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证类本草-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出新平县。状若茶树,阔大,无毒。主烦渴热闷,下痰, 
通小肠淋,止头痛。彼人用代茶,故人重之如蜀地茶也。 

卷第十二
蜜香
属性:味辛,温,无毒。主臭,除鬼气。生交州大树,节如沉香。《异物志》云∶蜜香,虫名。 
又云∶树生千岁斫仆之,四、五岁乃往看,已腐败,唯中节坚贞是也。树如椿,按《法 
华经》注云∶木蜜香,蜜也。树形似槐而香,伐之五、六年,乃取其香。 
图经文具沉香条下。 
海药云∶谨按《内典》云∶状若槐树。《异物志》云∶其叶如椿。《交州记》云∶树似沉 
香无异。主辟恶,去邪鬼,尸注,心气。生南海诸山中。种之五、六年,便有香也。 

卷第十二
阿勒勃
属性:味苦,大寒,无毒。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生佛逝国,似皂荚圆长, 
味甜好吃,一名婆罗门皂荚也。 
海药云∶按《异域记》云∶主热病及下痰,杀虫,通经络。子疗小儿疳气。凡用,先炙 
令黄用。 

卷第十二
鼠藤
属性:味甘,温,无毒。主丈夫五劳七伤,腰脚痛冷,阴痿,小便数白,益阳道,除风气,补 
衰老,好颜色。取根及茎,细锉浓煮,服之讫取微汗,亦浸酒和药酒法,性极温,服讫稍令 
人闷,无苦。生南海海畔山谷。作藤绕树茎、叶滑净似枸杞。花白有节,心虚,苗头有毛, 
南人皆识。其藤有鼠咬痕者良。但须嚼咽其汁验也。 
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生南海山谷。藤蔓而生,鼠爱食此,故曰鼠藤。咬处即人 
用入药,彼人食之,如吃甘蔗美味甘美。主腰脚风冷,大补水脏,好颜色,长筋骨。并锉浓 
煎服之,亦取汁,浸酒更妙。 

卷第十二
浮烂罗勒
属性:味酸,平,无毒。主一切风气,开胃补心,除冷痹,和调脏腑。生康国,似浓朴 

卷第十二
灵寿木根皮
属性:味苦,平。止水。作杖,令人延年益寿。生剑南山谷,圆长,皮紫。《汉 
书》孔光年老赐灵杖,颜注曰∶木似竹有节,长不过八、九尺,围可三、四寸,自然有合杖 
之制,不须削理也。 

卷第十二

属性:味甘,温,无毒。主风血羸瘦,补腰脚,益阳道,宜浸酒。生林汉山谷。木纹侧,故曰 
木。 

卷第十二
斑珠藤
属性:味甘,温,无毒。主风血羸瘦,妇人诸疾,浸酒服之。生山谷中。不凋。子知珠而斑, 
冬取之。 

卷第十二
阿月浑子
属性:味辛,温,涩,无毒。主诸痢,去冷气。令人肥健。生西国诸蕃。云与胡榛子同树。一 
岁榛子,二岁浑子也。 

卷第十二
不雕木
属性:味苦,温,无毒。主调中补衰,治腰脚,去风气,却老变白。生太白山岩谷。树高二、 
三尺,叶似槐,茎赤有毛,如棠梨。 

卷第十二
曼游藤
属性:味甘,温,无毒。久服长生延年。去久嗽。出犍为牙门山谷,如寄生着大树,春华色紫, 
叶如柳。张司空云∶蜀人谓之沉花藤,亦云治癣。 

卷第十二
龙手藤
属性:味甘,温,无毒。主偏风口 ,手足瘫缓,补虚益阳,去冷气风痹。斟酌多少,双醇酒 
浸,近火令温。空心服之,取汗。出安荔浦山石上向阳者,叶如龙手,因以为名,采之无时 
也。 

卷第十二
放杖木
属性:味甘,温,无毒。主一切风血,理腰脚,轻身变白不老。浸酒服之。生温括睦婺山中, 
树如木天蓼,老人服之一月放杖,故以为名也。 

卷第十二
石松
属性:味苦、辛,温,无毒。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久服好颜色, 
变白不老。浸酒良。生天台山石上。如松,高一、二尺也。 

卷第十二
牛奶藤
属性:味甘,温,无毒。主荒年食之令人不饥。取藤中粉食之,如葛根,令人发落。牛好食之。 
生深山。大如树。 

卷第十二
震烧木
属性:主火惊失心。煮服之,又取挂门户间,大厌火灾,此霹雳木也。 

卷第十二
木麻
属性:味甘,无毒。主老血,妇人月闭,风气羸瘦,症瘕。久服令人有子。生江南山谷林泽 
。叶似胡麻相对,山人取以用酿酒也。 

卷第十二
帝休
属性:主不愁,带之愁自销矣。生少室嵩高山。 
《山海经》曰∶少室山有木名帝休,其枝五衢,黄花黑实。服之不愁。今嵩山应有此木, 
人未识,固可求之,亦如萱草之忘忧也。 

卷第十二
河边木
属性:令饮酒不醉。五月五日取七寸,投酒中二遍饮之,必能饮也。 

卷第十二
檀桓
属性:味苦,寒,无毒。主长生神仙,去万病。末为散,饮服方寸匕,尽一枝有验。此百岁 
之根,如天门冬,长三、四尺,别在一旁以小根缀之。一名檀桓芝。灵宝方亦云。 

卷第十二
木蜜
属性:味甘,平,无毒。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树生。南方枝、 
叶俱可啖。亦煎食如饴,今人呼白石木蜜。子名枳 ,味甜。《本经》云木蜜,非此,中汁 
如蜜也。崔豹《古今注》云∶木蜜生南方,合体甜软可啖,味如蜜,老枝煎取倍甜,止 

卷第十二
朗榆皮
属性:味甘,寒,无毒。主下热淋,利水道,令人睡。生山中。如榆皮,有滑汁。秋生荚如北 
榆。陶公只见榆,作注,为南土无榆也。 

卷第十二
那耆悉
属性:味苦,寒,无毒。主结热,热黄,大小便涩赤, 毒诸热,明目,取汁洗目,主赤烂热 
障。生西南诸国。一名龙花也。 

卷第十二
黄屑
属性:味苦,寒,无毒。主心腹痛,霍乱,破血,酒煎服之。主酒疸目黄及野鸡病,热痢下血, 
水煮服之。从西南来者,并作屑,染黄用之,树如檀。 


卷第十三
属性:(己酉添加衍义) 

卷第十三
桑根白皮
属性:r桑根白皮pd305。bmpr 
味甘,寒,无毒。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去肺中水气,唾血 
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采无时。出土上者杀人。(续断、桂 
心、麻子为之使。) 
x叶x 主除寒热,出汗。汁解蜈蚣毒。 
x桑耳x 味甘,有毒。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 
无 
子,疗月水 
不调。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治癖饮积聚,腹痛,金疮。一名桑 
菌,一名木麦蜀本麦作 (诠荀切) 
x五木耳x 名 (音软),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犍为山谷。六月多雨时采,即曝 
干。 
陶隐居云∶东行桑根乃易得,而江边多出土,不可轻信。桑耳断谷方云∶木 ,又呼为 
桑上寄生,此云五木耳。而不显四者是何木。按 老桑树,生燥耳。有黄者、赤白者,又多 
雨时,亦生软湿者。人采以作菹,皆无复药用。唐本注云∶楮耳,人常食;槐耳,用疗痔; 
榆、柳、桑耳;此为五耳。软者并堪啖。桑椹,味甘,寒,无毒。单食主消渴。叶,味苦、 
甘,寒,有少毒。水煎取浓汁,除香港脚水肿,利大小肠。灰,味辛,寒,有小毒。蒸淋取汁 
为煎,与冬灰等同灭志疵黑子,蚀恶肉,煮小豆大下水胀,敷金疮止血生肌也。今按陈藏器 
本草云∶桑叶汁,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研取白汁合金疮,又主小儿吻疮。 
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叶桠者名鸡桑,最堪入用。椹,利五脏、关节, 
通血气。久服不饥。多收曝干。捣末蜜和为丸。每日服六十丸,变白不老。取黑椹一升,和 
科斗子一升,瓶盛封闭悬屋东头,一百日尽化为黑泥,染白鬓如漆。又取二七枚和胡桃脂研 
如泥,拔去白发,点孔中即生黑者。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桑白皮,使,平。能治肺气喘 
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桑耳,使。一名桑 
臣,又名桑黄。味甘、辛,无毒。能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 癖,兼 
疗伏血,下赤血。又云木耳,亦可单用,平。孟诜云∶寒,无毒。利五脏,宣肠胃气拥,毒 
气。不可多食,唯益服丹石人热发,和葱、豉作羹。萧炳云∶桑叶炙煮饮,止霍乱。孟诜云∶ 
桑根白皮煮汁饮,利五脏。又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又云桑叶炙煎饮之,止渴,一如 
茶法。又云桑皮煮汁,可染褐色久不落,柴烧灰淋汁入炼,五金家用。日华子云∶桑白皮, 
温。调中下气,益五脏,消痰止渴,利大小肠,开胃下食,杀腹脏虫,止霍乱吐泻,此即出 
桑根皮。又云家桑东行根,暖,无毒。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忤,及敷鹅口疮,大验。又 
云家桑叶,暖,无毒。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 蛇 
虫蜈蚣咬,盐挪敷上。春叶未开枝可作煎,酒服治一切风。又云桑耳,温,微毒。止肠风泻 
血,妇人心腹痛。药性论云∶蕈耳亦可单用,平。古槐、桑树上者良。能治破血益力,其余 
树上多动风气,发痼疾,令人肋下急,损经络,背膊闷。又煮浆粥,安槐木上,草覆之,即 
生蕈,次柘木者良。孟诜云∶菌子,寒。发五脏风,拥经脉,动痔病,令人昏昏多睡,背膊 
四肢无力。又菌子有数般,槐树上生者良。野田中者,恐有毒,杀人。又多发冷气,令腹中 
微微痛。 
图经曰∶桑根白皮,《本经》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采无时。不可用出土上者, 
用东行根益佳。或云木白皮亦可用。初采得,以铜刀剥去上粗皮,取其里白切焙干。其皮中 
青涎,勿使刮去,药力都在其上。恶铁及铅,不可近之。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霜后采之。 
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殊胜。桑耳,一名桑黄。有黄熟陈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碎切, 
酒煎,主带下。其实椹,有白、黑二种,曝干。皆主变白发。皮上白藓,花亦名桑花,状似 
地钱。刀削取炒干,以止衄、吐血等。其柴烧灰淋汁,医家亦多用之。桑上蠹虫,主暴心痛, 
金疮肉生不足。皮中白汁主小儿口疮,敷之便愈。又以涂金刃所伤燥痛,须臾血止,更剥白 
皮裹之,令汁得入疮中,良。冬月用根皮皆验。白皮作线,以缝金创肠出者,更以热鸡血涂 
之。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便愈。桑条作煎见《近效方》。云∶桑煎疗水气,肺气,香港脚 
,痈肿兼风气。桑条二两,用大秤七两,一物细切如豆,以水一大升,煎取三大合,如欲得 
多造,准此增加,先熬令香,然后煎。每服肚空时吃,或茶汤、或羹粥,每服半大升,亦无 
禁忌也。本方云∶桑枝,平。不冷不热,可以常服。疗遍体风痒干燥,香港脚,风气,四肢拘 
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轻身,聪明耳目,令人光泽,兼疗口干。《 
仙经》云∶一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出《抱朴子》。本方∶桑枝一小升,细切熬令香,以 
水三大升,煎取二大升。一日服尽,无问食前后,此服只根据前方也。桑叶可常服。神仙服食 
方∶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即采取。 
与前叶同阴干。捣末丸散任服,或煎以代茶饮。又采椹,曝干。和蜜食之,并令人聪明,安 
魂镇神。又炙叶,令微干。和桑衣煎服。治痢,亦主金创及诸损伤,止血。方书称桑之功最 
神,在人资用尤多。《尔雅》云∶桑辨有葚(与椹同),栀。郭璞云∶辨,半也。一半有葚, 
半无名曰栀。又云∶女桑, 桑。俗间呼桑木之小而条长者为女桑。又山桑木堪弓弩, 桑 
丝中琴瑟,皆材之美者也,他木鲜及焉。 
雷公云∶凡使,十年以上向东畔嫩根,采得后,铜刀剥上青黄薄皮一重,只取第二重白 
嫩青涎者,于槐砧上用铜刀锉了,焙令干。勿使皮上涎落,涎是药力。此药恶铁并铅也。圣 
惠方∶治大风,头面髭发脱落。以桑柴灰热汤淋取汁洗头面(以大豆水研取浆,解泽灰味, 
弥佳)。次用熟水,入绿豆面濯之,取净。不遇十度良。三日一沐头,一日一洗面。外台秘 
要∶治偏风及一切风。桑枝锉一大升,用今年新嫩枝,以水一大斗,煎取二大升。夏用井中 
沉,恐酢坏。每日服一盏,空心服尽。又煎服终身,不患偏风,若预防风,能服一大升佳。 
又方∶脉极寒,发鬓堕落,令发润生。桑白皮二升,以水淹浸,煮五、六沸去滓,洗沐鬓发 
自不落。又方∶五痔。以桑耳作羹,空心下饭饱食之,日三食之。待孔卒痛如乌啄,取大小 
豆各一升,合捣作两囊蒸之及热,更互坐之,即瘥。千金方∶治口疮白漫漫。取桑树汁,先 
以发拭口,次以汁敷之。又方八月、九月中刺,手足犯恶露肿,多杀人。以桑枝三条,纳 
灰中炮令极热,破断,以头柱疮口上,令热尽即易之。尽二条,则疮自烂,仍取韭白敷疮上, 
以布帛急裹之。若有肿者更作,用薤白佳。肘后方∶治人少小鼻衄,小劳辄出。桑耳无多少, 
熬令焦,捣末。每衄发,辄以杏仁大塞鼻,数度即可断。《深师方》同。葛氏方∶卒小便多, 
消渴。入地三尺取桑根,剥取白皮,炙令黄黑,锉,以水煮之令浓,随意饮之,亦可纳少米, 
勿入盐。又方∶产后下血不止,炙桑白皮煮水饮之。又方∶血露不绝。锯截桑根,取屑五指 
撮,取醇酒服之。日三。又方∶因疮而肿者,皆因中水浸中风寒所作,其肿入腹则杀人。多 
以桑灰淋汁渍,冷复易,取愈。《梅师方》同。又方∶饮食中蛊毒,令人腹内坚痛,面黄青, 
淋露骨立,病变无常。取桑木心,锉得一槲,着釜中以水淹之,令上有三斗水,煮取二斗, 
澄取清,微火煎,得五升。宿勿食,旦服五合,则吐蛊毒出。梅师方∶治水肿,坐卧不得, 
头面身体悉肿。取东引花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饱,饥即食尽,不得吃饮。 
又方∶治金疮止痛。取桑柴灰研敷疮上,佳。经验方∶治咳嗽甚者,或有吐血殷鲜。桑根白 
皮一斤,米泔浸三宿,净刮上黄皮,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一处捣为末。 
每服米饮调下一、两钱。又方∶治青盲,此一法当根据而用之,视物如鹰鹘,有此效。正 
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六、五月五、六月二、七月七、八月二十五、九月十二、十月 
十二、十一月二十六、十二月晦,每遇上件神日,用桑柴灰一合,以煎汤沃之,于瓷器中澄 
令极清,以药汁稍热洗之。如觉冷,即重汤煮令得所,不住手洗,遇上件日不得不洗,缘此 
神日本法也。经验后方治肺毒疮如大风疾。绿云散∶以桑叶好者,净洗过,熟蒸一宿,候晒 
干曝为末。水调二钱匕服。又方∶坠马拗损。以桑根白皮五斤为末,水一升煎成膏,敷于损 
处,便止。 
以后亦无宿血,终不发动。广利方治泻血不止。桑耳一大两,熬令黑,以水一大升三合, 
煎取六大合,去滓。空心分温三服。又方∶治蛇咬疮,桑树白皮汁敷之瘥。又方∶治金疮。 
取新桑白皮烧灰和马粪涂疮上,数易之。胜金方∶治小儿渴。用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 
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瘥。钱相公箧中方∶治蜈蚣及蜘蛛毒。 
取桑白皮汁敷之,效。子母秘录∶治落胎下血不止。以桑木中蝎虫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 
服。又方∶小儿重舌。桑白皮煮汁,涂乳饮之。又方小儿鹅口,桑白皮汁和胡粉敷之。杨氏 
产乳∶凡子不得与桑椹子食,令儿心寒。宫气方∶治小儿舌上生疮如粥皮。桑白皮汁敷之, 
三、两度瘥。仙方桑椹熟时,收之晒干。为末,蜜和丸桐子大。空心酒服四十丸,长服之良。 
史记∶桑树根旁行出地者,各为伏蛇。治心痛一绝。《本经》云∶桑根出土者杀人。此 
用治心痛,宜更研访。毛诗泮水篇云∶食我桑椹,怀我好音。氓诗无食桑葚,注∶葚, 
桑实也。食过则醉,伤其性。丹房镜源桑灰结汞。 
衍义曰∶桑根白皮条中言∶桑之用稍备;然独遗乌椹,桑之精英尽在于此。采摘,微研, 
以布滤去滓,石器中熬成稀膏,量多少入蜜,再熬成稠膏,贮瓷器中。每抄一、二钱,食后、 
夜 

卷第十三
竹叶
属性:r竹叶一pd306。bmpr 
r竹叶二pd307。bmpr 
(音谨)竹叶。味苦,平、大寒,无毒。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除烦 
热, 
风痉,喉痹,呕吐。 
x根x 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消毒。汁主风 。 
x实x 通神明,轻身益气。生益州。 
x淡竹叶x 味辛,平,大寒。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