吉的礼仪,吴邵刚不需要参加,吴启明和徐宗英倒是需要到女方家里去,和嫂是纳吉的主要和关键的人物。

    这一天,吴邵刚没有到军营去,在家中等候消息,他不能够去军营,若是让外人知晓了,会说这是他对女方以及女方家人的不尊重。

    傍晚时分,吴启明、徐宗英与和嫂回家了,三人的脸上都带着舒心的笑容,相比较上一次到京城来,吴启明与徐宗英的神态自然了很多,这也算是进步了。

    吃过饭之后,徐宗英来到了吴邵刚的房间。

    “刚儿,这两天在家中准备一下,大后天就要到李家去了,娘知道你没有问题,不过也要认真打扮一番,和嫂说了,这是对女方家人的尊重。”

    “娘,孩儿知道了,孩儿会做好准备的。”

    “对了,李家的老爷说起了请期的事宜,你爹和娘都不是很清楚,和嫂也有些不明白,大后天纳征的时候,可要说说这事。”

    李家老爷,那就是李庭芝了。

    母亲徐宗英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李庭芝肯定是收到信函了,之所以没有回信,是因为本人回到了京城,这日子真的是赶巧了,几件事情碰到一堆了,若是父母提前告诉他,也不会发生这等的事情,不过吴邵刚不可能怪罪父母,婚姻大事本来就是父母直接做主,吴邵刚没有什么发言权。

    徐宗英依旧在不断的嘱托吴邵刚,但吴邵刚已经想到其他地方去了,他不知道李庭芝是什么态度,难不成不同意他的请求,故而专门提及了请期的事宜,这请期就是要求吴邵刚要早些迎娶李涵薇,这一旦迎娶了,想要自由自在,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的心有些下沉。

    翌日一大早,吴启明和徐宗英就带着吴邵刚到集市去了,要给吴邵刚做新衣服,吴绍岚同样跟着到集市,也做几件新衣服,京城裁缝的手艺,比庐州的要强很多。

    新衣服自然是上好的料子。

    吴邵刚的身材很好,就连做衣服的裁缝,都是赞叹不已,这让吴启明和徐宗英更加的高兴,多给了一些订金。

    吴邵刚没有开口,内心不以为然,只能够是宋朝的商人,很对做生意,了解人的内心,也难怪宋朝的商贸如此的发达。

    吴邵刚连续几天的时间在家里,欢欢也很是高兴,时时刻刻跟随在吴邵刚的身边,有时候前爪搭在吴邵刚的后背,不断用舌头舔着吴邵刚的脖子。

    尽管欢欢跟随在吴绍岚身边的时间长很多,不过其最为效忠的主人还是吴邵刚。

    吴绍岚此番将欢欢带来,意思也是将其留在京城,欢欢到村子里之后,情绪不是很好,不管吴绍岚怎么招呼,都打不起精神来,吴绍岚清楚欢欢的情绪,所以这一次专门跟着到京城来,将欢欢送回来。

    一切都准备好,四月一日这一天也到来了。

    一大早,吴启明、徐宗英,吴邵刚、和嫂与吴林就出发了,因为带着诸多的礼物,管家吴林是一定要跟着前往的,交接礼物的事宜,就是吴林完成了。

    吴邵刚出门的时候,神色很是平静,内心却充满担忧,此番前往李庭芝家中,不仅仅是完全确定婚姻的事情,还有前途的事宜,而在吴邵刚看来,现如今的情况之下,前途比婚姻要重要太多。

    可惜这样的话语,他不能够说出来,只能够闷在内心。

第一百章 力争

    李庭芝的脸上带着微笑,但是眼睛里面没有丝毫的笑容。

    纳征仪式结束之后,吴邵刚迅即被管家带到了书房。

    李庭芝早就在书房等候,此刻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神情很是严肃。

    吴邵刚已经做好了准备,从进入大堂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了李庭芝的愤怒,可怜天下父母心,李庭芝肯定是想着女儿能够过上好日子,不想女儿颠沛流离,更不想女儿独守空房,加上这门亲事,是李庭芝力主决定下来的。

    但是吴邵刚也会坚持自身的原则,在牵涉到今后命运的大事情上面,他是绝不会退缩的,哪怕是面对未来的岳父大人。

    “沧凌,你打算离开京城,这一点我是赞同的,京城的局势太复杂,很多事情都难以应对,而且你太过于年轻,资历很浅,难以有出头之日,外方之后,好好的做,争取能够立功,如此今后的升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宜,不过依照你的身份,离开京城外放,大可以到两淮等地,甚至是回到你的家乡庐州去,我就不明白了,那些偏远之地,就算是京城之中寻常的百姓,都是绝不愿意前往的,你偏偏选择这样的地方,我想知道为什么。”

    李庭芝的话语非常的尖锐,毫不留情。

    其实吴邵刚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至少目前的机会不合适,到偏远的地方去,目的是不想引起朝廷的注意,暗地里发展自身的力量,他日果断崛起,可他如此的年轻,暂时没有什么根基,就想着自创基业,李庭芝要是知晓这等的情况,岂不是要气疯。

    造反的罪名,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