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丫鬟奋斗记 作者:秋李子(晋江vip2015-02-28正文完结)-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文心里想着,和潘大奶奶说话时候,也多了几分亲热。两人说说笑笑,等小文点的那出戏一出来,刚一开腔,潘大奶奶就对小文点头道:“果真陈奶奶说的对,这出比方才那出好多了。”
    “当不起赞呢,不过是听人家说起罢了!”小文笑着说了这么一句,又和潘大奶奶一起看戏,唱了几出戏,将掌灯时,众人也就告辞。
    小文走到二门处时,夏云已经等在那里,夏云的小脸红扑扑的,小文微微一嗅,就嗅到夏云身上有股淡淡的酒味,小文不由对夏云皱一下眉。
    夏云吐下舌,乖乖地瞧着小文和朱太太告辞,上了马车。上车之后,夏云才对小文道:“奶奶,并不是我想喝,而是他们……”
    “他们拉着灌是不是?你啊,总要经过几次应酬,才会晓得,如何拒绝。”小文的话让夏云的眼睁大些:“奶奶,您的意思,以后,我们还会有这样的应酬?”

  ☆、第74章 筹划

“当然会有!”小文瞧着夏云笑着道:“不但会有,以后,我们家就会有更多的下人,那时你手下就可以有人,那时你……”小文停住不再说话,刚进陈府的时候,嬷嬷们教导着,可要好好地学,以后成了大丫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说一句,周围人都连连点头,那才叫风光呢。
    那时候小文觉得,会在陈府待一辈子,后来才晓得,不过三年五年就完了,谁又和谁在一辈子呢?
    “奶奶,您怎么不说下去?”夏云的声音又响起,小文抬头对她笑笑:“还说什么呢?你这丫头,以后可要学着些,别别人给你灌酒,你就喝下去。”
    夏云的脸又是一红,张口打个哈欠,忙用手把嘴捂住,接着小声问小文:“奶奶,我今儿见了几个姐姐,她们说话不但和气,瞧她们身上穿的,也比别人穿的要好,以后,我们家也会这样吗?”
    小文屈指算了算,对夏云道:“会呢,只是到那时候,你只怕已经成婚了。”成婚?夏云的脸又红彤彤的,接着就摇头:“我还小呢,奶奶和我说笑话。”
    “你来我身边都四年了,那时候才十岁,现在都十四了,再过两年,十七八岁了,难道我还留着你?”夏云用手捂住脸,羞涩更重,马车已经停下,夏云忙把手放下,跳下车来扶小文下车。
    邱奶娘抱着孩子在门口等着,见小文下车就忙迎上前:“今儿姐儿本来好好的,睡了中觉起来喂了几口,就开始闹。我瞧着,是想奶奶呢。就抱着出来门外走走,可巧奶奶就回来了。”
    小文从邱奶娘手中接过孩子,本在哭闹的孩子一见到小文就停下哭泣,被小文一抱在怀里,就破涕为笑。
    “果然姐儿想奶奶了,瞧瞧,这才多大一会儿,就不哭不闹了。”邱奶娘笑道,小文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小肚子,又捏捏她的小脸,问着邱奶娘:“姐儿只怕是要长牙了,我方才瞧见她牙根有点白。”
    “是吗?”邱奶娘用指头点住孩子的下巴,果然看见一点点白色在牙床上。
    “哎,我孙女都长牙了,这日子过的可真快。”小文抱着孩子和邱奶娘进门,苏氏从堂屋里出来正好听见,笑着对孩子拍手,要把孩子抱过来。
    来福已经从堂屋里出来,扑上前抱住小文的腿:“娘,娘,妹妹不乖,一点也不乖。刚才哭了半天。瞧,我从不哭。”
    苏氏把孩子接过,小文捏下来福的脸,点下他额头:“是,妹妹哭,你不哭,可你瞧瞧你这张脸,都成小花猫了,也不好生洗洗。”
    来福被小文说的不好意思,一个劲地要小文抱。苏氏笑了:“你再这样,脸上的脏东西都蹭到你娘衣衫上去了,你娘今日可是去做客。穿的和平日不一样。”
    来福抬头,瞧着小文:“娘今儿打扮的真好看。”夏云噗嗤一声笑出来:“哥儿还会说好话了,这才多大的孩子?”
    众人说笑间已经走进堂屋,小文把女儿交给邱奶娘,要夏云打水进来,自己给儿子擦着脸:“也不晓得像谁?”
    “像爹!”来福一个疙瘩都没打,苏氏噗嗤一声也笑了:“说来,今儿的酒席怎么样,唱的什么戏?说起来,我也好几年没好好听戏了。”
    “婆婆要想去,下回就婆婆一起去。”小文给来福洗好脸,给他整理着衣衫,笑着对苏氏道。
    “我这生像,怎么好去呢?还是你们年轻媳妇去。再说了,别人要问我个什么,我答不上来,可怎么处?”苏氏的话让夏云笑了:“太太,话不是这样说的,奶奶告诉我,多笑少说话,多吃东西少喝酒。还有就是,别总盯着人瞧。您瞧啊,我不也和奶奶一起去应酬回来了,别人也没笑话我。”
    苏氏又忍俊不禁地笑了,瞧着儿媳,苏氏心中满是欢喜,这日子,这样才叫好。
    这头一次的应酬付过,小文也陆续接了好几张帖子,又去的,又不去的,又夫妻一起去的,也有小文或者陈宁单独去的。这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往下过,转眼又到了年底。
    总是去别人家赴席,也要回请一请,年年过年,都兴请春酒的,往年小文不过是请一请邻居们。今年小文想着,总是去人家赴席,今年索性就请两天,一天呢是请邻居们,另一天呢是请这些日子有应酬的人家。
    小文心中动了念头,也就和陈宁商量,陈宁听了就称好:“都说礼尚往来,哪有我们只去别人家,别人家不来我们这的。就办两日酒,我把那些生意上有来往的人也请一请。”
    “既然如此,还要请班子,寿春班我们虽请不起,也要请个说得过去的班子,厨子就从太白楼里请,我们家里服侍的人也少,索性就从太白楼里再请两个伙计过来,帮忙两日,大厨封上五两银子,伙计一人封一两银子,你瞧可妥当?”
    “自然妥当,不但妥当,还比我想的周到。”陈宁说着推窗望了望,接着摇头:“只是我们家这院子,虽然不小,总没有人家花园来的精致,不如,再……”
    “别说什么借上别人家花园的话,谁还不晓得我们的底细,就在这院里办,横竖家里厨房大,把这院子的大门开了,女客就坐这边,男客坐那边院子。到那日婆婆早早过来和我一起迎客。全灶在院子门边接菜,夏云负责上菜,婆子倒茶,她们也不是那样笨的,提前和她们说了,自然会的。人要再不够,把包家的那个丫鬟借过来就是,包家那丫头,也是个伶俐人。”
    小文张口就来,陈宁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踌躇一下才道:“这样倒好,只是戏台子扎在那?”
    小文咬下唇,伸手往丈夫额头上点了下:“样样要我想,你是做什么用的?”陈宁笑着把妻子的手指头捏住:“你是我家的当家,自然是你想什么,我就听着就是。”
    小文噗嗤一声笑出来,陈宁也笑了,伸手把妻子抱紧。
    说笑归说笑,小文和陈宁又好好商量了一番,这才歇息。第二日小文又去和苏氏说,苏氏早就不操心这些事,小文说什么,她就点头。
    小文一口气说完,见苏氏只点头,小文笑着道:“婆婆,您也该挑一下媳妇的小刺,然后说,这事,我看这样行更妥,然后,媳妇就表示果然还是婆婆能干,这样办的更妥,婆婆也得了媳妇的顺从,媳妇也听了婆婆的指示了。”
    小文还没说完,苏氏就笑的不行,等小文说完,苏氏已经笑出了眼泪,用手去抹眼里的泪:“得,你方才的话,我听着什么都妥当,还要我说什么呢?再说了,就算你真的有一次想的不妥当,我也想不出更妥的法子。”
    小文也在一边抿唇笑,苏氏笑完才对小文道:“我晓得,以后我们家里,只怕下人会更多,到那时,什么规矩什么例的,也要立起来。可是呢,我有个念头,一直没和你们说呢。我觉着,不管是什么规矩什么例,都不过是做给外人瞧的。咱们一家子,只要说说笑笑和和睦睦,就够了。那些规矩那些小心,外人在的时候,再拿出来。就我们婆媳两个,还什么我给你做规矩,你给我还脸面的,累的慌。”
    “这是婆婆真心心疼媳妇呢。”小文的话让苏氏又笑了:“得,你也别和我打马虎眼了,我晓得你的心思,你是怕以后我们家和原来不一样了,我会有些别的念头。媳妇啊,你要这样想,就错了。我虽看重这些,可我更看重的是你这个人,你嫁了我们家这么些年,里里外外都亏你操持,我还不被感动,那成个什么人儿了。”
    小文的心事被说破,上前给苏氏倒杯茶:“婆婆莫怪我这做媳妇的,有点自己小心思。”苏氏接过茶:“不怪不怪,这会儿你没恼,就证明你是个不一样的人。”
    苏氏说着喝口茶,接着笑了:“再说了,我要真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别人也就罢了,你娘就头一个放不过我。”
    苏氏提起孙婶子,小文倒想自己的娘了,不由轻叹一声:“也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再回京一趟?”
    “快了,快了!”苏氏安慰着小文,小文对苏氏又是灿烂一笑,也就去安排请春酒的事。
    戏班子定好,戏台请班子里的掌班来瞧了,把中间那堵墙搬了,戏台搭在两个院子中间,这样两边院子的人都可以看戏。
    男客女客分开招待,厨房也不能在原来的厨房,而是在后院搭了个灶,太白楼的大师傅,到时会带上一个徒弟两个伙计过来做菜。小文又和包家借了丫鬟过来。

  ☆、第75章 酒席

包嫂听的小文要请客,还请的是这样来头大的客人,自然答应不迭。包家的丫鬟也很欢喜,说到时也可见个世面。
    请酒的日子定在正月初六,小文和陈宁斟酌了又斟酌,发出去四十来张帖子,想着到时能有一半客人来就不错。
    正月初五这天,小文请了请周围的邻居,这酒席只有晚上一顿。原先都是自己家的全灶做的。太白楼的大师傅又帮着做了两个大菜,一个鲍汁扣辽参,一个火腿蒸白鱼。
    太白楼的大师傅,手艺自然是不同的,吃的众邻居都叫好。酒席散了时候,包嫂毛嫂拉着小文的手赞了半日,还是毛嫂瞧着天色,笑着道:“明儿这边还要摆酒,我们还是回去罢。”
    包嫂才算把手放开,只是瞧着小文的神色,和原先有些不同,小文刚想问出来,包嫂已经轻叹:“哎,我觉着,再做上几日邻居,陈嫂嫂只怕会搬走,到那时,再想见陈嫂嫂,就难了。”
    这话说的小文的心中,升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接着小文就笑道:“包嫂嫂别说笑话了,就算搬走了,我们不还是邻居。”
    毛嫂也劝了两句,两人这才离去。小文瞧着她们背影,环顾这座院子,在这住了也好几年了,也许再过段时间,就真要搬走,毕竟这里,待客什么的,不大方便。只是一想起包嫂方才的话,小文心中竟有不舍。
    接着小文收起思绪,罢了,想这么多做什么呢?人这辈子,什么样的日子都要过。
    正月初六一大早,小文早早起来,瞧着夏云把堂屋打扫干净,就往那边去请苏氏。走进苏氏屋里,小文刚想说话,就见苏氏坐在窗前,木木呆呆,桌上放着的新衣衫都没换上。
    小文微一思索,笑着上前:“婆婆今儿是怎么了?想是昨晚没睡好?这新衣衫也不肯穿。”苏氏转头,强压住泪:“我并不是没睡好,只是半夜里突然想起往事,这心里就难受起来。要你公公还在,我们……”
    “婆婆,说句您不爱听的话,公公还在的话,我们今日也不是这样。”小文温柔地打断苏氏的话,苏氏深吸一口气,接着点头:“是,是我拘泥了,还想什么你公公在不在的话呢?这会儿,我好好打扮了,和你一起出去招呼客人,说起来,都十多年了,没这样正经应酬过了。”
    小文笑着把苏氏扶到梳妆台前坐下,拿起梳子给苏氏通头:“这是头一回,以后啊,这样的应酬多着呢,到时婆婆您,可千万别又难过。”
    苏氏对镜中的自己露出笑,不会难过的,一定不会。日子越过越好了,怎么会难过呢?
    苏氏这边刚打扮好,夏云那边就来说已经有客人来了。小文扶了苏氏走到那边,来到大门前,正遇到客人下车。
    小文瞧见来人是潘大奶奶,忙带笑迎上去:“大奶奶来的倒早,快请里面坐。”潘大奶奶瞧见苏氏,忙给苏氏行礼:“想来这就是婶婶。”
    潘大奶奶行礼如仪,苏氏也回想起当初在京城时候,是怎么应对的,笑着把潘大奶奶扶起:“都是熟人,那么拘礼做什么?快屋里坐。”
    潘大奶奶和小文彼此推让一下,也就请苏氏在前,潘大奶奶和小文携手走进院子。潘大奶奶举目一望,见院子中央已经搭好了戏台,院子地上铺了青松毛,头上搭了顶棚,桌椅已经布设好了,只等客人来。
    潘大奶奶点头道:“陈奶奶果然能干,这样一布设,倒让人瞧不出来。”
    “我们家这院子,人人都晓得的,比不得大家家里都有客厅花厅来待客的,若全铺地毡,倒要让人笑话刻意显摆,铺上这青松毛,又好走路又不显得难看。不过是穷人家的想法,大奶奶可别笑话。”
    众人已经进屋,夏云倒了茶,小文给潘大奶奶端了茶就笑着道。潘大奶奶接过茶,揭开茶碗一瞧,里面茶色嫩绿,嗅起来有股清香,不由深吸一口,这才笑道:“这是会做家的人家,若是别人家,也不会想到这么好的主意。”
    苏氏听着她们在说闲话,偶尔也插一句嘴,刚说了没有几句,包家丫鬟就来报,又有客来了。小文和苏氏请潘大奶奶稍待,迎了出去。
    这回来的是楚太太婆媳,楚太太和苏氏,也算旧识,拉着手说了会儿话,这才走进堂屋,见了里面陈设,楚太太自然也称赞两声,笑着对苏氏道:“当日我去给陈奶奶上头时候,就瞧着陈奶奶是个不错的人,果真我这双眼,从不错的。”
    苏氏也和楚太太说笑几句,楚大奶奶又和潘大奶奶说几句话。客人也就陆续到了,小文先想着只不过有一半的人会到,谁知不上半个时辰,接了帖子的,倒来了七八成。
    好在小文当时是按着所有的人都会来准备的,堂屋里坐不下,也就请众人坐在院子里,上了点心茶水,并让戏班子唱几折戏打发着时候,各人带来的下人们,又被请到后院去,原先老婆子们住的屋子里,也已打扫干净,摆上酒席招待他们。
    邱奶娘在那招呼着,孩子们就抱到包家,请包嫂帮忙照顾。包嫂答应不迭,让小文放心,一定会照顾好的。
    这边众人说笑着,一晃也到了午时,太白楼的大师傅的菜也做好,夏云和包家丫鬟都穿了一个式样的衣衫,发上扎了红头绳,腰里缠了汗巾子,只是一个穿嫩绿,一个穿鹅黄。
    两人年岁相差不大,相貌也有些像,笑吟吟端菜上来。朱太太抬眼一瞧,笑着对小文道:“晃眼一瞧,还以为这是双胞胎,陈奶奶你是从哪寻的?”
    小文接过夏云手里的菜,亲自给第一桌上第一个菜,听到朱太太这样问小文笑着道:“她们是表姐妹,不然相貌怎会有些像。”
    朱太太的神色变了变,想问什么没问出来。掌班已经手拿戏单过来,请众人点戏。
    小文接过戏单,请朱太太先点,朱太太推辞地请苏氏先点,苏氏晓得这是应酬上的规矩,自然不会先点,只笑着道:“哪有主人家先点的,还是朱太太您先点。”
    朱太太这才点了一出,把戏单往下传,下面点的就是楚太太,她也没推辞,直接点了一出。下面的人有点的,有不点的,各自点了戏,把戏单交给掌班,也就拿了戏单下去让人演起来。
    戏台上唱悲欢离合,戏台下众人吃喝说笑,有时还能听到那边院里传来的男子的大笑声。楚太太对朱太太道:“那边男人们,也不晓得乐什么?这样大声。”
    “男人们在一起喝酒,谁还不清楚那点事?”朱太太说笑一句,见小文过来让一下众人,朱太太也对小文笑。
    等小文走了,朱太太才对楚太太低声:“我晓得你原先就和她们家相熟,想问一句,这陈奶奶到底是什么路数?我都问过几回,都不肯说。”
    楚太太笑了:“你怎么如此拘泥了?都说女子从夫,别说她是清白人家出来的,就算不是,她现在嫁了丈夫,难道你还能不和她来往不成?”
    朱太太瞧向小文,小文不晓得和人说了什么,周围的人都在笑。朱太太声音压的更低:“我也不怕和你说实话,你晓得我那个孙女,想寻姑爷,这年纪也差不多,我就想,只是你也要想想,若真像在京城里打听出来的,是这样人,我这心里,总有些不对劲。”
    “你孙女今年不过四岁,这么着急就寻姑爷?”楚太太有些惊讶地问,朱太太打楚太太一下,接着就道:“女儿落地就是别人家的人,先寻个好的,有什么不可。只是……”
    “你既存了这份心,就别想着这啊那的,女子从夫,她不管娘家姓什么,现在姓陈,你还想别的做什么?”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