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夏天 [苏]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尔皮林汇报完毕之后,巴久克问了几个细节,然后说:“你们对给你们指定的突破地段有什么看法?从整个方面军的防区来看,这个突破地段真是最理想的吗?”

  “从整个方面军的范围来看,我不敢说,”谢尔皮林说。“但从我们集团军的范围来看,我们认为是选得正确的。但是我们有一个补充建议。允许我报告吗?”

  这个补充建议是谢尔皮林昨天察看了突破地段后想到的。这个突破地段位于集团军的最右翼,同友邻集团军相接。建议很简单,但要作出决定,集团军没有这个权力,只有方面军才能办到。

  未来的整个突破地段,宽十二公里,全部在谢尔皮林集团军的右翼,与北面友邻集团军交界。这个友邻集团率在未来的战役中担任助攻。它必须首先在开阔的战线上进行防御,然后,等到敌人在我军打击下开始撤退时,进行追击。

  在界线那边友邻集团军的前方,有一片连绵不断的小高地延伸到德军驻地的纵深地带。谢尔皮林认为,这些小高地对我军非常不利。如果计划不作修正,那么集团军的右翼在突破之后只有两种选择:或者是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冒着德国人从这些小高地上射来的侧翼炮火继续进攻,或者是在进攻过程中展开队形,攻占小高地,这样就会降低进攻的速度。

  谢尔皮林的意见是:把他的集团军和友邻集团军的界线向北推移两公里,不把这些小高地留在突破地段之外,而是把它们包括在内,让右翼在刚开始突破时就占领这些小高地。

  昨天,谢尔皮林同鲍依科和炮兵军官们一起进行了讨论,拟定了草案,今天早晨又同扎哈罗夫通了气。在来方面军司令部的路上,他考虑到巴久克的脾气,认为汇报得愈早愈好,这样就能让方面军司令感到自己从一开始就参加这项建议了。

  巴久克仔细听取了这个建议,没有象他过去惯常的那样提出一些问题来打断汇报。他不看谢尔皮林的地图,俯下身子,一声不响地看着自己的地图,研究着友邻集团军的前沿地形,立即看到了这个建议的全部优点。跟过去相比,他能较快地抓住事情的本质了,谢尔皮林暗自这样想。

  “想法很好,”巴久克把视线从地图上移开,接着说。“今天你们把这个方案再加加工,明天我到实地去看过后再作决定a我也得听一听你们右邻集团军司令的意见。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你想侵入他的防区,挖掉他两公里。万一他说:‘您把补充给谢尔皮林的兵力分一点给我,我可以从小高地的右面发动进攻,这下该怎么办?’”巴久克笑了笑说。“这我们当然不会同意,打敌人不能张着巴掌打,必须握成拳头打。但是必须听听友邻部队的意见。他们的司令也是一个久战沙场的老将了。”

  “如果您同意的话,那我在对方案进行加工之前,亲自去找他谈谈,”谢尔皮林建议说。“把我向您报告的意见和他商量一下,然后一起去实地看看。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只是在我的观察所里进行观察的,别人的防区未经请示还没去过。”

  “行,”巴久克说,接着沉思了片刻。

  他觉得谢尔皮林的建议非常合理。看了地图以后,他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他在这以前竟然没有想到。当然,你刚到这里,不可能一下子掌握全部情况。但是,前任司令怎么也没想到呢?他从四月底就开始考虑了呀!主攻方向的选择是正确的。从地形来看,应该把主攻方向稍微朝右边推移一点。然而,由于这里是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界线而没有这样做。有时候,我们考虑问题总是受到这些界线的限制,好象这是不能变动的。可是,只要把界线移动一下,问题就解决了。

  巴久克想,他将对方面军的作战计划作出修正,这一修正既是明显的,而从修正的规模来着又不必重新呈报最高统帅部审批,因此他觉得很高兴。

  “在这方面你没有别的建议了吗?”他问谢尔皮林。

  “没有了。’

  “这很好,”巴久克说。“我本来以为,给你在右面增加两公里,你会要求从左面减去两公里。你要注意:右面我让你伸入友邻部队,可是左面我不会让你缩小地盘,划给别人。增加的两公里全由你们自己负责。”

  “我们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的,伊凡·卡比顿诺维奇,”扎哈罗夫说。“即使多出两公里,我们的力量也还绰绰有余。”

  “对,现在的确能打仗了,”巴久克说。“你们现在手头确实很阔绰,跟咱们过去在一起的那个时候,简直不能比。”他笑了笑,继续说:“何况你们又是担任主攻,我们把你们左邻和右邻部队的东西都搜刮给你们啦。左邻还没什么,可右邻几乎被你们刮光啦。他们已经向我诉过苦了!”

  巴久克拿起电话听筒,吩咐接谢尔皮林准备去见的那位集团军司令。

  “我亲自告诉他,你要去找他。”

  从巴久克的语气和脸色来看,谢尔皮林知道,他已经坚决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正因为这样,他想从“开始就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他才亲自打电话。

  “你好,尼古拉·谢苗诺维奇,”电话接通后巴久克说。“我马上派你的左邻到你那儿去谈谈看法,并听听你的意见,………到哪儿?……你现在在什么地方?……噢!……”巴久克斜眼看了一下地图说:“他直接到你那儿去。你等他……什么时候?”巴久克看了看表。“现在是九点四十五分。十一点半准到……没什么事要找我吧?你们俩见面之后,你给我来个电话。祝你健康。……”

  谢尔皮林听着这些话,暗自觉得好笑。

  “他亲自为我作了安排:上哪儿去,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间到达。甚至没想到问问我,我毕竟也是个集团军司令啊。在战争中他的才干增长了,可是脾气却一点也没改。”

  “他正好在你要去的那个地方——左翼三O五师,指挥所在迪亚特科沃南面的丛林里。”巴久克放下听筒说。“我不留你们吃午饭了。时间还早,你们没空,我也有事。如果你们请客的话,明天我们一块儿在你们随便哪个军部或师部吃午饭。我早上九点钟就来。”

  “那我们……”谢尔皮林认为谈话已经结束,欠起身来,准备告辞了。

  但巴久克止住了他。

  “慢着。我要到十点正才到参谋长那儿去商量工作,现在还有十二分钟时间,咱们可以随便聊聊。”

  “真想不到,”谢尔皮林想。“从前他可没有这种习惯。不管对工作方便不方便,他认为自己是第一把手,应该让别人带上一切材料到他那儿去。这真是新鲜事儿。”

  “昨天我到你们的左邻集团军那儿去了,训了他们一通,”巴久克说。“你们知道是什么缘故吗?我到他们的后勤部队转了一圈,只见到处都是闪闪发光的奖章!离战场越远奖章就越多!可是,到了他们的两个团里,队伍集合好之后,我一看,在整个队伍里,不管士兵也好,军士也好,胸前都没有奖章。大约二十个人才有一枚奖章!我问了一下,了解到他们有一半以上的人很早就开始打仗了!可是为什么没得到奖章呢?问题很清楚:大部分是因为躺进了医院的缘故!进了医院以后,不是每个军官都能得到嘉奖的,更不用说士兵了!但是……”说到这个“但是”的时候,巴久克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嗓音,这使谢尔皮林感觉到他昨天是怎样训斥左邻的。“这儿却有的是时间!我们在这儿已经驻扎一个多月了!他们倒没有把自己也忘了,写了一叠又一叠的报告呈请奖励。士兵们没作声,不想坏他们的事!可是谁会想到给士兵们嘉奖啊!”巴久克看了看谢尔皮林,仍象昨天那样激动地用威胁的口气大声说:“我明天到你的团里去走走……你得留神!要是你那儿也是这样,我会当众要你的好看!”

  “我们那儿也可能有缺点,”谢尔皮林想了一想,觉得这种情况也可能会有,甚至一定会有,然后平静地说:“我们一定改正。”

  巴久克气冲冲地瞪了他一眼,但想到谢尔皮林刚回集团军不久,所以说:

  “这不能怪你。你自己也刚出院嘛,”巴久克本想提高嗓门,可是却平心静气地这样说了。“但是你一直在这里,”他转向扎哈罗夫说:‘唯你是问,如果你那儿也象你的左邻那副样子,那就有你受的了!你还得注意:不要今天听到了我的警告之后回去装门面给我看看,把有奖章的人统统都排在队列前面!我是不会上当的!”

  “您可是白操这份心了,伊凡·卡比顿诺维奇,”扎哈罗夫说。

  “管它是不是白操心,事朱得给你说清楚。”

  “不过我还得说,您是白操这份心了,伊凡·卡比顿诺维奇,”扎哈罗夫重复了一道。这一次他稍稍提高了嗓音,虽然并不过分,但巴久克仍然能够察觉到。

  “可是现在,你应该少说话,多听听。”巴久克说。

  “现在”这个词大概是他无意中脱口说出来的。他只是想到,从前和扎哈罗夫一起在集团军共事时,碰到争论问题,扎哈罗夫往往坚持己见,不肯后退一步。“现在”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说,现在他不能再这样行事了,因为他们双方的地位跟从前大不相同了。但是,让这个词脱口而出总是不应该的!巴久克从房间里出现的沉默气氛以及谢尔皮林的睑色上发觉了这一点。当然,他本来可以隐藏自己的不满。但是他没有隐藏,也不想隐藏。

  “你也真不错,”巴久克想打破沉默,转身对谢尔皮林谈起了他今天本来不想谈的事情。“我看过领导干部的名单。一看,噢,你选中谁当副手啦!库兹米奇将军!找到了这样一个副手!难道不能找一个年纪轻一点、文化程度高一点的人吗?你以为既然他在战场上没地方安插,那就该由你来收下吗?”

  “没什么,他不会给我们添麻烦的,”谢尔皮林说。

  “如果是因为他年岁大而给他一个中将的军衔,那就让他去当苏沃洛夫军校的校长算了!对他来说,这是最恰当的位置。他在那儿倒可以安度晚年!可是他又钻到前线来了,而且,明白吗。又偏偏是钻到我这儿来了。”

  “实际上是在我这儿,”谢尔皮林忍不住说。

  “他在你那儿,你可在我这儿。”

  谢尔皮林本来想说,尽管他们两人对库兹米奇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集团军里,一个副司令起不了特别大的作用。可是,他忽然想起,巴久克本人不久前也担任过这种角色,不过范围大一些,是方面军罢了。若是这样说了,他可能会多心。

  “那他的身体怎么样?老腿还撑得住吧?”巴久克问。他见谢尔皮林默不作声,口气缓和了一些,因为他惯于把沉默看作是同意的表示。

  “他的身体不坏,”谢尔皮林说。“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他还负责检查战役伪装。他亲自坐飞机从空中检查——从德国人的角度来看,我们是不是有暴露目标的地方,有没有违反伪装规定的情况。已经飞过十二个小时了。昨天他汇报过。”

  “居然还飞到天上去呐!你告诉他,明天可别躲着,我要见见他本人,看看他现在身体究竟怎么样。”巴久克站起身来说。

  如果他能够克制自己,那么这会儿他也许会对扎哈罗夫说:“别见怪,康斯坦丁·普罗科菲耶维奇,我对你不是故意的—……”但他不能克制自己,所以在告别的时候,只是同扎哈罗夫握手握得稍微紧一些,而对谢尔皮林则说:“你的邻居接了我的电话之后,我估计是不会反对的……”

  巴久克也该动身了。他到参谋长那儿去,要穿过他的房子和参谋长的房子之间的一条公路。他本来可以同谢尔皮林和扎哈罗夫一起走,但他留了下来,在房间里待了一分钟才动身,因为他不愿意在别人的心目中造成一种他出门送部下的印象。一般说来,已久克并不是等级观念特别严重的人,似是他在接任了方面军司令的职务以后,处处都考虑到了自己新的地位。

  他迟走一分钟,桌子上的电话机恰恰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

  “我是一号。”巴久克拿起听筒说。

  “您好,我是李沃夫。您给我打过电话了?”

  “对。谢尔皮林来了。我想和您一起接接他……”

  “他在哪儿?在您那儿吗?”

  “已经走了。”巴久克感到满意的是,李沃夫亲自给他打来了电话,总算把昨大的不愉快勾销了。

  “您没别的事要跟我说吗?”李沃夫问。

  “暂时没有。”

  “我在自己这儿。”李沃夫首先放下听筒。

  “他睡得倒不多,”巴久克心里想着李沃夫,“六点钟躺下,现在才十点……”

  巴久克戴上制帽,刚想出门,电话铃又响了起来。这一次是方面军参谋长打来的。

  “伊凡·卡比顿诺维奇,已经十点零五分了。您有什么吩咐?要不,还是我到您这儿来吧。”

  “我就来。”巴久克放下听筒。

  “十点零五分!这个人也有一股子牛劲,还特地来提醒我别迟到。这儿谁都有一股子牛劲……”

  他又想到谢尔皮林,这一位的牛劲也不小,不过他早就搞熟了谢尔皮林的脾气,知道他会怎么干,也知道他不会怎么干。他可能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决不会骗人。让一个他摸熟脾气的人顶在主攻方向上,他感到很满意。

  巴久克想到明天将要到自己指挥过的集团军里去,感到很高兴。在他的方面军即将发动的第一个攻势中,正是他指挥过的这个集团军担当主攻任务,这一点也使他感到高兴。这个集团军是巴久克编建的,他在最困难的时刻和这个集团军一起开始了战斗的道路,所以在它即将建树的功勋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不仅仅是现在的功劳,而且也包括过去的功劳。这一段历史,是不能抹煞的。

  “我们怎么办?”谢尔皮林问扎哈罗夫。这时,他们已经从巴久克那儿出来,沿着公路,向停在拐角处的吉普车走去。“如果直接去迪亚特科沃,”谢尔皮林打开背包,取出地图看了看说,“至多只要五十分钟,打得宽一点也只要一个小时。但我们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现在就走,沿路找一块地方,坐在云杉树底下讨论问题。我们还有事情要谈。”

  “讨论问题我同意,”扎哈罗夫说。“不过,到友邻部队去我不奉陪了。我没必要老是在你身边碍手碍脚的。我现在就到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那儿去一趟,我正需要去找他。我们一起到前面岔路口,在那儿坐一会,然后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行吗?”

  “现在乘我的车,”当他们走近停在房屋阴影里的吉普车时,谢尔皮林说。到这儿来的时候,他们坐的是扎哈罗夫的吉普车。

  扎哈罗夫坐上后座,吉普车就开动了。第二辆车跟在后面。

  途中,他们俩谈论着他们认为可以当着谢尔皮林的司机古特科夫的面谈论的事情。当着这个司机的面,除了那些规定不准当着任何人的面谈论的内容之外,什么都可以谈。

  “我忘了问你一件事,刚才来的时候就想问了;你怎么没带副官?已经打发他走了?”扎哈罗夫问的是叶弗斯吉格涅耶夫。

  “我们在早晨就分手了。他上——一师去了。我把辛佐夫找来接替他。”

  “如果你不担心他的那只手的话,”扎哈罗夫说,“那很好。”

  “我不担心。又不是叫他抬担架。说起来,他用这只手还能够开汽车哩。”

  “叶弗斯吉格涅耶夫很难过吧?”

  “我自己也为他难过。说不定,他会因此而牺牲!那时候,我的儿媳妇会第二次成为寡妇,孙女儿也会又一次成为孤儿……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也许他不会遭到不幸,”扎哈罗夫说。“现在的伤亡应该说不象从前那样大了。我和你早晨乘车来,现在又乘车回去,路上一次也没有朝天上望。可是你记得从前怎么样?在那一段时间里,要从车子里跳到外面去多少次啊……”

  公路右面是一个斜坡,上面长着一片云杉林,前面已经看得见他们即将分手的岔道口了。

  “靠边,古特科夫!”谢尔皮林命令道,“这儿干燥。”

  吉普车驶离大路,停了下来。谢尔皮林和扎哈罗夫向云杉林边缘走去。

  “司令同志,要不要把两用油布带上?”古特科夫追上来,叫道。

  谢尔皮林回过头来说:“我怕躺下就会睡着。今天没睡够……也好,带着吧。”

  古特科夫给他们送来两块两用油布,铺在一棵云杉树下。谢尔皮林半躺着,一只手托着脸颊,胳膊撑在地上。扎哈罗夫没躺下,在一个被雨水冲洗成灰白色的、还很结实的老树墩上坐下,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