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发明军的军服和兵器,争取在太阳落山之前将队伍全部整编出来,到时他有大用。

    赵四海虽然不满周士相招纳老弱妇孺,但对整编青壮却是乐意的,他原本就当过明军,虽说周士相的编伍办法和明军的有些不同,但大体意思差不多,况且经过整编,他和大樵山的老弟兄就一个个都能带兵了,虽说伍长、队正和他们想象的都司、守备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总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是。只要有兵,还怕没官当?

    余下800多老弱妇孺,周士相暂时没有将他们分划老营、女营的打算,而是暂时先混置,这样容易打消这些人的疑心,也方便各家年轻的照顾年长的。毕竟有亲人在身边,这心总能安定不少。

    事先有承诺,只要参加,就有饭吃,有肉吃,衣服这一块倒不急。粮食倒是有现成的,大户们接济和未受灾的居民家都被摊了征粮的任务,所以只要把锅一支,就可以开灶。肉这一块却是有些麻烦,最后还是靠的从张昌全家“借”来的三头大肥猪解了燃眉之急。

    到了傍晚时,355名青壮全部整编完成,一个个穿上洗干净的明军军服,手中拿着刀枪,看着确是不错,精神得很。

    胡老大和宋襄公也是快要天黑时从知州衙门赶过来的,不过出乎赵四海的意料,胡老大竟然对周士相招纳百姓全部从军的做法大为赏识,宋襄公也不住夸赞,使得赵四海很是困惑不解。

    周士相却是心里有数,这肯定是宋襄公将自己的想法和胡全说了,这才使得胡全如此支持自己。

    为免有越权的嫌疑,周士相请胡老大任命队正和伍长。胡老大推辞一番后也不客气,当下任命赵四海、葛五、彭大柱、葛六还有秃子为五队队正,余下伍长则都由老弟兄担任。

    因为衙门里还关着几十号清军俘虏,胡老大派彭大柱领一队兵去衙门看守。

    葛五他们刚刚过来,还不知周士相白天到底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等赵四海将公库还有老弱妇孺的事情说了后,果然,他又闹开了。

第四十二章 绑票

    跟葛五他们用大道理解释太过费劲,也不会有效果,因此周士相再次“委婉”的解释了将青壮家人全部纳进军中的意义所在。

    “这些老弱妇孺其实就是咱们手中的人质,你们想,这老婆孩子都扣在咱们手中,到时他能不听咱们的话,不跟咱们走?我们如今占了罗定,打的又是明军的旗号,清军绝对不会放过咱们,所以弟兄们肯定要和清军干一仗,届时这些个青壮就是咱们的凭仗,咱们捏着他们老婆孩子,不怕他们不肯卖命!有人替咱们卖命,弟兄们还怕打不过清军?就是真打不过,有这么多人替大伙顶着,怎么也能跑得掉吧?”

    “有理!”

    听了这个解释,葛五恍然大悟,敢情弄了半天,周兄弟干得是绑票的买卖。

    “道理是有道理,问题是那有八百多人,咱们拿什么养活他们,你今天可是当众保证他们什么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肉吃的!到时拿不出粮食来,怎么办?”赵四海头疼的是这个问题。

    “这件事我已经想好了办法,”说到这,周士相看了眼宋襄公,后者知道他想说什么,不过只是嘴角微微张了张却没有说话。见状,周士相便接着对众人道:“我打算杀大户,把城中所有的钱粮全集中到咱们手中,如此就能养活这些跟随咱们的老弱妇孺。”

    杀大户?

    葛五、葛六两兄弟两眼瞬间泛起光彩,余众也一个个泛出异样的光彩。

    “那以后呢,这罗定总共就几家大户,又被咱们敲了一笔粮食出来,手头还能剩多少,能顶多久?这粮食要是吃光了,咱们怎么办?难不成真要白养着他们?”赵四海还是不看好这个法子。

    “当然不能白养着他们,他们要想吃得好,喝得好,穿得暖,就得跟着咱们接着抢。”

    “接着抢?”赵四海一怔,“抢谁的?”

    “清军。”

    “抢鞑子的?”

    赵四海和葛五他们都是一惊。

    周士相盯着他们:“怎么,你们怕了?”

    听了这话,赵四海顿时不快起来:“秀才莫要瞧不起弟兄们,弟兄们若真怕鞑子,就不会提着脑袋跟你杀进罗定城来了!”

    葛五呸了一口,哼道:“老子天生就是个土匪,以前做些打家劫舍的小勾当,如今周兄弟你说要咱们跟着胡大哥做大买卖,那咱兄弟就跟着干,没说的,抢鞑子的就抢鞑子的!我兄弟二人若是皱个眉头,就不是爹娘养的!”

    “周兄弟,鞑子可不好抢,咱们这次可是侥幸。”做过李成栋亲兵的胡老大却有些犹豫,他可是知道清军的厉害的,这世上可没有同样的事情能做第二回的,真要硬碰硬的和鞑子交手,胜算着实小得很。

    “我听宋先生说过,广东的清军除了重兵盘踞的广州,其余地方驻守的绿营兵并不多,所以我以为咱们大可以从这些绿营兵驻守的地方下手,抢他几次,银子、粮食不都有了?”

    听了周士相的打算,胡老大皱眉道:“这要动静闹得太大,鞑子肯定重兵来剿咱们,到时咱们拖着帮老弱妇孺,哪里跑得了?”

    周士相笑道:“所以我们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叫清军剿不了咱们。”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胡老大一愣,不知周士相说的是什么意思。

    葛五、赵四海他们也是莫名奇妙,这话倒是个稀奇话。

    周士相解释道:“就是抢完这个地方后,咱们马上转到别地去,让清军摸不清咱们在哪,下一处又要抢哪。只要咱们每次下手都在他们前面,他们的鼻子就始终被咱们捏着,到时,不怕抢不到东西,也不用怕被他们围上。他们包围不了咱们,咱们自然可以跑得掉。”

    如此解释,胡老大听懂了,点了点头后,却有些不认可,他道:“照你说的,那我们不成流寇了?老王爷活着的时候就说过,自古官府不怕流寇只畏坐匪,流寇都是起初闹得凶,可时间久了,官府总有对付的办法,所以流寇成不了气候。再说我刚受了永历朝廷的任命,周兄弟在寨子里也说让大伙靠着永历朝廷搏个出身,这要是我们去干流寇的事,永历朝廷那边怎么看咱们?咱们还怎么当这明军?”

    听了胡老大这话,赵四海也道:“对啊,昨儿秀才还对咱们说要发大财,就得自个当官府,可要是咱们去做了流寇,还官府不就干不成了?”

    “流寇和官府并不矛盾。”

    赵四海的这个问题让周士相也头疼,心生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麻烦感,可再怎么麻烦,他总得把话说圆,不然,可就是自个打自个嘴巴了。

    前头说要带着人家当官府发财,屁股一转又说要带着人家做流寇打官府发财,你要不给个合理的解释,人家怎么看你?

    “咱们跟下人手太少,力量也太弱,而且大敌就在眼前,所以这罗定的官府咱们就是想当,也当了几天。几天功夫,能发多大财?因此咱们就得趁这几天把咱们的力量扩大,然后再去抢别的地方,等我们抢得钱粮多了,绑来的百姓也多了,这能打仗的青壮自然也就多了,到时咱们兵强马壮的自然不用怕清军来打咱们,等那个时候咱们才能安稳的干官府的买卖。所以我说,这流寇和官府不矛盾,关键还是咱们实力能不能撑起官府这面牌子的问题!同样的道理,咱们有实力,永历朝廷就会认咱们,若没实力,他们正眼都不会瞧咱们!”

    “噢,对,这不就是那什么,可持续发展吗!”葛五摸着脑袋,总算把这个名词给想了出来。

    “对,可持续发展!”周士相赞赏的看了一眼葛五,后者顿时有一种被认可的喜悦感。

    “那公库是昨回事?你真打算把日后抢来的东西统一保管,然后再分给那些人?”这事赵四海白天就想在心里,直到这会才吐出来要问个明白。

    “不错,我确是准备设立公库,日后弟兄们缴获的钱粮物资一律统一保管,统一分发。”

    当着众人面,周士相不会不承认他说过的事,而且设公库的事情也势在必行,否则,人人都有私心,人人都念着已经到手的财富,那就没人再会死心塌地的清军斗到底了。

    这回不用赵四海说,葛五就已经跳了起来:“弟兄们拼了命抢来的东西却要跟别人分,那弟兄们还抢个什么劲!”

    “对啊,凭什么分给他们?”秃子听了半天,就这件事听得最明白,当下不顾肩膀生疼也嚷了起来。

    周士相示意葛五和秃子别急,他对葛五摇了摇头,说道:“葛五兄弟刚才这话说得可不对。”

    葛五一怔:“不对?我哪说得不对了?”

    周士相道:“敢问五哥,这公库是由何人保管,这分发钱粮又是由何人来负责?”

    “这。。。”葛五哪里知道。

    秃子没好气的道:“甭管谁来保管,总不能让那帮人管咱们的东西吧?”

    “这不结了!”

    周士相猛一击掌,“只要咱们把公库拿在手中,把分发的权力捏在手中,这公库里的东西不还是老弟兄们的?到时分不分,还不是你们说了算?况且,有那么多人替咱们抢,到时不是怕分不分的问题,而是怕大伙拿得动拿不动的问题!”

    “原来如此!”葛五的黑脸立时又红光满面,“我说嘛,周兄弟是脑子好使的英雄人物,怎么就会想出替他人做什么。。。做什么来着?”

    “嫁衣。”宋襄公咳了两声。

    葛五一拍脑袋,兴奋道:“对,替他人做嫁衣!”

    “若是这么个公库,那我没意见。”

    赵四海仔细琢磨,真要是把公库的权力捏在自家兄弟手中,那就是再设上一百个公库也没问题,反正东西都是自家的,到时想拿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想到此间好处,不禁露出笑容。

    “弟兄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没,没了!”

    周士相的安排全是为老弟兄们着想,又好一番解释,众人哪里还有什么不满。

    胡老大笑着摇了摇头,宋襄公将周士相要做的事情都和他说了,虽然有些做法传了出去名声不太好,不过他本就是个土匪,又怕的什么名声不好。

    宋襄公那句话说得最实在,有人有粮有地盘,你才是个官;没人没粮没地盘,你就是个匪。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因此只要周士相的法子能让他胡全快速拥有自己的人马,地盘,他便无条件支持他。读书人嘛,脑子肯定要比咱们这些粗人好使,那花花肠子就让他们动吧。

    “大伙既然对我的安排没有意见,那就请大伙打起精神来,这两天把手下的兵好生训一训,两天后咱们就要领着他们干大事!”

    。。。。。。。。。。。。。。。。。

    急需推荐票冲击首页新书榜,错过这周,我再无机会,请各位书友能够予以火力支援!

第四十三章 太平

    干什么大事?

    自然是杀大户和裹挟城中余下百姓的大事。

    裹挟的百姓越多,可用的青壮才越多!

    周士相不是不想马上就动手,可今天刚刚才把那些灾民招纳进来,那些青壮更是才换了军服,上下之间恐怕连名字都不清楚,心里也多半惶恐着,如此情形下,让他们去包围那些他们平日尊敬的士绅大户,他们会怎么想?

    而且抄大户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彻底裹挟全城百姓才是周士相的终级目的。有产者有恒心,那些没有受灾的百姓只要自家但能支撑下去,就很难放下一切带着全家老小迈上投军之路,因此是没法对他们跟如同一无所有的灾民一样进行鼓动诱。惑的,唯一的手段只有武力逼迫。

    周士相最缺的就是武力,哪怕他现在手下有几百个忠心耿耿的士兵,他也绝对可以轻轻松松的将罗定居民全部裹挟走。可惜,他没有,因此只能一步步来。

    这两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那三百多个青壮加以初步训练,并妥善安置那些老弱妇孺,使这些人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集体归属感,如此才能捍卫这个集团的利益。

    周士相将自己的想法和众人说了后,大伙都表示同意,眼下还是先得把刀把子彻底握牢才行,要不然,抄大户和裹挟剩下百姓的事就没法做。

    练兵倒不是什么麻烦事,胡老大也好,赵四海也好,这一众汉子里少说也有七八个都在军中干过,所以知道怎么练兵,无非就是打骂而已。

    周士相当然属意后世的练兵方法,但眼下时间太急,他又只需那些青壮两天后能服从命令,并无指望他们马上就能上阵杀敌,因此没有就如何练兵发表意见。和后世练兵方法比起来,打骂或许更加有效率,因为受众不同。

    趁着一众老兄弟基本都在,宋襄公觉得有些事情不妨就定下来。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大伙认可设公库了,那以后钱粮什么的就全部统一由公库保管,然后再由公库统一给各队分发。

    周士相补充了几句,他说不仅是钱粮要入公库,以后缴获的兵器、战马、牲畜的也全部要交公库,各队不得私藏,若是有人敢私藏不上交,那就得受处罚,不然,如何叫其他弟兄心服?

    怎么处罚?自然就是行军法,砍脑袋!

    砍脑袋是胡老大亲自发的话,他清楚,只有维护公库的权威,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威。倘若这些手下有了好东西不交上来,那他这首领便没法做下去。

    防微杜渐,事先把规矩定下来,日后才好执行,不然等出了事再定规矩,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周士相认同胡老大的处罚意见,公库是他提议设立的,于公于私他都要绝对捍卫公库的权威性,不然,要这公库做什么。乱世用重典,犯了规矩就得砍脑袋!

    众人对此都没有意见,周士相给他们说得明白,公库里的东西其实都是他们这些老弟兄的,因此他们哪里会容忍有人偷藏东西不上交。

    “谁要敢藏着瞒着,不等大哥发话,老子先砍了他的脑袋!”

    葛五恶狠狠的骂了句,他是地道的土匪,在场这些汉子有好几个都是他原来的手下,听了这话,自然寒噤。

    大伙没意见,宋襄公便将今日那六家已经往衙门送了70石粮食的事说了,余下50石明天日落之前也会凑齐送到。

    胡老大趁热打铁,要宋襄公以后就专门负责公库的事,所有的钱粮也从现在开始入库。

    对此,宋襄公当仁不让,不过却说手下还得有人才行,不然,如何看管?

    公库如今是大伙的全部家当所在,当然要有信得过的弟兄带兵看着,胡老大询问周士相和宋襄公由何人带兵看管公库时,赵四海毛遂自荐。

    赵四海为人精细,显然比葛五他们更加叫人放心,宋襄公没有异议,周士相也不反对,当下胡老大就定了下来,以后赵四海的这队兵专门负责公库看管。

    周士相又请宋襄公负责老弱妇孺的安置,宋襄公想了想后点头同意,建议以后公库和老弱妇孺一起,这样到时分发粮食也方便些。

    众人都道可以。

    秃子忽然开口问道:“那咱们以后叫啥营头?”

    营头?

    周士相一愣,没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宋襄公替他解释了下,所谓营头,就是兵马的称呼,现在广东境内的明军就有很多营头,如两广总督连城壁手下的兵马除了督标营外,还有忠勇营、忠义营、水师正营等,四府巡抚张孝起麾下的人马则叫“义勇营”,总之,这营头听着得威风,绝不能起个阿猫阿狗的名头,那样不但听着不响亮,还会让自家士兵堕了士气。

    “不错,咱们如今不是落草为寇的绿林好汉,是得有个正经的营头,这样别人才能记住咱们是大明官兵,而不是一伙强盗土匪。”

    胡老大念念不忘他现在的身份是大明罗定参将,身为一州参将,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兵马有个响亮的营头。日后真若打出番局面来,他胡全可就名声远扬了。

    宋襄公沉吟片刻,说咱们既然是在罗定反清,那就叫罗定营吧,一听就明白咱们是哪的兵马。

    “不成,绝对不成,什么罗定营,听起来一点也不威风!”葛五猛摇头,十分不满宋襄公起的营头。

    宋襄公白了他一眼:“那你说叫什么好?”

    “要我说嘛,这名字不但要威风,更要显出咱弟兄的义气来!”葛五哪里会起什么营头,不过却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这营头一定要显出义气二字来!

    “对,要显出义气来,咱们弟兄提着脑袋干大事,靠得可不就是义气!”

    “宋先生就按着葛兄弟的意思给大伙好好想想!”

    葛五的意见得到了众人一致拥护。

    “要显出义气来?”

    宋襄公闭目沉思,片刻睁开眼,已是有了,“那就叫义和营吧。”

    “义和营?”

    刚端起碗喝口水润润嗓子的周士相听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