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夏天 [苏]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尔皮林问到这件事,并不是怀疑命令没有收到,而是想借自己到部队来的机会,再一次检查下面是如何理解命令的。有时候,下面之所以没有正确理解某一道命令,是因为这道命令本身不够确切,是因为命令下达的时候,没有估计到下面看得很清楚、而上面却没有看到的各种情况。这方面的例子并不罕见。碰到这样的情况,就不能归咎下级,只能责备自己。当然,这要有足够的自我批评精神才能做到。而在集团军一级里,这一点更属难能可贵,因为谁也不会要求你作自我批评,看来,只能完全凭你的良心罗!

  从今天拂晓起,没有安排强击机在机动部队的地段活动。方面军的全部空军几乎都在偏北方向活动,在那一带,谢尔皮林的两个右翼军正在追击德军,向别列津纳河推进。只有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把空军调到这里来。没办法!要做到每个战土头上都有飞机掩护,反正是不可能的……

  “你们的情况怎么样,暂时还没有动静吗?”谢尔皮林问。

  “没有动静。我们在行进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听到了炮火声音。等我们赶到这里,战斗已结束了。我们没来之前,自行火炮和工兵就把他们给挡回去了。”

  “昨天傍黑的时候,他们也企图在博勃鲁伊斯克公路上突围过,你知道吗?”

  “知道。伊林在那边同坦克部队一块儿作战,事后他马上就向我报告了。”

  “那就是说,虽然他已暂时划归别的部队指挥,可并没有忘了向你报告!跟机动部队的指挥员有没有联系上?”

  “联系上了。我今天还上那儿去过一次,跟他认识了一下,还看了看战场。他们在那边,在博勃鲁伊斯克公路上,也干掉很多,不比这里少。”

  “同他怎么商量的?”

  “商量决定:让自行火炮团留在我的前面,留在这条公路上,而在博勃鲁伊斯克公路那面,他要我用密集的炮火支援。据他估计,德军多半会再一次朝博勃鲁伊斯克公路突围。”

  “有这个可能!据俘虏供认,他们的集团军司令部就设在博勃鲁伊斯克。”谢尔皮林说。“自行火炮团团长在哪儿?”

  “在前面的树林里,离这儿一公里。”

  “有电话吗?”

  “有,”阿尔杰米耶夫回答说。“不过要往回走,到我的指挥所里去。”

  “与其往回走,不如朝前走,”谢尔皮林说。“何况电话里什么也看不见!坐上你的车,在前面带路,我踉着你走。”说罢,他转过身来命令辛佐夫:“辛佐夫,你搭上校的车走吧!”他发现辛佐夫和阿尔杰米耶夫互相交换着眼色,好象很熟的样子,记起在进攻前夕听得阿尔杰米耶夫说过,他俩是姻亲,心里就打算:“就让他们一块儿走吧,当着司令的面,要谈也谈不痛快。”

  “日子过得怎么样,巴沙①?”辛佐夫跟着阿尔杰米耶夫坐上吉普车,向后者问道。

  ①“巴沙”是阿尔杰米耶夫的名字“巴威尔”的爱称。——译者。

  “目前可不怎么好,”阿尔杰米耶夫说。“还不知道能不能捞得着打呢。也许用不着我们插手就对付过去了。好在昨天伊林他们打过一阵!虽然是在别人指挥下打的,但终究是我们的团!其他情况还算正常。昨天收到娜佳的来信。她要我打听柯赛廖夫的事:当时他的遗体没能运到莫斯科,也许,半路上折回来,就在这儿附近埋掉了。可她也不想一想,叫我上哪儿去打听,跟谁去打听?”

  辛佐夫记起娜佳在莫斯科跟他谈起柯赛廖夫的情景,因此没有接口。他从莫斯科回来之后,阿尔杰米耶夫有一次因公到集团军司令部来,两人匆匆见过一面。他当然没有把在娜佳那儿见到的事说给阿尔杰米耶夫听。他甚至为这次见面时间的短暂感到高兴,因为这样可以少作一些违心之谈。在这种场合,匆匆见一面倒是帮了他的忙。

  现在,当阿尔杰米耶夫谈起娜佳的时候,辛佐夫看到车子拐了个弯,在林子里停了下来,他又感到很高兴。

  阿尔杰米耶夫跳下车去迎接谢尔皮林。

  自行火炮团团长正躺在帐篷里睡觉。他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喊:“中校同志,请您起来,司令来了。”谢尔皮林站在帐篷外面等他。阿尔杰米耶夫急忙解释说,自行火炮团团长不是没事在那里睡大觉,而是因为失血后身体虚弱才躺下的。昨天他的前臂被弹片打伤,削掉了一小块肉,疮口很深,碰到了骨头。

  中校穿好衣服,束上皮带,急步走出帐篷。他穿着一件带战地肩章的皮上装,不过好象没有穿军便服,皮上装里面就是内衣。

  他一边报告,一边困难地保持着敬礼的姿势。

  “稍息,把手放下。您负了伤,但在机动部队指挥员的报告里却没有提到这一点!是您没有向他报告,还是他没有向我报告?”

  谢尔皮林带着嘲弄而又同情的神情瞧着中校,看他怎样摆脱这个困境。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要是说没有报告过吧,把过错揽在自己头上,不好,要是说已经报告过吧,把过错推在别人身上,也不好!

  “是!”中校直视着谢尔皮林,稍稍踌躇了一下,口齿清楚地回答。

  谢尔皮林不由得哈哈大笑。他收起了装出来的那副严厉样子,对阿尔杰米耶夫说:

  “看样子,古谢夫中校是不会倒下去的。不过,我在路上赶上了你的卫生营,他们现在大概可以到了吧。你还是让巴维尔·巴甫洛维奇·尼柯尔斯基直接到这阵地上来一趟。他还在你们师吗?”

  阿尔杰米耶夫证实说,尼柯尔斯基仍在卫生营担任外科主治医生,跟谢尔皮林在师里的时候一样。

  “让他给古谢夫中校看看,决定该怎么办。要不然,古谢夫团里照编制只有一个医生,看来他是抓在团长手里的。古谢夫叫他怎样写诊断结论,他就怎样写!除了您负伤这件事,报告里其他内容都准确吗?”谢尔皮林仍然带着笑容问古谢夫。他喜欢这个穿皮上装的中校,喜欢这个胳膊长长的、勇敢的年青人.尽管他负了伤,他还在为昨天干得痛快而得意呢!

  “都准确,司令同志!”

  “那么就领我们去看看现场吧!”

  到树林边缘的路不远。车子开到树林尽头,驶上一片开阔地。昨天傍晚就在这里同德国人激战过。战斗的痕迹还在。谢尔皮林扫视了一下这片开阔地,数了数,这上面有十三辆被击毁的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

  “德国人打坏了你们几辆?”

  “七辆,”古谢夫回答说。“五辆全部被毁,两辆就要修好了。”

  谢尔皮林记起来,刚才经过林子时,听到锤子打铁的叮当声。这是炮兵战士在铆接打坏的履带。

  “昨天打得不错,”谢尔皮林说。“今天,你们的地位更加强了,有这样的力量作你们的后盾嘛!”他把头朝阿尔杰米耶夫一摆。“不过,要睁着眼睛盯住敌人,不要躺在胜利上面睡大觉。”

  “保证不会,司令同志!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睡着的。我承认错误!”窘态毕露的古谢夫把“睁着眼睛”“睡大觉”算在自己帐上了。

  “不,睡一会儿是对的。尤其在负伤之后。我说的不是这一点,我是说要进一步监视敌人的活动。”

  回到十字路口以后,阿尔杰米耶夫要护送谢尔皮林到坦克兵那里去,但谢尔皮林没有允许,说:“你留下!”

  “那么,可以向您提个问题吗,司令同志?”

  “说吧。”

  “司令同志,我跟机动部队指挥员交换过意见,一起核计了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不用待在这里等德军突围,我们可以向莫吉廖夫进攻,加快解决战斗。请您支持我们的倡议。”

  “原来是这样,”谢尔皮林说。“这么说,你同坦克兵交换了意见,而由你来报告。从这一点可以得出结论:这是你的倡议,是不是?”

  “是的。”

  “我本来还以为这个倡议是坦克兵提的呢!这些人哪,连同他们的技术装备,都有这么个脾气,不乐意留在一个地方不动!照你这么说,你是要加快解决战斗,亲自冲进莫吉廖夫,报告你在那里占领了两条街道!别人提出这样的倡议我倒是料得到的,可没有料到是你!你虽然年纪还轻,可是个老师长啦。你念过军事学院,你应该想得比两条街道更宽一些嘛!我们所以信心十足,有把握在黄昏时分拿下莫吉廖夫,正因为我们在这里有部队阻击德国人!难道你认为,在城里,在街道上,消灭所有这些自行火炮和切克,要比在这里容易些吗?我就是希望它们再一次朝你们爬过来,希望在这里,在这片开阔地上把它们碰个粉碎,用这一点向德国人证明:他们已经插翅难逃!可你还嫌这个任务不够带劲。你要亲自去占领两条街道!甚至把坦克兵也吸引过来了!恐怕是同别列日诺依一起想出来的点子吧?我猜得到他的心思—一我们要冲锋陷阵,跑在别人前头!给我赶紧丢掉这个念头!敌人来了,你干你的事;就是敌人不来,你也干你的事,老老实实在你需要待的地方待着。我倒想起来了,别列诺日依上哪儿去了?怎么没有见到他?”

  “他上坦克兵那里去了。”

  “他上那里去干什么?好吧,我会在那里找到他的。”

  谢尔皮林用这句不含善意的话结束了他的谈话,就动身到坦克兵那里去了。不过他到那里的时候,别列日诺依已经走了。不出谢尔皮林所料,加尔乔诺克上校对刚才阿尔杰米耶夫讲过的那件事只字未提。谢尔皮林把阿尔杰米耶夫狠狠批了一通,批得过头了些,其目的就是要他死了这条心,省得在坦克兵那里重新提出这个问题。他断定阿尔杰米耶夫会打电话通风报信的。

  加尔乔诺克见到谢尔皮林后,向他报告了敌方遭受的损失,也报告了我方目前已经相当严重的损失。他保证说,同——一步兵师师长的联系和配合毫无问题,关于今后的作战部署也已当面谈妥。最后又报告说,他把配属给他的步兵团右翼营放在博勃鲁伊斯克——莫吉廖夫公路的南面,紧靠友邻集团军的一O四四步兵团。现在,对莫吉廖夫的包围已万无一失。

  “已经与友邻团商定,我们同他们的接合部由双方共同负责防卫。我们毕竟有‘铁盒子’嘛!”

  这“铁盒子”加尔乔诺克指的是自己的坦克。

  拂晓时分,加尔乔诺克把他的坦克和步兵向前推进了一段,所以昨天的战场已经落在他后面了。德军在这里也遭到惨败,它的情况同莫吉廖夫——明斯克公路那边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只是被击毁的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疏疏落落地丢弃在一片比那边更大的地区内,不能一眼就全部看清楚.

  “估计德军在莫吉廖夫城里还有两个师的兵力,”谢尔皮林说。“其中一个是坦克师。此外,还有几个自行火炮营和其他配属部队。如果他们全力扑向你的阵地,你能挡得住吗?”谢尔皮林带着试探的口气问。其实他也知道,德国人哪里还会用全力扑向这儿呢,他们已经深深地陷在莫吉廖夫城里,不能自拔了。

  加尔乔诺克说明,他的坦克一部分隐蔽在便于射击的阵地内,另一部分则留在林子后面作预备队。步兵在前面,沿树林边缘挖了掩体。团属加农炮作好了直接瞄准的准备。一二二毫米炮炮兵团前面设有一个监视哨,令天拂晓,这个监视哨已经朝德军可能逼近的方向进行过试射。

  “公路上布了雷没有?”

  “布了,司令同志。不是在前沿,而是在纵深。如果德国人直接朝公路走,先放他们一步,等他们碰上地雷之后,伏击队再从两侧开火。我们准备打他们的侧面。”

  等加尔乔诺克说完,谢尔皮林就上了车。车子驶进林子里,沿着一道隐约可见的车辙,绕过一棵又一棵树,弯弯曲曲地前进。

  三年以前,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在这个地区来回奔走。不过不是乘吉普车,而是骑马,那个时候团长还没有车子哩!战争还在西面,在别列律纳河那边进行,他们的师接到命令,要事先在莫吉廖夫外围建立一道防线。于是他就同已故的札伊契柯夫师长一起,在这里选择地形,构筑阵地……

  车辙一直通到加尔乔诺克的观察所。树丛之间有一条交通壕,起先很浅,后来逐渐加深,他们沿着交通壕走到树林边缘,进入一个由小灌木林掩护着的掩体。掩体就是利用有小灌木林作掩护的地形挖掘的。工事构筑得十分在行。谢尔皮林拨开灌木,眺望着面前这片有两公里多长的空地,过去这里是黑麦吐穗的田野,而今已成为杂草丛生的荒地了。博勃鲁伊斯克公路和一条铁路穿过空地的左右两角,通往莫吉廖夫。他看到远处有一堆黑黝黝的东西,大概是被炮火击毁的巡道工的工房;再往前看,离莫吉廖夫不远的地方,耸立着一座水塔——他顿时沉浸在强烈的回忆中。加尔乔诺克还在对他介绍情况,可他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

  “等一等……”,而后就一直默不作声地站在掩体里。战事进行得很顺利,但他此刻却心潮翻腾,愁思万端,仿佛四一年所经历、所感受的一切,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经受下去……

  他从辛佐夫手里拿过望远镜,对准水塔望着。他看到上面弹痕累累,这还是在四一年,在战斗的第一天留下来的痕迹。炮兵曾经在水塔上建立过一个观察所,尽管炮弹不断直接命中水塔,他们仍然一直坚持到最后。

  他把望远镜转到巡道工的工房,那里只剩下一堆瓦砾,而后,再往右一点,转到一片高低不平的地面,在一座小山的顶上,可以隐约看到一些旧掩体的遮蔽物,这就是当年他们部队的掩体。掩体后面,是一片黑压压的橡树林。

  在这片空地上几乎一切如旧。只是当年丢弃在上面的那些烧毁的德军坦克和装甲运输车,已经看不见了,德国人把它们清除掉了。

  “他们只清除自己的东西,”想到这一点,谢尔皮林就火上心头。“尽管他们十分需要废铁,可我们那些在四一年被他们烧掉的铁盒子,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原封不动地摆在这儿。自己的却一转眼就清除掉了,好象我们当年没有动过他们一根毫毛似的!”

  在这片空地上好象还缺少些什么。这缺少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就是当年的他,以及过去同他在一起的人。也许他们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只是不在这里而已。可是这里还是有一个人,这个人当时虽不是他团里的人,但却留在他团里。

  谢尔皮林最近一直在责怪自己,不该叫辛佐夫当副官,而现在却因为这个人还在身边而感到高兴。

  “喏,你瞧瞧吧!”他拿下望远镜,把它递给辛佐夫。

  辛佐夫久久地拿着望远镜望。对一个副官来说,他巳经望得太久了——司令把望远镜给你,只不过叫你也看上一眼嘛!加尔乔诺克不满地朝辛佐夫瞥了一眼,从宽阔的胸膛上摘下自己的望远镜,递给谢尔皮林。

  但谢尔皮林制止了他。谢尔皮林并不感觉到,辛佐夫朝莫吉廖夫,朝这片空地望得太久了。

  “怎么样,认出来了吗?”等辛佐夫放下望远镜,谢尔皮林问道。

  “认出来了。”

  “阵地依旧,不过形势不同啦!莫吉廖夫不是在我们后面,而是在前面;德国人不是要进入莫吉廖夫,而是要撤出莫吉廖夫了!”

  “司令同志,今天他们恐怕不想撤出来了!我们听到莫吉廖夫城里打了一早晨炮,而我们这里却毫无声息,”加尔乔诺克说:“请允许我请您在这儿吃早饭。前天您答应过,如果我们完成任务,您就来尝尝我们坦克兵的饭菜。”

  谢尔皮林看了看表。

  “不能拒绝你的邀请,不过时间不能太久。我到你们这儿来绕了个圈子,已经越轨啦!”

  他朝莫吉廖夫传来炮声的方向扬了扬头,转过身对辛佐夫说:

  “你去跑一趟,用电台通知: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再通知一下,我们马上就回集团军指挥所。通知完了就回来,我代表上校请你吃早饭。”

  他们走到帐篷跟前。为了通风,帐篷门敞开着。

  “你们坦克兵的手脚可真麻俐!”谢尔皮林看到在帐篷旁边的一棵松树上钉着一个洗脸盆,钉子上挂着毛巾,不由赞叹地说。

  他卷起袖子,解开军便服的领口,洗了洗手、脸和脖子,然后捧了两掬冷水,拍拍后颈,顿时感到背脊上一阵清凉,心胸为之一爽。他想到了自己:“瞧,我不是活得好好的,隔了三年又回到这儿来了。而且不是带着一个团,而是带着一个集团军,手里有这样强大的力量,三年之前,哪里能想象得到!”

  他走进帐篷,看到桌子两旁的板凳上,全都铺上了小轿车用的软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