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学良家事-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骨肉相聚的心愿未了,张学铭便于1983年因肝硬化而溘然长逝,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嘱托儿子张鹏举:“我一生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与大哥见面。将来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把我的话告诉他。”    
    夫人朱洛筠女士还专门填写了一阕《思佳容》,表达对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怀念:    
    少小同嬉忆故情,而今白发说余生;    
    将军手拨乾坤转,淑女心期玉雪清。    
    怀旧雨,盼新晴,春回两岸海波平。    
    中华一统归来日,万户融融笑语声。    
    张鹏举是张学铭的次子,现在天津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工作,1998年6月3日,张鹏举专门赴美国夏威夷为大伯张学良祝寿,完成了父亲的心愿。张鹏举与大伯是平生首次相见,他首先向大伯行了大礼,跪地叩头。张学良坐在轮椅上,双手合十,连连作揖。在随后的叙谈家常中,张鹏举将父亲临终的心愿告诉了大伯,并说:“为了还父亲的这个愿望,我便决定通过这次祝寿,来檀香山与从未见过面的大伯父相聚,实现父亲临终之遗愿。”张学良听了侄子的话,神色黯然地叹息道:“你父亲去逝的事,我已经知道了。”    
    张学铭的长子张元冲目前在香港定居,从事经商。


第十章 其他兄弟姐妹2、其余诸弟

    在童年时代,张学良是十四个兄弟姐妹中的“头头”,弟弟妹妹对他十分尊重,也很听他的话,张学良对他们也很严格,有差错就管教,从不姑息,不过,因为张学良严于律己,兄弟姐妹间一直相处和谐。张学良对兄弟姐妹们从不分什么嫡庶,也不许他们摆少爷、小姐架子。他常向弟妹们讲张家的家风,为人要正派,千万不要仗势欺人。他说,我们要和老百姓讲团结,才能给张家增光,否则,只能给爸爸抹黑。爸爸太忙,年纪大了,有时顾不过来,我要替爸爸管教你们。我是大哥,你们要听我的。    
    三弟学曾,生于1911年,少年时十分好玩,最爱逗蛐蛐。有一次,他差厨工孙大虎出府去帮他捉蛐蛐。孙大虎在税捐局周局长公馆的墙根下,用铁锹挖蛐蛐,被局长的公子发现,不让他挖,双方发生了争吵,孙大虎仗势打了局长的儿子,被扭送到了警所。警所所长一看是对局长公子大打出手,二话没说,就将孙大虎劈头盖脸地抽了几十鞭子,张学曾得知后,气得立即乘车直奔派出所,“岂有此理,这还了得,你们简直没有王法了!”张学曾指着警所所长的鼻子大骂。    
    “请三爷息怒,请三爷息怒,这完全是误会。”所长连忙赔罪,并上前替孙大虎松了绑。张学曾还是不依不饶,反派人将警所局长捆了起来。正在双方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张学良打来了电话,叫张学曾马上带人回家,一切由他来处理,口气不容置辩,坚决严厉。经过调查,,此事是张学曾要孙大虎捉蛐蛐引起的,责任在张学曾、孙大虎一方,第二天,张学良亲赴警所,向所长一再道歉:“帅府子弟缺少家教,给您添了麻烦,特来赔礼。”所长闻言,惭愧不已,对帅府子弟的风范倍加称赞。    
    张学曾成年后,曾在北戴河交了一个外国女朋友,那个时候,中外通婚可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件事被学曾的母亲许夫人知道后,大为光火:“混帐东西!一个堂堂的中国人,竟要娶一个外国女人!”许夫人怒不可遏,命学曾跪在地上,拿起鞭子就抽。这还不够,许夫人又命仆人把他捆起来,交给时任天津市长的张学铭处理,张学铭为难了,他是自己的三弟啊!再说,交外国女朋友犯什么法呀?因此请求宽恕了他,但许夫人仍是不肯罢休,又派人把他送给张学良处理。    
    看着五花大绑地跪在地上的三弟,张学良大吃一惊,待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他呵呵笑了,“老太太虽然有失偏颇,但她的一片爱国之心也算难能可贵啊!”边说边给张学曾松了绑,对他说:“三弟,你怎么不向四弟学学,投笔从戎报效国家呢!”张学曾笑笑,摇摇头说:“光是军队也救不了国,还得要文化要科学,我是个自由主义者,喜欢自由自在地搞学问,受不了军队的那一套。为了一个外国女人,妈妈捆了我好几天,大哥你就饶了我吧,别让我到军队里去没完没了的立正、稍息了!”    
    后来,张学曾先后赴日本、英国留学,二战爆发后,他定居美国,曾在联合国总部秘书处任职。他共有二子一女,均在美国,长子张闾璜,在美国石油开发公司从事研究工作,次子研究美术。    
    五弟张学森,1920年出生,曾留学美国,主攻航空飞行。抗战胜利后,回到国内,担任了天津警备司令部少校秘书。1948年后去台湾,后来长期在华航檀岛办事处供职,定居夏威夷。1993年张学良第二次到美国探亲,除了去旧金山看望儿子和孙子外,就是到夏威夷看望五弟学森。张学森以东道主的身份向长兄张学良介绍了夏威夷的概况,并建议他和赵四小姐在此定居。张学良很快便喜欢上了夏威夷,1993年圣诞节后,张学良果然定居夏威夷,租住在临海的一幢高层公寓里,距张学森所居之地很近,平日相互照应,很感安慰。定居夏威夷后,张学良夫妇的日常生活及对外联络主要由张学森代为照料与处理。    
    1994年1月,著名京剧爱好者仝玉洁和汪文娟邀来了几位京剧名角,加上旧金山当地的一些京剧爱好者,兴致勃勃地为张学良举办了欢迎会。这天傍晚,张学良由五弟张学森夫妇陪同,乘车前来赴宴,夫人赵一荻因身体关系未能出席。欢迎会气氛热烈,节目精彩纷呈,张学良听得津津有味,几乎忘了时间。五弟张学森见夜色已深,便建议大哥回家休息。    
    “我不回家!”张学良故作执拗地说。    
    “你不回家,我要报告大嫂!”张学森开玩笑道。    
    “那我就告诉大嫂,说你不带我回家!”张学良逗乐说。    
    兄弟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逗得来宾哈哈大笑。沉寂片刻,张学森又逗趣道:“我带大哥到这里玩得这么开心,大哥应当发给我奖金啊!”    
    张学良闻言,真的从口袋里取出钱包,然后慢慢地翻找着什么。众人以为他要拿钱奖励五弟,谁知张学良却拿出一根牙签,“这牙签,是我发给你的奖金。”张学良面带微笑,一本正经地对五弟说。    
    见此情景,众人又是一阵大笑。最后,张学森说:“大哥,咱们回家吧!”张学良听了五弟的话,沉思片刻,语重心长地说:“你的家在哪儿啊。”    
    张学森闻言,一时竟不知如何作答。    
    张学森和大哥张学良一样,都极其酷爱京剧艺术。张学森与北京的许多京剧名家都很熟识,定居美国后,他不时飞回北京听戏、看戏、交流切磋。后来和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于魁智结识后,往来频繁,一年之中更是有两三次到北京去,到北京后一安顿好住处,张学森就忙着给于魁智打电话,急切地约定时间地点来吊嗓子唱戏。    
    1995年9月初,张学森来北京参加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期间,曾和于魁智一起切磋唱腔。临分手时,他郑重地与于魁智商定:“明年6月1日,大爷(张学良)95大寿。他最喜欢听你唱了,请你们到夏威夷来,咱们好好热闹一回!”回到宿处,张学森兴致勃勃地将这一计划告诉了与他一起来北京的妻子及三个女儿。不曾想三天以后,他竟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在北京去世,美好的心愿一夜间竟成了逝者的遗愿。    
    张学森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张闾蘅受母亲、姊妹们的委托,一定要了却父亲生前的这一心愿。无独有偶,1996年四五月间,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二三十年代曾与张学良过从甚密的阎宝航先生的女儿阎明光时,阎明光正准备亲赴夏威夷为张学良祝寿,也想把张学良喜爱的京剧艺术家请到夏威夷去。两位女士的想法不谋而合,当然也就一拍即合。    
    不过,由于于魁智经常去外地演出,当阎明光颇费周折地找到他并得到首肯时,离祝寿日期只剩下十多天时间了。幸好有关部门获悉这一动议后,不仅十分理解,并且相当支持,尽可能地提供一切方便,使出行的各项手续办理得极其顺利。6月1日晚5时30分,于魁智如约出现在张学良先生95岁寿诞宴会上,张学森的夫人一见到他就不无惋惜地感叹道:“你们可来了!他(张学森)要是活着,看到你们来了,该多高兴啊!”    
    六弟张学浚,1922年生,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曾在国民党军统部门工作过,后随国民党迁往台湾。    
    七弟张学英,1924年生。1948年先去台湾,再转赴香港,后又转回台湾。一生无正当工作,也没有子女,1983年病逝于北京。    
    八弟张学铨,出生于1925年。九一八事变后随母亲寿夫人迁往天津。日本投降后,他来到东北,在营口税务局工作,解放后,又回到天津,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到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工作,还担任了区政协委员。爱人马蕴兰,女儿张闾琪,从事幼儿师范教育工作。


第十章 其他兄弟姐妹3、胞姐冠英

    张学良的大姐张冠英,又名首芳,生于1898年,在众子女中排行老大,是张学良一母同胞的亲姐姐,1912年赵夫人病逝后,张学良和张学铭的日常生活就由大姐来照料,张冠英从小就对张学良有着相当的影响,因此张学良对长姐始终敬畏有加。    
    张作霖对女儿的婚事,一向采取包办的方法,用联姻以达到自己争权夺利的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对于骑士或男爵,以及对于公主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张作霖这个政治野心十足的封建军阀,可谓谙熟此道,为了实现他不断膨胀的政治野心,不惜牺牲女儿的终身幸福,他在世时,他的6个女儿中,除了最小的怀卿未到婚嫁年龄外,其余5个女儿全都按照他的旨意,或嫁给实力雄厚的地方霸主,或与民国的权臣结亲。其结果,自然是为他换来了许多政治上的利益,而他的女儿们,则大多数在笼罩在痛苦婚姻的阴影里,抑郁寡欢,虽然其中也不乏幸运儿,但毕竟只是偶然而已。    
    张冠英被张作霖许配给了鲍贵卿之子鲍毓才。鲍贵卿是张作霖的同乡,早年曾“对门而居,非常亲昵。同在幼年,彼此互吃母乳”。鲍家当时的家庭环境比张家好,张家生活有困难时,鲍家经常给予接济,因此张作霖对鲍家始终怀有感激之情,他与鲍贵卿的情谊也不断加深,逐渐成了“莫逆之交”。    
    在张作霖未发迹之前,鲍贵卿早已投身到段祺瑞门下,与段有“老首长、老部下的紧密关系”。辛亥革命后,鲍贵卿在军界屡屡晋升,1912年10月,在直隶升任陆军少将,第二师第四旅旅长;1913年6月补中将衔,随后任安徽省芜湖大通司令官;同年9月在安徽都督倪嗣冲之下任芜湖镇守使兼第三混成旅长;1915年8月由于芜湖镇守使官制废止而进京,任陆军讲武堂堂长。    
    1916年张作霖就任奉天督军,为了称雄关东,他竭力扶植奉天帮,重用奉天出身的人才。恰巧当时发生了黑龙江督军的后任问题,时任总理的段祺瑞便推荐鲍贵卿任该职。张作霖鉴于鲍贵卿的资望、阅历及其与自己的乡缘便同意了,此后鲍贵卿便成为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的统治区域虽地处东北,与张作霖隔省相望,但以其隶属关系来看乃实为正统北洋系,不可能随意听凭张作霖的摆布。张作霖为了实现自己统一东北的夙愿,就不得不使鲍贵卿成为自己的亲密伙伴,张冠英与鲍毓才的婚事,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促成的。    
    虽然明知鲍贵卿之子鲍毓才是一介平庸之辈,“既少知识,又无才干,只是由于张作霖的委任才当上了营口海防联军营营长”,当初家里人特别是卢夫人并不赞同这桩婚事,认为其人才疏学浅而且住处又远离府第,但她反对也没用;张学良还小,有异议也不敢吱声。张作霖一锤定音:人家孩子是官宦子弟,准错不了。张冠英就这样嫁了出去,居住在营口。    
    婚后两人感情不和,鲍毓才提出离婚,并另外娶妻。但张冠英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自己是明媒正娶,一直不肯离婚。九一八事变后,张冠英曾先后迁居天津、西安、沈阳,解放后才定居北京。    
    张学良被幽禁后,张冠英十分挂念弟弟,1947年曾有书信托东北元老莫德惠带给张学良,张学良收到大姐的信,激动万分,浮想联翩,他想起了当年母亲去世时,他才十岁,大姐冠英仅长他三岁,却亲自照顾他和学铭的日常生活,如今,他已是四十七岁的人了,大姐还念念不忘幽禁在台湾的弟弟。阅必家书,张学良深为感动,热烈盈眶,对大姐的敬仰挂念之情也油然而生,他提笔给大姐回信道:    
    “。。。。。。我数年来精神甚好,身体也还不坏,惟独眼睛有点花了。那末,就是所谓过四十岁才觉得老的道理吧!也许是这几年来菜油灯下看东西的关系•;•;•;•;•;•;我的一切,请你们不用挂念,尤其是身体,我自己会照应我自己的。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上说过,哪个混蛋才把身体弄坏哪(类似这样话,文句我记不清了)。您送来的东西,现在谢谢您。我晓得您手头并不松快,下次不用再带东西了,留点钱给孩子们用吧。”    
    情深深、意绵绵,张学良与大姐冠英的姐弟深情赫然纸上。    
    莫德惠要离开时,张学良又托他给大姐冠英捎去第二封回信,他在信中写道:    
    首芳大姐:    
    您的四月卅日的信和照片十张,附函两封,俱已收到。孩子们都已婚嫁,姑老爷亦都不错,闻之欣快。您已五十之人,亦可以了却一桩心愿了。上次莫先生走时,我得写几十封信,把我写得头晕,所以给您的信写得有些简略,现在详细说一点。。。。。。我现在想托您办一件事,如果您去北平,您给我买一部好版大字的《明史》来。也许西安旧书铺里有(南辕门街有两个旧书店,很不错),如果买到,千万用油纸包好,打箱或用他法,总之别叫它受潮,或污,或破了。我非常需要一部大字《明史》,我眼花了,开明版的《明史》我看起来太费力了。如果是《明史》能在西安买得到,不一定要好版,大字就可以,我是很需要,等着看,并且要在书上胡批胡写,所以纸张不可要太破的,一碰就破的。注意是《明史》,可不是《明史记事本末》或《明纪》、《明鉴》等等。或者商务印书馆百衲本的,中华书局四部备要版的,那都十分合用。    
    四小姐附问候    
    弟良手奏    
    五月廿日    
    张冠英定居北京后,生活一度非常困难,周总理得知后,特拨一处住房,发放补助,使其安度晚年。张冠英生有三女二子,1954年因病逝世于北京。


第十章 其他兄弟姐妹4、二妹怀英

    张作霖虽身为封建军阀,但毕竟是苦出身,对妻室儿女要求相当严格。张学良的二妹张怀英回忆说:“我父亲思想封建保守,在家里,有很多禁令,特别是对女儿们管教更严,他要求我们文静,不许出大门,不许穿印度绸,不许剪发。”可是,张学良却敢于突破父亲的禁令,他领着妹妹们在帅府里‘藏蒙蒙’(捉迷藏),每年七月十五日带她们去小河沿看放河灯,冬天指挥她们堆雪人打雪仗。张作霖死后,又是他叫妹妹们剪了辫子留短发,甚至烫发。    
    然而,在婚姻大事上,连张学良都无法违背张作霖的意旨,跟别说他的妹妹们了。二妹张怀英,生于1907年,生母卢夫人,她从小就被张作霖包办给了蒙古达尔罕王爷之子包布。如果说冠英远嫁营口不遂心,让家里牵挂的话,那么比起妹妹怀英来说,她的婚姻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鲍毓才是个健全正常的男人。    
    张怀英天生丽质,容貌清纯可人,可谓是集中了父母亲的精华部分,特别是她性格温顺,心地善良,赢得了帅府内许多人的赞誉。当年服侍过她的丫鬟王秋实曾说过:“我初到帅府时比她小六岁,我服侍她,她也照顾我,经常为我梳头、扎辫子。。。。。。从来对我不寒言暴语。”就是这样一位人见人爱的姑娘,万没有料到,竟被父亲张作霖许配给了一个“白痴”——达尔罕王爷之子包布是个又呆又傻,连话都说不清楚的低能废物。张作霖不惜牺牲亲生骨肉来做其政治上的筹码,其用意与冠英的婚事如出一辙。    
    多年来,张作霖一直垂涎内外蒙古,渴望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个愿望在其就任东三省巡阅使,统一东北三省之后,才获得了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