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3俄罗斯-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罗夫转呈沙皇,但乌瓦罗夫认为这是一篇叛逆的寓言,不用说没有转呈, 

连手稿也没有还给作者。但是,克雷洛夫始终没有放弃争取公开发表这篇寓 

言的念头。 

     1836年1月,皇宫里举行假面舞会,九等文官克雷洛夫也受到邀请。他 

借了一套御膳内侍穿的合身服装——一件绣金俄国古式长袍和一双靴子,并 

粘上了雪白的大胡子。在晚会上,他首先朗诵了一首滑稽诗,引得沙皇开怀 

大笑,连声赞叹,并宽容地拥抱了他。克雷洛夫趁着皇上心情愉快,请求皇 

上允许他朗诵一篇新创作的寓言。正在兴头上的皇上恩准了。他马上掏出《大 

官儿》,在大厅里大声朗诵起来。一些大臣皱起了眉头,但皇上沉浸在舞会 

的欢乐气氛中,宽宏大量地说:“写吧,老头子,写吧!”于是克雷洛夫乘 

机请求允许他发表这篇寓言,结果获得皇上的批准。 

     1836年,《大官儿》终于在《祖国之子》杂志上发表了。 


… Page 14…

                              赫尔岑索回财产 



     1849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冻结了赫尔岑的母亲在俄国国内的存款。 

     赫尔岑意识到在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中,金钱便是独立,便是力量,便 

是武器。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从俄国政府的魔爪中抢救财物。于是,他陪同 

母亲从苏黎世匆匆赶向巴黎。 

     在巴黎,赫尔岑去找他过去结识的著名银行家罗思柴尔德。这位银行家 

一直认为赫尔岑是一位挥霍无度,满身是债的俄国王公,曾屡次兑现过他在 

莫斯科的银行票据。 

     罗斯柴尔德同意接受赫尔岑母亲的票据,但不愿预付现款,现由是他必 

须得到彼得堡银行家加塞尔证明可以付款的信件后才能兑现。果然,来信却 

告诉这位银行家说,赫尔岑母亲的财产监护委员会拒绝付款。于是罗思柴尔 

德下令加塞尔求见俄国外交大臣涅谢利罗德。外交大臣的答复是,票据毫无 

问题,罗思柴尔德的申诉也是正确的,但出于秘密的政治原因,皇上已命令 

冻结存款。 

     罗思柴尔德的办事处收到答复后不胜惊讶。连银行家本人也料不到尼古 

拉这位专制君王竟会开这种玩笑。 

      “就我而言,尼古拉为了惩罚我,想剥夺我母亲的钱,或用这些钱作钓 

饵捉住我,这不足为怪”,赫尔岑带有挑衅意味地对银行家说道,“但我无 

法想象您的名字这么没有分量。这些票据是您的,不是我母亲的,她签字后 

已交给了持票人,从您签字之时起,阁下便成了 ‘持票人’,现在他们却无 

礼地答复您: ‘钱是您的,但老爷不准付款!’” 

     这些话起了作用。罗思柴尔德自然不会承认金融的权力要屈服于沙皇的 

专制淫威,他生气了,对赫尔岑说:“不,我不准任何人戏弄我,我得起诉 

这家抵押银行,非得叫他们的财政大臣明确答复不可!” 

     几天后,罗思柴尔德告诉赫尔岑,俄国公使基谢寥夫对他的看法很不好, 

 “恐怕不会为您做什么”。 

      “那么请你费心对他说一声,我对他的印象也极坏,并且不认为掠夺我 

母亲的财产是正当的。” 

     银行家哈哈大笑。这时,他才猜到赫尔岑并不是俄国王公,而是反对沙 

皇专制制度的志士。 

     第二天,罗思柴尔德便派人通知赫尔岑去看他给加塞尔的一封还没有署 

名的信,并说:“这是我们的信的草稿,请告诉我是不是满意。如果您希望 

加上或者改变什么,马上可以照办。” 

     这封信写得斩钉截铁,语气强硬, 完全像一个政权对另一个政权的谈 

判。银行家告诉加塞尔必须立即约见涅谢利罗德和败政大臣,向他们指出罗 

思柴尔德不想知道票据属于谁,他买下了它们,要求付款,或提出明确的合 

法理由,说明为什么拒付,如果停付,他将让法律顾问来研究处理这件事, 

希望郑重考虑拒绝的后果,尤其是正当俄国政府设法通过他签订新的贷款协 

定时,这意味着什么。信件最后威胁说,如果继续拖延,将不得不在报上公 

布这事,让其他资本家有所警惕,并建议向外交大臣出示此信。 

     对此,赫尔岑的回答当然是:“完全满意!” 

      “我很高兴”,银行家坦率地说道,“但这封信可能使我同俄国闹翻, 

难道您以为我会为五厘佣金在信上签字吗?” 


… Page 15…

     赫尔岑还没有来得及作声,罗斯柴尔德继续说道:“加塞尔要花钱,贵 

国什么都得花钱——这一切当然都得由您负担……百分之五怎么样?” 

     赫尔岑算了一下,要求减少百分之一。半小时后,罗思柴尔德庄重地通 

知道:“信已由我签字发出,您会看到他们怎样改变态度。我只让他们明白, 

跟我是不能开玩笑的!” 

     一个多月后,扣押财产的尼古拉一世慑于债权人会议和“在报上公告周 

知”的威力,遵照罗思柴尔德的旨意发还了赫尔岑母亲的本金、利息、利息 

的利息,并辩解说他不了解法律。确实,他还以为他就是法律呢。 


… Page 16…

                              指南针失灵以后 



     俄罗斯库尔茨克地区的铁矿有着极其丰富的蕴藏量。但这个大铁矿的发 

现,不是有意勘探的结果,而是一次偶然旅游的结果;发现它的存在的,不 

是高级的探矿仪器,而是一只平平常常的指南针。 

     1874年的一天,俄罗斯物理学家斯米尔诺夫到库尔茨克地区旅游。他随 

身带着一只小巧的指南针。走着走着,有一次,当他拿出指南针测定方向时, 

只见指南针凝固不动了,死死地定在一个方向上。他觉得很奇怪,以为指南 

针出了毛病,轻轻地抖动了一下,但是指南针还是一动也不动。 

     回家整理旅游物品的时候,他发现指南针的指针还是很准确地指向南 

方,指南针轻轻地抖动着,但是始终对着南方。他对着指南针左看右看,相 

信不是指南针出了毛病。那么是什么原因在那个神秘的地方,指南针竟会失 

灵呢?指南针之所以会指向南方,那是因为地球自身是个大磁体,也有南极 

和北极,磁极与地球的南北极并不重合,但相距不远。指南针受到磁力的吸 

引,因此,指南针一直指着南方。在库尔茨克时指南针忽然不动,会不会这 

里有个大的磁场,把指南针紧紧地吸住了呢? 

     他又一次来到库尔茨克,与上次一样,到了一定的区域里,指南针又失 

灵了。在相当大的一个区域里,指南针都不再指向南方,而是被什么东西吸 

住不动。只有远离开这个地方,指南针才会恢复活力。 

     他相信,这里的地下一定有个强大的磁场。也许是一个巨大的铁矿。铁 

矿有可能感应了磁性,有了自己的磁场。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预言库尔 

茨克的地底下,有一个大型的磁铁矿。 

     30多年后,1923年,苏联政府又想起了这个科学预测,派出了地质学家 

们对这个地区进行了地球物理勘探。探井钻机开始隆隆地转动起来。当钻到 

163米深的地方,取出了样品,经过化验,证明是氧化铁矿石。它的藏量丰 

富,磁性也很强烈。因此,在它的上面,铁矿产生的磁场紧紧地吸住了指南 

针,使指南针到了这里就会失灵。 

     斯米尔诺夫从偶然发现的指南针停止转动的现象出发,层层推理,深入 

思考,逐步逼近,终于推测到地下存在着磁铁矿的可能性。 


… Page 17…

                             克鲁泡特金越狱 



     克鲁泡特金被捕了,在监狱中被恶劣的条件折磨得死去活来。不久,他 

从监狱转移到圣彼得堡卫戍区陆军医院军官病监中。每天下午4时,他可以 

穿着绿色法兰绒病服到病监天井里散步一小时。 

     一天,克鲁泡特金走出牢门,来到一块300步长200步宽的大草地上散 

步。他看到四周的厚木板高篱把草地围成一个大天井,他所在的病监这一端 

约有150步长,两个士兵沿着病监前草地上的小路来回巡行。正对病监的另 

一端停着许多马车,供马车出入的大门开着,那里并无守兵。门外就是街道, 

街道对面是医院。他发现,如果乘守兵离开较远时先笔直奔向大门,定可以 

抢在绕弯路追赶的守兵前面跑到街上。于是,一个大胆的越狱计划产生了。 

回到病监,他立即给狱外的朋友们用暗语写信,告诉他们越狱的方法和联络 

信号。 

     越狱的准备工作差不多化了一个多月。外面的朋友们准备在克鲁泡特金 

出逃经过的好几里路上遍设步哨,用各种方法把一路通行无阻的暗号传递给 

接应越狱的马车。朋友们租下了街上从天井中看得见的一所平房,一名提琴 

手站在打开的窗前,准备一接到“街中无阻”的信号就奏响提琴。 

     俄历6月30日下午2时,一位女士给克鲁泡特金送来了一只表,里面藏 

着全部越狱计划。4时,他照常散步,发出了顺利的信号。街上传来马车声, 

几分钟后提琴声大响。可他走到接近大门的一端时,守兵正在他身后,只得 

再往回走。此时琴声嘎然而止,原来许多载着木柴的马车进了大门。过了一 

会儿,琴声又响起来了,克鲁泡特金不慌不忙地踱向近门的一端。守兵正在 

他身后五六步外向另一端行去。他迅速脱掉绿色病衣,飞快地向大门奔去。 

追来的守兵以为一定能抓住他,没有开枪,而是用刺刀刺他。克鲁泡特金一 

跑出大门,只见数十步外马车上坐着一个头戴军帽身穿便服的人,原来是他 

忠实的朋友威马尔博士。他跳上马车,马立即飞奔起来,把一片“捉住他!” 

的喊声抛在后面。 

     马车七拐八弯,驶上涅瓦大街,又转入一条侧路,在一家门前克鲁泡特 

金下了马车。他上楼换掉衣眼,剪短乱须,10分钟后又登上另一辆马车,消 

失在街道上…… 


… Page 18…

                              高尔基巧装蛋糕 



     大文豪高尔基(公元1868—1936年)在童年时,曾在一个食品店干过活。 

因为高尔基嗜书如命,伙计们笑他是个白痴,可高尔基毫不在乎,我行我素, 

因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有一次,一个刁钻古怪的顾客送来一张奇怪的订货单,上面写着:“订 

做九块蛋糕,但要装在四个盒子里,而且每个盒子里至少要装三块蛋糕。” 

     大伙计看了订货单,很为难:“先生,这,这哪行呀?” 

     顾客傲慢地说:“贵店不是以讲信誉闻名远近吗?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办 

不成,嘿嘿,今后还是把招牌砸掉拉倒!”说罢扬长而去。 

     大伙计不敢再说什么,马上向老板汇报。老板也觉为难,只是含糊地说: 

 “装了再说罢。”大伙计伤透了脑筋,碰坏了好几块蛋糕,也没法照订货单 

的要求装好。 

      “老板,让我来试试吧。”高尔基拿起那张订货单,认真读了一遍,终 

于鼓起勇气这么说。 

      “你?不做错生意就不错了,还想逞能!”大伙计对高尔基嗤之以鼻。 

     高尔基坚定地说:“这有什么难,比点钞票还便当,我来装吧!”他先 

将九块蛋糕分装在三个盒子里,每盒三块,然后再把这三个盒子一齐装在一 

个大盒子里,用包装带扎紧。 

     大伙计不服气地摇摇头说:“怎么能用不一样的盒子装呢?而且还有一 

个盒子没装蛋糕。” 

     高尔基反驳道:“难道订货单上限制盒的大小和不能套装吗?” 

     大伙计无言以答。老板也不知是否符合,怀着惴惴不安的心理等着顾客 

的验收。 

     不久,顾客来到柜台边,以挑剔的眼光仔细检查了一遍,的确无瑕可击, 

便怏怏地提着蛋糕走了。一向把顾客当作上帝的老板和大伙计,终于松了一 

口气。从此,他们开始尊重起聪明的高尔基了。 


… Page 19…

                              杜罗夫反唇相讥 



     杜罗夫是俄罗斯著名的马戏丑角演员。他表演技艺精湛,惟妙惟肖,有 

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常使观众捧腹大笑之余沉思良久。 

     有一次,杜罗夫在观摩演出,幕间休息时,一个傲慢的观众走到他面前, 

讥讽地问道:“丑角先生,观众对你非常欢迎吗?” 

     杜罗夫瞧了瞧眼前的观众,知道他不怀好意,便不动声色地答道:“还 

好。” 

      “作为马戏班中的丑角,是不是必须生来有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蛋, 

就会受到观众欢迎呢?”来人咄咄逼人,自以为杜罗夫会羞得无地自容或怒 

得暴跳如雷。 

      “确实如此。”不料杜罗夫竟然悠闲地说,“先生,真可惜啊!如果我 

能生一张像您那样的脸蛋儿的话,我准能拿到双倍薪水。” 

     这个傲慢的观众自讨个没趣。 


… Page 20…

                              苏沃洛夫讥权贵 



     苏沃洛夫14岁入伍,从下士开始,屡经战斗,多次负伤,无数次建立功 

勋,以后成为俄军的元帅。他从不以高贵的身份自炫,相反,他以自己举止 

嗜好都带有浓厚的军营气息,毫无宫廷生活的浊气而自豪。 

     一次,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在宫中举办盛大宴会。宴会豪华阔绰、奢侈 

无度。王公、大臣、将军、贵妇、小姐们一个个珠光宝气、矫柔造作,一派 

浮华虚假的气氛。苏沃洛夫也应邀参加。他看到这种挥金如土、过度糜烂的 

宫廷宴会,想到前线官兵的艰苦生活,感到极不谐调。同时他对眼前这些贵 

族大臣们矫造的举止也感到浑身不自在。他很想痛快淋漓地表达一下自己的 

情绪。 

     正巧这个时候,叶卡特琳娜发现了他。女皇立即来到这位劳苦功高的统 

帅面前,亲切地问他;“亲爱的英雄,你需要些什么样的款待?我会尽力满 

足你。” 

     苏沃洛夫故意硬生生地回答女皇:“我想来点烧酒。” 

     叶卡特琳娜万没料到苏沃洛夫说出这样的要求,宫廷宴上是没有这种低 

级的酒的。这个要求在一大群廷臣之前给她和她的宴会丢了面子。女皇忍着 

气,板着脸问苏沃洛夫:“你居然提出这种要求,你知道宫中侍女们听说后 

会把你当成什么样的人吗?” 

     苏沃洛夫自豪地回答女皇:“我想她们会觉得站在她们面前的是一个战 

士!” 

     随后,苏沃洛夫假借向女皇道歉,当着周围众多显宦名臣,一字一句地 

说:“很抱歉,陛下。我由于多年担任下级职务,现在已养成了心境纯洁而 

举止粗鲁的习惯,丝毫不懂得阔绰应酬的虚套。我一生都是过的战场生活, 

现在就要想习惯这些虚套,也来不及了。所以只好请女皇原谅。” 

     叶卡特琳娜和周围群臣听了,一个个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有不少人听 

了这番话不禁脸红耳赤。 


… Page 21…

                              苏沃洛夫训公子 



     苏沃洛夫身经百战,戎马一生。虽出身于贵族世家,但他极为推崇那些 

经过艰苦磨难,凭自己真才实学脱颖而出的人,而十分厌恶依仗家族权势、 

趾高气扬、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有一次,上级指定一个出身高贵的彼得堡纨绔子弟到苏沃洛夫部下服 

务。这位花花公子一到部队,就去找苏沃洛夫。他穿了套华贵的时装,浑身 

上下弥漫着一股香水味。见到苏沃洛夫,他还没说话就拿出一大包礼品送上 

作为见面礼,以期得到苏沃洛夫的好感。 

     苏沃洛夫一看见这种打扮、这种作风的阔少爷就非常不满。在他的心目 

中,军人就该有军人的气派。军人真正有价值的见面礼是他模范的品行,而 

不是什么高级礼品。 

     苏沃洛夫决定教训一下这个公子哥儿,让他懂得什么是军队,什么是军 

入,一个军人应该怎样做。 

     苏沃洛夫面带笑容请这位公子和他一起乘马驰骋。纨绔子弟非常欢喜, 

觉得自己已给苏沃洛夫留下了好印象,陪这个俄国名将骑马可是一件求之不 

得的事情。他连忙说:“我马上去换件衣服,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