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04-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与古异,公不可以淳风期物。士大夫攀龙附凤者,皆望有 
 尺寸之功,以垂名竹帛。今儿童牧竖,皆知齐柞将终,明公当 
 乘其运。天文谶记,又复炳然。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苟 
 历数攸在,虽欲谦光,亦不可得已 。”衍曰:“吾方思之。” 
 约曰 :“公初建牙襄阳,此时应思。今王业已成,何用复思? 
若不早定大业,脱有一人立异,即损威德。且人非金石,时事 
难保,岂可以梁公十郡之封遗之子孙耶?若天子还都,公卿在 
位,则君臣分定,无复异心,君明于上,臣忠于下,岂复有人 
 同公作贼?”衍心然之。约退,范云人见,衍以约语告之。云 
 曰:“今日时势,诚如约言,愿公勿疑。”衍曰:“智者所见, 
 乃尔暗同耶?明早,卿同体文更来 。”云出语约,约曰:“卿 
 必待我 。”云许诺。及明,约不待云而先人,衍命草具其事。 
 约乃出怀中诏书,并禅受仪文等事,衍初无所改。俄而云至, 
望殿门不得人,徘徊寿光阁外,但云“咄础 ”。约出,问曰: 
  “何以见处?”约举手向左,云笑曰:“不乖所望。”有倾, 
衍召云入,极叹休文才智纵横,且曰 :“我起兵于今三年矣, 
 功臣诸将,实有其劳,然成吾帝业者,卿与休文二人力也 。” 
 甲寅,诏梁公增封十郡,进爵为王。选擢授职,悉依天朝之制。 
 于是以沈约为吏部尚书,范云为侍中,今且按下慢讲。 
      却说明帝之子九人,其时诸王存者,唯邵陵王宝收、晋熙 
 王宝嵩、桂阳王宝贞、鄱阳王宝寅。见粱业将成,皆有自危之 
 志。而鄱阳王识虑深沉,尤怀忧惧,私语内侍颜文智曰 :“吾 
 闻破巢之下,必无完卵。萧衍即日篡齐,齐之子孙,必遭其害。 
 吾欲投北以求全,未识济否 。”文智曰:“殿下留此,必不得 
 免,投北诚为上策。但须急走,乘此防守尚疏,或可脱身。迟 

… Page 195…

南朝秘史                                                         ·190· 

 则无及矣 。”是夜,宝寅遂与文智各易冠服,着乌布襦,腰系 
千许钱,穿墙而走。时正五更,挨至城门,恰好门开,送出城, 
放步便行。恐后有追者,途中不敢稍停。将近江侧,宝寅谓文 
 智曰 :“此番若得过江,便有生路。但二人同行,易招旁人耳 
 目,不如分路渡江,在北岸相等。”文智曰:“然。”二人遂 
 分路走。 
      却说宝寅身居王爵,出入非车即马,从未步行路上,今处 
 急难之际,蹑屧徒步,走了一日,足无完肤,不胜苦楚。及至 
江滨,举目一望,白忙忙都是江水,无船可渡。心已惶急,忽 
 闻后面人喊马嘶,知有追兵到来,益发慌张,只得走入芦苇中 
藏躲。正在上天无路,人地无门时候,恰见一渔船,泊在岸边 
 钓鱼。忙以手招呼道 :“渔翁快快渡我过去,定当重谢。”那 
渔人把他仔细一看,便道 :“谢到不必,但要与我说明,方好 
渡你 。”宝寅道:“吾实逃难者,后有兵马赶来,望速救援。 
 ”渔人便把船拢岸,扶宝寅下船,便道:“你要我救,有签帽 
破衣在此,须扮作渔人模样,同我坐在船上,执竿下钓,便令 
追者不疑 。”宝寅从之,遂亦诈为钓者,随流上下。追者至, 
 见江边并无一人,只有渔舟一只,离岸不远,便叫道 :“渔人 
 曾见有少年男子同着一人行过去么?”渔人道:“此间是一条 
死港,无人行走的 。”追者看着宝寅坐在船上,全不疑是宝寅, 
遂各退去。渔人始问宝寅何往,宝寅以实情告之,渔人道 :“ 
 原是一位殿下。但天色已昏,且请用些夜膳,待月色上升,送 
你过去 。”俄而饭毕,月出东山,乃放船中流,波至西岸。宝 
寅忙即谢别,渔人道 :“一直走去,便是往北大路了。”说罢, 
便回棹而去。 
      宝寅趁着月色,一步步向北而行,走到天明,不见颜文智 
来,怕一时错过,立在路傍暂歇。远远望见二人飞奔而来,行 

… Page 196…

南朝秘史                                                         ·191· 

 到近处,一人不认得,一人却是颜文智。文智见了宝寅,便道: 
  “天幸恰好遇着。”宝寅忙问:“此位何人?”文智道:“此 
 乃义友华文荣也,曾充王府卫卒,见朝廷祸乱相寻,避居于此。 
 昨夜臣过江,即投其家。告知殿下将到,故同来迎候 。”文荣 
道 :“此间不是说话处,快请到家再商。”宝寅遂到文荣家, 
 文荣延入内室,请宝寅坐定,便道 :“殿下投北,大路上怕有 
盘诘,不便行走。今有小路一条,可以抄出境外。亦只好昼伏 
 夜行,方保无事 。”文智曰:“不识路径奈何?”文荣曰 :“ 
 吾随殿下同去便了 。”宝寅感且泣道:“卿肯随我去,恩孰大 
 焉。但此后我三人,总以弟兄相呼,切勿再称殿下 。”二人点 
 头应命。文荣进内,亦不向妻子说明,但云有别处公干,今夜 
 即要起身。等至黄昏,三人餐饱夜膳,包裹内各带些干粮,随 
 即起身,向僻路而走。也不管山径崎岖,路途劳顿,真是忙忙 
 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幸得文荣熟识路径,不至错误。 
行了数日,来到一处,文荣道 :“好了,此间已是北魏界上, 
前面即寿阳城了 。”宝寅才得宽心,正行之间,忽有军士数人 
走过喝道 :“你三人从何而来,敢是南方奸细么?”文荣道: 
  “你想是大魏的军士了,好好,快去报与你成主晓得,说有齐 
邦鄱阳王到此 。”原来寿阳乃北朝第一重镇,特遣任城王元澄 
镇守其地,地界南北,各处皆有兵戍。当日成主杜元伦闻报, 
 一面接三人人营,问明来历;一面飞报任城王。任城即以车马 
 侍卫迎之。时宝寅年十六,一路风霜劳苦,面目黄瘦,形容枯 
槁,见者皆以为掠至生口。澄见之,待以客礼。问及祸乱本末, 
 宝寅泪流交迸,历诉情由,井井有序。澄深器之,因慰之曰: 
  “子毋自苦,吾当奏知朝廷,为子报仇。”宝寅拜谢,澄给以 
服御器用,使处客馆。宝寅请丧君斩衰之服,澄使服丧兄齐衰 
之服,率百僚赴吊。宝寅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人皆贤之。 

… Page 197…

南朝秘史                                                        ·192· 

其后人见魏主,魏主赐以第宅,留之京中,今且按下不表。 
      却说梁王闻宝寅逃去,料他孑身独往,亦干不出什么事来, 
遂置不问。唯汲汲打算为帝,谓张宏策曰 :“群臣争劝我受禅, 
但南康王将到,若何处之?”宏策曰 :“王自发雍州,王所乘 
舟,恒有两龙导引。左右莫不见者,天意可知。百姓缘道奉迎, 
 皆如挟纩,人情可知。南康虽来,何敢居王之上?不如乘其未 
 至而先下禅位之诏,则人心早定矣 。”王大悦,乃使沈约迎帝。 
 约至姑孰,正值和帝驾到,约以禅位意,遍谕侍从,群臣无不 
应命。于是下诏禅位于梁。诏至建康,假宣德太后令,遣太保 
 王亮奉皇帝玺绶,诣梁宫劝进。丙寅,梁工即皇帝位于南郊, 
 大赦天下,改元天监。追尊皇考为文皇帝,皇妣为献皇后,追 
赠兄懿为丞相,封长沙王。奉和帝为巴陵王,居于姑孰,优崇 
之礼,皆仿齐初。封文武功臣张宏策等十五人为公侯,立诸弟 
 皆为王。帝欲以南海郡为巴陵国。徙巴陵王居之,以问范云, 
 云俯首未对。沈约曰 :“今古事殊,魏武所云不可慕虚名而受 
 实祸 。”帝闻之默然,乃遣亲臣郑伯禽诣姑孰,以生金进王。 
 王曰 :“吾死不须金,醇酒足矣 。”乃醉以酒而杀之,时年十 
 五。先是文惠太子与才人共赋七言诗,末句辄云愁和帝,至是, 
其言方验。时诸王皆死。唯宝义幼有废疾,不能言语,故独得 
全。使为巴陵王,奉齐祀。 
      一日,齐南康侯子恪因事人见,帝从容谓曰 :“天下公器, 
 非可力取,苟无期运,虽项籍之力,终亦败亡。宋孝武性猜忌, 
 兄弟粗有令名者,皆杀之。朝臣以疑似枉杀者相继,然或疑而 
 不能去,或不疑而卒为患。如卿祖以才略见疑,而无如之何。 
湘东以庸愚不疑,而子孙皆死于其手。我是时已生,彼岂知我 
应有今日?固知有天命者,非人所能害。我初平建康,人皆劝 
 我除去卿辈,我于时依而行之,谁谓不可?正以江左以来,代 

… Page 198…

南朝秘史                                                         ·193· 

谢之际,必相屠灭,感伤和气,所以国柞不长。又齐、梁虽云 
  ‘革命’,事异前代,我与卿兄弟更复绝服,宗属未远。齐业 
之初,亦共甘苦,情同一家,岂可遽如行路之人?且建武涂炭 
 卿门,我起义兵,非惟自雪门耻,亦为卿兄弟报仇。我自取天 
 下于明帝,非取之于卿家也。昔曹志魏武帝之孙,为晋忠臣, 
 况卿在今日,犹是宗室。我方坦然相期,卿无怀自外之意,日 
 后当知我心 。”子恪涕泣伏地谢。自是子恪兄弟几十六人皆仕 
 于梁,并以才能知名,历官清显,各以寿终。此是后话不表。 
      却说宝寅在魏,闻梁已篡齐,伏于魏阙之下,请兵伐梁, 
 虽暴风大雨,终不暂移。魏主怜之,乃以宝寅为镇东将军,封 
齐王,配兵一万,屯东城,令自召募壮勇,以充军力,俟秋冬 
 大举。宝寅明当拜命,其夜恸哭至晨,既受命,以颜文智、华 
 文荣皆为军主。六月,魏任城王澄进表云: 

      萧衍频断东关,欲令漅湖汛溢,以灌淮南诸戍,且灌且掠, 
淮南之地,将非国有。寿阳去江五百余里,众庶惶惶,并惧水 
 害。脱乘民之愿,攻敌之虚,豫勒诸州,纂集士马,首秋大集, 
应机经略。虽况一不能,江西自可无虞。 

      魏主从之,乃发冀、定、瀛、湘、并、济六州人马,令仲 
 秋之中,毕会淮南,委澄经略。宝寅一军,亦受澄节度。又遣 
 中山王元英,引师攻义阳。 
      且说任城既受命,悉发寿阳兵,命将军党法宗、傅竖眼、 
 王神念分路人寇,自以大军继其后。遂拔东关、颍川、大岘三 
城,余城皆溃,江淮大震。先是南梁太守冯道根戍阜陵,初到 
任,如敌将至,修城隍,远斥候,众颇笑之。道根曰 :“怯防 
 勇战,此之谓也 。”城未毕,党法宗等率军二万,奄至城下。 

… Page 199…

南朝秘史                                                           ·194· 

众皆失色,道根命大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三百人,出与魏 
 兵战,破之。魏人见其意思安闲,战又不利,遂引退。梁将姜 
庆贞探得任城王兵皆南出,寿阳无备,遂从间道,乘虚袭之, 
据其外郭。士民惶惧,皆无固志,孤城危如累卵。任城太妃孟 
 氏,自勒兵登陴,凭城拒守。时外兵已有登城者,太妃亲自搏 
 战,手斩数人。将士见了,因各挺身致死,外兵稍退。俄而萧 
 宝寅引兵来援,城中出兵合击,自四鼓战至下午,庆贞败走, 
城得不破。后人有诗赞太妃捍城之功云: 

      南将乘虚捣寿阳,仓皇无计保金汤。 
      闺中胆勇真无匹,击鼓凭城却敌强。 

      却说任城王初闻寿阳被困,欲引兵还救,继知敌兵已退, 
城池无恙,遂督元英进攻义阳。时城中兵不满五千人,食才支 
 半岁,魏军攻之,昼夜不息。守将蔡道恭随方抗御,皆应手摧 
 却,相持百余日,前后斩获,不可胜计。魏军惮之,将退。会 
道恭疾笃,乃呼其从弟蔡灵恩及诸将谓曰 :“吾受国厚恩,不 
 能攘灭寇贼,今所苦转笃,疾必不起。汝等当以死固节,无令 
 吾没有遗恨 。”众皆流涕受命。既卒,魏人闻之,攻益急。马 
仙漅率步骑三万救义阳,转战而前,兵势甚锐。元英结营于士 
雅山,分命诸将伏于四处,示之以弱。仙漅乘胜,直抵长围, 
击魏军。英伪败以诱之,至平地,伏四起,纵兵奋击。老将傅 
 雍,擐甲执塑,单骑先。偏将茶山虎佐之,突阵横过,梁兵射 
 雍,洞其左股,雍拔箭复入,仙漅大败,一子战死,遂退走。 
 英呼雍曰 :“公伤矣,且还营。”雍曰:“昔汉祖扪足,不欲 
 人知,今下官虽微,亦国家一将,奈何使贼有伤将之名 。”遂 
 与诸军追之,尽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军中咸服其勇。仙漅 

… Page 200…

南朝秘史                                                         ·195· 

 既退,整顿军马,复率万余人,进救义阳,尽锐决战。一日三 
 交,皆大败而返。城中见之胆落,灵恩势穷,以城降魏。三关 
 成将闻之,皆弃城走。魏乃置郢州于义阳,以司马悦为刺史。 
败信到京,举朝大骇。帝谓左右曰 :“魏兵敢于南犯者,欺吾 
 大业新建,未遑外务耳。今须大集兵力,直捣寿阳以挫之。不 
然,患未已也 。”乃命临川王宏都督北伐诸军事,昌义之为前 
锋,诸将皆从军调遣。时宏以帝弟将兵,步骑十万,器械精利, 
 甲仗鲜明,军容之盛,人以为百年所未有。魏人闻之,不敢轻 
进。 
      先是韦睿镇豫州,引兵攻魏小岘,城未拔,亲行围间。魏 
 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请将皆曰:“向者轻来,未 
有战具,且还授甲,乃可进耳 。”韦睿曰:“不然,城中有二 
千余人,足以拒守。今无故出兵门外,必其骁勇者也。苟能挫 
之,其城自拔 。”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 
 为饰,军法不可犯也 !”遂进击之,士皆殊死战,魏兵败走, 
遂拔其城。既而魏将杨灵胤率众五万奄至。众惧不敌,请启他 
 处益兵,睿笑曰 :“贼至城下,方求益兵,将何所及?且吾求 
益兵,彼亦益兵,兵贵用奇,岂在众也 。”遂击灵胤,破之。 
睿体素赢,未尝跨马,每战常乘板舆,督厉将土,勇气无敌。 
昼接宾旅,夜半起算军书,张灯达曙,抚循其众,常如不及, 
 故土皆乐为之死。及至东临,有诏班师,诸将恐兵退之后,魏 
人必来追蹑。睿悉遣辎重居前,身乘小舆殿后。魏人惮睿威名, 
望之不敢逼,全军而还。 
      却说临川王宏军次洛口,前军昌义之已拔梁城,诸将请乘 
胜深入,宏性懦怯,不许。又闻魏将邢峦引兵度淮,与元英合 
攻梁城。传者争言魏师之盛,大惧欲退。于是会集诸将,商议 
进止。但未识请将若何议法。且俟下回再讲。 

… Page 201…

南朝秘史                                                         ·196· 

      东昏待臣下,无情无礼,可谓极矣。而袁昂、马仙琕二人, 
死守勿贰,真所难得,宜雍州之敬而礼之也。雍州禅位,时势 
 使然。宝寅知必不免,微行投魏,亦可谓先机之智。而况举动 
有礼,不忘请兵复仇,更所难得。虽成败由天,而纲常大节, 
犹赖以不坠。若冯道根之进止有节,任城太妃之登城捍御,韦 
睿之用兵变化,皆一时杰出之人也。 

… Page 202…

南朝秘史                                                        ·197· 

                             第二十一回 
            停洛口三军瓦解 救种离一战成功 

      话说临川王宏闻魏兵大至,恐惧欲退,谓诸将曰 :“魏兵 
 势大,此未可与争锋,不如全师而归,再图后举,诸君以为何 
 如?”吕僧珍日,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亦行军之道。王 
 以为难,不如旋师也。”柳惔曰:“自我大众所临,何城不服? 
而以为难乎 !”裴邃曰:“是行也,以克敌为务,只宜决胜疆 
场,使敌人匹马不返,何难之避?”马仙琕曰 :“王安得亡国 
之言?天子扫境内以属王,宁前死一尺,无却生一寸 。”时昌 
 义之在座,怒气勃然,须髯尽张,大声言曰 :“吕僧珍可斩也! 
 岂有百万之师,未经一战,望风遽退,何面目见主上乎?”朱 
 僧勇拔剑击柱,曰 :“欲退自退,下官当向前取死。”斯时诸 
将各怀愤怒,纷争不已。宏别无一语。但云再商。议者罢出, 
 僧珍谢诸将曰 :“我岂不知其不可,但殿下昨来风动,意不在 
 军,深恐大致沮丧,故欲全师而返耳 。”又进谓宏曰:“众议 
 不可违也 。”宏乃不敢言退,只停军不前。魏人知其不武,遗 
 以巾帼,且歌之曰:“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 
萧娘谓临川,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