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驴叫的纠纷等,都是有趣幽默的情节,人物刻画也更深刻了。后来那位
学士又打败了他,他决定回家作牧人,在重病临死前遗嘱规定,他的侄
女必须和一个从来没有看过游侠小说的人结婚,否则就不能继承他的遗
产。
《堂吉诃德》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世界各国对此书共翻译了1300多
次,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因为作品的深刻、真实和生动以及现实主义
的描写有一种读不尽的韵味。
《堂吉诃德》写作宗旨是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诸如城堡贵妇、英雄
美人扫荡干净。书中描写在真实的阳光照耀下,这一切是多么可笑,而
且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世界,但作品的意义远远超过对骑士小说的嘲弄。
小说中有近700个人物,几乎包括各个阶层,有贵族、地主、市民、士
兵、农民、妓女、教士、囚徒、强盗等,没有丰富的生活为基础是写不
出这样真实而广阔的画面的。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西班牙走向衰落时期
… Page 61…
的社会生活,具有彻底的反封建内容,反映了西班牙人民的思想、感情
和愿望。书中对压迫、奴役的痛恨,对自由的热爱,也是所有人民的共
同心愿,具有普遍意义,而且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的,越是深刻清
楚地反映现实生活,越能揭示一切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现实主义也是
使这部小说成为不朽的一个因素。
而堂吉诃德这个可悲可笑又可爱的人物形象,也具有永恒的意义。
他的缺点是明显的,他不理解现实,所以对主持正义、制服坏人的事业
越执着,就越可笑。他的英雄行为使他疯狂,行侠仗义的理想是有价值
的,但环境却是变化的,在真实的生活里没有骑士生活。作者用幽默的
笔调嘲弄了他的经历,而且指出他这种经历的无意义,比如他并不能真
正解救那位遭受毒打的少年。这种幽默同时也是包含着悲哀的,因为堂
吉诃德所热切追求的理想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他一次次去尝试,自
己根本不知道。这位消瘦的,骑着一匹饥饿疲惫的马,穿一副漫画式的
盔甲,为理想准备承受种种艰难困苦,甚至自己生命的贫穷的老人,所
得的只是必然的打击、嘲弄和侮辱。纯真善良却毫无用处,因为他也不
能正确地理解自己,不知怎样才能为善。
但堂吉诃德的身上却有一种与疯狂同样强烈的理想主义光辉。尽管
这个理想是荒唐的,这使他可笑,但他对待理想是严肃的,这使他可悲
可敬。他活着毫无自私打算,随时为了除恶而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他食
物贫乏,衣服简单,却充满了自我牺牲精神,这种精神伟大而又勇敢。
他同时热情而又温顺,从不怀疑他的理想甚至不存在 (当他看见他那蠢
笨肮脏的意中人时,相信一定是魔鬼把她变成这样),而且具有坚强的
道德观念,在关于骑士以外的话题上他表现得清醒而又深刻,明确而又
富有哲理,他是一个正直的好人。尽管这些美德使他发疯,但他的信念
和真诚是动人的。他被囚犯打得不能动还毫不怀疑自己事业的胜利,有
时带一点天真的自我欺骗,尽管瞒不过桑乔,却使他可爱。他临死说的
话也极为动人,桑乔安慰他说他们马上又要出发去从事骑士事业时,他
说:“不,这一切永远过去了,我请大家宽恕;我已经不是堂吉诃德,
我又是仁慈的阿龙索,过去人家这样叫我的。”这是书中第一次也是最
后一次提到这个名字,却指出了他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仁慈和
爱。堂吉诃德用种种疯狂去追寻的就是仁慈和爱,骑士的一切都过时了,
但仁慈和爱是永存的。这样我们对他的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桑乔·潘沙是一个完全清醒而现实的人物,
他实际胆小怕事,却跟随疯狂地惹事生非的堂吉诃德三次离开家乡,遭
遇各种不愉快的事,还忠于他,信任他。也许因为堂吉诃德的某些品质
是他的理想,而且还因为他的质朴、善良,有一种无私的热情。他的形
象不仅是堂吉诃德的衬托,而且还象征人民的优秀品质,有一种高贵的
单纯。
堂吉诃德的形象出自塞万提斯遭受囚禁、饱受痛苦的心。许多善良
的心在与环境冲突,经验丰富之后会变得残酷刻薄,但他却依旧柔和,
用一种宁静、质朴、安祥的甚至温柔的心情写堂吉诃德的故事,给我们
留下了这部天才的巨著,使每一个悲剧的理想主义者都能从堂吉诃德那
里得到安慰。他是不朽的。
… Page 62…
(4)戏剧
西班牙的戏剧自从胡安·德·恩西纳 (1409—1529年)开创了民族
戏剧道路以来,逐渐摆脱宗教影响,向更完美的新戏剧发展。
吉尔·维森特(1465—1537年)的剧作,内容和人物丰富,有宗教
剧、喜剧、世态笑剧、讽喻悲喜剧多种,而且在戏剧家中第一次注意到
了对人物性格的描写。
巴托洛梅·德·托雷斯·纳亚罗(1485—1520年)以喜剧见长,在
创作上深受意大利影响,最成功的作品是 《伊媚奈娅》,是袍剑喜剧的
先驱,剧中还首次出现了重要的戏剧角色——丑角。作者还发表了一些
西班牙最早的戏剧理论。
洛佩·德·鲁埃达 (1505—1565年),是西班牙现实主义戏剧的先
驱。他首创了一种取材民间的新剧种。他的主要作品有喜剧 《埃乌菲米
亚》、《阿尔梅莉娜》、《梅多拉》、《受骗的人》等。而他最出色的
作品是 《橄榄》等10种滑稽短剧,幽默风趣。比如《橄榄》中一对夫妇
为30年后才能长出的橄榄价格发生了严重争吵,其实,他们不过刚刚种
了一棵橄榄树。这些剧情节简单,但却刻画了许多生动的普通人物形象。
维加·德·卡尔皮奥是西班牙戏剧的创建者。塞万提斯这样写过:
“后来,大自然的奇迹——伟大的维加——出现了,夺去了喜剧的王国。
他征服了所有的喜剧演员,使他们听从他的支配,并且用他那些非常成
功,构思巧妙,总数在一万张以上的喜剧充满了世界。”他的确是一个
伟大的剧作家,留下了丰富的剧作。
维加1562年出生于马德里一个宫廷刺绣工匠的家庭,曾在耶稣会学
校学习,后来进入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大学。1588年,他因为写了一
些尖刻的讽刺诗攻击他的情人埃莱娜的家庭,被控诉,并被判放逐8年,
流放到瓦伦西亚。他的放荡不羁的恋爱从此深刻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创
作。1588年,他与伊萨贝尔·德·乌尔比娜结婚,并自愿参加“无敌舰
队”。 1598年因妻子已去世,他又在马德里和胡安娜·德瓜尔多结婚,
并先后给一些贵族当秘书。他的妻子胡安娜和儿子卡洛斯·费利斯去世
后,1614年他决定出家,但同时与女演员席卡埃拉·德·露罕等人有恋
爱纠葛,并在作品中有所反映。1616年,他与比他年轻30岁的玛尔塔生
活在一起,后来玛尔塔失明,又发疯,1632年死去。他的女儿又和情人
私奔,1635年,维加伤心而死。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激情,这也许
是他成为一个多产作家的原因。他的喜剧就有1500出,保存至今的有400
出,数量是令人惊叹的。他的诗歌和小说也很有成就。
他的剧本有这样几类:①宗教短剧,以圣徒事迹和《圣经》故事为
题材,如《美丽的以撒》;②对话剧;③幕间短剧;④喜剧,题材丰富,
有田园的、神话的、历史的、传奇的、世态的及袍剑喜剧等;⑤散文剧
本。
他最著名的历吏剧是《富恩提·奥维胡纳》(又译作《羊泉村》)。
羊泉村居民本来过着宁静的生活,但封建贵族费尔南无恶不作,专横暴
虐。他企图奸污劳伦西娅,被她的情人弗隆多索所救。费尔南又在劳伦
西娅和弗隆多索的婚礼上劫走劳伦西娅,下令逮捕弗隆多索,并要绞死
他。劳伦西娅逃回来,激励人民抗暴,并号召妇女也参加起义。全村人
民攻占了城堡,救出了弗隆多索,杀死了费尔南。费尔南的爪牙逃出后
… Page 63…
捏造事实向国王报告,法官却对全村男女老幼严刑拷打,想查明凶手,
所得的回答都是“羊泉村,我们大家。”最后国王赦免了全村人民,把
羊泉村收归自己管辖。这个剧本是根据事实写的,歌颂了农民为维护自
己荣誉和自由而进行的正义斗争,塑造了劳伦西娅这样一个女英雄的形
象,揭露了封建贵族的罪恶。有一定民主精神,而且歌颂了西班牙人民
的英雄主义精神。已成西班牙反抗斗争的象征,不断上演。
维加的爱情喜剧在他作品中占极大部分,主要是写相爱的男女如何
冲破阻碍,最终结为眷属的故事。有的是爱情引起的个人与家庭冲突,
有的是爱情与嫉妒荣誉的问题。维加还把爱情作为一种使人人平等的力
量,如在《园丁之犬》中,一位年轻貌美的贵妇,爱上了自己的秘书,
但她抛不开贵族的荣誉观念,最后她终于决定嫁给他,并对他说:“你
认为我若发觉你出身卑贱,我会把你摈弃,其实我喜欢的不是荣华富贵,
而是真情实意。我一定和你结成终身伴侣。”
在他这些袍剑喜剧中,充满了轻松幽默的风格,如《马德里的矿泉
水》,写两个相爱的青年男女,因为女方家教甚严,不能出来相会,于
是女主人公贝丽莎定下一计,由男青年的仆人假扮医生,装模作样地说
贝丽莎应多喝含铁质的矿泉水并长时间散步,越长越好。在散步中男青
年的朋友又引开了陪伴贝丽莎的老处女,两人终于可以有机会谈恋爱
了。结局是有情人都成眷属。
在维加的剧作中,普通人民都具有高贵的品质,作为丑角的仆人也
是聪明机智的,反映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尊重。
维加还在长诗 《现代喜剧的新艺术》(1609年)中提出了他的戏剧
艺术理论。他突破了古典戏剧的严格格律,抛弃了“三一律”。他认为
情节是戏剧构成的重要因素,主张以情节推动戏剧冲突的发展。在创作
中他还放弃了古典戏剧分五幕的传统,他的戏剧分为三幕。他的创作确
立并巩固了西班牙民族戏剧的艺术形式,为后继者提供了榜样。
他宣称,他创作的唯一愿望是使观众满意,喜剧要符合时代精神和
观众的爱好,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他并在创作中把历史剧和伦理剧增加
了抒情成份,更容易使观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而且把悲剧和喜剧成份
掺杂起来,更好地表现生活的真实面貌,在舞台上贵族和平民都放在一
起描写,有一种近代民主精神。这一切使他的戏剧形成一种独特风格,
深深吸引人们。他的戏剧还形成了一个流派,并影响到欧洲17、18世纪
的戏剧。
他认为“荣誉”和“美德”是戏剧的重要题材,“荣誉”就是人们
的美好理想和正当权利,“美德”就是维护荣誉的一种英雄主义品质。
他把维护人的尊严和“荣誉”的主题写进戏剧,已成西班牙戏剧的一个
特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6。英国文学
英国16世纪,由于海外贸易发达,经济逐渐繁荣,以及击败了西班
牙入侵的“无敌舰队”而使民族精神振奋。这种爱国主义的强烈感情,
还有宗教改革的潮流,加上15世纪欧洲文化重新发掘出来的古代世界文
化传统,都有力促进了英国文学的发展。
… Page 64…
(1)诗歌
乔叟 (1343—1400年),是英国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开拓者。意
大利和法国文学作品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他翻译法国的《玫瑰传奇》时,
深受法国风格影响,他的《公爵夫人的书》这首悼亡诗就有法国抒情诗
的影响。他的爱情故事长诗《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德》取材于薄伽丘的
作品,是在意大利文学影响下,发扬了法国骑士爱情诗的传统,加上自
己的现实主义因素写成的。后来他开始成熟,用熟练、生动的韵文讲故
事,展开了一个广阔的笔下世界。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他的杰作,也
是世界名著。这部作品是用十音节双韵诗体写成的,这个诗体后来演化
成“英雄双韵体”,垄断了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英国诗坛。
《坎特伯雷故事集》包括的故事有多种,有古典神话类、寓言类、
浪漫传奇、市井故事,以及夫妻之间的故事。每一种故事都有独到之处。
以巴斯城的妇女的故事最精采。这个妇人已结婚5次,认为结婚胜过受
煎熬,而且没听说婚姻有数目限制,而且指出妇女的最大心愿是拥有自
主权,具有进步意义。
乔叟的作品也许不算深刻,但他有一种愉悦,对人对事有一种宽容,
而且十分真诚。他的人物有一种心理上的真实性,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缩
影。
在此之后,16世纪才出现一个诗歌繁荣时代。
华埃特(1503—1542年)最早引进了意大利十四行诗。1527年他因
公务去意大利,接触到意大利诗人的作品,他着手翻译彼特拉克等人的
作品,把这种十四行诗体介绍到英国。他并和萨里伯爵结为知己,两人
共同引进意大利和法国文学中的各种诗体,华埃特引进十四行诗,萨里
则引进无韵诗体。而真正把意大利十四行诗改造成英国十四行诗的是萨
里,他确立了这种诗体的韵律。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收在1557年出版的《杂
集》中,是文学史上的重要诗集。他们开创的传统比他们的诗歌更有影
响。
埃德门·斯宾塞 (1552?—1599年),是这一时代除莎士比亚外最
有成就的诗人。其著名作品是《仙后》,描写激烈的战斗,忠贞的爱情。
而且采用象征手法,不同的人物象征不同的道德,以柏拉图主义调和骑
士宗教及希腊异教,并把这种伦理哲学用诗的方式颂扬,以指点人们克
服诱惑。《仙后》思想精密,道德严肃,想象奇异,音律柔和,美感充
沛,诗句如行云流水,为后人提供了榜样。但用字怪僻,而且篇幅极长,
精采段落有 《阿多尼斯的花园》、《财神之宫》等。他不仅是一个卓越
的叙事诗人,同时还是优美的抒情诗人。他的十四行诗集《爱情小唱》,
活泼清新,两首《婚曲》也很别致。他在诗歌形式方面也有所贡献,他
运用了一种适合长诗的格律形式,被称为“斯宾塞诗节”。斯宾塞的诗
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锡德尼(1554—1586年)生于肯特郡的贵族家庭,1582年被封为爵
士。他写了许多十四行诗,而且形成了组诗,共108首,总标题是《爱
星者和星星》,1591年在他死后出版。这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最早的一
部十四行组诗。对斯宾塞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组诗的创作很有影响。他
认为可以继承意大利彼特拉克的传统,但应有所创新。他对那些一味模
… Page 65…
仿意大利的诗人说:
你们把彼特拉克已逝的哀愁,
用新的叹息和外地的巧智重又歌吟
你们走错路了,这些怪诞的借来之物
不过泄露了你们缺乏本来的诗情……
他的十四行诗语言真诚纯朴,不用传统的诗歌语言,而且善 于用
口语对话体来表达爱情,有一种清新的戏剧性。
他的著名文学批评著作 《为诗一辩》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 要
地位。他认为诗人是创造者,能创造出一个比自然更美的世界,他说:
“大自然从未使大地像一幅富丽的挂毡那样出现,像许多诗人所做
的那样,有愉快的河流、长果子的树、喷香的花,以及其它使受人热爱
的大地更加可爱的东西,大自然的世界是铜的,诗人们的是金的。”
锡德尼还同意古罗马人把诗人称为“预言家”的说法,认为诗人“最
先带来一切文明”。
迈克尔·德雷顿 (1563—1631年)也是有代表性的诗人。他能胜任
用各种诗体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