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慎取舍业果。以上这种邪见极为恶劣,虽然没有学顺世外道,但是相续中已经生起断见,后世也唯有堕入金刚地狱。龙树菩萨说:“邪见之人虽行善,异熟皆为无尽苦。”

    执这种邪见的过患是:认为没有佛菩萨,自然舍弃皈依、发心、清净观、敬信心等一切法行,而且声称没有恶趣和众生,颠倒行持杀生、不与取等不善业,如弃尸体般地抛弃慈悲心和四种厌世的修法 。

    所以只要二取迷乱还没有消于法界、见解没有究竟之前,苦乐是无欺存在,所以取舍业果至关重要。释迦牟尼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开显解脱道》中说:“黑白业果永时亦不虚,于此无欺因果正道中,显现一切轮涅之诸法,虽知自作定熟于自身,我等无力如法作取舍,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能作善恶取舍求加持。”

    归摄以上业果的修法内容,就是宗大师摄颂所说:“黑白业感苦乐果,各别应受勤止作。别于无始所集罪,四力对治求加持。”

    二零零六年藏历六月初四于喇荣五明佛学院**区,由录音整理成文。

    《因果的奥秘》思考题

    1、“修学皈依之后思惟业果”,在次第安排上有什么道理?

    2、为什么说引发一切善乐的根本是对业果的胜解信?

    3、为什么要在思惟总别业果之后,再进入正行取舍之中?

    4、叙述业决定之理。

    5、如果不能对业果的决定之相产生决定的认识,会有何种过患?

    6、叙述业增长广大之义。

    7、以什么原因诸龙死没当生人天,乃至于贤劫诸佛教中而般涅槃?

    8、解释颂词含义:

    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惯习性,

    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

    若未修施尸罗等,随具种色少壮德,

    极大势力多富财,后世悉不获安乐。

    种等虽卑不著恶,具足施戒等功德,

    如夏江河能满海,后世安乐定增广。

    应善定解善非善,诸业他世生苦乐,

    断恶励力修善业,无信岂能如欲行?

    9、叙述未造不遇、已造不失之义。

    10、解释颂词含义:

    梵志说善恶,能换如取舍,

    尊说作不失,未作无所遇。

    11、承许“未造业会遇”会有哪些过失?

    12、承许“已造业失坏”会有哪些过失?

    13、有情造恶业,果报只会成熟在自己相续上,为什么还要修自他交换呢?

    14、举出和总的业果四条道理相违的世间邪见。

    15、谈谈如何把业果的四条道理运用在日常修行上。

    16、思惟总的业果道理,在转变我们的观念上有哪些效果?

    17、世尊宣说十业道的用意何在?

    18、为什么说十善业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圆满的根本依处?

    19、口说我是大乘,实际不能防护十善业道,会遭到何种诃责?

    20、说出杀生的事、意乐、加行和究竟。

    21、为什么不能堕胎?

    22、说出不与取的事、意乐、加行、究竟。

    23、为什么偷盗十方僧物的罪过无量无边呢?

    24、说出邪淫的事。

    25、对以下观点,以佛法的智慧进行剖析:

    ①男女**混乱,在国外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②婚外恋没有触及任何法律条文,所以是合理的。

    ③性生活混乱是社会发展到较高水平、人民生活达到一定富裕程度时必然出现的现象,恐怕是无法避免的。

    ④性行为本身是自然的,与对和错无关。

    ⑤无性决不等于纯洁、高尚,对异性的向往、冲动和性行为不是邪恶、下流,而是生理与心理正常健康的体现,是合法、自尊、骄傲、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反,没有**望的人,身心是不健全的,有**望而得不到满足,是不人道的。

    26、邪淫如何有害天伦?如何有害风俗?如何有害寿命?如何有害心术?如何有害人节?

    27、对于居士来说,如何才能做到终身不二色?

    28、以“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将会导致何种社会问题?

    29、君子不近声色,不过是叫人要淡爱欲,如果把爱欲视为毒蛇猛虎,不是有点太过分吗?

    30、大富贵人往往多造淫业,为什么不见他们有报呢?

    31、说出妄语的事、意乐、加行、究竟。

    32、妄语对自己的修行会有何种影响?

    33、为什么不能轻易违背诺言或誓言?

    34、有人说:生存在这个人人都说妄语的世界中,如果还是以诚信的方式待人,自己只会吃亏。请对这种观点发表评论。

    35、妄语业泛滥对整个时代造成了何种影响?

    36、说出离间语的事、意乐、加行、究竟。

    37、为什么不能赞成、支持或者随喜他人离婚?

    38、为什么在师徒、寺院之间挑拨是非罪过非常严重?

    39、说出粗恶语的事、意乐、加行、究竟。

    40、说明贪欲圆满五相:①有耽著心;②有贪婪心;③有饕餮心;④有谋略心;⑤有覆蔽心。

    41、说明嗔恚圆满五相:①有憎恶心;②有不堪耐心;③有怨恨心;④有谋略心;⑤有覆蔽心。

    42、说明邪见圆满五相:①有愚昧心;②有暴酷心;③有越流行心;④有失坏心;⑤有覆蔽心。

    43、闻思三毒圆满五相,对于修行有何帮助?

    44、①从所贪供侍、名誉、供养、资产、胜生五方面,描述非圆满贪欲之相。

    ②就报复心理、幸灾乐祸心理,描述非圆满嗔恚之相。

    45、①贪、嗔、邪见本来是意,为什么还有意乐、加行呢?

    ②举例说明以贪、嗔、痴引发贪欲;

    ③举例说明以贪、嗔、痴引发嗔恚;

    ④举例说明以贪、嗔、痴引发邪见。

    46、解释诽谤因、诽谤果、诽谤作用、诽谤有事。

    47、邪见种类很多,为什么在十黑业道中单指四类为邪见呢?

    48、何故思惟是业不是业道,身语七支是业也是业道,贪嗔邪见是业道不是业?

    49、以不与取为例解释:

    ①由意乐故重;②由加行故重;③由无治故重;④由邪执故重。

    50、何种情况是轻杀生?

    51、说出《本地分》所说能成就极重业的六相。

    52、解释《亲友书》颂义:

    无间贪著无对治,从德尊事所起业,

    是五重大善不善,其中应勤修善行。

    53、解释“由福田门故力大”的含义。

    54、解释下列比喻所对应的含义:

    ①譬如,铁丸小亦沉水,即彼成器虽大上浮。

    ②如蝇粘涕不能脱离。

    ③譬如:少水投盐一掬,则难饮用;或如欠他一文钱,不能还偿,渐被逼缚受诸苦恼。

    55、说出愚者造恶业力大的五相。

    56、解释以下《宝蕴经》经文的含义:

    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

    57、解释敦巴仁波切的教言含义:

    较依正法所起罪恶,十种不善,是极少恶。

    58、举例说明“由事物门故力大”的道理。

    59、如何由意乐门故力大?

    60、学习“具力业门”对于自己的修行有何种利益?

    如何将这一科的法义转为修行?

    61、按照经论说明十黑业的异熟果。

    62、依《十地经》说出十黑业中每种黑业的两种等流果。

    63、造作等流果和领受等流果有什么差别?

    64、学习等流果的法义,对于修行有何启发?法义如何融入修行?

    65、一一说出十黑业所感的增上果。

    66、说出断离间语的事、意乐、加行、究竟。

    67、说出离贪欲的事、意乐、加行、究竟。

    68、①仅仅不作杀生是不是白业呢?为什么?

    ②一般白业和殊胜白业的差别何在?

    69、说出十白业的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70、引业和满业有什么差别?说出引满四句。

    71、解释颂义:

    由一引一生,能满则众多。

    72、解释:作业 增长业 不增长业

    73、举例说明:作非增长 增长非作 作而增长 非作非增长

    74、何种业是顺定受业?何种业是顺不定受业?请具体说明。

    75、说出现法受、顺生受、顺后受的差别。

    76、说出《本地分》所说现法受的八种情况。

    77、有情相续中有众多善不善业,以何业的果报首先成熟?

    78、学习“引满差别”、“定不定受业”、“何果先熟之理”之后,对你的修行有什么帮助?

    79、为什么要成办具有八种功德的异熟身?

    80、分别说出以下八者的体相、作用和因:

    ①寿量具足;②形色具足;③族姓具足;④自在具足;⑤信言具足;⑥大势具足;⑦丈夫性具足;⑧大力具足。

    81、为什么修八因时要具足三缘?

    82、具体解释三缘:

    ①心清净;②加行清净;③田清净。

    83、心清净、加行清净、田清净三者的关系如何?

    84、解释颂义:

    由依止无嗔,施庄严妙色,

    说无嫉妒果,当感妙同分。

    85、以理成立“应于业果数数修习”。

    86、为什么“于如来语应修深忍”?

    87、对业果仅仅了知而不思惟会产生何种过患?

    88、为什么可以断定自称解空而对业果不注重的人是颠倒解空?

    89、解释颂义:

    一切诸法如水月,等于幻泡阳焰电,

    虽诸死已往他世,有情意生不可得,

    然作诸业终不失,如其黑白成熟果,

    如此理趣门贤妙,微细难见佛行境。

    90、能截断恶趣的一法是什么?

    91、说出智者和愚者的差别。

    92、解释语录之义:

    “若有观慧而正观察,如于险坡放掷线团,与法渐远。”

    93、遮止恶行的方法是什么?

    94、解释颂义:

    恶业虽现前,非定如刀割,然众生恶业,于他世现起。

    由其诸恶业,各受辛异熟,是故诸众生,于他世了知。

    如从铁起锈,锈起食其铁,如是未观作,自业感恶趣。

    95、敦巴仁波切说:“觉沃瓦心莫宽大,此缘起微细。”这句教言对您的修行有什么启示?

    96、为什么恶行不能不思放置,须要励力修习忏悔?

    97、说出能破现行力的体性以及如何修它的因。

    98、说出能对治现行力的六种修法。

    99、说出遮止罪恶力的体性和利益。

    100、为什么说没有诚意防护之心,所作悔罪唯有空言?

    101、为什么说思惟黑业过患对引发至心忏悔至关重要?

    102、为什么忏悔的效果不能一概决定?

    103、忏悔可以净罪和已作不失坏是否相违?为什么?

    104、如果顺定受业以四力忏悔可以被转为不定受,那和顺不定受业有什么差别呢?

    105、解释《八千颂大疏》的文句:

    谓若凡是近对治品,可损减法,彼由成就有力对治,能毕竟尽,如金秽等。

    106、凡夫不具有能破罪业种子的出世间对治,却能从根本上拔除罪业,对此以理成立。

    107、罪业从根本拔除和尚须领受头痛等微苦是否自相矛盾呢?

    108、为什么须励力防护嗔等、精勤修习不善还出?

    109、既说“能尽净有力之业”,又说“唯除先业所有异熟”,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110、悔除清净和最初无染的差别何在?

    111、解释颂义:

    ①若作诸恶未修福,误失正法得非法,

    具恶业人死怖畏,如于大海散朽船。

    若已修福未作恶,行诸善士妙法轨,

    此则终无死亡怖,如乘固船登彼岸。

    ②若人宣多如理语,放逸而不如是行,

    譬如牧人数他畜,彼非能得沙门分。

    设虽少说如理语,然能正行法随法,

    及能远离贪嗔痴,此等能得沙门分。

    苾刍乐防慎,深畏诸放逸,

    自导出恶趣,如象出淤泥。

    苾刍乐防慎,深畏诸放逸,

    能抖一切恶,如风吹树叶。

    ③若希善趣诸解脱,愿多修习于正见,

    若人邪见虽妙行,一切皆具苦异熟。

    112、为什么须要多读宣说业果因缘的教典?

    113、说出下士意乐生起之量。

    114、为什么生起意乐之后还要励力善修?

    115、既要厌离生死圆满,又要希求生死圆满,这样自相矛盾,如何在一个心上修持呢?

    116、为什么说尸罗是道之根本?

    117、以理成立修道须要一种最极圆满之身。

    118、论中对两种观点评论说:“此是全未了知圣教扼要”,对此具体解释。

    十善楷模

    许哲居士是新加坡的一位传奇人物,她一百零六岁的时候,不但不需人照顾,反而还在照顾许多比她小二三十岁的孤苦无依的老人和破碎家庭。

    一**八年,许哲出生在广东一个荒僻小镇。她从童年起,每天要帮忙做很多家务。清晨到河边洗完衣服后,再到山上、野地采集药草,然后回家帮忙做手工,赚取微薄的工资贴补家用。后来,因为家中发生变故,母亲带着她和姐姐弟妹四人离开广州,到马来西亚槟城投靠亲戚。

    当时,许哲已经二十几岁,却还是一个文盲,只能从事打扫的清洁工作,但上进心很强的她一直在寻求就学的机会。槟城附近有一所教会办的小学,每次经过那里听到小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她心中就十分羡慕。有一天,她鼓足勇气走进学校,告诉修女们:“我想读书,可是我没有钱,我可以帮你们打扫、洗衣服,请你们让我读书。”修女们答应许哲的要求,并且让她住到教会后面的房子,每个月四块钱的房租,就以打扫、拖地、洗衣服、做家事来抵偿。就这样,许哲开始了她人生的求学生涯,她每天认真地读书,虽然放学后还要做许多事情,但是她内心有着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快乐。

    三十岁时,许哲为了逃婚离开槟城到了香港,因为能流利地书写中、英文,在外国公司谋得了一份秘书的工作。一九三九年,日军攻打香港,许哲随公司到重庆避难,当时许哲的薪水高达一百五十元,而一般人平均月薪是二十元。

    有一天,她和朋友在一家高级餐馆吃完饭后,走出餐馆,突然有人伸出又黑又瘦的手,向她乞讨。当时她心头一震:“这世上,还有这么可怜的人,饿了好几天没饭吃。我刚刚那一餐饭,可以让好多穷人吃好几天啊。”望着那可怜的人,她告诉自己:“从今以后,我不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的吃喝穿着上,如果我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我就是掠夺穷人的钱。”

    许哲辞去高薪的工作,加入一个反战的国际救伤队里做义工,打扫、煮饭、洗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抗战结束后,她随救伤队来到英国。一九四五年,她希望入护理学校学习,因为她内心深深牵挂着贫苦、病弱的人,她希望学会护理工作,将来能为老人、穷人、病人们服务。当时,护校学生的年龄限制是十七岁到二十五岁,她已经四十七岁,但她并不气馁,写信向护校校长表明学护理的心意,在信中她写到:“我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这句话感动了护校校长,破例准许她入学研习护理课程。护校八年,她用心学习从小孩到老人、从出生到死亡、从身体到心灵等各种不同层面的照顾与养护,她默默许下心愿,要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技能,完全奉献给需要的病人、老人与穷人。

    一九五三年,她自护校毕业。巴拉圭的一家慈善机构知道她发愿要无条件为穷苦的病人奉献,就写信邀约她前往巴拉圭。这家慈善机构只有三位医生,却要照顾很多病人,她是唯一的护士,因此她的工作格外繁重。虽然没有薪资,而且忙累,但她内心始终很愉快,能将自己所学奉献在病人身上,为他们减轻病苦,她感到很安慰。

    一九六一年,她来到新加坡,从姐姐口中得知有个穷人医院从一九一零年创办至当年,都没有一个护士。当时医院内有三百八十个病人,因为医疗人员不足,无法得到适当的照料,她就自荐到医院照顾病人。

    她这一生,除了当秘书那段时间领取薪资之外,其余工作都是无薪职。她想如果医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