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导演李翰祥 作者:窦应泰-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四十多年来的痴情将要付诸东流水呀,我真痛恨自己,不该再给您带来苦恼!……”

  “朱……先生,别这样!”胡蝶见不得他那痛心疾首的样子,但是又无力相劝。只能任他继续坦露胸襟。“大姐,我暗中偷恋您已近四十年了,我相信终会有一天,我的心会得到您的理解。这种单相思从一开始,我就感到有几分幼稚和可笑,但是我实在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您一定会痛责我的荒唐可笑。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大姐,因为您无论是在妙龄年韶之时,还是此时已近黄昏暮年之日,我的心里始终装着您圣洁而完美的形象……”

  “别说了,你别说了!朱先生……”胡蝶为他那真情所感动,眼睛里江起了晶莹的泪光,她悲泣说:“非常可叹的是,我也许会辜负你的一片痴情,造成你终生的遗憾啊!朱先生,其实我根本就不是个彻底完美的形象……”

  “不,大姐,您不会让我失望的。”朱坤芳双眼迸射着灼灼的光,动情地说道:“我曾经在心中暗暗地发过誓:我要不惜一切得到您。当年您决定嫁给潘先生后,我一气之下才远走日本的。可是如今潘先生毕竟已经去了,我现在完全有理由,有条件来向您求婚的呀!我们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怕什么舆论呢?……”

  “不不,朱先生,这是一件事关我后半生名誉的大事。”胡蝶急忙去掩他的口,劝阻说:“你让我好好地想一想,我必须认真地想一想……”

  “大姐,我点了几样您最喜欢吃的菜。”朱坤芳的话音刚落,女老板已将卤水鸭、清蒸龙虾、蛇羹等摆上桌。胡蝶颇有些过意不去。朱坤芳正为她斟满一杯陈年花雕,举起杯盏说:“大姐,祝您在台北李翰祥先生的‘国联’制片公司里一炮打响!”

  胡蝶饮了半杯醇酒,面庞微微地泛起了红晕。她自知这一次响应李翰祥导演筹建‘国联’的召唤,离开香港前往台北去发展,已经深深地刺伤了朱坤芳的心。尽管如此,胡蝶还是觉得应当向他做些解释。“朱先生,你大概已经有了耳闻,台北的‘国联’制片公司是李翰祥先生主持筹备的。他虽然才三十多岁,却有很厚的艺术底蕴,但毕竟是头一次主持一家电影公司呀,亟待有人来扶持。特别是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老演员,更应该多多地支持他。所以,我才决定离开邵氏公司,去加盟李翰祥的‘国联’!……”

  朱坤芳只顾埋头喝问酒。

  胡蝶说:“李翰祥是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他是一个画家,他的美术修养常常透过银幕表露了出来。我已经注意到,在他拍摄的几部古装片里,往往都含有中国画的画意,他能够很形象地创造出来那个时代的意境。所以看李翰祥拍的电影,有时使我感到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朱先生,你是否注意到,李翰祥每拍一部不同年代的戏,便要多方搜集一切有关的风物习俗。多年下来,举凡历代的典章制度、服饰和庭院设计,差不多都涉猎到了。他导演的《杨贵妃》和《武则天》就很有特色!尽管李翰祥有这么多的长处,可是我感到他去台北闯天下,必然会有许多的风险!所以我们这些人都自告奋勇地前去台北为他的‘国联’搭台助威了!我想你朱先生是不会反对的。”

  “大姐,我理解的,您只管去扶助‘国联’吧。”朱坤芳的心里虽然充满怅惘,但是他在极力地克制着即将分手的依恋情绪,举杯为胡蝶祝酒说:“我在香港恭候您在‘国联’的好消息!”

  “我也许还是要回来的,只要你还留在香港。”胡蝶依依留恋,旧情难舍。她忽然拉开她那只沉甸甸挎包的锁链,从里面拣出几样金光灿然的首饰、珍珠玉器、玛瑙古玩,摊在朱坤芳的面前说:“朱先生,你我相处的几年中,你给我精神上的帮助决非是用金钱所能等价交换的。我也知道我们真纯的友情是无价的,在我们行将分手的时候,这些许不足挂齿的什物,还望你能够收下。就让它们作为我们之间的纪念吧?……”

  “不!”朱坤芳急忙以手挡住,郑重地说道:“大姐,我目前已将‘国医堂’的分号办到香港了,手头并不抬据!依我看真正能够成为永存纪念的不应该是这些,该是我们多年来真挚的友情……”

  “朱先生,你……”胡蝶仰面凝视着朱坤芳那双流露真诚目光的眼睛,感动得热泪盈眶,她声音颤抖地说:“你……的人格永远令人敬重!……”

  “翰祥,我祝贺你到台北去发展!”著名女演员林黛和她的丈夫龙绳勋,从一辆豪华英国小轿车里走下来。她见李翰祥和夫人张翠英女士正在酒店的门前满面笑容地迎接着前来为他饯行的来宾,充满感激地将一束在夜里散发着温馨香味的鲜花献上来。

  “李先生,”龙绳勋谦慕地向李翰祥夫妇一躬身,彬彬有礼地说:“我的内人多年来因为有您的大力提携,才得以在银幕上日渐辉煌。今日听说李先生要去台北,我们夫妇的心里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李先生从此可以无拘无柬地独立到台湾拍片,前程锦绣;让我和林黛感到难过的是,香港影界从此因为缺少您而变得黯然失色!”

  “龙先生,不能这么说,香港影界的杰出人才多得很!”李翰祥将林黛献上的花束接过来,龙绳勋的话使他的内心平添了一种难言的伤感。李翰祥抬头凝望了一眼弥敦道附近黑黝黝的楼群与那些在漆黑夜幕下闪闪烁烁、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光,很客气地朝龙绳勋和林黛向大厅里做个“请进”的手势,说:“让我们边吃边谈!……”

  就在朱坤芳在油麻地的小酒店里独自为胡蝶赴台饯行的同时,在另一处繁华热闹的市街——位于旺角弥敦道上的雅兰大酒店里,香港电影界的同仁们,正集聚在“真味街”上有名的雅兰酒店里,为即将去台北建立“国联”影业有限公司的李翰祥举办一次欢送酒会。雅兰三楼宽敞的大厅里,华灯齐放。一张张餐桌前坐满了香港影界的男男女女,他们当中既有凤凰、长城、大中华、青鸟等公司的导演和演员,也有邵氏公司的大批同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当然,参加今晚酒会的还有来自台北影界的一些朋友,他们是前来香港迎接李翰祥的。

  “翰祥,从我拍第一部电影《金凤》时,就有你对我的帮助。这些年来,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是很难拍出像《金莲花》、《貂婵》和《江山美人》这样受民众欢迎的电影的。”林黛、龙绳勋随李翰祥伉俪来到主宾席前落座以后,林黛以歉疚的语气对李翰祥说:“本来,我也应该支持你去台北筹建‘国联’公司的。可是,除开绳助他目前在香港供职无法脱身之外,更令我进退两难的是不好在这个时候离开邵逸夫先生的公司呀!因为我不能顾此忘彼,那样的话邵逸夫先生会说我林黛忘恩负义呀!……”

  李翰祥很谅解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性格软弱的林黛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他更知道她心中的难言之隐。邵逸夫虽然大权独揽,素有干涉各部门公务的习惯,但是,李翰祥不能不承认这位电影界的巨头,在统治邵氏公司的数十年间有一套笼络人心的办法。邵逸夫特别对像林黛这样在亚洲电影节上频频获奖的女红星,更是宠爱有加。李翰祥记得,1959年林黛在他执导的《江山美人》中主演风姐获得女主角奖后,邵逸夫在九龙大酒店为林黛摆酒庆贺。席间,林黛的母亲蒋秀华女士虽也在主宾席,但她在向邵逸夫敬酒时无意间受到了慢待,气得蒋秀华当众将一杯酒设在炙手可热的大老板邵逸夫的脸上。这还了得,全场哗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邵逸夫尊容受辱,难免恼羞成怒,真想当众将蒋秀华驱出酒宴。但是邵逸夫确实是一位有涵养、有韬略的大企业家。他本想发怒,但因为有林黛在场,邵逸夫急忙嘿嘿一笑,上前扶住蒋秀华女士说:“老夫人是醉酒了,大家千万别见怪,让我们继续喝酒吧!”紧张的气氛只因为邵逸夫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冲淡了,守在母亲身边的林黛却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邵逸夫给她的母亲当众留了个体面,又没有使欢迎她获奖归来的酒席因这不愉快的小插曲而大煞风景,从此林黛对邵逸夫更加敬重几分。林黛事后曾对她引为兄长的李翰祥说:“邵老板这样做,对我来说是一份永远也还不清的人情账呀!从此以后,只要邵老板在世,我是永远也不能离开他的邵氏公司的!我要用我的演技来报答他对我们的好处!……”

  现在,当李翰祥听到林黛一番饱含愧疚的话时,急忙说:“林小姐留在邵氏公司是对的。我李翰祥虽然要去台北组建‘国联’新片厂,但绝不是要拆挖邵老板的墙脚。诚如你所说的,邵老板他的长处很多,而邵氏公司的前途还是很远大的。林小姐,请你放心,我李翰祥欢迎志同道合者与我一同到台北去,但是对那些不能随我同行的朋友,也是一如既往地友好!希望你不必多想,也希望你还像从前那样继续为邵氏公司拍出新的电影!……”

  李翰祥和林黛锵然碰杯。

  酒席很丰盛。冷盘热炒,十分精致。雅兰大酒店所烹烧的佳肴,既有糖醋鲤鱼、罗汉大虾等内地风味,又有诸如咖哩牛肉、新加坡豆绿爽、越南鱼露春卷、肯德基家乡鸡和日本千竹饮品之类的外国上等餐品。席间杯盏交错,气氛热烈。主持者致词以后,李翰祥也起身向前来为他送行的朋友们致答谢词。这之后朋友们纷纷举杯前来向李翰祥祝酒。

  “李先生,这几位台湾的朋友都非常希望能与您友好合作!”李翰祥正忙着与那些香港影界同仁们碰杯话别,不料从人群里忽然闪出一个细瘦如虾的身影。枝型吊灯那璀璨的光芒映照着他那光秃秃的额头,李翰祥立刻就认出他是策划他去台北筹建“国联”影业有限公司的“联邦”特派员崔昌鑫。他的身后闪动着几张陌生的脸孔,但是人人的脸上都堆满巴结讨好的笑纹,无数闪亮的杯盏纷纷向李翰祥高高举起来。台湾影商们七嘴八舌地阿谀恭维道:

  “李导演多年怀才不遇,如果一旦前往台北,必是如鱼得水,前程似锦!”

  “李先生多年执导影片,名噪海内外。如去台北自立‘国联’,势必成为东南亚电影的巨头!”

  “如果李先生去台北。我们所有台湾的电影制片厂,都很希望与您的‘国联’友好合作!”

  “希望李老板多多提携才好!如能帮助我们拓宽影片的思路,广开财源,久后必然要大大地感谢于你!”

  “来,让我们大家与李老板满饮此杯!谨祝李翰祥老板多拍佳片,恭喜大发财!”

  吹吹拍拍,参差一片。

  踌躇满志的李翰祥经不得台湾电影商人们的阿谀奉承,频频与之干杯豪饮,很快地就面庞涨红,有些飘飘然了。他现在已经失去惯有的冷静,大声地对台湾制片商们说:“诸位先生们只管放心,只要我李翰祥在台北立稳足跟,不出三年,定叫我的‘国联’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影公司。到那时候我李翰祥会与所有愿意与‘国联’合作的厂家联手合作,保证大家发财!”

  又激起一片阿谀喝彩。

  “李导演真是大手笔,说起话来也是与众不同!”“‘国联’有李先生支擎,不出三年,定能超过邵氏公司的规模!”“如果李先生的‘国联’能成为亚洲独一无二的影城,那么邵逸夫的公司就有被李。先生顶垮的可能!”“到那一天,‘国联’也决不会亏待我们这些小制片厂呀!”…”

  “诸位,我李翰祥虽然没有什么宏韬伟略,可是我对我的‘国联’充满必胜的信心。”李翰祥将杯盏举起,一连豪饮三杯,微胖的两腮渐渐涨红了。他从来没有如此兴奋过,振振有词地说:“我已经去台北看过了地盘,感谢‘联邦’公司为我们‘国联’提供了初步拍片的地点。我去后要买下泉州街一号的楼房作为我们‘国联’的写字楼。在两到三年之间,我李翰祥不但要拍出可以参加亚洲、戛纳评奖的影片,还要向奥斯卡大奖迈进!除此之外,我还要在台北为‘国联’建造八个可以与邵氏相媲美的电影摄影棚,另外买下地皮,出资兴建一条明、清两代均可使用的仿古街道。如果这条仿古街道建成,不但我们‘国联’自己拍古装片时不必再费钱去搭造布景,而且还可以出租给其他电影公司!到那时我的‘国联’才可以算是初具规模!”

  大厅里顿时响起喝彩与鼓掌之声。

  “李先生,‘国泰’……公司的……经理熊焘先生……”守在李翰祥身边的崔昌鑫见他说得口若悬河,情不自禁地在旁怂恿。后来他忍不住将嘴凑到李翰祥的身边,神情诡秘地嘀咕了一阵。醉意酩酊的李翰祥猛听到“熊焘”的名字,立刻振作起精神来,与崔昌鑫分开众人,跌跌撞撞地朝大厅一隅走去。

  “翰祥,你可不能多喝酒了!”张翠英见李翰祥已经微醉,十分担心地望着那个鬼鬼崇崇的崔昌鑫,她和林黛急忙上前去拉住李翰祥,悄声地叮嘱说:“我总感到你去台北不如在香港的好!……”

  “哎,婆婆妈妈。现在我已经箭在弦上,非去不可,你为何又来劝我?”李翰祥哪里肯听张翠英的劝说,一把将她推开便走。

  “翰祥,嫂夫人说的也有道理。”林黛见李翰祥身后的崔昌鑫不断催促他到厅侧的雅间里去,也更加担心他此次前去台湾的吉凶,便上前来劝说:“台湾也许有利你的发展。但是那里人地两疏,况且历来商场如战场,充满尔虞我诈。你翰祥大哥尽管胸怀大才,终究是文人秀才。你去台湾以后务要谨慎小心!……”

  “请放心,我李翰祥自有主张。”李翰祥大大咧咧地一挥手,躲开张翠英和林黛,只顾由崔昌鑫搀扶着,摇摇晃晃地来到一间灯光幽暗的雅座。这里与推杯换盏,热烈喧嚣的大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恬静的房间里格外安谧。淡淡的落地灯影里,沙发上坐着一位身材矮笃的大亨。他西装革履,大腹便便,翘着一只二郎腿在那里悠闲地吸着长嘴雪茄。

  “李先生,这位就是‘国泰’公司的大老板熊先生。”崔昌鑫急忙趋前为李翰祥引荐那位不肯到大厅里与众人吃酒的特殊客人。

  “哦,久仰熊老板的大名,如雷贯耳!”李翰祥许久就闻听熊焘的名字。两个月前他去台北为“国联”查看厂址的时候,崔昌鑫和“联邦”公司的总经理宋鼎,已经几次向李翰祥说起熊焘和他的“国泰”电影公司。李翰祥虽然是画家出身的电影导演,可是在邵氏公司的十几年间,耳濡目染地也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电影制片与发行上的行情。星马地区历来是港台电影制片商们争夺电影发行的重要市场,而今天主动来到香港与李翰祥会面的“国泰”公司经理熊焘,便是可以主宰星马地区电影版权发行的重要决策人。李翰祥正是因为“国联”未来的拍片与发行,所以才向傲然端坐在沙发上的熊焘拱手为礼,说道:“本来翰祥准备在‘国联’正式开张之后,专程到府上去拜访,不料熊先生却能拨冗亲莅香港,翰祥我真是荣幸之至!”

  “李翰祥先生,幸会幸会!”熊焘急忙吐掉烟蒂,忙不叠地起来向李翰祥还礼。然后三人围在一张小圆桌前,女侍送进饮料茶点,熊焘以手捋捋唇上的短须,说:“我虽然与李先生初次见面,但是我早从邵逸夫先生口中听过对您的评价。邵六爷说您李先生是他们邵氏公司的首席大导演,早已名噪东南亚呀!不知李先生为何要离开邵氏公司?莫非他邵六爷当真是武大郎的店铺,容不得比他高的人进来吗?如是那样,我当真要找他邵六爷去评评理,谁不知道您李先生十余年来为他们邵氏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呢!……”

  “不,话不能这么说。凡事不能都责怪六先生,其实,我觉得邵逸夫先生倒是很会使用人的。”李翰祥啜了一口咖啡,宽怀大度地笑笑说:“熊先生也许知道树大招风这句话吧?我李翰祥也是树大招风啊!因为自从邵六爷从新加坡来香港以后,一向待我为重的。自从《江山美人》等片子在亚洲影展上获奖,我在邵氏公司上得老板邵逸夫的信任,下受同仁们的爱戴。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到后来几乎整个邵氏的摄影棚排期,都是由我来负责策划。我记得有一年邵氏公司内同时有四组黄梅调影片开拍,那是王月汀的《西厢记》、高立的《凤还巢》、何梦华执导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和胡金铨导的《玉堂春》,这四部影片都挂着我联合导演的牌子。真是树大招风啊,故而我们邵氏内部早有了一些人,在暗中使着劲儿,准备伺机向我李某人进攻的。因此,崔先生到香港来鼓励我到台北去发展,我才动了心!熊先生,我这个人处人行事,一向都是明来明往,心里绝对存不下话的。直言相谈,有一句说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