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一年下来,沪指跌去了3 440。75点,累计跌幅65。39%。创中国股市创立以来最大跌幅。
这种错误的股改,使得2008年的股市遭到重大的压力,到2009年这个压力不会减小。既然股改是错的,为什么2006年的股价会上升呢?当时证监会还认为由于股改成功所以2006年股价才会上升,当时我说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因为股改本身就是错的,股价上升是因为别的原因。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前面讲的,民营经济在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还有宏观调控压力之下,它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迅速恶化,而恶化的结果是其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从而造成2006年的股价大涨,这就是原因。至于股价大涨本身,我可以告诉各位,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批评我们中小股民,你们对情势也有所误判。
误判什么?你们误判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成功之后的必然现象,这是错的,而我当时怎么告诉你们的?我当时讲的就是,这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如果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那么下一步呢,就是股价必跌,再一步呢,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这是一定的。
当时政府就应该拿出大量资源,包括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11月份所提的,税收、融资、产业转型以及服务方面的政策。如果这四大政策在2006年的时候就能够帮助制造业的话,让它们能够赚更多的钱,让它们能够把资金留在制造业,就不会有大量资金从制造业中撤出去冲击股市,也就没有股市泡沫了,也不会把各位读者套牢了。可是我们当初把这些制造业全部推向市场。当时怎么说的呢?当时告诉它们,“找市场不要找市长”,整个胡说八道。如果当时我们的市长能够像今天一样拿出有效的政策,积极地帮助中小企业的话,我告诉各位,这些制造业的资金就不会冲击股市,就没有股市泡沫、股价大跌,更重要的是就不会有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倒闭。所以这一切是因为什么造成的?是误判。
这句话是我2007年初讲的,在那个时候,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之下,我这么讲,惹人嫌,惹人讨厌。郎教授这几年忍辱负重,不容易啊!我演讲的时候只要我这么一说,保证全场大笑,其实我挺喜欢调侃自己的,博得听众一笑。当你们一头热的时候,2007年我就告诉你,这个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我发现没人听,我回去讲给我们家人听,他们都不听,塞着耳朵。跟我们家那只狗讲,它也不听我的,跑了……谁都不听。我那时真的很被动,好可怜,混到今天才发现我是对的。可是我这几年日子过得真是不容易啊。
到了2007年5月30号,政府为了打压股市,又是误判,提高了印花税。提高印花税的结果是使股指从4 000多点跌到3 000多点。从5月份到11月份,股指又拉回6 000多点。我想请问各位股民,为什么你们不赚钱?我又要自我解嘲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你们没有听郎教授的演讲,你没有听我的话。其实当时你也是误判,你不晓得股指的波动,基本上是遵循二元经济理论的。什么叫二元经济呢?就是我国经济中和基础建设工程有关的部门是过热的。而民营经济由于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跟宏观调控的原因,它基本上是过冷的,这种二元经济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形势。那么过热部门是哪些部门呢?以2007年为例,包括地产,钢铁、水泥等建材,大型国企等等都是过热的部门。这些部门开始主导了我国的股市,尤其是从2007年5月底开始。
也就是说,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5月底,是由于整个制造业资金冲击股市才造成股指拉到6 000点的特殊现象。而从2007年5月到11月,我请问你,为什么你不赚钱,因为你没有买大盘股,你买了什么?你自作聪明,买了二线蓝筹股。可是二线蓝筹股在这半年之中,从5月到11月股指就没涨,当时是哪些股票涨了?叫做“二八现象”,各位还记得吧?也就是占据了20%的大盘股把股指拉到6 000多点。当时的二八现象的“二”是指哪些股票呢?地产,钢铁、水泥等建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替它们融资的银行还有证券公司它们的股票。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句话听得很耳熟?这不就是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部门吗?也就是说从2007年的5月到11月,二八现象所反应的就是二元经济,过热部门拉动了股指,而过冷部门没有变动。所以你当时如果没有炒大盘股而投资二线蓝筹股的话,你就基本没赚钱。到了11月,我在北京发言,呼吁我们的股民撤出股市。为什么?因为我当时已经预见了2008年的股票市场将一路狂泄。
为什么当初我会这么讲?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中国2008年的股市是根据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环境所运作的,也就是占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他们这个部门真正地决定股票市场的走势。到了2007年的11月份,大盘股涨幅过快,因此一定会回调。而70%的民营经济它是持续萧条的,并且它的投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占经济总量70%的部门的股价要下跌。所以过热的部门要回调,过冷部门的股价要下跌,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股指从2007年11月一直跌到2008年的12月31日。
在2008年的5月份,我在凤凰卫视的《锵锵三行人》节目中讲,各位股民不要对奥运行情抱有幻想,中国股价在奥运之前必跌,我这个讲法又是不讨好的,因为全体股民,甚至学者都认为:第一,我们政府不会放任股价在奥运之前跌;第二,奥运主办国的股价在奥运之前都是大涨的,奥运之后才会跌。所以大家都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我为什么给你们泼一盆冷水呢,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5月份的资料已经显示了制造业回光返照的现象,那就是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读者还记得什么叫做回光返照吧。股市的虚假繁荣就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因此第一步就是股价大跌。第二步是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所以从2007年11月份开始已经是第一步了,股价大跌。到了2008年5月份我的资料显示,广东、浙江、江苏的民营企业倒闭比例已经高达20%、30%。这就是第二步。完全印证了我在两年之前说的话。
到了9月份情况更恶化了,9月份的时候,过冷部门把2007年的过热部门也拉进来了,比如说地产、钢铁、水泥全部变成过冷的部门,所以过冷部门的基数更加庞大了。过去只是以民营经济制造业为主,现在还包括地产、钢铁、水泥,都进来了,基数扩大的结果是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股指为什么会跌到了1 700多点,这是由二元经济所带动的。
到了2008年11月份股指又从1 700多点拉起来了,超过2 000点。为什么?因为政府在这个时刻及时地推出了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工程计划。我想请问读者,这个4万亿人民币工程投资在哪些部门呢?基本上是以中西部的基础建设为主是吧?又是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部门,所以各位请你回忆一下,从1 700多点拉到2 000多点是哪一些股票所拉动的?我念给你们听好不好?钢铁、水泥、大型国企,就是这些过热的部门继续在拉动股指的上升。但是当时在11月份的时候,媒体采访我说,郎教授,拉到2 000多点了,你认为下一步会持续上升还是持续下跌,我当然说会持续下跌,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一再告诉你们,真正决定股价的因素就是庞大的、占据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制造业,现在钢铁、水泥、地产都被拉过来了,所以这个萧条的基数更大,而萧条的基数变大的必然结果是拉跌股指,这是一定的。所以到了2008年12月31号股指跌到1 800多点。因而,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二元经济主导了整个股市,再加上我前面所谈的错误股改,使得情况更恶化。
五、展望未来
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 500多家,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健康、稳定的股市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无不依赖于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而严格的监管才能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我们开始展望2009年,我根本就不认为股改可以解决问题,你只能够防止它更恶化,要从根本上解决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政府当初把手中最好的武器,一股黄金股全部给放弃掉了。你既然放弃掉了,那你就得实现你的承诺,你只有让它抛售大小非,大小非问题就会出来,2009年股市的压力更大。如果当初保有一股黄金股倒还有缓转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都没有了。不过,我也希望证监会能够在这方面继续用更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我觉得最强硬的手段就是用新的法规或政策限制大非。
我希望证监会和上市公司明白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及中小股民的信托责任在哪里。在这里,我们不谈法律。你既然当了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你就得对你的股东有信托责任,你要为他们创造财富,而不是老抓着政府的承诺死不放手。我请我们的上市公司回去仔细想一想郎教授所提的,弱化承诺,而强化你应该有的信托责任。只有大家发挥点良心,我们的股市才有希望,如果你还是不讲良心,不讲信托责任,抓着承诺不放的话,中国股市就难有作为。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什么?请你注意,我前面跟你讲的冰岛的故事,就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旦来临,使得冰岛的股价跌了90%多。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它是从2008年的11月份开始的,也就是说从11月份,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和我们中国的市场挂钩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制造业它的定单在11月份大幅下滑,各级政府的财税收入在11月份大幅下滑的原因。因为我们有些民营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除了我前面讲的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跟宏观调控之外,从2008年的11月份开始又加上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第五把尖刀,配合上另外四大国内冲击,这五大因素会使得我国的民营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情况更恶化。
如果他们的情况更恶化的话,将会使得我国股市的压力更大,再加上大小非的问题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两个力量会使得股市的前景并不乐观,或者可以说更悲观。在2009年伊始,我觉得,我们对于整个情势的看法,应该换个角度。我不可能在每本书里面谈股市,但是很多我的粉丝常常会来问我,郎教授你看股市怎么走。我这么告诉你,下次不要问我了。股市好不好,你就看两个问题:第一个,大小非问题能不能够彻底解决;第二个,我们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能不能帮助制造业。只有我国的民营制造业有所好转,股市才有希望。
也就是说,如果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工程能扭转局面,再加上大小非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的话,我们的股市会上扬。如果经济情况更恶劣,大小非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才是开头,股市还会往下走。所以现在大家就不要再去看股指怎么走了,你要看最源头是什么情况。那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是过热的一部分,不是拉动GDP的一部分,而是看占据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企业,你看它会不会好转,只有它好转了,股市才有上升的动力,它变坏了,对股市来说是下降的动力,这就是2008年为什么我们政府会实施救市工程,那有没有救?有救。而且我也必须坦白得讲,股市有救,可是只有短期的效果。因为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才是问题的源头。如果它持续恶化的话,会使得整个股市往下走,如果这种情况成为事实的话,政府再怎么救也就只有短期效果,而不会有长期效果。真正要实现长期效果一定要跳出股市才能解决股市的问题,这就是围魏救赵的道理。也就是一定要回到最基本的本原问题、根本问题,那就是解决民营经济的困难,困难解决得越多、越快,股市就会越好。
世界银行目前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08年的2。5%放缓至0。9%,为世行自1970年起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小增幅。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做出的最新预测分别是7。5%和8。5%。虽然相对于过去5年中国10%以上的高增长率,经济增速下滑趋势进一步凸显,但中国经济预期增速仍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长幅度。按照世界银行等机构测算,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左右,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而按照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8%左右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居世界第一。
在2009年年初的时刻,政府在这方面已经推出了很多的政策,包括温家宝总理所提出来的,要通过税收、融资、产业转型以及服务来帮助中小企业。而且周小川在2008年12月26号也提出,政府这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除了投资基础建设之外,很大一部分要挪过来用在民营经济上,希望民营经济能够更繁荣,能够增加大家的消费,其实这些如果都能够得到执行的话,会对于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有利好的刺激作用。只有它好了,股市才会好。而且我觉得民营经济的作用是最大的,甚至在大小非之上。可是这两个问题一定要同时解决才能有效地推动股市的长期发展。
所以,今年中央政府的政策已经慢慢转向了民营经济,而且由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效果会更大。我个人的态度当然是审慎乐观的,希望这个效果是有效的。只要它是有效的,2009年股市就会好转,如果没有效果,或者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大,那也没有办法了。而且在这里我必须得说,国际金融危机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那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萧条、大危机。这个冲击有多大,还要看美国政府如何救市,所以这非常复杂。如果美国政府救市成功,那么可以减小危机的冲击,对我们冲击也小一点。如果他们失败的话,我刚刚讲的冲击会更大。所以2009年对于我们股市来讲,由于我们制造业的衰退,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加上大小非的问题,会变得特别不确定。大家要做一个心理准备。
我相信很多读者都读懂了我本章节的讨论,因此下一个问题肯定想问我2009年到底该不该买股票?我不是股评家,我从来不告诉读者应不应该买股票,那是你们自己的决定,我只是告诉读者决定股价的基本面是什么。
?
附 录
在我做节目的现场,有几位来宾问了我有关股票的事,我觉得会对各位决定是否买股票有帮助,因此我把他们的问题和我的回答罗列出来给各位读者作参考。
观众:我有个问题,关于股市的,请教您一下,您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中国政府下一步会不会在大小非上加一把锁或者加一块补丁?
郎咸平:一定会的。
观众: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政府会不会推出平准基金,或者类似的平准基金,会不会,谢谢。
郎咸平:不知道,这个问题你应该问尚福林,不应该问我。如果平准基金的目的是来抬住大小非的话,那太悲哀了。所以我觉得问题还不是要不要平准基金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再推出平准基金才有价值。否则拿平准基金去撑住大小非有什么意义呢?你理解我的意思吗?否则又是图利这些既得利益团体——上市公司,这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平准基金的推出我是赞成的,但是推出目的是什么,应该是要能够帮助我们中小股民致富。但是平准基金和大小非问题捆绑在一起的话,那就有偏差了,这帮不了我们。大小非问题出来之后用平准基金给你撑住了,那算什么呢?我们中小股民在这种情况下的获益是不大的。所以对于目前会不会推出平准基金,不是首要的,而是推出平准基金之后,我们以什么态度来对待这个基金。推出目的应该是要替中小股民创造财富,而不是去撑住大小非的漏洞。
观众:那么2009年第三、四季度,会不会有一些复苏的迹象?或者2010年?
郎咸平:不会。
观众:我想知道一个抄底的时机?
郎咸平:你别抄,你最好别抄。这绝对不会是短期的危机,你如果了解我国制造业的现况,你会非常担忧的。你最好别抄这个底。
?
延伸阅读
逆市布局:经济危机下的经营投资策略
经济危机已经形成:对发达经济体而言,私人消费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正在随着消费信用的蒌缩而丧失。在全球周期同步的共生体内,发展中经济体高度依赖外需来推动经济增长,且外需作为拉动发展中经济体投资与消费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当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减少时,后者的消费内需能力难以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与全球经济的增长支撑点。2009年全球经济将同步步入周期下行时期,且衰退的可能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