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着他们做什么,都杀了了事。”

    说话的是第四镇的镇将王有喜,江西绿营出身,广西巡抚邵九公的老部下。

    “好咧!”

    张月本就有意杀俘,听到王有喜这么说,立时大声应了下,就要去下令处斩俘虏,卢光祖却喝道:“不能杀!”

    王有喜皱眉看向卢光祖:“为何?”

    卢光祖上前摇了摇头,说道:“大帅说过,汉人不杀汉人。”

    王有喜冷笑一声:“这些人算什么汉人,从前都是清军,手上哪一个没有咱汉人的血。”

    卢光祖听了这话,沉默片刻,开口道:“王将军,从前我们也是清军。”

    闻言,王有喜一滞。

    卢光祖劝道:“王将军,咱们打了这么多年仗,死的人够多了,这些人既已归降,何必还要处决他们?大帅一直说,人口是咱们大明的最重要战略物资,少一个就得花上二十年时间才能重新成长一个,时间太漫长了。我们不能再如从前一般大肆杀俘了,这些人不如送到安南赵都督手下,用不了两年,便又是一支精兵啊。”

    此时,后方的邵九公也派快马赶到,要卢光祖和王有喜对吴军方面放下武器的官兵不得屠戮,大军入贵州后更要安民抚民,不能破坏城镇,更要约束军纪,王有喜遂不再反对卢光祖的安排,吩咐部下将俘虏尽数送往广西,尔后再行安排。

    独山这座入黔门户既下,卢光祖和王有喜立即率部向平浪、都匀进军,以期以最快的速度攻占贵阳,完成军帅府切断云贵同川陕联络的战略意图。(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十章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

    广西方面集结完毕,发起西南战役前夕,周士相特意给广西巡抚邵九公发去急递,命其全权节制王有喜的第四镇、王兴的第十镇、卢光祖的远征军第二镇、广西新建的狼兵第三镇。此四镇同时合编为西南野战军团,军团都指挥一职由邵九公暂代。大军所需粮草辎重则由两广总督宋襄公并广西布政使张自昌负责。因广西残破,难以承担大军所需粮草,因此西南野战军团的粮草主要是广东方面经由水路输送而来。这当中有近一半是远征军从安南运回的稻米,即便如此,广东的压力也很大,因为这次西南战役,是军政同时着手。

    军帅府的要求是大军每占领一地,就要立即恢复当地民生,设官治民,召集流亡,恢复生产。前者容易,后者却是复杂得多。不仅需要大量的官吏,还需要大量的粮草赈济百姓,其它如农具种子、简单的生活用具数量更是惊人。宋襄公为此曾致书周士相,坦称西南战役一开,广东近年来所有产出将尽数为之耗空。未来云贵两省所需要的官吏数目也将抽走广东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谓从此粤省再无闲人。

    周士相在回信中对宋襄公如此说道:“粤省是我太平军最先光复的省份,也最早进行建乡设村,昔有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方有灭吴之成功。今以广东一省力担西南,苦在眼前,却利在千秋。唯有使西南尽快安定,百姓不再饥饿,我辈才算光复成功。否则,地方仍不靖,百姓仍挨饿,为活男而溺女,为活子而卖妻,光复又有何意?”

    邵九公没有想到他还能重新东山再起,成为领军大员。

    去年的柳州之战,邵九公指挥不利,若不是第五镇在于世忠的指挥下拼死南下,只怕广西早就落入线国安之手。战后,邵九公被升任广西巡抚,看着是出任封疆大吏,但对于重视军功的太平军而言,邵九公的前途明显不如那些直接领军的同僚明亮。虽然定武朝廷组建后,邵九公依旧得封新丰侯,但这个侯爷的含金量远不如同为侯爵的葛义、铁毅,及被追赠为忠国公的于世忠,蒋和、苏纳等人。并且长期在广西,远离南京政治中心,使得邵九公也以为自己被大帅冷落,一度有些灰心,甚至生了告老回江西老家的念头。不想,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帅并没有忘记他,重新委他以重任,虽是暂代都指挥,邵九公却知这是大帅给自己的一个机会。接到组建西南野战军团的公文时,邵九公当真是万分狂喜。

    命令卢光祖和王有喜他们善待吴军俘虏,自不是邵九公善心发作,而是周士相对他有明确的要求。周士相要求邵九公对吴军和清军要区分对待,要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对于顽固抵抗的吴军要坚决予以歼灭,对于主动放下武器投降的吴军将士则要善加安抚,绝不能一昧杀戮。

    周士相如此要求自然是鉴于吴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不再是助纣为虐的绿营兵,并且吴军的成份十分复杂,真正属于吴三桂的嫡系兵马恐怕不足四分之一,余下都是原明(清)军各部,派系复杂,内中不乏首鼠两端之辈。对这些人,适当的拉拢很有必要,不但可以减少太平军的伤亡,也可加快战争的进程。单纯的杀戮固然可以令吴军恐惧,但却也会让云贵的吴军没有退路,和太平军死战到底,这显然是不符合此次西南用兵意图的。

    快打快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云贵,是周士相为西南之役定下的基调。唯有快,才能迫使吴三桂从中原分兵回援,如此便会影响他和满清的决战,在战略上达到了牵制吴军北上脚步的目的。当然,在一些人看来,周士相此举也是间接帮了满清的大忙,不过在周士相自己看来,这个忙必须帮。因为如果不帮福临这个忙,周士相就无法将满州老老少少全堵在北。京一锅端。满州退回关外成为后金,重演万以来的史,周士相是绝对不愿意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干净。

    周士相要打的是灭族之战,吴三桂动作太快,只会让满清放弃北。京逃往关外。周士相依稀记得前世史中,当大江南北遍唱《逐满歌》,皆诵《革命军》时,摇摇欲坠的满清是准备逃往关外,逃回他们从汉人手中抢来的所谓老家的。若不是袁世凯搞了优待清室的条文,恐怕满清真的就此出关。

    前世,周士相很遗憾满清没有逃出关外,因为那样的话,满州必定会被彻底清算,毕竟两百多年后,世界已经是热兵器时代。没有所谓的优待清室条款,逃出关外的满清注定会被清洗掉,从而就不会有几十年后“招魂”,更不会有什么紫气东来,天坛祭祖,满屏的辫子。

    现在,周士相却不希望满清逃出关外,因为太平军严格来说还是支冷兵器的部队,如果满清逃出关外,就会加大围剿他们的难度。毕竟关外现在根本没有汉人,没有数十年时间,是不可能让关外恢复到万以前状态的。那时,关外有三百多万汉人。没有汉人在那扎根,完全要靠军队一次次出关“扫荡”如游击队般存在的满州人,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小。关外很大,白山黑水,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明清之争,亦或汉人和满州的这场持续了四十余年的战争,周士相早在香山时,就为之定了性两个民族,只能有一个存在。

    想要一劳永逸解决满州,惟有将他们留在北。京。所以周士相必须发动内战,他不相信吴三桂会和他一样对满州有着滔天血海之仇。

    福临放弃北。京出关是一个假设,另一个假设就是福临向吴三桂投降,满州人和那帮替满州做狗的汉奸摇身一变成为永大明的官员,福临甚至还能混个什么公,什么侯,或者什么王。这看起来很荒唐,可却有着现实的可能性。

    无论哪个假设,对吴三桂动手都是迫在眉睫的事。第一步就是牵制吴三桂,所以西南战役必须快,若是在云贵耽搁得久了,对中原战局的影响便不会太大。虽然对云贵用兵,周士相对外宣称的是解救边外的李晋王,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太平军和关宁军内战的开端,这没有什么可讳言的。周士相从来不在乎所谓明眼人的看法是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十一章 钱多人傻速来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一心要在西南打出威风的邵九公将这八个字牢牢记在脑中,只是如何攻心,在具体实施时,却有点变样。

    准确的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八个字从镇江传到广西,再落实到那些吴军将领身上时,简单而干脆的物化成了钱和女人。

    拿下独山城后,卢光祖的远征军第二镇和王有喜的第四镇作为先锋,一日也不休整就向距离独山八十里的平浪司进军。

    和太平军一起赶往平浪的还有一人,此人叫李治亭,是原清廷江西巡抚张朝的幕僚,明朝举人出身,文笔十分的出众,在江西一带颇有名声。不过此人的座师比他更有名,乃是曾今的阉党骨干,现如今的清廷中和殿大学士冯铨。李治亭能在张朝的手下参赞军政要务,便是因为其师冯铨的推荐。

    在江西时,李治亭曾数次替张朝策反过一些南明义军,除此之外,为了瓦解明军和抗清汉人的斗志,李治亭还在张朝的授意下为满清入关统治写过不少粉饰文章。太平军从广东攻入江西,打下南昌后,张朝和佟凤彩等人皆被肢解弃尸,这李治亭却是不愿和主子同殉,而是向太平军摇尾乞怜。因其文彩不错,太平军用得着,便捡了一条命,留在江西巡抚衙门当书办。

    有一次时任江西巡抚蒋和急着给广西的邵九公写一封公文,可是他压根不识字,哪写得出。手下倒是有几个老书办,可笔墨有限,不能准确的表达出蒋和想要的内容。蒋和急得不得了,这时李治亭毛遂自荐,说不如让他来写。结果李治亭一挥而就,那几个老书办看过,都是称赞,读给蒋和听,蒋和也是大喜,认为此人是个人材,一定要重用。可没等蒋和准备重用这李治亭,他就被一纸调令给召回南京去了。

    没了蒋巡抚的提携,李治亭自是仍就当他的书办,不过还好,江西布政使李之粹知道他的本事,觉得这李治亭做个小小书办实在是浪费了,便准备向军帅府保他为一县父母。恰好此时广西巡抚邵九公上奏军帅府,说广西官吏空缺太多,请求军帅府能够派一些官吏到广西。蒋和公文过来时,李之粹的保举信也正好送到,于是军帅府主持地方官吏选调的桂永智便将李治亭联同其他一些人都给派到广西。

    金子到哪都会发亮,李治亭到了广西没几个月,就被巡抚邵九公相中。和蒋和一样,邵九公也认为写文章出色的李治亭是个人材,加上其人也是八而玲珑,口舌过人,便一心栽培。这一次李治亭便是奉邵九公之命,随大军一同入黔,对吴军大打金钱和美人攻势的。

    没准确弄明白大帅说的攻心到底是什么意思的邵九公,将“攻心”理解为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只要你们肯降。

    而具体执行给钱给女人的李治亭却有着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一定要大方,一定要出手阔绰,绝不能斤斤计较,只要你开出价码来,那是断不还价。

    得知李治亭在贵州挥金如土,邵九公倒是有些吃不消了,可是李治亭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顾虑,坚定的拨款于他。

    李治亭是这么说的:“咱们给钱,可吴三桂同样也给钱,所以咱们给的钱一定要比吴三桂多,多到那些人无法拒绝。如此,投奔咱们的,或者答应咱们条件的人就越来越多,长此下去,就是吴三桂的嫡系将领恐怕也得为之动心。”

    李治亭的观点用一句话便可以概括,那就是一定要给云贵的吴军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太平军的周大帅比吴三桂要大方!

    除此之外,李治亭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和那些劝降对象绝口不谈立场,也不要求他们一定就要投奔太平军,只要他们拿了好处到别的地方就行。

    除了送钱收买贵州的吴军将领,李治亭还深知人心,他送给那些吴军将领的女人可不是青楼的货色,也不是从民间抢来的美女,而是清一色旗人贵妇。且不说这些旗人贵妇到底是不是如李治亭对那些吴军将领吹嘘的高贵,又是否真是姿色不错,那吴军的将领还真吃一套。因为旗人贵妇从前在他们眼里,那可都是高高在上的,今日却成了自己的跨下玩物,这成就感不是一般的满足。

    为了搜刮足以满足吴军将领的旗人妇女,广西巡抚邵九公破天荒的以广西巡抚的名义发文各省,请求将境内的旗人女子年轻者送往广西,结果这一来倒让许多沦为娼妓的旗妓有了新出路。当然,各地也不乏将官府配给自己的旗女再卖给官府的。

    随着金钱和女人的攻势奏效,太平军不断逼近贵阳。只是伴随行军队伍的旗人妇女却是越来越多。广西巡抚邵九公特意下令要前线调拨上百辆马车供李治亭使用,而这些马车是专门供那些旗人妇女乘坐的。

    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现了,太平军的火炮还没架起,战线的一端,却来了许多吴军将领和士兵,他们一边收着钱,一边享受着从前做梦都骑不得的旗人贵妇。吃喝嫖赌一番后,太平军便忙着将火炮收起,因为他们要攻打的城池已经主动开门了。

    就这样,从都匀至贵阳一路,吴军几乎全部被李治亭拉拢,每日唿酒玩乐声盖过了大炮的隆隆之声和喊杀之声。贵州巡抚张国柱哀嚎,他的兵哪都好,就是见不得钱,见不得女人。

    前线自然有军情司的人,消息很快就报到了镇江。

    周士相对此也是哭笑不得,因为他觉得被邵九公和那个李治亭如此一弄,他周大帅现在给人的印象恐怕就是“钱多人傻速来”。

    不过,他很认可这种做法,他对郭雄等人道:“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但没说武官不能爱钱,不可好色。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次兵伐交,最后没办法了才动粗操家伙。若是能不损一兵一卒,只用些金钱女人就能取得动兵的效果,那何乐而不为呢?”

    然周士相却深知,以职位、金钱、美女收买吴军将领,虽然一时有效,但其实却弊端极大,然而只要太平军能擦控全局,这些被钱和女人收买的家伙还是要一步步淘汰掉。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礼服人

    驻守贵阳最后一道门户龙里的总兵吕三贵必须做一个决择了,那就是是以死捍卫龙里,誓保贵阳,完成当日对巡抚夏国柱的诺言,还是被贼秀才的“以礼服人”说服。

    李治亭很享受这种别人在纠结,在煎熬,痛苦做出选择的过程,因为这让他想起了当初的自己。

    身为汉人,身为举人,身为大明朝士绅的一员,对于清兵入关,李治亭早先也是排斥的。只是,当他发现大清兵的刀杀人比较快时,他在纠结之后,迅速做出了选择。在江西时,针对那些抗清义师所提出的清为满州异族所建,入关乃是征服汉人,所以汉人必须起来反抗一说,李治亭动用妙笔,首先就是替满州人正名,称他们并非异族,而是生活在大明朝统治之下的关外臣民。故而,满州人和关内的汉人流民一样,在受到明朝压迫时,理所当然要奋起反抗。同理,汉人的农民都可以当皇帝,满州人一样可以当皇帝。华夏以来,汉人统治异族为合理,反之,异族统治汉人亦不为过。关键在于,所行国策,治国之策,是否符合儒家之道,一昧秉持“华夷”之辩的陋习,那肯定是不对的。若圣人在世,也当行变通,以为切实。

    如此文章,自是得了清江西巡抚张朝看重,至于这满州大兵入关后的所作所为,李治亭自是视而不见,便是不得不提,也是寥寥数语,大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屠城也非满州独有,古来便有之嘛。剃发易服什么,也是新朝雅政,另外还有汉人已经腐朽,正需新血注入等等新解。在太平军攻入江西之前,李治亭正在研究融合说,此说若成,则满州入主中原统治汉人便是天经地义了。只可惜老天爷没有给他机会让他的文章在清廷眼中大放异彩,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了“华夷之辩”的最坚定支持者,并且机缘巧合的充当了完成华夏一统的“急先锋”。

    黄金三百两,铸有周大帅头像的银元三箱,还有一位爱新觉罗家贵妇,是李治亭为吕三贵带来的大礼。如果这些不够,那没关系,他还有很多,只要吕三贵开出价码来,他李治亭是断然不会皱一点眉头的。

    “吕将军从前是巩昌王殿下的部属,我家大帅和巡抚大人对巩殿下都很推崇,此次出兵入黔,亦是为了解救悬于边外的李晋王和巩殿下。将军虽然现为吴军,但不可否认,将军是抗清英雄,且将军素来忠义,也不忍李晋王和巩殿下流落边荒吧。”

    “以礼服人”同时,李治亭也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吕三贵从前是巩昌王白文选的部将,清军攻入昆明后,因失去和白文选的联络,吕三贵才降的吴三桂,故而李治亭便从此处着手切入,情礼两全,不怕他吕三贵王八吃秤砣。

    纠结了半天的吕三贵终于有了反应,他眼了眼那些黄金和银元,脸颊抽了抽,然后咬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