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锦绣荣华 作者:殊默(晋江vip2015-02-13完结)-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好,请叫我夏紫薇。而我的尔康……
    马丹越奕祺你就在漠北搅基搅到死吧!
    再见!
    ————
    穆锦程回归穆府两月后,穆候终将她的新名字写上了穆家族谱——
    嫡长女,母王氏,年十五岁。

  ☆、第66章

穆家突然多出个嫡长女,生活安逸闲得各种疼的京中贵妇们八卦之魂熊熊燃烧。
    穆家对外宣称的是——早年穆候夫人有孕,大夫诊脉,诊出两个脉象。后穆候夫人上大佛寺拜佛,主持申科大师为其仆了一卦,道穆候夫人孕有双生兄妹,二子相克,只能留其一,否则日后穆家定遭大难。
    日后穆候夫人早产,费尽千辛万苦诞下双生兄妹,果不其然,哥哥一出生就生体羸弱,妹妹反而健康活泼,正应了大师二子相克之卦象。
    然,哥哥妹妹,均是亲生骨肉,无论哪一个,穆候都不忍心痛下杀手。太夫人为了穆家未来,狠下心,命人将妹妹抱走,骗了穆候夫人说是已经除去,并对外宣称穆候夫人仅诞下一儿,正是世子锦程。
    无奈命运强硬,穆世子将养到十四岁,还是死于非命。
    穆候夫人因痛失爱子沉疴不起,太夫人和穆候合计一番,念着孩子已经没了一个,另外一个更不能让她流离失所,寄人篱下,便派人四处寻找,终于在年轻将穆家这颗沧海遗珠寻了回来。
    以上故事如此离奇曲折,京中贵妇是惊叹不已,对这位未曾谋面的穆家小姐好奇得紧。
    于是乎,邀请穆候夫人到府上赏花看戏听书的帖子络绎不绝地投向穆候府,帖子上都指明了,希望穆候夫人能带上家里的三位小姐一块儿出席。
    穆候夫人只继续称病,均一一回绝。
    诸位夫人这下子更抓慌了。跟百猫抓心似,快被漫无边际疯长的好奇给折磨疯了。
    一时间,穆家小姐穆元华成了京城当红的话题。
    这位小姐到底是什么模样儿,是否是与穆世子一模一样?侯夫人总不带她出来交际,是否是因为女儿克死了儿子,对她心生怨怼?
    夫人们各抒己见,讨论得不亦乐乎。
    大有将这个话题开成百家讲坛的意思。
    任凭外面流言满天飞,穆家人自岿然不动。穆候夫人不见客,亦不出门应酬,每日只在穆候府这方寸天地中,养病养性情养女儿。
    穆家想将穆元华藏着,可耐不住话题热度太高……把太皇太后都惊动了。
    穆元华归家的第三月,太皇太后宣了懿旨,命穆家太夫人携曾孙女儿穆元华,进宫陪她老人家说话。
    别人家的帖子穆家可以挡,可是太皇太后的懿旨,给一百个胆子,穆家也不敢回绝。
    宣召当日,太夫人带了穆元华,一大早天没亮,就出了门。
    回到京城,这还是穆元华头一回出穆候府。
    强忍着心里头的念想,穆元华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车窗户,却不敢如以前一般,打开来看外面的风景。
    见她这小心谨慎的样子,太夫人又是心疼又是好笑,说:“要是真想看,就打开个角儿,瞧瞧罢。”
    穆元华精神一震,继而摇头:“还是不了。”
    太夫人对她招招手,让她坐到身旁来,问:“头一遭这样子进宫,紧张吗?”
    穆元华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以前倒是进过很多次,规矩都懂得的。只不过,是头一回见太皇太后,心里面还是有些怯怯的。”
    太夫人笑了,揽着她的肩膀,道:“太皇太后人和善得很,你呀,就将她当做亲亲曾祖母来对待便是了。”
    太夫人这话让穆元华放轻松了些。
    马车走得快,时间过得更快,待祖孙两个递了牌子进了宫,天已经大亮了。
    被人领着来到太皇太后住着的长乐宫,穆元华一路上目不斜视,低着头进了门。
    太夫人身为大长公主,太皇太后一向免她跪拜,进了大殿也不过行个姑嫂之间的礼。
    倒是穆元华,结结实实地跪下行了大礼。
    “这就是穆候的沧海遗珠罢?瞧着就是个可人的。”太皇太后的声音慈祥温和,“抬起头来让我们瞧瞧。”
    被大理石地砖磕得膝盖疼的穆元华心中骂过一遍万恶的封建大地主,这才故作娇羞地,怯生生地抬起了头。
    不敢正眼瞧太皇太后,可只用余光扫视一圈,穆元华就在心里默默地跪了——
    这一圈全是人!粗略估计下有□□个……
    穆元华无力吐槽——
    果真全民皆八卦!皇家的女人全出动来看我这只猴子了……吗?
    太皇太后眯着眼瞧了穆元华好半天,才转头对太夫人道:“你们穆家风水好,养出来的小姐也是齐全模样儿。”
    说完,太皇太后将手对着穆元华虚虚一托:“起来罢。来人,给穆小姐赐座。”
    太皇太后话音一落,马上有人悄无声息地飘出来,扶着穆元华起了身,一旁坐下。
    深知自己此次是来满足皇家女人的好奇心的穆元华很老实在一旁扮演安安静静的猴子,任她们尽情围观。
    太夫人就坐在太皇太后右手边上,和她两个家长里短地说话。
    一年集训早让穆元华练就了一身老僧入定的好坐功。只是可怜了作陪的太后皇后以及各路公主妃嫔,太皇太后和穆家太夫人聊得正好,完全没她们插话的余地。
    偌大个宫殿,就她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太后和皇后偶尔还能插上一两句,别的人真的就是来当摆设的了。
    穆元华感叹——
    这就是好奇心的代价啊!
    要八卦,没自由!
    太皇太后双簧茶话会开到一半,长乐宫宫女前来传报——
    太子下了朝,即刻即到长乐宫,给太皇太后及诸位长辈请安。
    听到宫女嘴里说出的太子二字,穆元华心一跳,忍不住微微偏了头,用余光扫了殿门一眼。
    太子的出现似乎是在太皇太后的预料之外。
    太夫人看了台阶下一旁乖巧坐着的曾孙女儿,起身向太皇太后告辞:“一不留神,也坐了这么久时候。太子即到,我也该走了,在此,向皇嫂请辞。”
    知道太夫人不想太子与穆元华碰面,太皇太后亦有此意,允了。
    时机错开刚刚开,太夫人携曾孙女儿才从偏门出去,太子就大步迈进了正门。
    满怀希望的目光在大殿上扫了一圈,没看到心中想念的人,太子难掩失落神色,拜倒,给在座诸位长辈请安。
    见太子如此,太皇太后心中疼惜,可又不好说什么安慰的话,最后也只能让他起身,赐了座。
    ————
    虽说太夫人已经向太皇太后告了辞,可太皇太后知道她坐了一上午,碍于太后皇后等人在场没怎么吃东西,倒是让尚宫先带着祖孙两位用了些小食,再让她们出宫去。
    这一下,又耽搁了些时间。
    等太夫人携穆元华上了马车,准备出宫时,已经将近未时了。
    马车安稳地在宫道上行驶,穆元华扶着太夫人的手,被车子摇得昏昏欲睡时,车子突然毫无预兆地停了下来。
    接着,听到车夫跳下马车,扑通跪下:“奴才参加太子殿下。”
    穆元华心猛地一跳,不由自主地看向太夫人。
    太夫人蹙着眉,盯着车门,不言语。
    继而,太子温润如玉的声音响起:“穆太夫人,孤想与穆小姐见上一面,说两句话,可否?”
    太夫人想也未想,就一口回绝:“太子,我家姑娘已经靠着我睡着了,不好将她叫醒,你请回。”
    隔着马车,穆元华看不到太子是何神情。
    只知道,他静默了许久,方开口道:“如此……那孤日后,再去府上拜访。”
    太夫人用力地搂了楼穆元华的肩,对着车外说:“毅勇侯府,静候太子驾到。”
    又过了一会儿,马车继续开动。
    明明隔着车壁,穆元华还是感觉得到,太子灼热的目光落在马车上,追逐着,追逐着,一直到马车走得远了拐弯了,才渐渐地,凉下去。
    ————
    看穆元华心不在焉的样子,太夫人突然问了她一句:“你可会怨我不让你与太子见面?”
    穆元华回过神,摇头:“怎么会。见到太子,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怎么说,现在和以前不同了。
    我不再是穆候世子穆锦程,而他仍旧是大周朝太子刘谨。
    我尚未婚配,而君已有妻。
    关于与他共有的那些往事记忆,应当如云烟散去,莫提,莫说。
    就这样子罢。
    ————
    穆元华思绪万千之时,太夫人开口道:“太子妃已经有孕五月。如果一举得男,就是长子长孙,想来皇上应该会将他封为太孙。”
    听太夫人这样一说,穆元华微微一怔,开口道:“这很好呀。”
    看她是真的不介怀,太夫人心里头一松,话题猛地一个漂移,拐了老大一个弯子:“去年我和越哥儿说过了,请他务必今年冬日回京。眼瞧着寒冬来临,大雪封路,匈奴人不会入侵……他也该回来了。”
    听到太夫人这样大喇喇地说越奕祺,穆元华还是略略害羞了一下,小小声应了一声:“谢谢老祖宗。”
    “这谢谢二字,从何说起?”太夫人取笑了她一句,又有些担忧,“只是关于越哥儿的流言……”
    听太夫人这样说,穆元华就知道她提的是京中盛传的威武将军小公子越奕祺好南风的流言。
    替越奕祺大大地害臊了一番,穆元华道:“他人不在京中,别人爱怎么编排,他也管不到的呀。”
    太夫人低低叹了一口气,镇重其事地对穆元华道:“好孩子,你答应老祖宗……若是越哥儿明年六月之前不回来,你就从了我和你父亲的安排,嫁给……该嫁的人。”

  ☆、第67章

听到太夫人这样一问,穆元华只一愣,答:“他会回来的。”
    可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打脸的。
    这一整个冬天过完,再一直过完年,开了春,还是没有越奕祺回京的消息。
    元宵过后,谢嘉靖和穆安若的婚事终于尘埃落定。两家合过八字换了鸾书,穆安若就被谢家定了下来。
    只不过这婚期,穆家还想缓一缓。穆安若年纪小,穆候夫人想将女儿在身边多留几年。
    而谢家也想着待谢嘉靖考了功名之后,再给他娶妻。
    谢嘉靖得了媳妇儿,高兴得不要不要的,读书更加上进。若说之前是悬梁刺股闻鸡起舞,现在简直是疯魔了,觉都不要睡的,每天就打鸡血似的读书读书,干劲十足。
    过完了正月,会试恩科即将开考。
    这是自先帝驾崩后头一件国家大事,各地学子纷纷入京应试,京城比之往常,热闹百倍。
    会试揭榜,谢嘉靖榜上有名。
    谢穆二家皆大欢喜。
    殿试设在三月底。
    榜下捉婿之事自古有之,尤其此次还是今上登基后头一回取进士,优秀的男儿定不在少数。
    京中勋贵人家盯着呢,就等着殿试结束后,投资个女儿,赚个进士女婿。
    谁知道,离殿试还有七日之时,皇上在朝堂上发话了——
    你们没事别打朕的学生的主意喲!
    皇上的学生,指的可不就是即将在殿试上被录取的进士们。
    皇帝此话一说出口,朝中大臣们暗地里开始嘀咕犯愁——
    皇上这什么意思嘛?!难道是要把进士们当成礼物送出去不成?!
    大臣们烦恼并忧伤着,殿试如日举行。
    这几日里,穆安若都魂不守舍的,穆紫若穆元华看她这模样,干脆将这日的家政大权揽了过来,让她好好地在一旁给谢嘉靖担忧。
    殿试结果填榜后,皇上于太和殿进行传胪大典。
    状元为金陵学子薛朝义,榜眼乃谢相嫡孙谢嘉靖。
    而呼声最高的会试第一名江西学子卫征,一肚子锦绣文章,最后却只点了探花,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球。
    日后,说起这次殿试结果,世人纷纷传说卫征是因为性子太过高傲,在殿试上少言寡语,这才失了圣心。
    可真相实际上是……
    “皇上对咱们穆家实在是盛眷太过了。”太夫人对着陈妈妈低声道,“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妈妈略一思索,问:“老祖宗说的可是谢公子中了榜眼一事?说起来,这圣眷,还是谢家享得多一些。”
    太夫人未置可否,只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
    谢嘉靖高中,穆家最高兴的人,当属穆安若。
    “真真是守得元开见月明了。”穆紫若双手合十,由衷地替穆安若高兴,“佛祖保佑。”
    穆元华在她脸上拧了一把,取笑道:“堂姐你什么时候开始信佛的,我怎么不知道?”
    穆安若因为高兴,这几日都是容光焕发的。
    大大方方地接受了两位姐姐的祝贺,穆安若说:“听闻此次的状元郎也才二十岁,少年英才,十分难得。”
    听穆安若这样说,穆紫若也是十分钦佩:“可不是,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听说皇上还在殿上夸他国之栋梁呢。”
    穆元华噗嗤一笑,自觉失态,赶紧掩嘴,一脸揶揄地看着穆紫若:“状元郎不仅年纪轻,听说模样长得也是极好的……游街的时候,都快被姑娘们扔过来的花果给埋了!而且呀……状元郎还未定亲,绝佳的夫君人选呀!”
    听出穆元华话语中的意思,穆紫若又羞又气:“你这张嘴,就没吐出过象牙!”
    说着,穆紫若就伸了手过来,佯装要撕穆元华的嘴。
    穆元华乐呵呵地躲在妹妹穆安若身后,与堂姐嬉闹戏耍。
    姐妹三个才闹腾一会儿,太夫人身旁的陈妈妈急匆匆赶来,寻穆元华:“二小姐,老祖宗那边寻你说话。”
    穆元华一愣,看看姐妹两个,不解:“老祖宗……只寻了我?”
    陈妈妈点点头:“你快随我去吧。”
    陈妈妈行色匆匆,穆元华只当太夫人有要事找她,和姐妹道了别,跟着陈妈妈离开。
    走了好一段路,穆元华发现不对劲:“陈妈妈,去老祖宗的屋子,过了月亮门就是了,为何要兜那么大个圈子,绕到后花园来?”
    话才说完,穆元华一抬头,看到隔着流水对面的假山下立着一位陌生男子,心里头咯噔一下,一个不好的念头浮出水面。
    似乎听到了穆元华说的话,那男子循声转头,和穆元华打了个照面。
    微微一怔,男子对着穆元华遥遥施了个礼。
    穆元华按捺住心底的不舒服,给他还了个礼。
    两人的交流也仅限于此,不一会儿,陈妈妈就领着穆元华出了后花园。
    ————
    下人通报后,穆元华进了太夫人的屋子,请了安,然后乖觉地立在一旁。
    “今儿是抽了什么风?我们家二姑娘这般懂事了?”
    太夫人打趣她道。
    穆元华咬咬下唇,弯了膝盖,扑通一声跪倒:“老祖宗,元华有一事相求。”
    看穆元华这架势,太夫人已经猜到几分。
    心中幽叹,让陈妈妈带了屋里的人退下,太夫人亲手扶起曾孙女,说:“我知道你所求的是什么……可是,一早你不是答应我了吗?若是越哥儿六月之前不回来,你便从了我和你父亲的意思,嫁人。”
    心一点一点地沉下去,穆元华梗了脖子,道:“老祖宗,我想……等着他。”
    穆元华神情建议,太夫人心里是又疼惜又无奈:“傻孩子。你回来都这么久了,你的事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他能没一星半点儿消息?再加上你给他那个平安符和我给的暗示,是个聪明人,早就猜了个□□不离十了……就这样都还没回来,原因还要我说出口吗?”
    太夫人言下之意昭彰——
    越奕祺那个混蛋,早就在漠北断得一手好袖分了一手好桃,乐不思蜀了呀!傻姑娘你还惦记着他做什么!
    见着穆元华不为所动,太夫人又婉言相劝:“女孩家比不得男孩,男孩子耗得起,女孩子等不起。眼瞧着你就要十六……他要是真有心,那会忍心让你一直枯等?”
    穆元华没说自己和越奕祺,倒是提起了太夫人的往事:“老祖宗,我记得您和我说过您和曾祖父的事儿。当初,您也是为了等他从外游历归来,不肯松口出将他人……此时将心比心,您应当能理解孙女我的心情呀。”
    听到孙女拿自己的事情当挡箭牌,太夫人好气又好笑,狠狠在她脑门上戳一记:“我是公主,爱嫁谁就嫁谁。可你与我不同,你有着克兄之名……薛状元已经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到的最好的人选……没人能比他更适合的了。”
    “老祖宗您和父亲的用心良苦我都明白。但是,我还是不想放弃。人生在世,若不能与倾心之人相伴余生,那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异?!”
    “你啊你,真是个杠头!”太夫人真想在穆元华的脑门上戳两个洞看看她脑子里想的都是些什么,“且不说你怎么想,且说越哥儿家里头。你觉得你现在这个身份,他母亲能点头同意?!”
    ————
    太夫人的意思明白得很——
    她穆元华命硬,一开始克死了哥哥,谁知道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