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禄劝士,破格用人。奈京外各衙门,近来于缕办要政,奏调
人员,请加经费,都未能综核名实。有以微员而膺不次之擢,
也有以一人而兼多处之差,究竟所荐的未必皆奇特之士,所用
的实不免奔竞之人。近年新设衙门,新建省分,往往多坐此弊,
冒滥虚么,真是恶习!你们想想可有甚好法子,可以除掉此弊?
”奕劻道:“此种恶习,一时断难革除尽净!挽救之法,只有
着各部院堂官,各省督抚,嗣后需用人员,不论是奏调,是咨
调,均先由吏部切实考核,官阶履历,件件相符,再准发往。
那兼差支薪的事,也责由该管长官,切实裁汰。各衙门官员薪
… Page 310…
清朝秘史 ·1194·
费,并着核实厘定,不准漫无限止。如果实心办去,未始不可
挽救一二 。”监国点头嘉许,随命拟旨实行。张之洞奏道:“
修订法律,大臣奏呈的刊案草案,当经宪政编查馆分咨内外各
衙门讨论参考。现在学部及直隶、两广、安徽各督抚,先后奏
请将中国旧律与新律详慎互校,再行妥订。也经奉旨令修律大
臣会同法部详慎斟酌;修改删并,奏明办理。但是上年所颁立
宪筹备事宜,新刊律限于本年核定,来年颁布,事关宪政,似
不容稍事缓图,恳旨催促修律大臣会同法部迅遵前旨,克日修
妥进呈 。”监国道:“此事我已再四思维,中国素重纲常,故
于干犯名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现在寰海大通,国际每多交
涉,原不宜墨守故常,但只可采彼所长,益我所短。若将数千
年圣帝明王兢兢保守的伦常大义,悉数弃掉,那就与修律本旨
离的太远了 !”张之洞应了两个“是”。随拟上谕稿进呈,监
国览过,也就钤章发出,众军机大臣都各签了名。
看官,颁布上谕,须由摄政王钤章,军机大臣签名,这是
监国以来的新例。监国又命拟旨宣示朝廷一定实行预备立宪,
军大臣退值之后,监国传谕召见筹办海军王大臣。一时召人,
却是善耆、载泽、铁良、萨镇冰四个,各接仪注见过礼,先询
问了几句筹备情形,由萨镇冰一个儿回奏,监国颇为嘉许。随
面谕道 :“重兴海军,重在宽筹的款,经费既定,其余各事,
均可依次设置。其中以常年经费,尤为要著。汝于海军上阅历
素深,且于南北洋一切情形,尤为熟习,究竟各省水师与现议
海军,如何通并,也应预定,俾将来成立起海军始基来,得免
疏虞。务当与肃亲王等悉心筹画,据实奏闻,别负朝廷的倚任!
”
筹办海军大臣退后,即召见各部尚书,面谕农工商部尚书
道 :“各省现设的农务局及农官等,必与农民时相接洽,才能
… Page 311…
清朝秘史 ·1195·
研究地质土宜,以及种植培养灌溉各法,逐渐改良,于农业前
途,始得实收效果。那么农务人员,务以朴实为主,绝不容有
官场习气,要有了官场习气,小民畏避他都不暇,如何还能够
求农事进步呢?嗣后各省农官,如有犯以上情弊的,即当严加
惩处 !”又谕外务部尚书道:“近来办理外交人员,每以易丛
民怨为虑,但果能不损主权,何来訾议?倘一味将就了事,就
是百姓不说什么,遗祸也很不小 !”召对完毕,天已近午,监
国方才命驾回邸。
贤王当国,万象维新,朝野臣民,无不额手称庆。偏偏有
一个不识时务的强项总督,谔言惊世,飞电痛陈立宪利弊,并
以一官相拼。此臣是谁?原来却是陕甘总督升允。监国大怒,
立命军机拟旨道:
前以预备立宪,系奉先朝明谕,朕御极后复行,申谕内外
大小臣工,共体此意,翊赞新猷,毋得摭拾浮言,淆乱聪明。
乃陕甘总督井允,前奏请来京面陈事宜,当经电谕尽可由折电
奏陈,原以新政繁巨,不厌详求,内外大臣如有所见,不妨随
时条陈,以资采择。兹提该督奏陈立宪利弊,并即恳请开缺,
迹近负气,殊属非是。本应予以严惩,姑念该员外任封圻,尚
无大过,着照所请即行开缺。钦此。
时宣统元年五月初六日也。到了五月廿八日,又特定皇帝
自为海陆军大元帅之制,特降朱谕道:
前经宪政编查馆奏定宪法大纲,内载“统率陆海军之权,
操之自上”等语,已奉先朝旨颁行,朕今钦遵遗训,兹特明白
宣示,即依宪法大纲内所载,朕为大清帝国统率陆海军大元帅,
… Page 312…
清朝秘史 ·1196·
并敬符我太祖太宗肇其鸿业亲总六师之制,以振我军人尚武图
强之心。并着先行专设军谘处,赞佐朕躬,通筹全国陆海各军
事宜,即着贝勒毓朗管理军谘处事务。惟朕现在冲龄典学之时,
尚未亲裁大政,所有朕躬亲任大清帝国统率陆海军大元帅之一
切权任事宜,于未亲政以前,暂由监国摄政王代理,以合宪法。
至一切应如何定拟筹办事宜,即着军谘处随时妥酌奏请施行。
将此通谕臣民知之。钦此。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Page 313…
清朝秘史 ·1197·
第一百三十三回
汪兆铭行刺被捕 孙洪伊请愿未成
话说这一年新旧政务,忙乱异常。孝钦后,德宗帝梓宫两
次奉安,神牌两次升拊。此外新政中如筹备海陆军,派遣载洵、
萨镇冰巡视沿江沿海各省武备,旋至欧洲各国考察海军;颁行
资政院章程,各省谘议局开议,降谕诘诫议员及各督抚,江苏
创办南洋劝业会,特派张人骏为会长;颁行清理财政处各项章
程,定出丁忧人员,无论满汉,一律离任守制的新章;申谕禁
烟办法;钦准地方自治;又命载振往日本,戴鸿慈往俄国,答
谢派遣专使来送梓宫的盛意。
在外交上,新订的条款,就是与日本交涉的五大案。日本
在东三省地方,因安奉铁路改筑的事情,自由行动,交涉几至
决裂,经外务部费尽心机,才并吉长借款契约等五大案,一齐
议结。又有两起查办案子:一起是查办督办津浦铁路大臣吕海
寰,为失察局员李德顺营私舞弊,开去差使;一起是查办直隶
总督端方,为恭送孝钦后梓宫当儿,令人在隆裕皇太后行宫外
摄影,恣意任性,不知大体,下部议革职。那大员里头,却又
凋谢了张之洞、孙家鼐两位,都各赠官赐谥,备极荣哀。
一年易过,又是新春。这一年是宣统二年岁次庚戍,不意
正月里就出了两件大乱子,监国异常忧闷。一件是广东新军与
巡警交斗,革命党乘机起事事情。先是军二标与警兵口解起衅,
… Page 314…
清朝秘史 ·1198·
继因统带官不准放假,一标营兵首先斗闹,统带官刘雨沛唬得
躲避了开去。营兵见统带逃走,胆子更大,哄闹得更为利害。
革命党倪映典就乘机煽惑各员,希图起事,当众昌言,不如下
一个根本解决的爽快办法,推翻满清,一劳永逸。防军得了信,
立时挟枪驰至,开枪轰击。战斗多时,新军大受夷伤,被格毙
二十八名,捕获正法十一名。先后捕去党人四十余名,官军方
面,也伤掉一标一营队官胡思深,二营队官宋殿魁,二标二营
队宫李铮来,并军士多名。这一次革命,又遭失败。一件是川
兵入藏,达赖喇嘛遁入了印度去。当下监国与众军机大臣商议
了一会子,命拟旨把广东新军各官分别斥革惩办;一面降旨革
去西藏达赖喇嘛名号。其辞道:
西藏达赖喇嘛阿旺罗布藏吐布丹甲错济寨汪曲却勒朗结,
夙荷先朝恩遇,至优极渥!该达赖具有天良,应如何虔修经典,
恪守前规,以期传衍黄教。乃自执掌商上事务以来,骄奢淫佚,
暴戾恣睢,为前此所未有!甚且跋扈妄为,擅违朝命,虐用藏
众,轻起衅端。光绪三十六年六月间,乘乱潜逃,经驻藏大臣
以该达赖声名狼藉,据实纠参,奉旨暂行革去名号,迨达赖行
抵库伦,折回西宁,朝廷念其远道驰驱,冀其自新悛改,饬由
地方官随时存问照料。前年来京展觐,赐加封号,锡赉骈藩,
并于起程回藏时,派员护送。该达赖虽沿途逗留,需索骚扰,
无不量予优容,曲示体恤,宽既往而策将来,用意至为深厚!
此次川兵入藏,专为弹压地方,保护开埠,藏人本无庸疑虑。
讵该达赖回藏后布散流言,借端抗阻,诬诋大臣,停止供给,
叠经剀切开导,置若罔闻。前据联豫等电奏,川兵甫抵拉萨,
该达赖未经报明,即于正月初三日夜内潜出,不知何往,当经
谕令该大臣设法追回,妥为安置,迄今尚无下落。掌理教务,
… Page 315…
清朝秘史 ·1199·
何可迭次擅离?且查该达赖反复狡诈,自外生成,实属上负国
恩,下辜众望,不足为各呼图克图之领袖!阿旺罗布藏吐布丹
甲错济寨汪曲却勒朗结,着即革去达赖喇嘛名号,以示惩处!
嗣后无论逃往何处,及是否回藏,均视与齐民无异。并着驻藏
大臣迅即访寻灵异幼子人,缮写名笺,照案入于金瓶掣定,作
为前代达赖喇嘛之真正呼毕勒罕,奏请施恩,俾克传经延世,
以重教务。朝廷彰喜瘅恶,一秉大公,凡尔藏中僧俗皆吾赤子,
自此次降谕之后,其合遵守法度,共保治安,毋负朕绥靖边疆
维持黄教之至意!钦此。
这两件事情,方才办妥,山西湖南两省的警报又至。山西
是交城、文水两县人民为了禁烟的事暴动;湖南是长沙饥民为
了米贵的事暴动,焚毁巡抚衙门及教堂、学堂。山西为的是黑
饭;湖南为的是白饭,都不过是口腹细故。监国览过电奏,分
别降旨办讫,两处官吏都受了很大的处分。
在监国办理庶政,总算忧勤惕厉,对得过国家,对得过人
民。不意,国民中偏还有人跟他大大不答应,定要把他置诸于
死地。此人姓汪,名兆铭,字精卫,是革命党中著名人物。谋
建共和,志存暗杀,携带炸弹来京,想把摄政王炸为墨粉,借
这一炸之威,警醒国人立宪迷梦。机事不密,被官吏拿捕了去。
这汪精卫真也利害,到了法庭,侃侃直供,一字不讳。究竟预
备立宪时代,似这么政治重犯,只判了个永远监禁之罪。
人民救国,志愿偏是不同;方法也偏是不同。有用暗杀革
命等激烈手段的;也有用伏阙上书等稳健手段的。不能说用激
烈手段是救国,用稳健手段便不是救国,此话从何说起?原来
直隶各省谘议局议员孙洪伊等,上年冬季,已经联名上书,请
愿速开国会。彼时监国谕以俟将来九年预备业已完全,国民教
… Page 316…
清朝秘史 ·1200·
育普及,然后毅然降旨,定期召集议院。孙洪伊因请愿未成,
未肯就此罢手,驰书各省,再事进行。到了此刻,联合了各省
旗籍各代表,为第二次的请愿。其辞道:
窃上年冬间,某等伏阙上书,吁请速开国会。蒙温旨慰请
敦勉,跪读之下,感激涕零!某等同具天良,苟时势尚可支持,
救国尚有他策,亦安忍渎于陈君父之前,致重贻宵旰之累?惟
是细绎朝旨,于宪政期于必立,国会期在必开。其所以审慎图
维者,实因筹备之未完全,国民程度之未划一,且谓资政院可
为国会之基础,故仍期以九年。然某等之所以谓国会不可不即
开者,亦正因筹备之不完全,国民程度之不齐一,资政院之性
质,尚未明了耳。今谨将其理由,为我皇上缕陈之。
一曰欲宪政筹备之完全,不可不即开国会也。夫有国会然
后可以举行宪政,无国会则所谓筹备皆空言。此官骤闻之,似
近于激,然证以近两年来之政治,实不为诬。内而各部,外而
各省,其筹备宪政,大率真诚之意少,敷衍之意多。观其报告,
灿若春华;按其实际,渺如风影。两年之情形如此,推之九年
可知!所以然者,因无国会以立于其旁,则人民与官僚声气隔
阂,其始也;则行政官不能借重全国人之研究,以决定其施政
方针,其继也;则因无国会以编订法律法规,一切政治无所遵
守,其终也。因无国会以为法律上之纠问,则行政官所负之责
任,究属有名而无实,有始而无终。夫朝廷之所以三令五申,
皆促筹备宪政者,岂非出于治国安民之至诚?若如今日官僚之
奉行不力,则国家因筹备宪政,而较之前日财力更困,元气更
伤!是吾国日日言筹备,而宪政之利未收,害已先著也。且考
各国宪政之成立,惟英国由于自然之发达;其余各国,大率模
仿英国,并无所谓筹备之时期,而不闻各国以此致败者。良由
… Page 317…
清朝秘史 ·1201·
立宪制度,首重机关完备。去其一而取其一,则运用不灵,反
以取祸。惟模仿其全体,则有百利而无一害。人之几经参酌而
后得者,而吾国可以顷刻吸收之。稍涉游移,即危国本!夫吾
国今日为宪政萌芽时代,即今国会组织,未尽适宜,亦应属有
之情实。而国会一日不成立,即筹备一日不完全,此必然之势。
然则吾国惟其欲筹备宪政,亦当速开国会也。
一曰欲国民程度之划一,不可不即开国会也。夫国会者,
所以演进国民之程度。若不开国会,即人民程度,永无增进之
日。今以欧美人民之程度,衡吾国民,诚见其不及。若以吾民
之程度,参与吾之国会,何遽见其低?夫一国务有特别之历史
政治风化,即各有其肆应之能力。既不能强彼以就此,更何容
抑己以扬人?且国会制度者,非尽人而参与国政之谓也。世界
无行普通,选举之国家,必有限制之资格。吾国资政院、谘议
局之选举,即系此种限制制度也。于千万人民中,择其少数有
程度者,畀以选举权;又于千百人民中,择其少数有程度者,
畀以被选权。国家既限制之于前,而犹谓其程度不足,是矛盾
其法令也。况国会将来被选之议员,其大半必系曾有官职有资
望者,并非纯系齐民。不过因其为人民所选出,而混称之,曰
人民而已。例如现在各省谘议局之议员,以在籍之职员为最多。
其在本籍为士绅为人民;在他省即为官吏。前既受朝廷之录用,
后更邀乡议之推崇,其程度岂反逊于泛泛之官吏乎?其次则以
其有新智者为多,此种人才,朝廷近来亦常破格录用,各部院
各新政衙署,无不纷纷调用,委以重权,岂一旦置之国会中,
即虑其程度之不足耶?故以议员概视为人民,因人民程度不
及,而并谓议员程度不足者,吾侪小人,不乐闻也!至各全体
议员中,虽不无少数之滥竽,然宪政者多数取决之政治也。少
数人程度不足,于事何伤?即如全国官吏又岂能人人称职乎?
… Page 318…
清朝秘史 ·1202·
夫专制国之人才,专投身于官吏;立宪国之人才,则分布于朝
野。欧美各国,无不如此。若以专制国衡鉴人才之法,施之于
立宪国,则所失多矣!且求智识程度之划一者,为多数国民言
之,其收效在于二十年后之教育;求智识程度之较高者,为少
数国民言之,其发端在于现在之政治。谓中国亟宜择民间之优
秀者,许其参政。其多数之国民,一面普及之以教育,一陶熔
之以政治,庶几并行而不悖。若待人民程度之划一,而始开国
会,是无其时!然则吾国今日,惟其欲培养国民之程度,亦当
速开国会也。
一曰资政院不能代国会之用也。夫资政院,为上下两院之
基础,近于各国一院之制。然细察其性质,又与国会迥殊。君
主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