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有人会提出问题:“我觉得我做得多,可是我领得少。因为我的所得只能换得他人少少的服务。”
答案很简单:他做的“工”给人类提供的服务效益太差。可能他选错行,用错工具,缺乏知识,没有效率……总之,事倍功半,自然领得少。
“可是我明明看见很多人什么也不做。每天只是炒炒股票,就领得比我多,享受比我好,大家都替他服务……?”
答案也很简单。炒炒股票就能赚钱?那还得要眼光独到、操作得法。懂操作才能抓对时机,眼光准才能选对行情上扬的股票。会行情上扬的股票代表那家公司会赚钱。会赚钱的公司,代表它的产品为人群所需要。越为人群需要的产品,就代表越有价值的服务。那些人将资金投资在一家能提供“有价值服务”的公司,使这公司资金充裕、扩大规模,就代表可以创造更高绩效的服务效能,就代表为人群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当然可以领得比他多、享受比他好!
所以,钱是公平的。它从来都是公平地去它该去的地方。有钱的人一定有他富有的道理,没钱的人一定有他穷的原因。别埋怨了。
我的赚钱态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一句我从小就会背的话,可是一直到现在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有很多话都是这样的,一如我们从小听老师家长叨叨絮絮,却全当耳边风,一句也听不进去。说是听不进去,我们只是当时不明白:耳朵是关不上的,所谓“听不进去”的话其实是全进去了,只是“有听没有见”而已。
直到经事长智,才一句一字地从脑子的某个角落里,把那对应的话给拖出来:开始验证,有所体会。这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我把它挑出来说,是因为在“钱”这个主题上,这8个字可以提供给我们某一个足以思考或追求的境界。
我在那段赚钱的日子里(想想,我现在也还很赚钱,只是和开销相比起来没那么令人惊喜罢了),着实是买了不少东西。当时买东西很简单,老婆说要买的,买。孩子说要买的,买。自己说要买的,买。生活上需要买的,买。买了会快乐的,更是要买。就是这样,脑海里就是没有浮起过任何与价钱相关的念头。
从小也不算穷,刚开始赚钱就算顺利,刚顺利就结婚,刚结婚就当了爸爸,刚当爸爸就开始生小孩,刚生小孩就开始做生意……一切接踵而至,完全没有空档。就因为这样,我在很短的时间里改变了许多,尤其是在金钱的尺度上。算一算,从花300元会考虑(我在服役),到花30万元会考虑(我同时主持好几个电视节目),这两者之间,不过前后三年而已。
也算暴发罢,尽管不如中乐透彩那么一瞬之间。但中彩票毕竟只有一回,我那前后几年却是日日三奖、月月中二奖,况且还看不出几时会停止中奖!在那样一个背景之下,买东西时不太去计较金额与价格是很正常的。我那时唯一计较的,可能只是大家开不开心,包括陪我买东西的人、被我送东西的人、卖给我东西的人、甚至包括在一旁看见我买东西的人。当然,还有我自己。
现在我看见有人花钱手笔大些,眉头不皱、眼皮不抬地,当旁人批评他财大气粗、暴发户……时,我其实还满想替他们说说话的。
那不过是大家的尺有长有短不一样罢了,在我看来还挺能理解的。而这样批评的人除了显出自己对钱的不自在以外,是没有什么其他作用的(若你是卫道人士,大可清者自清,也没有批评的必要)。当然,如果是耀武扬威、仗着臭钱欺侮人的家伙自然又另当别论了(这时候最有效的克制之道就是用更多的钱臭他)。
在我开始负债的时候,另一方面,其实我也同时在累积资产。应该这么说:就在我不停买进资产的同时,我变成了现金负债的状况:用现金去买东西,东西是值钱的;当缺钱要卖东西换现金,东西是不值钱的。这个道理是铁道理!不过,在我看起来,倒也有另一种见解:“买东西时得到的快乐是值钱的;卖东西时不会同时卖掉过去已经得到的快乐。”所以,钱是花不掉的。钱走了,你一定得到了什么。
我用80万现金去买的车,才开出车厂就大约亏了7万,隔一个星期再亏5万,隔一年总共应该亏了30万!用这个想法怎么还有人敢买车?可见得一定有另一个想法在支撑着这一类的消费活动,那就是:
当我赚钱我快乐,
当我用我快乐赚来的钱买我喜欢的东西时,我更快乐,
当我用我买来的东西证明我自己时,我超级快乐,
当我快乐时,我赚更多钱!
当我赚更多钱时,我更是无比超级劲爆大快乐!
所以,花钱是一种投资,快乐的投资!
花钱的目的应该是创造更多更大的赚钱机会!
其实这样看“花钱”这码子事还算是消极的。我还会这样看:花钱,是一种行为的过程。在过程之中我们唯一会减少的,就是钱。那么,来看看我们多了些什么:
第一,你已经知道的:消费的快乐。
第二,当然会得到的:你买的东西。
第三,附带一定有的:购物的经验(包括买贵了的教训和买到便宜的得意)
第四,有可能得到的:信用的累积(包括刷卡积分,店家因熟悉而渐渐产生的常客折扣)。
第五,说不定会有的:人脉的拓展(包括卖你东西的人和分享消费过程的人)
第六,你没有查觉的:选择的品味(买多了一定会变精明,品味会提升,包括买槟榔在内)。
第七,我们常忽略的:生活的一页(充实的生活来自有目的的行为,没事干是会要人命的)。
花钱,你现在可以同意那是件欢喜的事了吧,所以不以物喜,不为己悲:能够不因为外在的物体而干扰思绪,往往就比较不会为一己的遭遇而自怨自艾、自卑自悲。以下的16个字,是我追求的赚钱态度:不以物喜,不为己悲;大将之风,绰绰有余。
铜臭与钱香
铜臭生口舌、口舌惹是非、是非带财破、财破就糟了。我过去这几年能“常保钱香”,财神爷对我能够不离不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乐观”。
皮耶里·赛曼前:“愚笨,是无法避免的。”
我说:“铜臭,是无法遮盖的。”在我们让自己远离铜臭之前,先搞清楚到底令人厌恶的铜臭究竟是什么?既然无法遮盖,就要避免存在。
我爱钱,可是我却讨厌某些自认爱钱的人。这就像现在这个时代里,在中国台湾这个地方,很多爱台湾的人却很讨厌某些自认很爱台湾的人。到底什么样的人,我不认为他们真的爱钱呢?有几个简单的条件可以认定。
一、为钱发怒的人不爱钱
我从小看见的吵架打架几乎都是为两件事:钱和情。为钱发怒者不爱钱,为情发怒者非真爱。
你一定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这就是说凡夫俗子、匹夫匹妇总看不破情关和钱关。
贫只是暂时现象,贱却是一种态度,一种“自甘于贫”的处事态度。这种态度会让人抛却礼仪、失去节制、丧失理性、忘记情爱,接下来发生的事当然就是很悲哀的结局了。小的言语伤人,大的头破血流,甚至闹出人命、家破人亡。
觉得我说得严重?社会版里每天上演的都是证明。回头观察你的生活周遭:抢麻将牌打的夫妻、输了对骂互责的夫妻、掉了东西也彼此责怪的情侣、赔钱就翻脸的伙伴、没钱还而恼羞成怒先翻脸的债务人……俯拾皆是的例子多得数不完,你一定知道我说的那种人。太多了。
这种人千万别期许和他一同迎接钱的来临,他们对钱的态度会在成功来临之前就让你功亏一匮,甚至会在一开始就让你好像芒刺在背,浑身不舒服。检查这种人的方法其实也简单:小喝几杯酒、小赌几次钱、小埋几次单……通常就原形毕露了。
还要小心一点,一对夫妻两人里,只要有一个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就两个人都不适合合作,别心存妄想认为你的力量可以改变什么……因为会结合的两个人,通常是同一种人,只是显性隐性不同罢了。
小心这种看起来爱钱的人。
二、说他们不爱钱的人就不是真的爱钱
你会碰见很多这种例子:无动于衷的家伙。他们不太有表情,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输赢赚赔都没有正常的情绪表现,很难判断他们究竟在想什么?没想什么还是好事,怕的是他想的是你想不到的。
要做生意他说他不想赚钱,送他礼他不收,他送你礼却没说理由,向他借钱他问都没问就答应,或者问了很多理由之后没理由地拒绝,阴晴不定的性格难以捉摸……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谈恋爱的时候,还可以说是命中注定。如果发生在事业的合作上,就请你敬而远之吧。
小心这种看不出到底爱不爱钱的人。
三、一看就没有格局的人肯定不爱钱
格局,和一个人财富的规模一点关系都没有。
“爱钱”绝不等同于“铜臭”;
“脏钱”绝不等同于“钱脏”;
“有钱”未必等同于“铜臭”;
“没钱”未必不会有“铜臭”。
仔细瞧瞧你身旁:谁是没有格局的人?没有格局的人,他们所能拥有的必是有限的财富。当时刻来临,那些不择手段积蓄的财富,便会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四散而去,转眼之间烟消云散,全部成为过眼烟云。
我爱钱,也讨厌以上这几种人。所以我常警惕也期许自己,千千万别沾惹上前面提到的任何一种毛病。看见身旁的人有类似问题,我如果当他是朋友,就尽量提醒;如果始终不能改善,就保持距离。如果我没当他是朋友,说也不说就擦肩而过,有空再也别连络了。
小心这种看起来不爱钱的人。
铜臭的十大特征
以上的形容,是对钱没有爱的人。至于铜臭是什么?也有一些脉络可循。以下的字眼我们常用,但或许每个人的定义皆有不同,谨提供我的定义给你参考:
卑鄙:明知道该付的钱却叫别人付。
厚颜:到付帐时就找借口,欠人钱装作不记得。
无耻:明明没付钱却硬说付过了。
下流:不付就是不付,拿了钱就翻脸不认帐。
龌龊:别人付的说是自己付的,别人的钱说是自己的。
恶心:付钱都靠一张嘴,从没真掏半毛钱。没钱却还要装 有钱。
吝啬:记得自己付过的,忘记别人付过的。有钱却还要装 没钱。
小气:什么钱都不付,还专对没钱的人装穷。
赖皮:得了好处不知满足,专对有钱的人装穷。
窝囊:明知早晚要付的钱却就是拖着不付,真要付的时候 还一脸不甘愿。
一个人只要有铜臭味,我们就应该敬而远之。
远离铜臭味
铜臭生口舌、口舌惹是非、是非带财破、财破就糟了。所以我们绝对别让自己有铜臭味。但是如果要独善其身到彻彻底底,就还要更进一步地远离有铜臭味的家伙。
雕刻很简单;把不像的地方去掉,就像了。
铜臭有时会被掩饰,有时又混杂了其他的坏毛病,要抽丝剥茧真的不容易。而综合性的铜臭尤其很难具体归纳出典型,那么我们这样问好了:“爱钱,为了钱,你可以牺牲多少道德?扭曲百分之几的志向?撕毁几张承诺?犯几次错?”
我知道大家的答案应该都是:“我?开玩笑!我当然不可能,怎么会?我不是那种人……”真的吗?奇怪,很多人都不想要那么做,但都做了。你看报就知道了。
多数人总说他们愿意花钱打点门面,包装仪表,顾全面子。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为了钱撕破脸,没了面子,丢尽颜面?这样的行为和面貌,就是综合性的铜臭。我们姑且称呼它“铜臭症候群”好了。
当你得了这个毛病的时候,请小心,别沾沾自喜。撕破脸,上法院,打官司拿了人家的钱,家人反目分产,邻居强占侵吞,朋友不信不义……我想,那都是丢了钱的脸,得到了钱却得不到财神爷的心。生病,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提醒你,会讲穷笑话的人只有一种人——现在正在穷的人。他们以为是在掩饰、在自嘲?其实是露馅了。还有,嗜钱如命的人通常是最没钱的人、很穷的人。
用乐观创造钱香
远离铜臭之后,更积极一点,让我们来创造和迎接钱香。我过去这几年能“常保钱香”,财神爷对我能够不离不弃,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乐观”。
“乐观”是赚钱招数里最重要的。而乐观之于我,更是妙用无穷。
因为我乐观,所以凡事我都往好处想,所以常保思绪平衡心旷神怡。
因为我乐观,所以相信财神爷不会弃我而去,所以常能平心静气等候佳音。
因为我乐观,所以相信诸事会逢凶化吉,所以才能从容处事不疾不徐。
因为我乐观,所以我愿意做好人多做好事,所以得道多助广结善缘。
因为我乐观,所以知道乐观的价值无价,所以写书演讲想分享给你。
因为我乐观,所以我才能每年都起码赚到一样的钱,刚好够我承担家计。
因为我乐观,所以我相信我这个人是香的,所以能够近悦远来左右逢源。
因为我乐观,所以我知道有大运即将来到,所以我要持盈保泰等候风生水起!
当人是香的,别人才会接近你;
当人是笑的,别人才会欢迎你;
当人是厚实的,别人才会需要你;
当人是温暖的,别人才会想到你;
当人是有才华的,别人才会拥护你;
当人是懂感恩的,别人才会帮助你;
当人是充满信心的,别人才会相信你;
当人是可以信任的,别人就会投资你!
当每个人都会那么样的对待你了,神才会那样对你。
好吧,你说要改头换面不容易,洗心革面更困难。我就提供一点速成感想给你。反正这个时代,没有人有兴趣扎扎实实“做人”了。
用“精神”和“机会”创造钱香
在这两天的新闻里,看见美国的“精神号”登陆火星了!台湾地区正在忙内务,对这样的世界大事、人类大事居然也就没什么反应。唉,家事、国事、天下事,我们已经事事不关心了;风声、雨声、读书声?更别提了。
别人不提?我提。那艘登陆的探险宇宙飞船叫做“精神号”,隔了两周还有一艘“机会号”又再接再厉。据说会替两艘宇宙飞船取这两个名字的原因,是因为一个从第三世界落后地区移民到美国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到达美国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机会”和“精神”。因为,她看见了美国自由开放的“精神”,看见了未来无限的“机会”!
我们也要有容许创造“机会”的“精神”,我们也要有“精神”来创造“机会”。
人和事情都一样,有梦最美。钱这件事当然也是。我们建立起迎接财富的“精神”来作为行动的中心思想,然后“机会”才会应运而生,钱才会来,而且香喷喷!
我为你列了我自己对钱的一些小标准,或许你略加修正也可以建立属于你自己的“金钱风格”,你自己的“精神”与“机会”的施行细则。
◎小标准:如果有人替你省了30元,两不相欠的酬庸之道是,酬谢他8~12元!
精神:永远别高估自己的功劳,永远把自己和别人一对一看待。
机会:你会看到别人在你需要的时候有超乎你期望的表现。
◎小标准:给比你低阶的人多一点笑容,给比你高阶的人多一分轻松。
精神:温暖是最好的化妆品,自重是最好的流行。
机会:当低阶的人与你平行,当高阶的人更高阶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报偿。
◎小标准:要记得给小费,那是报酬率最高的投资。
精神:小费加上感谢的眼神,才是真正的小费。无心的钱没有力量。
机会:所费不多,张张精彩。花得比人少,待遇比人好!
◎小标准:请记得一件事,永远要让付钱给你的人觉得不好意思。
精神:让自己物超所值,让花的人意犹未尽。
机会:你怎么拿那个钱,拿到让对方觉得能说谢谢,不好意思。给少了,不好意思麻烦你了,不好意思下次再来,不好意思我们还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小标准:让该给你却不给你钱的人加倍付出。
精神:轻易原谅对方的错误就是诅咒与你相同遭遇的人。
机会:下一次你会更具备防范类似事件重演的免疫力。
◎小标准:让比你有钱的人羡慕你。
精神:倒不是说比他帅,比他强,比他有能耐,比他有才干,比他运气好。你只要表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所有所有品质里的最高等。它就叫做:我比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