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拯救青春-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谦虚才能使人进步,可她根本听不进去,学习都倒数了,还不认为自己错了,不是气急了,她爸爸能往死里打她吗,结果……”    
    “你们对孩子的要求没有错,可你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个性太强,不听话……”    
    我遗憾地摇摇头。    
    “你们只知道让孩子好好学习,可你们是否想过用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合她,让她能接受?”    
    她茫然地说:    
    “没想过……司老师,您说现在该怎么办?我和他爸爸是一点招都没有了。”    
    “看看这样可不可行,你知道她最好的朋友是谁吗?”    
    “知道,是一个比她大的女孩儿,也特别爱看书,田苗就是跟她学坏的……”    
    “你这样说可不公平,爱看书怎么能说是学坏?”“不然学习能这样差吗?我挺恨她的……”    
    “你看问题太片面,也太简单,这正是你无法理解田苗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你不理解她,所以才无法尊重她,而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她自然对你们产生了抵触情绪,这正是你做母亲的最大失误。”    
    她无法否认地点点头:    
    “我承认,我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太自负了。”    
    我毫不留情地说:“不是自负,是太简单。”    
    她不好意思地说:    
    “是,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司老师,您看我该怎么办?”    
    “找田苗的那个好朋友,让她动员田苗来找我。只要田苗主动走进我的屋子,我就会尽全力帮她。”       
    我告诉张女士怎么和田苗的好朋友说,还交待不能让田苗知道,否则事情就会全砸了。张女士走了以后,我一直担心田苗不会来。事隔两天,我终于接到一个女孩子的电话,她没有说姓名,但我一下猜到是田苗。    
    “司老师,您接待不咨询的人吗?”    
    “那要看什么情况了。咨询是我的工作,目的是为那些有问题的大人和孩子化解困惑。如果大家有没有问题都来找我,就算把我活活累死也接待不过来呀,你说呢?”    
    “您说得对,司老师,我就想问问您,人到底为别人活还是为自己活?”    
    “这个话题太大了,我不知该怎么回答你。通俗点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样回答你满意吗?”    
    “不算满意,太抽象了。”    
    我笑了。    
    “你还挺深刻呢,还知道什么叫抽象。”    
    “告诉您司老师,可不要小瞧现在的中学生,他们远比你们大人想象的还要复杂,还要成熟。”    
    “那你呢,你算成熟吗?”    
    “还行吧,不算太成熟,因为我不愿意……”    
    就是这句话,我最后断定她就是田苗。    
    “我发现我们有许多共同的语言,不过在电话里谈太受限制……”    
    一听我的话,她显得很兴奋:    
    “司老师,您有时间接待我吗?”    
    “那要看你有没有诚心来了。”    
    当天下午,田苗来了,就坐在她妈妈坐过的地方。样子多少有点像她妈妈,虽然刚刚十七岁,一脸的孩子气,但你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与同龄孩子相比,她多了一份独特的东西,而在那张平静的笑脸背后有一种难以察觉的忧郁和沉重。    
    “司老师,您一个人生活吗?”    
    “是的。”    
    “为什么没有人照顾您呀?您一个人生活多难呀!”    
    “难才能锻炼人呢,不然我能这么坚强吗?(笑……她也笑了)我的工作性质挺特殊的,不能有陌生人在场。如果今天你知道有其他人在,你会愿意来吗?”    
    她轻轻地说了句:“您真的太伟大了!”    
    “这么点小事就伟大呀!哪有那么夸张。”    
    “伟大应该是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这样的伟大才是真的伟大。”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感到十分吃惊。    
    “你是不是特别爱看书?”    
    “是的,你怎么知道?”    
    “因为你很有思想,见解也很独特,这与你的年龄不相符。”    
    她笑了,转而就严肃了起来。    
    “司老师,您说爱看书好不好?”    
    “那要看怎么说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爱看书本身是好事,能使人变得深刻丰富,思维活跃,但要有节制。尤其像你这个年龄,正在读书,而且正是升学的关键时候,如果一旦看书成迷,耽误了学习,岂不是得不偿失。你说呢?”


第四部分 我有个性,错了吗第20节 我有个性,错了吗(3)

    她不可否认地点了点头:    
    “司老师,如果您有孩子,他是一个书迷,您该怎么办?”    
    “我不会反对他看书,更不会阻止他看书,但我会让他明白时间的合理安排,尤其是主次的关系。这不仅是体现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而且是检验他能否对自己负责任。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的行为都不能负责,那么不管她读多少书也没有用。相反,可能读书越多对他反而越不利。你能同意我的观点吗?”    
    “能!我相信您将来肯定是个好妈妈……”    
    我注意到她这个“能”字说得很有力量,并且连连点了几下头,我接着问她:    
    “你的家长对你看书持以什么样的态度?”    
    她深深地叹了口气:    
    “唉!别提了……”    
    我眼看着泪水顺着她的脸滴落了下来,我说:    
    “你就是为这个来找我的吗?”    
    “司老师,不瞒您说,我并不想来找您,是我一个朋友逼着我来的。”    
    “如果妈妈让你来,你会来吗?”    
    “不会!”    
    “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不是不知道,是不想说,对不对?”    
    “说也没用,她们有她们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    
    我认为切入主题的时候到了。    
    “能告诉我,你的朋友为什么让你来找我吗?”    
    “我和家里闹矛盾了,我猜可能是我妈妈让她劝我来的,她不承认。”    
    “你自己到底想不想来?”    
    “其实我一直非常想见您,可我不愿意以咨询的形式来……”    
    “能说说为什么吗?”    
    “不平等。”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还挺有个性呢,不过还是偏激了点。人与人之间是不是平等,不在于以什么形式存在,而在于尊严。只要我们能在一起交流,我们就是朋友,即便你是来找我咨询,我们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哪里存在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    
    “您说的是真话吗?”    
    “你看我像说假话的人吗?”    
    “不像……我想到您很了不起,但没想到您这么和蔼可亲!”    
    “刚来这么一会儿就发现我那么多的优点,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我身上的缺点。就像一个很有思想的人想问题一定不乏深刻,但这样的人往往是非常自负的,有时候想问题非常固执。”    
    “可能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已经看出来了。”    
    “司老师,我想问问您,我妈妈是不是找过您?”    
    “你有什么根据吗?”    
    “因为这几天她总是有意识地在提您,我就想到她可能找过您。”    
    “你说她为什么来找我?”    
    她低着头半晌不出声,突然涨红着脸抬起头:    
    “有这样当家长的吗?孩子想什么一概不知道,只是用自己的特权强加于你,烦死了……”    
    “告诉我,他们强加你什么了?除了让你好好学习以外。”    
    “除了让我好好学习以外,他们还能告诉我什么?”    
    “让你好好学习错了吗?”    
    “您不知道他们有多过分,知道我爱看书,每天上我那屋去翻一遍,把除了课本以外的书全拿走了,还非常虚伪地说是给我收拾屋子。不是怕我学习不好吗?越这样,我越不好好学,让我不好受,他们也别好受。”    
    “我想听你正面回答,他们让你好好学习对还是不对?”    
    “那当然对了……”    
    “你知道爸爸妈妈希望你学习好,是为了什么吗?”    
    “当然是为了我的前途。”    
    “说得好。既然知道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的前途和命运,父母即便是方法有什么不当,你也不该对他们深恶痛绝呀!”    
    “这些我都懂,可我没办法原谅他们,他们太过分了……”    
    “能告诉我怎么过分了吗?”    
    “司老师,我从《炼狱天使》中看到您小时候也挨过打,您能知道挨打是一种什么样的……”    
    “知道,一种非常耻辱的感受。”    
    “您的那个年代,还好忍受。像我们现在的孩子,有谁挨过打?况且不是因为你犯了什么错误,而是因为你爱看书!”


第四部分 我有个性,错了吗第21节 我有个性,错了吗(4)

    她激动地站起来,咬着嘴唇,强忍着泪水,两只手慢慢握起了拳头,从牙缝中吐出几个字:    
    “我要离开她们!”    
    她终于说出了我最想听到的一句话,现在我可以“对症下药”了。    
    “挨打是一件最让人无法容忍的事情,皮肉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司老师,您说得太对了。可是我真的不明白,像您这么乖的孩子也会挨打?”    
    “你错了,我一点也不乖,而且非常有个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听话的孩子。”    
    她摇着头说:    
    “我真的想不通,您姑姥会那么狠劲地打您?”    
    “是的,非常使劲,为的是让我记住。”    
    她走过来,弯下身子,像对小孩子一样温和地说:“司老师,打得疼吗?”      
    看到她眼里噙着泪花,我心里暗暗想: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如何让她燃起对父母的理解和爱才是我今天的首要目的,只有这样,她才能改变对父母的抵触情绪,从而改变学习态度。    
    “我太倔了,挨打从来不记得疼不疼,只记得被打的屈辱。”    
    “我也是……”    
    “你挨过几次打?”    
    “只有一次。”    
    她伸出一个手指向我示意了一下。    
    “只有一次,我都快气疯了,还会让他们再打我第二次?……司老师,我很难想象,您挨过那么多次打,是怎么忍的?”    
    我开玩笑地说:    
    “因为你没有挨过打,所以才受不了。多打几次就好忍受了……”    
    她笑了。    
    “您真大度,您现在还恨您姑姥吗?”    
    “不,从来就不恨,现在更不恨了。”    
    “真的吗?那您太了不起了!”    
    “为什么恨?小孩子不懂事,父母讲道理又不听,打几下也是正常的。虽然我坚决反对父母打孩子,但这需要通过逐渐提高人的修养来解决。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的家长还做不到这一点。”    
    她说:    
    “偏巧让我倒霉遇上了。”    
    “你在家洗衣裳吗?”    
    “不洗,我妈洗。”    
    “你会做饭吗?”    
    她笑了:    
    “不会,我们同学都不会做饭。”    
    “咱们不谈你的同学,就谈你。你们家的饭谁做?”    
    “我妈我爸都做。”    
    “你现在的生活费谁来负担?”    
    “当然是他们了。”    
     你指的‘他们’是你的父母吧?”    
    “是……”    
    “田苗,你读了那么多的书,连一个起码的道理都没有明白——养育之恩是人世间最重的一种恩情。父母给你生命,辛辛苦苦地把你养大,他们渴望你成才,怕你被未来激烈的竞争淘汰,难道他们错了吗?尽管他们方法不妥,打你不对,可作为父母,他们向你表示内疚,这已经足矣。可你还不依不饶,又要走又要逃的。你明明知道让你好好学习没有错,可你为了跟他们较劲,偏不好好学,结果是既伤害了父母也害了你自己。你只知道自己受了委屈,很痛苦,可你想过你的爸爸妈妈有多痛苦吗?造成今天这种两败俱伤的结果,难道你就没有一点责任吗?你自己好好想一想……”    
    她低下了头,双手不停地摆弄着衣角,足足沉默了有几分钟,她突然捂着脸呜呜地哭开了。我并没有马上安慰她。人在最痛苦的时候,没有任何顾及的宣泄就是最好的安慰,她终于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我想转移她的注意力,便找了一个迂回的话题:    
    “田苗,你喜欢小动物吗?    
    她一边擦泪,一边抽咽着说:    
    “喜——欢,司晶老师,您喜欢吗?”    
    到底还是个孩子,话题一转情绪就淡化了,于是我回答说:    
    “喜欢!”    
    “您养过小动物吗?”    
    “没有。”    
    “喜欢您为什么不养啊,您一个人生活多寂寞呀,更应该养……”    
    “我哪有时间寂寞呀,如果每天都有像你这样的孩子来找我,我还有时间养动物?”    
    “我这样的孩子多吗?”    
    “多,问题不一样。”    
     司老师,您说我算另类吗?”    
    “你愿意当另类吗?”    
    “我也不知道……”


第四部分 我有个性,错了吗第22节 我有个性,错了吗(5)

    “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另类,人不能没有个性,但不能太离谱。失去理性的个性,那不是个性,是任性。任性是一种失去理性约束的胡搅蛮缠,你懂我这句话的意思吗?”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懂——我妈妈就常这样说我,但她说她的,我不爱听,您说的我爱听……”    
    “因为你妈妈对你太好了,好得都让你麻木不仁了。她错就错在只知道爱你,没有教会你做人。爸爸妈妈是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的恩人,如果对父母都没有一份感激之情,那么你还能对谁有爱呢?一个不能给予别人爱的人,有谁会真的爱她呢?”    
    “是啊——那您说他们那样对我,错没错?”    
    “错!这点毫无疑问,而且非常的错误。他们只想到用自己的方式对你负责,却没有想到你的感受,更没有想到你的特点。这是现在不少家长的共性,与他们曾经受过的教育有关。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但作为孩子,我们必须给予父母体谅和宽容,这也是为了给我们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本来父母和子女是世界上一种最亲近的关系,可是像你们家现在这样子,本来是为了爱,结果反成了相互伤害,多痛苦呀!”    
    “其实我也不愿意这样,我心里也不好受啊!我都想过去死,您知道吗?”    
    “我想到了,但这不能完全怪你的父母,你也有责任。你太任性,太自私了,如果能站在父母的角度为他们想想,你就会是另一种态度。田苗,你虽然读了很多的书,但毕竟刚十几岁,还有太多的知识和人生道理需要去解读。过早的强调个性,容易走偏,弄不好就有可能走入误区。例如你现在对待家长的态度,对待学习的态度,都是由于偏激造成的。你认真想一想,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她连连点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有道理,我是不是书读多了反倒糊涂了?”    
    “这不能怪你,你毕竟还是个孩子,有些东西需要我们这些过来人告诉你们。”    
    “司老师,您说家长要是能选择该有多好啊!”    
    “如果孩子也可以选择,谁还会要你这样不听话的坏孩子?”    
    她哈哈大笑了起来。    
    “司老师,您反应真快,您咋知道我要说什么?”     
    “因为你真实……田苗,你爱上学吗?必须说实话。”    
    她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爱呀!”    
    “过去的咱暂且不谈,包括父母对你的不尊重,老师的不理解等等。因为你不可能改变父母,更不容许你去选择老师。那么,在一切如旧的情况下,你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你必须明确一点,学习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是为你自己将来的前途。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要,如果基础没打好,即便你书看得再多也是半成品。现在大学本科的普及率正逐年提高,并且未来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虽然上大学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但如果我们有这个能力,为什么要放弃机会呢?”    
    “我知道,其实每次成绩不好,我也不好受,只是……”    
    “我理解……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我知道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虽然目前成绩不好,那是因为没努力,如果你真下决心好好学习,成绩肯定能上去。这一点我对你非常有信心,你自己有信心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