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文学史-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带来一切文明”。 

     迈克尔·德雷顿 (1563—1631年)也是有代表性的诗人。他能胜任 

用各种诗体写诗,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诗歌体裁的丰富。他的历史诗篇 

有《男爵的战争》,失于呆滞。《多福之邦》有数以千计的诗行,作者 

用许多传说、信念表达对英国的热爱,带领读者踏遍英国国土。但他的 

作品不总是这样沉闷,他还有轻松愉快的童话诗 《仙女曲》和激动人心 

的《阿金科特之歌》。写得最精彩的还是十四行诗,尤其是那首流传很 

广,为很多人推崇的《既然无救了,那就让我们吻了分手》: 

          既然无救了,那就让我们吻了分手不,我已完事,你再也得不 

到我什么 

          我也高兴,是的,高兴无忧 

          能这样干脆的解脱 

          握手吧,废除我们的全部誓言 

          如果有一天我们重逢 

          不要让人在我们脸上看见 

          还有一点旧情残存 

          爱情在作最后的喘息 

          脉博已弱,热情躺卧无声 

          信念在死亡床前屈膝 

          天真正在闭上他的眼睛 

          但只要你愿意,即使一切都将他抛开 

          你仍能叫他从死亡回来 

     伊丽莎白时代最好的诗歌经常在戏剧家的笔下出现。马洛、莎士比 

亚、本·琼生,都既是剧作家又是诗人,他们的戏剧里经常是优美的诗 

篇,又都有专门的诗集。 

     马洛(1564—1593年),是剑桥大学的剧作家,年青博学,死得很 

悲惨。他的诗有气魄,充满历史感,气势雄伟,有时也文雅温柔。比如 

这样几行: 

          不断寻求知识 

          永在的行动,犹如不停的星体 

          驱使我们自己折磨自己,永不停息 


… Page 66…

          直到取得最丰硕的果子 

          完美的愉快,唯一的乐事 

          一顶甜美成熟的人间王冠 

     他有一种对无韵诗体运用自如的能力,这种诗体很适合表现一些英 

雄壮举及著名历史事迹,如他描写希腊美女海伦的几句: 

          就是这张脸使千帆齐发 

          把伊里安的城楼烧成灰的么? 

          甜蜜的海伦,你一吻就使我永生 



               …… 



     他的诗作提高了无韵诗体的表现力,那些热情、浪漫的“雄 

     伟的诗行”也具有永恒的价值。 

     作为诗人的莎士比亚也是十分出色的,他的长诗 《维纳斯与 

阿都尼》的主题是爱情是不可抗拒的,表达了对青春再生的希望。《鲁 

克丽丝》有一种民主思想,长诗内容丰富如同他的戏剧。他的十四行诗 

是他的诗中精品,也是英国文学的精品。十四行诗的主题是爱和美,凭 

一种直觉渲泄情绪,使人回味无穷。而且对自然景色季节的理解结合到 

他所描绘的情境里,技巧纯熟优美。如下面几行: 

          既然铜、石,或大地、或无边的海 

          没有不屈服于那阴惨的无常 

          美,她的活力比一朵花还柔脆 

          怎能和他那肃杀的威严抵抗? 

     感叹美妙的事物容易消逝,而且作者用这样别致而又惆怅的手法写 

年华如水: 

          在我身上你或许会看见秋天, 

          当黄叶,或尽脱,或只三三两两 

          挂在瑟缩的枯枝上索索抖颤—— 

          荒废的教堂,那里百鸟曾合唱。 

     他的十四行诗大多数是写一位贵族青年的美以及情人的美,并对这 

种美极为珍视。既然这种尘世的美容易凋谢,作者希望美能在他的诗中 

获得永恒: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天? 

          你可是更加可爱,更加温婉; 

          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 

          夏季出租的日子又未免太短暂: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形相, 

          死神套不着你在他的影子里踯躅,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 Page 67…

     是的,只要文学还在,莎士比亚的诗和剧就都是不朽的。 

     本·琼生曾获“桂冠诗人”称号,写过许多抒情诗,最著名的是《用 

你的双眸给我祝酒吧》,被谱成歌曲传唱。他在创作上主张节制、典雅、 

明净。从他这首《规模》中可以看出他的艺术主张和诗作风格: 

         长得像大树一样粗壮 

         未必会使人长出高尚 

         耸立了三百年的橡树 

         到头来只剩下枯枝 

         五月的百合 

         尽管当夜萎缩 

         开着时可无比鲜艳 

         不愧是光明的花仙 

         规模小,美貌才好细端详 

          时间短,生命才过得圆满 



      (2)小说 

     英国这时小说还不成熟,下面所说的作品中有一些正走在通往小说 

的道路上,逐渐由散文传奇演变为小说。但这类作品是英国现实主义小 

说的先声。 

     约翰·李利(1554?—1606年)的《优弗意丝》。 

     约翰·李利是诗人和剧作家,是“大学才子”之一。1578年发表《优 

弗意丝》第一部分《对于才智的剖析》,反映宫廷生活,很受欢迎。1580 

年又发表第二部分 《优弗意丝及其英国》,歌颂女王及英国,充满爱国 

热情,主人公是一个寻欢作乐、年轻活泼、机智开朗的雅典人,他爱上 

朋友的未婚妻,影响了友情,但朋友另有新欢,两人又言归于好。关于 

爱情的情节很简单,两人的哲学对话和作品的文风是吸引人的地方。书 

中有大量关于珍禽异兽的典故和比喻。文风秀丽,工整,均衡,极为典 

雅。这种文风被称为“优弗意丝”文体,盛极一时。他这部华美而富有 

想象力的作品,对英语的发展和小说的发展都是重要的。 

     德洛尼 (1543?—1600年)的《纽伯利的杰克》写一个织布工人的 

故事。《高贵的行业》描写鞋匠学徒西蒙·艾尔发家致富,并被选为伦 

敦市长的经历。作者把手工业作坊的情景写得真实生动,充满欢乐气氛, 

在细节的叙述上已接近后来的现实主义小说。 

     锡德尼的《阿卡迪亚》是英国文学中早期的一部最重要的散文小说, 

是牧歌式的传奇。关于爱情的描写,复杂,离奇,歌颂贵族和骑士,还 

穿插了优美的短诗。作品用了许多比喻,生动形象,行文优雅流畅,充 

满诗情画意。 

     托马斯·纳什的 《不幸的旅客》,充满了讽刺幽默。主人公杰克巧 

用智慧愚弄军营里各种上当受骗之辈。全篇充满了这种恶作剧,还有公 

众喜欢的暴力、流血、折磨等场面。作者叙事技巧高超,充分展示了讽 

刺才华。但结构松散,随意中断情节,并以主人公个性来推动故事发展。 

这部作品有一定的小说因素,明白流畅,在当时有一定影响。 



      (3)散文 


… Page 68…

     托马斯·莫尔 (1478—1535年)是英国最主要的早期人文主义者。 

生于伦敦。他的家族世代以法律为职业。莫尔曾在牛津大学学习,还曾 

在修道院苦修,都是为了思想上的探索。1523年他被选为众议院院长, 

1529年任大法官。后来他因为屡次触怒亨利八世,1535年被送上断头台。 

     莫尔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书分为上下 

两部。第一部分写作者出使尼德兰,遇到一个航海家,通过和他的对话, 

批判了当时的英国和欧洲社会,揭露了当时英国圈地运动中农民的悲惨 

处境以及封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压迫法律的严酷,还有其他种种不公平 

现象。作者对这个黑暗腐败的社会已经绝望,绝望之后就幻想,提出了 

一个更美好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平等,有宗教信仰自由及 

其他自由,工作是人必须做的事,所有的人都必须劳动,没有游民及使 

人堕落的场所,教育文化受到高度重视。人生的目的就是“快乐”。这 

部作品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但它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它的语言优美, 

文字流利生动,讽刺深刻,虽然是有关政治主张和揭露社会阴暗面,但 

并没有写成一张起诉书或某种纲领之类,而是运用了奇妙的情节和丰富 

的想象。它是出色的散文,在文学上的影响也是深远的。1551年被译成 

英语,以后出现了各种语言的译本。 

     胡克的《基督教会律法》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著作,纯净雅致,表 

达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理查德·胡克出身贫苦,在牛津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却不愿得到 

职位,隐居乡下,尽管才华出众。他认为在乡下可以“看到上帝的赐福 

从母亲大地上生长出来,可以自食其力,与世无争”。这部作品的笔调 

是温和的,对于人的理智和力量有深刻的思考,如著名的一段写道: 

      “造物主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所创造出来的完美的人,在工作方式上 

也与造物主相似。作为人,我们不管干什么,都是有意识的,有自由意 

志的。我们并不受自然力的任何束缚。我们有能力决定做什么,不做什 

么。” 

     德克 (1570?—1632年)的散文生动、有力,口语化,善写伦敦下 

层生活,也很著名。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是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年)。培根生于伦敦一个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因为家族的影响, 

他很自然地追求仕途荣誉。他一再请托他的亲戚为他求官,但未能奏效。 

1582年他被认可为律师,还被委任为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詹姆斯在位 

期间他被封为男爵。45岁时又与一位陪嫁丰厚的女士结了婚,这对债台 

高筑的他是很有必要的。1621年他被封为圣奥本斯子爵。可是好景不长, 

后来为受贿而被削官。他开始居家从事写作,这对他的文学和哲学来说 

是一个极好的时代。他写了许多著作,以天下的学术研究为己任,后来 

因为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培根在离开剑桥大学时,便对当时的“学问”及教育制度极为轻视, 

因为他看到了其中的贫乏。所以他想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 

知识全面重建”。他还计划为此写一套大书,总名为 《伟大的复兴》, 

虽然只完成了一两部分,但已经很有影响。他立意要重新考察和研究自 

然,创建新哲学来代替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他在哲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他的思想周密流利,文字典雅从容,使作品有一种永久的清新性,所以 


… Page 69…

他的任何著作都是极好的散文。 

     他所谓的“伟大的复兴”指的是科学的重振,尤其是科学方法的重 

建。他在《伟大的复兴》第一部分《学术的推进》中,总结了前人一切 

知识,重新加以分类。在第二部分 《新工具》中他指出,要想获得真正 

知识,必须清除人们头脑中的错误观念。他把错误观念称为偶像。第一 

类叫做部落偶像,指人类自身的偏狭、动摇,以及感情私欲的干扰会形 

成错误的思想倾向,影响求知。第二类叫洞穴偶像,指的是个人因为性 

格、教育、习惯,或偶然形成的错误思想倾向。正因如此,他告诫人们 

说,当你想到一件事感到最得意的时候,你最好怀疑一下,头脑清醒些。 

第三类叫市场偶像。指人们在交流中因为语言不精确引起的错误观念。 

第四类叫剧场偶像,指以前一些哲学体系,它们象舞台剧一样歪曲现实。 

他这种观察和结论,有力揭露了经院哲学的主观、片面、词句混乱和盲 

目崇拜传统权威等弊病。其实这也是人类学术活动常犯的错误,所以现 

在读起来仍有新意。他自己在理论上建立了观察、实验、归纳、分析的 

方法,而且还有许多实现新科学的设想。 

     他的这些设想和对科学的研究的热情,集中表现在他的幻想游记《新 

大西岛》 (1626年)中。这种表现理想国的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多, 

但培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此岛极重视科学研究,有一座所罗门院,专 

门研究万物的因果以提高人类控制万物的能力,而且研究方法是实验。 

培根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写各种实验,想得很有趣。此书富有神奇色彩, 

引人入胜,对话也很生动。 

     培根在文学上最大成就是写了《论说文集》,收入短文58篇,在文 

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探讨的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政治、哲学、伦理,也有恋爱、友谊、复仇、处世之道以及对读书、 

旅行、营造、娱乐的建议,还有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 

     培根是个世情练达的人,所以文章说理深透,观察敏锐。比如他说: 

 “多事好问之人每善嫉。”“无德之人常嫉他人之有德。”近亲、同事、 

与同养之人,最容易在平辈腾达的时候嫉妒他们,因为这些腾达的人们 

可说是以他们的幸福显出了同辈的不良,指责了他们。”对人类从未消 

失过的嫉妒有深刻的认识。在《论请托》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多么老于 

世故:“在选择替自己办请托之事的人的时候,顶好选用那最适宜于那 

种事的人而不要用那些倚仗最有大力量的人,选用那专门办某种事而不 

要用那些包揽一切的人。”他对于处世之道极有分寸感,他说:“一个 

人在侪辈之中一定可以得到亲密的,因此要矜持一点才好。在下属之间 

一定可以得到尊敬的,因此亲密一点好。……通常在赞同别人的话的时 

候,都要附加一点自己的话:例如,你赞成他的主张,可是要稍有分别; 

你愿意附议他的动议,可是要带点条件;你赞成他的议论可是你自己还 

要加上点别的理由。”这种细致周到、真实有用的劝诫,都是他的经验 

之谈。 

     培根学识渊博。他在《论宫剧与盛会》一文中,他甚至注意到这样 

的事:“在烛光下显得最漂亮的颜色是白色、粉红色和一种海水绿。亮 

色的圆点与金箔之属,既不甚费钱,也最为灿烂。至于富丽的刺绣,则 

在烛光之下是隐而不彰的。” 

     培根一向被指责为才高德薄,但他对道德修养有极好的见解,对正 


… Page 70…

义公道有极深的崇敬。他说:“行善事的能力是一个人之希冀的真实合 

法的目标,因为善意虽然是上帝接受的,而对于人则比好梦好不了多少, 

除非他是以行为表现出来。”“一个法官的主要任务是除灭暴力和奸诈。” 

并认为“狡诈就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而且“善于谋身的聪明,在 

它的许多种类中,都是一种卑污的聪明。”看来他是不赞成逢迎钻营的, 

尽管他曾这样做过也得过好处,但也许事后并不肯定自己行为的价值, 

至少在理论上如此。 

     对于恋爱他也有真知灼见。他说“舞台较人生受惠于恋爱者为多”。 

 “爱情的报酬永远是这样,要不是回爱,就是一种内心隐藏的轻蔑,这 

条定理是真的。”他对爱情有一种理性的态度,不像他同时代许多作家 

那样有一种爱情至上的狂热。相比之下,培根的观点更冷静也更真实。 

     他认为真理是神圣的。“一个人的心若能以仁爱为动机,以天意为 

归宿,并且以真理为地轴而转动,那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而且他极尊重知识,因为他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不仅是在社会上成 

功的力量,而且还是一种修养的力量。“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 

写作和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 

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