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语言表达培训-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如,某饭店服务员刘小姐拾到顾客遗失在店内的手机,想悄悄据为己有,被领班张大姐发现了,让她上交。可刘小姐说:“手机是我拾的,又不是偷的,更不是抢的,不上交也不犯法。”张大姐说:“小刘,你知道什么叫‘不劳而获’吗?”“不知道!”刘小姐嘟着嘴回答。张大姐说:“你看,‘不劳而获’是不经过劳动而占有劳动果实。说得确切点是占有别人的劳动果实!”“你什么时候学会咬文嚼字了?”刘小姐有点不耐烦了。张大姐耐心地问:“你说抢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不劳而获’?”“是的。”“你说,偷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不劳而获’?”“当然是的。”“那么,拾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不是‘不劳而获’呢?”“这,这……当然……”刘小姐语塞。张大姐顺势教育道:“拾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和偷、抢得来的东西,在‘不劳而获’这一点上是相通的,除了国家法律,我们还应有一定的社会公德,再说店里也有工作守则,拾到顾客遗失的物品要交还,你可不能犯糊涂啊!”经过张大姐的教育,刘小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手机交了出来。
    在这里,张大姐避开刘小姐振振有词的歪理,而是有意和她弄清楚一个看似与论题无关的“不劳而获”的意义,再诱导她在由大及小,从面到点,步步推进,层层剥离。最后才切入实质性问题:拾到东西据为己有,同偷、抢一样是“不劳而获”,是同样可耻的行为。一席话使刘小姐受到了教育,打消了错误念头。
    中学生小张,其父母均在国外工作,自己随同外婆生活。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上课时爱找邻近的同学讲话,老师多次教育也不改正。于是班主任老师找他谈话,周老师说:“小张,昨天物理老师说你这次物理成绩相当不错,同上一次比起来,进步很大,今天老师打电话告诉你外婆了,外婆听了很高兴,老师也很高兴,这说明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可以进步,成绩能够提高。你爸爸妈妈一直在国外工作,长期以来,你都必须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有时还能帮外婆做点事情,说明你有相当强的自理能力,这在我们班级中也是很不错的。最近老师的工作较忙,对你的关心也比以前少了,是老师工作上的疏忽,今天老师找你来,是想了解一下最近这些日子,你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上次你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你能告诉老师吗?”小张不好意思地说:“不太好。”周老师则进一步诱导:“的确,我们学习中免不了要犯这样那样的过失,要改掉它也不是一下子的事情,今天既然到老师这儿来了,能不能和老师一起探讨一下,咱们一起找出这种现象的根源,然后努力克服它,你说好吗?”接下来,教师和学生间开始了相互友好的沟通。一方面老师指出上课违纪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学生也谈出了自己对问题认识不足以及自我要求不严的毛病。最后老师进一步提出更高要求,并寄予厚望,学生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劝告。
    在这里,周老师对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小张就采用了由优点说到缺点,由副题引入主题,由关心询问到互相探究,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才接触实质性问题的方法。由于周老师对症下药,方法得当,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终于取得了说服的成功。
    总之,说服的过程是说服者对被说服者攻心的过程,也是被说服者心理渐变的过程。运用“逐渐递进”的说服技巧,从理论上讲,符合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从实践中看,只要运用得恰当巧妙,就能取得理想的说服效果。

    有预料地诱导
    每步诱导中,对方会怎样讲,可能有几种讲法,怎样随机应变,都要有预料。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诱导不变成“哑炮”,一个人唱独角戏。要使自己的诱导能引出对方的话,开启其思路,就要预作通盘打算。
    例如新转入某班的方方同学,作业马虎、潦草。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一本字迹工整的作业递给他说:“你看这位同学的作业写得怎么样?”方方看了一眼,没说什么。老师又拿出一本字迹潦草、错误较多的作业给他看,并说:“你看这本怎么样?”方方看了一眼,说:“跟我的差不多。”“你再看看这两个作业本上的名字。”教师温和地说。这一回方方疑惑了:“都是李林的?”老师抓住时机,诚恳地说:“差的那本是李林同学去年的作业,这一本是他现在的作业。”然后亲切地说:“你现在的作业和李林去年的作业差不多,但这不能说明你永远是这样。李林同学经过半年努力,能写出工整漂亮的作业,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像李林一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将作业写好。”老师这段谈话,言此意彼,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起到了指出不足、勉励进步的目的。
    在这里,方方的老师已经预测出他的每一个问话方方会怎样去回答,然后他根据方方的回答顺势劝导,起到了较好的说服效果。

    有诚意地诱导
    诚恳开导,不讽刺,不挖苦,这样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此法的好处是容许被说服者在接受说服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认识过程,获得一些全新的知识。美国费城电气公司的推销员威伯到一个州的乡村去推销电,他叫开了一所富有农家的门,户主是一位老太太。她一开门见到电气公司的,就猛地把门关上。威伯再次叫门,门勉强开了一条缝。威伯说:“很抱歉,打扰您了。我知道你对电不感兴趣,所以这一次登门并不是来向你推销的,而是来向您买些鸡蛋。”老太太消除了一些戒意,把门开大了一点,探出头,用怀疑的目光望着威伯。威伯继续说:“我看见您喂的明尼克鸡种很漂亮,想买一打新鲜的鸡蛋带回城。”他接着又充满诚意地说:“我的来航鸡下的蛋是白色的,做的蛋糕不好看,所以,我的太太就要我来买些棕色的蛋。”这时候,老太太从门里走出来,态度比以前温和了许多,并且和他聊起了鸡蛋的事。威伯指着院子里的牛棚说:“老太太,我敢打赌,您养的鸡肯定比您丈夫养的牛赚钱多。”老太太被说得心花怒放。长期以来,她丈夫不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她把威伯视为知己,并高兴地把他带到鸡舍参观。威伯一边参观,一边赞扬老太太的养鸡经验。并说:“您的鸡舍,如果能用电灯照明,鸡的产量肯定还会增多。”老太太似乎不那么反感了,反问威伯用电是否合算。威伯给了她圆满的回答。两个星期后,威伯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来的用电申请书。
    威伯之所以能说服固执的老太太,诀窍就在于他不急于求成,而是采用了由小到大,招招紧跟的说服方法,一步一步具体而又细致地为对方剖析情势,为其出谋划策,这就一步一步地把双方的心理距离拉近了,促使老太太的态度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就这样由小到大地逼近预定目标,最终取得了说服的成功。
    总之,用诱导技巧说服人,要认真构思,事先把各方面的关节想清楚,谈话中又要针对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第五节 提高说服力的窍门

    人们都希望能掌握说服技巧,轻松地说服他人,但是说服力毕竟与饶舌不同。说服力并不取决于能否能言善道,而决定于能否适时说出适当的言辞。有人天生就具有说服力,但更多人具有的说服力是靠后天的经验和努力培养而成。培养和提高说服力需要从七个方面入手:

    掌握要点和难点
    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巧妙地说服他人,但能掌握“要点”的人却非常少。例如告诉对方“如果不这么做,公司就会有危险”,“这样会给大家添麻烦”,“如此才可以拓展前途”,“必须拉拢他加入我方的阵营”……等等,这样才算符合说服的需要。和人见面,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对方是不可能的。必须彻底归纳自己的意见,表明自己最低限度的要求。若抓不住意见的重点,“该说”的话表达就不够明确,这样不但无法说服对方,反会遭到对方的反击而不得不知难而退。如果一开始就心生胆怯,心想“我真的能顺利说服对方吗”或“万一遭到拒绝怎么办”,甚至认为“对方说的也有道理”等,就不能有一个稳固的说服基础,就无法想出“如何说服对方”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说服前先检查一下谈论的内容是否必要,再开始进行说服,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掌握对方心理
    不考虑对方,只单方面谈论自己的事,不但无法打动对方,反会显得疏远。因为从感情与理性两方面来说,强迫性的做法会使对方在感情上产生不悦;而脱离要点会使对方在理性上无法理解。此时,首先需要训练的是静听。任何人对自己所抱的观点都认为是有道理的,都希望站在说服者的立场,而不喜欢被人说服,更有甚者认为被别人说服是一种耻辱。所以要先努力使对方保持平静,消除其压迫感,否则说服就无法成功。与其自己先发言,不如先倾听对方的理由,从谈话内容中了解他。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既可以缓和他的紧张情绪,还可使他进一步对你产生亲切感;更重要的是,能根据对方谈话找到说服的重点。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对方发表意见呢?可以先诱导对方谈论他感兴趣及关心的话题;至于对方有兴趣及关心的话题,则多半是他个人身边发生的事。
    抓住对方自己认为所喜欢和关心的问题,由此而找出对方关心的目标,他就会道出自己的看法。从对方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对方的嗜好、个性及说服重点。    

    周密的论证
    不具体地表明说服的要点会失去说服力,而不得要领的要求也无法收到理想的效果。对部下有所期望,希望达到目的时,必须周密论证以使对方正确了解。有时虽然下命令的人知道自己的意思,但执行命令的人,却不容易了解。在工作方面,说服对方要特别提出具体的提示计划,说明其理由、内容、完成日期及要求的成果,不如此提出,就很难说动对方去办,再怎么激励他,他也不知从何下手。人之所以会有积极的意愿,是因为总想有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只有凭自己的才智能力参入整体工作时,才能体会工作的意义。

    发挥别人才智
    使对方发挥才智,就须让对方充分了解所做事的有关情况。若没有确切的指示,他就会在不知所以的情况下产生不满,或者发牢骚,破坏工作环境的和谐。因此必须把具体的办法告诉对方,使其了解情况,他才愿意去干。例如告诉对方“你的立场是……,你的行动是……,最后的目标是……”。如此提示,并要求对方“我想借助你的智慧,请你务必尽力”,说服到此地步,就能巩固对方想做的意愿。毕竟了解了情况,做起事来就容易。假如明示对方“这件事的结果是……”“你下次应该这么做”等等,把自己想获得的结果具体地告诉对方,同时在明示对方的过程中,也要经常参考对方的意见,提高对方的参与意识。如此一来,才能称之为周密的说服。

    引导对方
    “说服就是恳切地引导对方按自己的意图办事”。如果不以恳切的态度说服对方,而利用暂时的策略瞒骗对方,就无法使说服者与被说服者间有长久的和谐。当说服者暗自高兴“好了!说服成功了”时,而引起说服者“唉呀!我上当了”的感觉,这是最拙劣的说服方法。恳切地引导对方,使对方了解与满足,这时双方的满足度各为50%,要被说服再做10%的让步,更须让其有这种满足感,否则被说服者无法心服口服,彼此根本无法谈拢,这一点是在说服时应特别注意的。

    让步
    说服必须有令双方满意的结果,否则不算说服成功。换句话说,说服者必须让对方认为“哼!这次是因为我让步,他才能成功地说服我”,这样给对方满足感,就是恳切引导的最好效果。说服者应向对方表示“真谢谢你”,“没有你的帮助我就完了”,“你如此帮我忙,我会铭记在心”等。如此表示谢意,以实际行动满足对方的虚荣心。证明自己的谢意行动,还可在旅途中表现。不如写封明信片给对方,简单说明“因为正好到你住处附近旅行,所以特地写此信向你问候,最近好吗?”……被说服者收到明信片后,心中一定会感到“啊!他还记得我那时帮他的事”,如此向对方表示好感,因为在他帮你忙时,已经做了虚心的让步。所以,礼仪一定要考虑周到,才能表示真诚的心,惟有如此仔细诚挚地表达自己,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说服。

    建立信任的关系
    有的人在说服时,特别向对方表示亲密的态度或用甜蜜的语言与之接近,不仅无法达成说服目的,还会引起对方警戒,甚至受其轻视。所以信任非常重要。古人说:言必信,行必果。有的人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人们不能只过着自私而有效率的生活,只想自己方便,所以如果有意与人交流,保持信任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信任的关系寓于日常生活中,只要得到他人认同,而你也自认不辜负他人时,彼此就能建立信任,达到圆满的说服。做到这些,相信你将能发现说服的乐趣与效果。

第六节 劝架的艺术

    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夫妻之间、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会有些矛盾。有时还因矛盾激化而吵架。这时就很需要旁人及时劝架。面对那些激愤的吵架者,怎样劝得恰当有效,就要讲究点说话艺术。
    有一次,在某市一条车水马龙的大街边上,围了一大群人。原来是一对年轻夫妻在吵架。男的三十来岁,戴副眼镜,模样像教师;女的面容憔悴,哭得很伤心,吵着要撞汽车寻死。那男的大声责骂妻子“没知识,跑到大马路当众出丑”,一连串粗话,越骂越凶;妻子则越哭越响,旁人劝几句也根本不顶用。
    这时有位老人上前侧耳静听了一会,镇定自若地拍拍那男的肩膀说:“你戴了副眼镜,像个教授。你有知识,就不要闷在肚子里,拿出来用———”老人把“用”字字音拖长,讲得很响,那男的听了一愣,倒不骂了,定神听老人说话。
    老人略顿一下,接着又说:“你要用你的知识来说服你妻子嘛!如果你只会跺脚,只会骂,不也变得没知识了吗?还是找个地方,冷静下来,好好劝劝她吧!”
    众人哄笑起来了。那男的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变得不那么凶了。老人又去劝那女的:“有话好说么!找组织,找亲友,都好讲么!心里有什么委屈都讲出来,不要闷头哭,汽车不能撞,大卡车可是个大力士,你瘦瘦一个人怎么撞,得过它呢?”众人又大笑起来。那女的被大家笑得不好意思,倒也不哭了。
    这番劝架的话确实立竿见影,那对夫妻不吵了,慢慢地走到公共汽车站,上车走了。
    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劝架的说话技巧有五项要求:

    要了解情况
    盲目劝架,讲不到点子上,非但无效,还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不了解情况,瞎说什么?”劝架前先侧耳静听,弄清情况再劝讲,效果就较好。假如对邻居、同事中原因复杂的争吵,更要从正面、侧面尽可能详尽地把情况摸清,力求把话讲到当事人的心坎上。解绳要看清绳结的形状,解除心上的疙瘩,更要把疙瘩看透。否则,非但没有起到劝解的作用,反而会把矛盾更加复杂化。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首先要调查好争吵的起因、经过、现状和趋向,然后了解争吵双方各自的观点、理由、要求和动向。调查分析其是无原则的争吵,还是原则性冲突;是认识上的分歧,还是利益上的对立。经过分析,抓住其实质,有针对性地加以劝阻。

    要分清主次
    矛盾主次方面。吵架的双方有主次之分,劝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对措词激烈、吵得过分的一方要重点做工作,就比较容易平息纠纷。看准哪个吵得过分,就集中力量先劝哪个,这才是上策。
    如:小张和小李同在一个科室工作,小张与小李发生了争吵。原来,小张指责小李抄袭他的论文,却没有同他打招呼,小李自觉没理,只分辩几句:“我只是参考一下”。可小张却得理不让人。科主任老孙见两人愈吵愈烈,便将吵得很凶的小张叫了出去,老孙重点对小张进行了说服劝解,老孙首先肯定小李的做法确实不对,然后又劝解小张,同事之间互相谅解,有意见交换是应该的,但不应采取吵架的方式。小张也意识到自己不够冷静,一场吵架平息了。

    要婉转批评
    劝架时语气要和缓,措词要恰当,说得婉转,使对方容易接受。
    人在吵架时心中有火气,都在气头上。嘴上没说话,耳中却听不进劝告,因此,劝架时不要纠缠于吵架人的某些过激言词,要多用委婉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