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述金瓶梅(节选)-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订本”等。
  14。 王氏藏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藏本之一。原由通州王孝慈所藏,今下落不明,唯见其图像一百页二百幅附于古佚小说刊行会影印的词话本前。世界文库本也曾影印若干图像及正文第一回首页书影。据此书影,知其版式与上图乙本、天津本略同;正文每页10行,每行22字;眉批为二字行;回前诗前标名“诗曰”、“又诗曰”,两句一行。图像上刻工姓名比之各本最为完整、清晰,疑为《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系统的初刻本。
  15。 第一奇书《金瓶梅》刻本名称之一,简称张评本等,全一百回。此书的特点是一般于扉页正中,题书名为“第一奇书”,系康熙年间彭城张竹坡据崇祯本稍加修改后评点而成,成为清代最为流行的本子。今存版本十分复杂,主要有本衙藏版翻刻必究本、在兹堂本、康熙乙亥本、皋鹤草堂本、影松轩本、四大奇书本、六堂刻本、全闾书业堂刻书等。一般卷首附有翻刻崇祯本的图像二百幅,及谢颐序《竹坡闲话》、《金瓶梅寓意说》、《苦孝说》、《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冷热金针》、《杂录小引》等专论多篇,其中有的本子多《凡例》、《第一奇书非淫书论》等。有的回前有总评,有的无总评。此书的评点颇为细致,颇有新见。此书由张道深(号竹坡)评点而得名,亦称“张评本”,在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6。 多妻鉴《第一奇书》本之一。今存有苏州刻本、四川刻本及香港旧小说社石印本等。亦系《第一奇书》本的翻刻本,间有删节。
  17。 真本金瓶梅《金瓶梅》印本之一,全称《绘图真本金瓶梅》,全一百回,精装二册。存宝斋1916年5月排印。上册附绘真本金瓶梅提要、蒋敦艮序、王昙《金瓶梅考证》。1926年6月,由上海卿云图书公司加以重印,改名为《古本金瓶梅》,曾畅销一时,后有多种翻印本。间有《古本金瓶梅》将卷首序言改成明嘉靖三十七年观海道人“序”及清乾隆四十六年袁枚“跋”,此序与跋均属伪托。
  18。 满文本金瓶梅《金瓶梅》满文译本之一,全书一百回,四十卷。卷首有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序一篇,不题译者名。《啸亭杂录》称和素所译,似是。而《批本随园诗话》谓“翻译《金瓶梅》,即出徐蝶园手”。但又有学者推测为“康熙的弟弟”所译。此本乃据第一奇书翻译,人名等专有名词旁注有汉文。其序言提及《金瓶梅》作者可能是卢楠而为时人所注目。其实,它的影响远至国外,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卡贝伦兹摘译的德语译本即是根据此本译出的。
  除此以外,国外译本亦较多,例如:《新编金瓶梅》系《金瓶梅》日本译文之一,曲亭马琴译;《金瓶梅》(冈南译本);《金瓶梅曾我赐宝》,柳水亭种清译,一勇斋国芳插画;《金瓶梅》(金龙济译本)朝鲜文译本之一;《金瓶梅:西门庆的故事》英文译本之一,由赛缪尔?巴克译;《武松与金莲的故事》,法文译本之一,它是欧美两洲最早的译本;《金瓶梅:西门庆与他六妻妾的艳史》,德文译本之一,弗朗茨?库恩译,在欧美风行一时,影响很大;《金瓶梅》(马努辛译本),1977年由莫斯科文艺出版社出版。

  二 作者之谜(1)

  自《金瓶梅》问世以来,人们争论最多、最热的话题是:《金瓶梅》的作者是谁?因为这个问题涉及作品的人物、题材、主题、源流、民族形式,即真实性、时代性、继承性、艺术性等等以及传统表现手法诸问题。因而自然而然地引起了读者普遍的关心。它的讳莫如深,开了一代风气。到底真实姓名是什么?不知道。仅仅只留下一个化名:兰陵笑笑生。“兰陵”,古地名有三:一为山东峄县,一为江苏武进,一为安徽境内。“笑笑生”亦系托名,“笑笑生”是否“欣欣子”?是否“弄珠客”?
  人们知道,匿名、托姓在明末清初的小说中是常见的,这当然与文风、文坛情况有关。一般来看,与当时文坛视诗文为高雅,视说部为猥琐的时风有关,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地位低下,不被重视,作者的社会地位相应也较低,受到种种压制或歧视。但亦可能因专制政治的酷烈易招祸,或其人皆深极愤懑,有不可告人之隐,于是委屈譬喻而出之,可能是不愿、不敢、不屑罢了。于是,一个“兰陵笑笑生”寻觅得我们好苦!四百多年来,读者为了寻找这个“兰陵笑笑生”不知道花费了多少时间与精力,钩沉索隐,剔抉爬梳,锐意穷蒐,但迄今为止仍是莫衷一是,聚讼纷纭,尚未得出一个较为令人信服的结论。《金瓶梅》的作者之谜似乎成为千古之谜!
  其实关于《金瓶梅》之著作者,在明代中(即该书作者的同时代)就原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嘉靖间大名士说首创此说者为沈德符。他在《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附录”《金瓶梅》条中指出:“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
  (二)绍兴老儒说首创此说者为袁小修(中道)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在其兄中郎(宏道)家见到《金瓶梅》后所说:“旧时京师,有一西门千户,延一绍兴老儒于家。老儒无事,逐日记其家淫荡风月之事,以西门庆影其主人,以余影其诸姬,琐碎中有无限烟波,亦非慧人不能。”(见《游居柿录》第九百七十九条)(三)金吾戚里门客说首创此说者为谢肇淛。“金吾戚里”,不详。据《麻城刘家和〈金瓶梅〉一文》称,系指刘承禧父亲刘守有亲戚梅国祯(公元1542—1605年),字老生,号衡湘,麻城人,常“游金吾戚里间”,“相与裙簪之游,调笑青楼,酣歌酒肆”,“后房姬妾繁多”,与小说中描写的生活状况相吻合。
  谢肇淛在《小草斋文集》(现存日本尊经阁文库)卷二十四《金瓶梅跋》云:“《金瓶梅》一书,不著作者名代。相传永陵中有金吾戚里,凭怙奢汰,淫纵无度,而其门客病之,采摭日逐行事汇以成编,而托之西门庆也。”
  现在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上述三种说法的正确性。第一,沈德符说“闻此”,这二字已经告诉我们是推测之词,是捕风捉影之说,并无确指。至于“嘉靖间大名士”这六个字却使许多人迷了窍,追求大名士。但是“嘉靖间”大约50年之久,什么是“大名士”?毫无尺度与标准,这等于入无何有之分,寻子虚乌有之人,当然无结果。
  再说第二,袁中道的观点值得注意:(1)最早透露了《金瓶梅》作者的信息;(2)明确说明是绍兴人,而非山东人。绍兴者即可称南方人,或东吴;(3)作者是生活在达官贵人家的下层文人,并非大名士;(4)《金瓶梅》乃记录西门千户家“淫荡风月”之事而成。可惜就是未提出“老儒”是谁,或专指谁,遂使小说作者成为四五百年之“悬案”。
  第三,谢肇淛这则“跋”是写于万历四十四或四十五年之间,当时因为袁中郎有信函追索前借给谢肇淛阅读的《金瓶梅》,谢读完之后,顺手书写一“跋”,乃合乎情理。说明:(1)《金瓶梅》的作者乃一生活在达官贵人府中之“门客”;(2)当时的《金瓶梅》是一部记叙“凭怙奢汰,淫纵无度”的故事;“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之墓陵,点明该书成书于嘉靖。可惜亦无作者姓氏。
  上述沈德符、袁小修、谢肇淛都是明万历年间人,距离《金瓶梅》成书时间较近,或者说他们的话都有可信成分,绝不会信口雌黄,睁着眼睛乱说。为什么都不透露作者具体姓氏及情况?这说明其中必有较大之隐衷,不便为世人道出的。三种说法另有一个共同点,即小说中的西门庆都有模特儿,或者近似之人。这都可证明“指斥时事”或“寄意时俗”,“市井之常误,闺房之碎语”,“吾友笑笑生为此,爱罄平日所蕴者”互证,又可说明这部作品的典型化是有现实基础的,是从当时社会现实中实际生活出发,进行概括、提炼的。
  以上系明人所叙。到了清代,对于《金瓶梅》一书的作者,说法就更多了。但与明代不同的是,在清人的著述或笔记中,大都落实了《金瓶梅》作品的姓氏。
  (四)王世贞说
  由于明代沈德符在其《万历野获编》中说过《金瓶梅》的作者是“嘉靖间大名士”的作品,于是经过几度的附会,后来被指实为王世贞,衍化成“王世贞说”。这一说法影响很大,几乎成为明清两代及至今人探索《金瓶梅》作者的圭臬。例如,清代顺治、康熙时彭城(今徐州)的张竹坡(公元1670—1698年)名道深,根据明末清初所传,王世贞曾造书置毒以杀其仇严世蕃,又重复了《金瓶梅》是王世贞所作,并在他评点的《读法》中冠以贯穿全书“纲领”的“苦孝说”。《金瓶梅》系王世贞所作这一说法,流行了三四百年,后来又有人提出《金瓶梅》是由王世贞及其门人联合创作的说法,这都不可靠,经不起科学的检验。
  (五)李开先说
  此说最初见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中国文学史》一书(1962年版)。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潘开沛先生就提出《金瓶梅》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小说”的观点。近年来徐朔方先生在潘开沛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又作了探讨,提出了《金瓶梅》的作者是李开先的说法。李开先(公元1502—1587年),号中麓,山东章丘人,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曾上疏抨击朝政,后被罢官家居近30年。此说并不可信。
  (六)李渔说
  此说先见于清代康熙年间刊刻的《第一奇书》在兹堂刊本题“李笠翁先生著”。李笠翁,即李渔(公元1611—1679年),浙江兰溪人,清初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因张竹坡批评的《第一奇书金瓶梅》中图后下半页有“回道人题”的字样,正是李渔的化名。此说不足为信。
  (七)赵南星说
  最先提出的乃清人宫伟谬,见《春雨草堂别集》卷七《续廷闻州世说》。赵南星(公元1550—1627年),山东高邑人,明代万历进士,系东林党重要人物。《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4期发表王勉《赵南星与明代俗文学兼论〈金瓶梅〉作者问题》一文,提出“《金瓶梅》很可能是赵南星在他一班朋友如吴昌期、徐新周、王义华等人协助下完成”的观点。该文主要从《金瓶梅词话》的“欣欣子序”和书前的“开场词”入手,认为它们和赵南星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主张赵南星在许多方面“都是很合适的人”。
  (八)贾三近说
  倡此论的为张远芬教授。近年来张氏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讨《金瓶梅》的作者问题,一度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以后由齐鲁出版社出版了《金瓶梅新论》一书。
  贾三近(公元1534—1592年),明代文学家,字德修,号石葵,山东峄县人,嘉靖三十七年进士,隆庆二年以博学宏词选翰林庶吉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张远芬教授的理由如下:(1)首先考证出“兰陵”即为山东峄县,而兰陵笑笑生即是山东峄县人;(2)从生平经历看,他完全有资格被称为“嘉靖间大名士”;(3)考证出《金瓶梅》欣欣子序末尾的“欣欣子书于明贤里之轩”中的欣欣子即为“笑笑生”;(4)《金瓶梅》的成书约在隆庆二年至万历二十年之间,与贾三近的生活年代正相契合;(5)贾三近是皇帝近臣,官至正三品,其“阅历、见识和经验”,为创作小说提供了必要条件;(6)身为谏官,他几乎是以“指斥时事”为业的;(7)《金瓶梅》中的“金华酒”指的是兰陵(峄县)酒,等等。但有学者指出,贾三近的仕途顺利,在同时代的士大夫眼中,始终是一位忠孝仁爱、品行端正的贤者,与《金瓶梅》一书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颇有差距。
  (九)贾梦龙说
  近年来,山东学者查阅了《兖州府志》、《峄县志》以及有关兰陵的史志和文学作品,寻踪蹑迹,追根求源,结果发现,《金瓶梅》的作者不是儿子贾三近,而是老子贾梦龙。
  1。 从贾梦龙的生卒年代看。
  贾梦龙(公元1512—1597年),字应乾,号柱山。自幼随其父贾宗鲁在安萧县(今河北省)、高淳县(明代属应天府,今江苏南部)和南阳府生活读书,前后达二十余年。其父南阳病逝后,贾梦龙才从外地回到故乡峄县。贾梦龙才思敏捷,“题咏诗文词赋,咳唾立成”,后来以贡为河北内邱训导,直至1571年60岁诞辰时,才在儿子贾三近的陪侍下解甲归田。从此,直到1597年86岁病逝,贾梦龙又度过26年的闲居生活。他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个时期。从其生活时代观察,是同《金瓶梅》成书的时代相吻合的。
  2。 从贾梦龙的经历看。
  3。 从贾梦龙的文学修养看。
  4。 从贾梦龙的思想心态看。
  5。 从贾梦龙的名字和称号看。
  6。 从贾梦龙对佛教、道教的兴趣看。
  7。 从贾梦龙的写作内容看。
  8。 从《咏永怡堂落成》、刘伶坟、平康巷之证看。
  贾梦龙有时间、有能力写出《金瓶梅》。
  (十)屠隆说
  首倡此说者是黄霖教授,20世纪80年代黄霖教授在《复旦学报》上连续发表了《〈金瓶梅〉作者屠隆考》、《〈金瓶梅〉作者屠隆续考》,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屠隆(公元1542—1605年),明代文学家,字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万历进士,曾任青浦知县、礼部郎中。论者从考察小说的干支年月和人物生肖入手,认定《金瓶梅词话》的创作时间约为万历二十年左右,再从小说中反映的生活习俗来看,作者乃江南人。特别是黄霖教授发现第五十六回的一诗一文(《哀头巾诗》、《祭头巾文》)均出自《开卷一笑》(后称《山中一夕话》)。而“此书卷一题‘卓吾先生编次,笑笑先生增订,哈哈道士校阅’”;卷三题作“卓吾先生编次,一衲道人屠隆参阅”;又一卷前无大题,只有‘一衲道人屠隆参阅’”。因此黄霖教授认为:“据此,可以认定,笑笑先生、哈哈道士、一衲道人、屠隆都是同一个人。”其次,屠隆为人“佻荡不检”、“放诞风流”,以“淫纵”而罢官,并认为文学作品为了达到“示劝惩、备观省”的目的,可以“善恶并存,淫雅杂陈”,而不必回避对“淫”的描写。这种情欲观正是产生《金瓶梅》的一个特殊思想基础。第三,屠隆参与《金瓶梅》的最初流传用屠隆与万历年间收藏有《金瓶梅》全本的两个人——刘承禧与王世贞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来说明屠隆有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颇能给人以启迪。然海内外学者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
  (十一)卢楠说
  此说见《金瓶梅》满文译本序。该书卷首有康熙四十七年五月谷旦序:“此书乃明朝闲散儒生卢楠斥严嵩、严世蕃父子所著之说,不知确否?”
  卢楠,明代文学家,字少楩,大名浚县人。太学生,明末广五子之一,著有《蠛蠓集》等。他是王世贞的高足,富有才华,极为熟悉浚县、临清一带的社会风情、市民生活,具有创作《金瓶梅》的条件。王汝梅教授在《谈满文本金瓶梅序》一文中,申述了卢楠说,然无确证。
  (十二)冯梦龙说
  首倡此说者为陈毓罴教授,他于1986年在《〈金瓶梅〉抄本的流传付刻与作者问题新探》一文中提出。1987年台湾魏子云先生亦发表《冯梦龙与金瓶梅》,两氏观点不谋而合,对冯梦龙与《金瓶梅》的关系做了探讨。之后,陈昌恒教授撰写《金瓶梅作者冯梦龙考述》和《金瓶梅作者冯梦龙考补》两文,进一步肯定“《金瓶梅》的作者应为冯梦龙”。1987年,吴红、胡邦炜两先生在“巴蜀书社”出版的《金瓶梅的思想和艺术》一书中,亦以大量篇幅考订冯梦龙应为《金瓶梅》的整理者,或最后写定者。
  冯梦龙(公元1574—1664年),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字犹龙,别号茂苑野史、龙子犹、顾曲散人、姑苏词奴、詹詹外史、平平阁主人、墨憨斋主人等等,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崇祯中,由贡生授福建寿宁知县。清兵渡江时,参加过抗清斗争。受李贽为代表的晚明进步文学思潮影响颇大,重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编纂话本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民歌集——《桂枝儿》、《山歌》;笔记——《古今谈概》、《情史》;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散曲集《太霞新奏》;戏曲《墨憨斋定本传奇》等。冯梦龙是晚明一位极为活跃而多才、多艺、多产的作家。《苏州府志》卷八十一《人物志》中曾称赞他“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他幼年家贫,读书用功,对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