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篇社论中充满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对“促生产”却谈的很少。邓小平问:“谁搞的?前几天政治局讨论过的社论,为什么不用?政治局还要不要?”
汪东兴告诉他说:“这篇社论主席已经圈阅了。”
邓小平听了以后,放下电话,不言不语,陷入沉思中。
迟群按照江青的指示,以“梁效”署名,1976年2月在《北京日报》头版发表了题为《阶级斗争为纲,其余都是目》的反动文章。迟群在文章中亲笔加上恶毒诬蔑邓小平的话,说“当前那股右倾翻案风的风源在哪里?就在党内至今还不肯改悔的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这就是右倾翻案风的总代表、总根子。”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把“党内至今还不肯改悔的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罪名公开强加到邓小平身上。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在“批邓反击右倾”的激流里(5)
江青一伙人利用诬陷材料,到处煽动“揪一层人”。2月6日,迟群在清华大学党委会上公开点名批邓,别有用心地提出“以邓小平为首的翻案集团”。迟群在各种场合多次煽动说:“民主革命的民主派们是社会主义的走资派,这也是规律”,“走资派还在走,不只是哪一个人,要看到一层人”,“既是还乡团,就不止团长一个人,在批邓时,不批判、不联系下面的队长行吗?”
江青一伙为了煽动打倒邓小平和重新工作的领导干部,迟群、徐景贤和刘庆棠等人利用电影制造反革命舆论。他们组织编导的《反击》、《盛大的节日》、《搏斗》三部所谓“重点”影片,任意诬陷“刻画走资派”的所谓“顽固性、欺骗性、危害性、残暴性”。至1976年10年底,“四人帮”一伙共炮制出“与走资派作斗争”的电影剧本32部,拍成影片7部,大量发行拷贝,煽动打倒中央至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
江青、王洪文一伙,还暗中整福建、四川、江西等省领导人的黑材料,1976年1月至9月,王洪文、姚文元指使人民日报先后派出记者,到一些省、市了解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情况,说什么“要把眼睛盯住省委”,诬陷他们是“还在走的走资派”,“执行邓小平修正主义路线”,“组织还乡团”,“搞翻案复辟”。
“打招呼会议”
197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各大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的负责人,军委各总部和各军兵种党委第一书记,发出《关于转发〈打招呼的讲话要点〉的通知》,通报了打招呼会议的情况和要点,要求在各级党委常委中传达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报告中央。”
《要点》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刘冰信件的讲话。《要点》说:“中央认为,毛主席的指示非常重要。清华大学出现的问题绝不是孤立的,是当前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这是一股翻案风,尽管党的九大、十大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做了总结。有些人总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总是要算文化大革命的账,总是要翻案。”《要点》还说,对此展开辩论“是完全必要的”,“清华大学的这场大辩论必然影响全国”。
《要点》,是个新的转折点。它表明,一场新的政治风暴——“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了。
12月14日,中共中央又转发了《清华大学关于教育大辩论的情况报告》,报告说:这场大辩论“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和发展”。
但是,经过十年动乱,深受“文化大革命”苦难的干部群众,再也不相信这些“高论”了。他们从邓小平主持的卓有成效的整顿工作里,普遍认识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不仅违背事理,而且也不得人心。因之,运动一开始就受到广泛的抵制。
1976年2月2日,经毛泽东提议和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正式发出一号文件,任命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对于毛泽东的决定,“四人帮”十分不满。没有实现当国务院总理野心的张春桥,立即写下充满怨恨的《1976年2月3日有感》:
“又是一个一号文件。
去年发了一个一号文件。
真是得志更猖狂。
来得快,来得凶,垮得也快。
……”
张春桥诅咒去年一号文件邓小平“来得快,垮得也快”,今年一号文件,华国锋也将“来得快,垮得也快”。内心深处仇恨毛泽东不肯把大权交给“四人帮”,以诗来表达他的心愿: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月5日,中央通知将毛远新整理的毛泽东1975年10月至1976年1月多次关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讲话,以《毛主席重要指示》为题,经毛泽东审阅,传达到党内外广大群众。其要点如下: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阶级斗争?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
“文化大革命是干什么的?是阶级斗争嘛。”
“为什么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问题看不清楚了?……问题是自己是属于小资产阶级,思想容易右。自己代表资产阶级,却说阶级矛盾看不清楚了。”
“做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
“对文化大革命,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现在要研究的是在有所不足方面。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看法不见得一致。文化大革命犯了两个错误,1、打倒一切;2、全面内战。打倒一切其中一部分打对了。如刘、林集团。一部分打错了,如许多老同志,这些人也有错误,批一下也可以二无战争经验已经十多年了,全面内战,抢了枪,大多数是发的,打一下,也是个锻炼。”
《毛主席重要指示》反映了他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的左倾错误观点,混淆敌我矛盾,把革命同志当作革命敌人。邓小平的正确主张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这当然为毛泽东所不允许。在江青一伙的煽动下,他就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二月上旬至三月上旬,中共中央分批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毛主席重要指示》,“继续打招呼”,许多干部想不通。
华国锋代表党中央讲话,要求大家,“在揭发批判过程中转好弯子”,“注意不要层层揪邓小平在各地的代理人”,“运动要在党委领导下,不搞串联,不搞战斗队”。
“江青干涉太多了”
江青反革命集团恨不得一棍子将邓小平打死。
3月2日,江青擅自在京西宾馆第9会议室,召集12省区负责人开会,从下午3时30分至5时20分,她发表长篇讲话,恶毒攻击辱骂邓小平,诬蔑“邓小平是个谣言公司的总经理”,“是个反革命老帅”,“是个大汉奸”。江青惊恐地说:“他要上台,像我这样的人,那是千百万人头落地。我公开在政治局讲过,我已经有了精神准备,杀头,坐牢,我不过是——个头吧……”
江青俨然以“红都女皇”的口气,夸夸其谈地说:“别人说我是武则天。我说,在阶级问题上,我比她先进,但在才干上,我不及她。
有人写信给林彪说我是武则天,有人又说是吕后。我也不胜荣幸之至。吕后是没有戴帽子的皇帝,实际上政权掌握在她手里,她是执行法家路线的。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在“批邓反击右倾”的激流里(6)
武则天,一个女的,在封建社会当皇帝呵,同志们,不简单呵,不简单。”
毛泽东发现江青胡闹,十分生气,批示说:“江青干涉太多了,单独召开了十二省讲话。”
当天晚上,联络员毛远新到中南海“游泳池”住地,向毛泽东汇报江青在“打招呼会议”上作“长篇报告”的情况。毛泽东说:“如今江委员的权力大得很哩,私自召集十二省的省委书记训话,竟然都听她的,可见拉虎皮,做大旗,也很吓人哩,她都讲了什么呀?”
毛远新汇报了江青讲话,并说还要把“讲话”印发给政治局全体同志。毛泽东摇了摇头说:“这样做不妥。你告诉江青,不要不自量力,不要干涉太多,政治局有副主席,有常委,轮不到她召集会议。要改一改老毛病,要学会夹起尾巴做人”。
清华大闹政治局
3月24日。江青、毛远新指使迟群、谢静宜带一伙人到政治局“面对面批邓”,狂妄叫嚷要给政治局“透点新鲜空气”。
谢静宜连夜赶到清华,进行部署。谢静宜鼓励大家说:中央要我们去汇报,“就是要同邓小平一类修正主义大官们作斗争”,“不要怯阵”,“既要有分量,又要有质量,要讲出水平来”。
3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以听取“汇报清华大学运动”为名,江青煽动迟群、谢静宜等人,面对面围攻邓小平,诬陷邓小平“是党内资产阶级头子”,“要抢班夺权,另立中央”,“在我国复辟资本主义”。
会后,江青一伙攻击主持会议的华国锋“没怎么发言”,搞得他们很被动:说叶剑英没到会,“那是可以理解的”;骂邓小平在会上一句话不说,不理睬他们,是“聋子不怕响雷打,死猪不怕开水烫”。
“清华大闹政治局”这场闹剧是怎样出台的呢?请看,1979年12月3日,一位当年“荣幸”参加政治局会议,并受到江青“鼓励”的×××写的交待:
“3月24日深夜,迟群和谢静宜在清华校部大楼党委会议室召集部分党委成员和‘梁效’写作组的骨干分子开会。……谢静宜首先传达了毛远新的指示,大意是说:中央要听我们汇报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情况,要选几个人到政治局去面对面批判邓小平,要给政治局透点新鲜空气。经过商讨,最后确定由×××、××和我主讲,其他人插话,并规定了每个人插话的内容。谢静宜鼓动说:‘中央首长派我们参加政治局会议,就是要我们去同邓小平一类修正主义大官们作面对面的斗争,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和勉励,我们决不能怯阵。发言一定要有分量,也要有质量,要讲出水平来,要给政治局一颗重磅炸弹。’迟群还详细布置说:‘汇报内容就以两校接待参观人员介绍提纲为基础,重点突出对邓小平的揭发、批判、剥画皮。’他还说:‘到政治局主要由你们讲,我和小谢见机插话。’
3月26日,迟群、谢静宜带我们到中南海紫光阁参加了由王洪文主持的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当着邓小平同志的面诬蔑他是一个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一贯倒骑毛驴向后看,一贯搞复辟倒退……
××在发言中恶毒攻击邓小平同志是‘阴谋家、野心家’;‘一贯反对毛泽东思想,反对阶级斗争’;‘大搞物质刺激,鼓吹黑猫白猫论’……他还诬蔑邓小平同志是‘党内外一切新老资产阶级和一切牛鬼蛇神的总代表’。
×××在发言中主要指责邓小平同志翻‘文化大革命’的案,打击新生力量。
谢静宜插话时说:‘75年第三季度,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这个时期在八宝山给32名在文革中自杀的老干部开了追悼会,去参加追悼会的人很多,还有不少是坐着大红旗轿车去的。’她站起身,指着坐在对面的邓小平同志厉声责问:‘你是不是参加了张霖之的追悼会?’邓小平抬起眼皮看了看她,没吭声。
谢静宜气急败坏地叫道:‘邓小平你为什么不回答?’
邓小平索性闭上眼睛,不予理睬。
这时,王洪文接话说:‘贺龙的追悼会,周总理也去参加了,本来政治局并没有安排他去嘛,可总理听说给贺龙开追悼会,就自己从医院跑去了。’
江青也尖着嗓子喊道:‘他们是向党和群众示威!是复辟的典型!’
张春桥板着面孔诽谤邓小平同志:‘是老牌机会主义,连托洛斯基都不如!’
姚文元说:‘去年,有那些小道消息,搅得人心惶惶,要查一下,根子在哪里?’
江青气冲冲地说:‘根子就在政治局!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就是造谣总公司,邓小平你就是总经理!下面还有分公司、分经理。’
面对‘四人帮,一伙的攻击,邓小平始终神态自若,一言不发。
迟群恼怒地责问:‘邓小平,你不吭声就是顽抗到底!’
江青也无可奈何地说:‘你们是少见多怪呀!政治局每次开批邓会,他都是这个样子,死猪不怕开水烫嘛!’”
从上述这份交待里,可以看到江青反革命集团对清华“大闹政治局”作了多么精密的安排。
配合批邓,迟群指使清华大学人事处负责人于1975年10月25日写信给毛泽东,诬告教育部长周荣鑫,“组织上任人唯亲,搞宗派”,想把迟群“从政治上搞臭,组织上打倒,把他从教育部门领导班子中赶出去”。
毛泽东阅后批示:“先作调查,然后讨论一次。”
据此,副总理张春桥立即责令周荣鑫作检查。
11月8日,清华大学召开批判周荣鑫和刘冰等人大会,校园内贴满“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字报。
11月22日,迟群、谢静宜按照江青的旨意,把收集到的周荣鑫讲话材料送给江青。他们指挥北大、清华写作班子编印了《周荣鑫右倾翻案言行》等8种材料,铅印两万册,广为散发,诬陷周荣鑫把“矛头指向毛主席和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妄图恢复资产阶级在学校的一统天下,专无产阶级的政”。
1976年2月,为再次打倒周荣鑫,江青、张春桥指使新成立的“教育部临时领导小组”,夺了周荣鑫的权,诬蔑他是“东风来就装病,西风来就大搞翻案”。轮番对他批斗了50多次。周荣鑫在残酷折磨下,心脏病更加严重,不得不带着氧气袋,步履艰难地爬上楼梯挨斗。一个星期,连续批斗五天,上午、下午,有时还加上晚上,大会、小会被批斗。
1976年4月12日,周荣鑫昏倒在批斗会上,没有及时送医院抢救。当天夜里,这位人民的教育家含恨去世了。
邓小平二次被打倒
1976年4月5日,在悼念周恩来总理而爆发的“天安门事件”里,数十万群众同“四人帮”进行了血与火的战斗。
血迹斑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万千群众声讨“四人帮”的滔天罪行,歌颂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业,拥护邓小平治国建业的宏伟纲领。
身体陷入极度衰弱的毛泽东,在听取了毛远新歪曲真相的汇报以后,对被诬蔑为天安门事件总后台的邓小平,做了如下指示:
“据此开除邓的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这次,一、首都,二、天安门,三、烧、打这三件好。性质变了,据此,赶出去!”“华国锋任总理”,提议华国锋任党的第一副主席。
4月7日,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任命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与此同时,通过了《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
邓小平第二次被打倒了!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清明起春潮(1)
1976年4月发生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四·五”运动,是人民推进历史的又一次伟大的人民革命斗争。
“四·五”运动以它特有的内容、形式和气势,震撼了中国,震动着世界。
在这里,眼泪凝结着仇恨,热血燃烧着怒火,真理与荒谬,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行了一场大搏斗。
周恩来逝世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因久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与世长辞,终年78岁。
身患肠癌和膀胱癌的周恩来,到1975年底,已经做过大小十多次手术了。病中他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烈的疼痛。他痛得两手颤抖,痛得额上沁出大颗大颗的汗粒,可是他总紧闭着嘴唇,不肯哼一声。
周恩来在与病魔搏斗的同时,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据有关同志统计,他在病中: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