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学与怪异-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他单干的——那就是说,福华德既是受试者,又是表演人,而且没有任何照片。在今天,如果一位研究家向莱因的杂志提交一篇关于立方体的“分室效应”的论文的话,如果论文作者既是表演者又是受试者,那么这篇论文定会弃之不用。可是,在福华德做他的研究的那个时代,用稿规定是令人不可思议地马虎。 
  在对他的单枪匹马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篇论文之后,福华德于1957年去莱因的实验室工作,在普拉特的管理下指导滚动立方体的实验。福华德执拗易怒的脾气使人很难与他共事。在一系列不成功的试验之后,最后总算找到了一位与他在心理上能够共处的助手。这位助手是一个二十岁的已婚妇女,受雇为实验室的秘书。实验的肯定结果促使匹茨堡大学的麦克康奈于1959年在其实验室进行重复测试,这次是将立方体编上了号并准备拍成电影。麦克康奈写道“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存在‘分室效应’作出更为有力的证明”。 
  糟糕的是,这些简单的控制办法却使结果完全是否定的。对此,麦克康奈的意见是,这种重复试验的失败完全出于理论上的原因。他指出,福华德于l957年曾在德汉姆逗留过八个星期,但他在匹茨堡只住了十九天。他还说:“即使他逗留得更长久一些,可是在一所座落在城里的大学的生物物理室中,要想产生一种类似于杜克大学实验室所独有的、南方的懒散与好客气氛也仍然是极为困难的。” 
  失望的福华德回到瑞典,在那里重新开始了他的单干,而“分室效应”倒又回来了。我可是从没听到过还有什么其他的意念致动研究,在如此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可以始终如一地不受控制。 
  沃尔克不仅接受了福华特草率的单干结论,并且还接受了这样的信念,即某些灵学家有本领使宏观物体在空间“转移”,即使它突然从一处消失,再在另一处出现;此外,还能产生“盖勒效应”(即通过意念使金属被弯曲的现象)。可是上述两种情形,都不具有像滚动的立方体那样的一个发散的因果序列,因此沃尔克被迫假定了一种不同的作用原理。他说通灵能力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凡夫俗子所有的正常通灵能力,或者称之为弱通灵能力,另一种则是超级灵学家所具有的强通灵能力。 
  那么,强通灵能力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像以前一样,沃尔克提不出什么像样的科学理论。他仅仅不过是作了又一次大胆的量子跃迁而已:从一种微小的可能性跃迁到一个大胆放肆的假定。他牵强附会地说,超级灵媒可以通过一种“非常的”意志与“持续不断”的集中意念,来改变足够多的波包,于是他或她就能使一个“极不可能的”、然而又是宏观物体的全局波函数所允许的状态出现。譬如说,一位名叫菲莉西娅·派利塞的女人,能够通过她的意念把一只塑料药瓶从这里移动到那里;或者像尤利·盖勒那样通过部分金属结构的转移来扭弯一只羹匙。这些话加在一起意味着什么呢?它无非是一种草率的设想,即一位超级灵学家巨大的,持续不断的意志力量足以移动物体与弯曲金属。 
  事情还不止此。沃尔克深信他的“理论”能够说明历史上一切宗教的“奇迹”。在他的一篇论文“意识与量子论”的结尾;他端出了所有要说的话。哥白尼被作为科学家的一名代表,他们是相信逻辑推理与经验事实,而怀疑宗教信仰的。马丁·路德(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则是其对立面的代表,他们怀疑科学而信仰宗教。沃尔克宣称,现在宗教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感谢量子力学,我们今天对于路德的虔诚所导致的伟大圣绩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科学解释,推想起来对于其他宗教的圣绩大概也可以作类似的解释。他断言:“我们现在已经到达这样一个时刻,即某些确凿无疑的知识足以为‘上帝’这个概念提供可靠的科学基础。” 
  沃尔克继续说道,他的解释通灵能力的量子理论只不过略为给出了一些暗示,表明宇宙间一切意识的“集体意志”即可被视为“上帝”,这个上帝可以与历史起相互作用,此种作用看来似乎十分神奇,然而实际上不过是许多波包的解体。从而导致所需的未来状态而已。他的原话如下:“正是由于通过这样性质的努力,目前人们所接受的上帝、信仰等一些基础将会消亡,确凿无疑的知识将成为新宗教的基础。它将成为新时期的基石,也是我将要把它钉在你们门上的教谕。” 
  将要钉在我们门上的教谕!好大的口气!看来很清楚,沃尔克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新的马丁·路德,要把他的意识量子理论钉在全世界的门上来发动一场新的宗教改革运动。一个新时期将会来临,迄今为止的盲目信仰将由某些科学知识所取代。许多世纪以来,基督徒们根本不知道量子力学为何物,在他们看来,耶稣在水上走路,那是一位超人的神祗的法力,足可凌驾于他所创造的一切规律之上。现在沃尔克既然把他的教谕钉到了教堂的门上,基督徒们将会理解得更好一点。原来是耶稣依靠了宇宙间一切意识的集体努力,因而可以自由地拨弄千千万万个波包,使他的悬空飘浮——种极不可能的状态——终于实现! 
  对于不熟悉量子力学的读者,沃尔克的论文令人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其中充满了方程式与一些只有物理学家才能懂得的科学术语。但当它全部被译出,人们确切地了解到他所说的一切以后,他的“学说”就只不过是一些虔诚的主观愿望的拚凑结集而已。假使我们的心灵可以通过量子跃迁来操纵,假使宇宙的各部分是通过亚量子水平来相互联系的,假使人的意志可以影响远处物体的波包,假使意志可以影响波包使之出现所要期待的状态……在这样一连串的“假使”之下,那么我们就能得出尤利·盖勒之所以能够扭弯金属匙的一个“解释”。它根本不是一个学说,不过是一个学说的一幅漫画。 
  虽然广大公众未必了解全世界占压倒优势的绝大多数实验心理学家,根本不相信超感官知觉与意念致动业已被确证。然而几百年以来,那些真正信徒们一直企图从最新的物理学中寻求支持,以说明他们所深信的模糊现象是真情实事。这委实是可悲的历史。当马克斯威尔的电磁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件新玩意时,用磁力来说明通灵能力的学说甚为吃香。当相对论新出现时,用高维空间来解释通灵能力的时隐时现也曾风行一时。目前,物理学的巨大奥秘在于微观世界。那些急于想把通灵能力与科学挂钩的真正信徒们自然会求助于量子力学,这是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 
  我曾一度发现自己和莱因具有同样观点。心灵学家们最好还是放弃“理论”,集中力量来设计一些使不相信的人也能重复的实验。1974年,在一次有关量子力学与通灵现象的两天会议之后,举行了圆桌讨论。会上,作家查理·佩拿蒂(即“盖勒”材料的编辑者)说,波特霍夫与塔格对他们的超级灵学师英果·斯璜通过意志改变磁强计读数所进行的解释一直给他以深刻印象。佩拿蒂说,这件事看来“任何魔术师都不敢说他也能做得到”(虽然佩拿蒂承认他完全不懂魔术师们的戏法,他却又急于数说什么事情是他们所做不到的!)。为什么不去召开一个有著名物理学家与会的国际会议让他们目击一下斯璜的奇迹?难道这不会给他们全体来上一个“晴天霹雳”吗? 
  阿瑟·科斯特勒认为这个建议好得很,可是要不了多久,心灵学家们开始对它泼冷水了。科斯塔·德·波亥加提醒人家说,“这些科学家当中只要有不相信的人,实验就会失败。”沃尔克认为,斯璜的磁强计实验是比其他任何他所知道的通灵能力更为确凿可靠的决定性的实证材料,但是他仍然提醒人家:有一次尤利·盖勒在柏克利曾为不相信的人进行表演,由于这些人的意志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来瓦解波包,结果盖勒什么事情都干不了。结果,仍然是人们熟悉的五十对五十,打成平局相信者继续相信,不断为他们的失败开脱责任;怀疑者者继续怀疑,不断扬言无法重复。 
  作者简介 
  马丁·加德纳1914年生于美国图尔塞,曾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哲学1936年取得学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芝加哥参加编辑了由卡拿普任主编的《科学的哲学引论》一书。加德纳曾是《图尔塞民友报》的记者,又是芝加哥大学公众事务部的职员,也是著名的《矮胖子》杂志的编辑。从1957年起他为《科学美国人》杂志每月撰写一篇“数学游戏”文章,这些脍炙人口的专栏文章现已编集成书,截至目前为止已出了九本。加德纳的三十多本著作中还包括诸如《打着科学招牌的时髦货与假货》、《相对论爆炸》、《爱丽丝注解》这样一些作品。加德纳的主要业余爱好是变戏法,他定期为专业魔术杂志写稿。因对科学与文艺的众多贡献获得了社会公认,因而在1978年获得了布克耐尔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谈祥柏译) 

五、占星术 
乔治·O·阿贝尔 
  所谓“我是双鱼照命,天蝎主性”这句话,头一半是说双鱼宫是我的“照命宫”。大概人人都知道自己的照命宫是哪一个,但却未必晓得它的具体含义。就以我的情况为例。我的照命宫是双鱼宫。这就是说,当我出生时,太阳正位于以双鱼宫命名的那块天空上。当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时,我们会在地球的轨道上向不同的方位看到太阳,因此,太阳在一年中看起来在天空中划出了一条线。这条线叫做黄道。以黄道为中线向两侧展开18°,就成了一条带子,这条带子叫做黄道带。黄道带又被分为十二个相等的区段,叫做黄道十二宫。其中一宫便是双鱼宫。太阳在一年中把这十二个宫依次各穿行一次。一个人的照命宫,其实就是指他出生时太阳在黄道带中所位于的那个区域,即宫的名称。 
  把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宫,这纯粹是古代巴比伦人的一项随意性的发明(古埃及人将太阳的巡行路线分为三十六段)。这十二宫又袭用了沿黄道左右分布的十二群星星——即十二个星座——的名称。不过,各个宫如今的位置,并不与同名的星座相合。两千年前,当古人给它们命名时,这两套东西是相合的。但自此以后,由于岁差——这是地球自转轴的一种缓慢运动——黄道带已向西滑过了大约三十度。今天,双鱼宫已差不多和宝瓶座重合在一起了。 
  附带提一下,所谓星座,并不是真的在空间里聚成一团的若干恒星。恒星都是彼此相距极远的太阳,它们离地球的距离各不相同。星座只是一种表面上看来存在的结构。它们的名称则是古人根据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动物等命名的。当然,不同的原始部族所选定的星群图形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星座也和黄道诸宫一样,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我是双鱼照命,并不意味着当我于1927年3月1日那天在美国洛杉矶出生时,正值双鱼宫——即宝瓶座——当头照耀。三月初时,双鱼宫即宝瓶座是在白昼时挂在天空中;而我是晚间十时五十分出世的,彼时,它们都落到地平线下面去了。 
  说到“天蝎主性”,是说我出生时,正值以天蝎宫表示的那部分星空从东方天际升起。由于岁差,这部分星空如今包括的是天平星座。因此宫啦,星座啦,虽说其中都有星辰——有亮的,也有暗的,但我出生时都并不正好位于我头顶上。当时我头顶上的星辰与双鱼宫或天蝎宫都没有什么关系。 
  这样一来,“双鱼照命”、“天蝎主性”还有什么意义呢?笃信占星术的人相信,这两个宫乃是决定我的气质和人生道路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根据我本人和我的同事所进行的调查,在美国和西欧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占星术,其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是“开明人物”。这就是说,他们虽不再认为地球是扁平的,但也不认为占星术是老掉牙的无稽之谈。 
  怎么,在这个先进技术的时代,竟还有这么多人仍抱住古老的信念不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确定无误的原因,就是占星术能说出与每个人有关的某些事情;而我们又当然不会不关心自己。我的不少同事认为了接受占星术,正表明接受者对传统科学教义的背离态度,以及对用新信仰来代替已为许多人漠然置之的传统宗教的一种心理需求。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占星术如今被一些现代式占星术士们装扮成一门科学,因而使许多人入了彀中。 
  事实上,占星术从来就不是什么科学。它不是为了描述自然现象或实验及观察结果而提出的某种假说或理论,而且,只是近年来,人们才开始对占星术的占卜内容进行验证。正是在人们相信土、火、气、水四种元素构成大地,又有另一种华美而永恒的水晶式物质构成天界的时代产生了占星术。那时,行星被设想成各位神明,或各神明的居所,至少也是神明的现形。占星术是古巴比伦与古希腊多神教的产物,它建立在象征主义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占星术在各位神明与同名的各个行星之间建立起了神妙的对应关系。 
  当然,古人并不象现代人那样,认为占星术是什么荒诞不经的东西。太阳对人类的生活逐日逐年发挥着影响,这一点就是很明显的。那么,再发展一步,也赋予各颗行星以某些作用,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人们了解到自然定律同样适用于天上和地下,乃是牛顿时代的事情;而在古代,大学者们都相信占星术。 
  占星术是大约三千年前在巴比伦萌生的。当时,它的内容只涉及我们如今称为尘世占星术的这一部分。它的占卜对象是君主和国柄,而与平民百姓无关。到公元前六世纪时,占星术已远远传播到印度等地(如今,占星术正在印度盛行)。与此同时,古埃及人也搞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占星术。不过,如今在欧洲和美洲流行的占星术,则是从古希腊人那里流传下来的。古希腊人把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的观念揉合在一起,又用自己的想象力使之丰富起来。 
  要想知道占星术的名堂,先应看一看天空。天上的星辰距我们极远极远,而看起来则好象都固定地套在地球外部的一个空心球壳的内壁上。古人也确实认为,这样一个天球是确实存在的、随着地球绕自己轴线的自转。人们便看到天球逐日以地球的自转轴为轴绕着地球转动。天球的转动带着星星在天上周游,这便形成了它们的升和落,但同时又使得绝大多数星辰保持在天球球壳上不动,因此,由它们组成的各个星座在形状上也不改变 这就象澳洲大陆不会因地球的转动而改变形状一样。正因为上述原因,这些星星便被称为“恒星”。 
  诚然,太阳沿黄道的运动,只是反映了地球绕太阳的运行。不过,古代人认为地球是不动的,而太阳则在诸恒星间独立自主地向东行进。虽说太阳的光焰在白昼遮蔽了恒星的光芒,不过,古人也仍旧意识到恒星在白昼仍同在夜间一样,照样固定在天球上。而太阳在天空中的徐缓东行——大约每个月转过三十度——则是人们在一年的不同时间里见到夜空中出现不同恒星的原因。 
  月亮每个月绕地球运行一周,因此看起来在天空中也是独立自主地运动着。然而,月亮的位置变化相当迅速。虽说它也和天上的几乎所有星体一样,逐日在升起落下,但只消隔上个把小时,就可以看出它相对于恒星背景的位置变化。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路径,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二者几乎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交角只有五度许),因而,人们总是在黄道附近不远的地方看到月亮。用肉眼朝天上望去,还可以看到五个天体,它们也表现出相对于天球上的固定恒星背景的运动,这五个天体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被称做行星。(古罗马人用自己神话中的五位天神给它们命了名,它们分别是:墨邱利——诸神的使神;维纳斯——爱和美的女神;玛尔斯——战神;朱比特——诸神之长;塞忒恩——农神。古希腊人也采用了这几个名称。水星等名称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所起的。——译者)这五颗行星也几乎与地球在同一个平面内绕日运行,因而也同月亮一样,总是在黄道附近出没。不过,由于我们是在地球上观测这些行星的,而地球本身也在运动着,因此,行星便表现出复杂的运动方式。它们在天球上的表观运动,既表现出自己相对于太阳的运动,也反映出地球自身的运动。 
  今天,我们都知道,太阳只不过是多得不可胜数的无数恒星中极普通的一颗,月亮则是地球的卫星;我们还知道,行星都是和地球相似的世界。不过,在古人看来,太阳、月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