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悲壮深沉,抒发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缅怀之情。 (陶继明)
杭州灵隐寺(一)
立定脚跟,背后山头石飞去
执持手印,眼前佛面即如来
灵隐寺,坐落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近临冷泉,寺前远对飞来峰。东晋印度僧人慧理到此登峰,叹曰:“此是天竺灵鹫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因名其峰为飞来峰,并募资修建灵隐寺。上联说,进入佛门的人,如果信念坚定,即使背后的灵鹫峰一旦飞去,也能毫不动心。背后山头,面对寺门,背后就是飞来峰,又称灵鹫峰。下联说,诵经咒时能执持手印,那么面对的佛像也就是真身如来。手印,佛教名词。两手手指所结之形。
《陀罗尼集经二》:“诵咒有身印等种种印法,若作手印诵诸咒法易得成验。”如来,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此联讲佛门弟子的修行方法。
要信心坚定专一,毫不动摇,要坚持作手印。“脚”和“手”、“背后”和“眼前”、“左”和“来”都是句间对,作者把四周景物与精深禅理密切结合,浑然天成。 (陈永泉)
杭州灵隐寺(二)
张栽阳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上联从“峰”字大胆设想,也许再有第二个峰峦飞来,因而长坐山门,虔诚地等待着。老等,既勾起了人们对神奇传说的遐想,又表达了优美风光的魅力﹒下联从“泉”字阐发,一反“冷”字,满脸堆笑地迎接,泉水渐渐温暖起来,从而使人如闻大地回春的欣喜信息,顿增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 (康斯馨)
杭州冷泉亭(一)
董其昌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亭在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因泉水炎夏不温,呼为冷泉。此联连用疑问代词“几时”、“何处”发问,既风趣又给人留下思考和想像的余地。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灵隐冷泉亭上,又有醴泉、冷泉,今皆湮没。”早年冷泉命名乃与温泉相对而言。又清粱章鉅《楹联丛话。胜迹》载:“相传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山叹曰:’此是中天竺灵鹫小峰,不知何年飞来?‘因以为名。”董氏所问,语出有据。 (曹云岐)
杭州冷泉亭(二)
金安清
泉水澹无心,冷暖惟主人翁自觉
峰峦青未了,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此联奇处是一反以前冷泉亭诸问答联之意。因为泉水无心,其冷暖只有涉足泉水间者才能感受,而联绵不尽的飞来诸峰,究竟何时存在(去来),也非佛教中人所能讲清。东晋慧理曾说:“此天竺灵鹫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峰峦青未了”,化自杜甫《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无心”写“淡”;又溶入诗圣名句,赋景色以性灵,是为联语佳妙之处。 (张君宝)
杭州飞来峰(一)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即浊,峰从天外飞来
飞来峰在灵隐寺前,为杭州名胜之一。峰下有冷泉亭。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题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于其上后,引出不少答联。此联之妙,在于联语含自然与人生的哲理。上联写泉,側重于地理解释;下联写山,借助神话传说。杜甫《佳人》诗有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冷泉自飞来峰下流出,水质清冽爽冷,这正是它固有属性的反映。另有传说济公居灵隐寺时,一天,忽然算到有一座山要飞坠于此,于是劝说当地百姓搬迁,大家不信,济公便佯裝“抢亲”,诱使村民出村追赶,刚好山从天降,遂免遭压顶之祸。故以“飞来”名峰。此联只取其“天外飞来”之说,而赋予新意,即不沾惹世间尘泥,才能保持本来面目。借神话以寓人生哲理,旨趣高雅。用语清新自然,对仗极为工整。 (王齐孙)
杭州飞来峰(二)
杨叔怿
南高峰北高峰,世事尽傥来,莫问峰来何处
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几时
上联就名峰抒发。南高峰、北高峰,原指有名的南北高峰,也泛指飞来峰附近诸山峰。傥来,偶然来到,不意而得来。《庄子﹒缮性》:“物之傥来,寄者也。”结句“莫问峰来何处”,是针对东晋印度高僧慧理来此地时所说的“此是中天竺灵鹫小峰,不知何年飞来”而言。联语以山峰归结人事,犹言:人间万事自有其理,不必深入探究。下联继写名泉。飞来峰前有灵隐涧和冷泉,结句“才知泉冷几时”,也是有的放矢,因冷泉亭联有“泉自几时冷起”之间。这里又以泉水归结人心,犹言多加磨练,才能悟出人生真谛。“在山泉”句,用杜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句意。而“人心”句有警世意,劝戒勿趋炎附势,犹今言“耐得寂寞”。联语以峰写“世事”,以泉写“人心”,是其独特之处。 (张君宝)
杭州碧波亭
盈 契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碧波亭,故址在浙江省杭州钱塘江边。上联点景。三千里,指大运河长度。一条水,指钱塘江。下联绘景。十二时,即一昼夜。
古代把一昼夜分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黃昏、人定十二个时辰。两度潮,钱塘江以中午和半夜两次涨潮最为壮观,俗称子午潮。联语从纵横的时间、空间中层示江水风貌和特征,意境开阔,气势不凡。又上海龙华寺亦有此联。 (吴关镛)
杭州春淙亭
石冶棠
泉水在山清,听天籁淙淙,到此且停双不借
烟岚随地好,问尘寰扰扰,凡人来作小游仙
春淙亭,在飞来峰路口,建于明代。苏轼有诗:“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后人取诗中“春淙”两字名亭。上联写水声。
天籁,指自然界的音响,泉水淙淙,山鸣谷应,使人气爽神清。在山清,语出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句。双不借,草鞋、麻鞋价廉,不借人也不向人借,此代指双脚。下联写山光。“随地”,道尽无处不奇之美妙景色。接着故问:且把烦扰的尘世与迷人的胜地相对照,不由顿生避世之念。但究竟能有几人成为“游仙”的隐士呢?这一问题就留给读者去思考,由此而使联语饶有韵味。 (张君宝)
杭州壑雷亭
华 山
利欲纷驰,脚下安知万丈壑
偷心未尽,眼前听取一声雷
壑雷亭,在飞来峰冷泉亭側。宋人所建,取苏轼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句意命名。上下联末字嵌亭名“壑雷”两字,颇妙。联语给利欲熏心与贪心者敲响了警钟,有佛门棒喝之意。 (张君宝)
杭州片云亭
孙 隆
兴来临水敲残月
谈罢吟风倚片云
片云亭,在杭州风篁岭上。岭上有一片云石,高丈许,青润玲珑,石后有片云亭,为明司礼太监孙隆所建,今已不存。此联由孙隆题于棋盘上。上联言兴致来时,面临泉水,对棋枰落子。敲,指落子。宋赵师秀《约客》诗有句:“闲敲棋子落灯花。”下联言话谈完后,倚着片云石,作词吟诗。全联表现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敲残月”为动宾词组,宾语省去中心词(布作残月形的)“棋盘”,“倚片云”也是动宾词组,宾语省去中心词(名为片云的)“山石”,于是实词虚化,以“残月”对“片云”,十分工整,又极形象。全联写得有情有景,有声有色。 (蒋竹荪)
杭州凤凰山楼阁
徐 渭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凤凰山地势高敞,登山远眺,杭州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上联以疑问句式高度赞美了这一片美如“图画”的旖旎风光。八百里湖山,指西湖附近的山水。下联对景点之盛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万家烟火汇集楼台。用语简洁洒脱,意境恢宏开朗。全联由高处着笔,写出身处凤凰山,放眼杭州城的观感。作者是画家,上联正切其身分志趣。 (王明珍)
杭州水月亭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水月亭,旧在西湖白沙堤的竹素园内,旁有溪流,屈曲环绕,亭临水建,今园亭皆废。上联“水凭冷暖”,是针对灵隐冷泉亭联之“泉自几时冷起”而言。凭,任凭,不管。斜晖,点出时间是在黄昏,此句犹言清歌曼曲留住了夕阳。歇拍“随人可”三字极佳,极言景随人意而变幻,无一绘景语,旖旎风光顿显。下联明月普照,圆缺皆宜,今昔相同,故有“莫问当年初照”之灵远笔触。“当年初照”,化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江月何年初照人”之句。“举杯邀今夕”,乃化用李白《月下独酌》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犹言不管今晚天上是何时辰,人间有此美景佳时,且举杯邀请月宫的嫦娥同饮,可不知她是否应允?不,通“否”。此联典雅明丽,富于艺术想像力,读之兴味无穷。 (张君宝)
杭州黄龙洞鹤止亭
陈次平
月上新亭,把酒待招玄鹤至
风来古洞,倚松静听老龙呤
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龙洞。在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相传南宋淳祐年间,江西黃龙山高僧慧开,曾来此结庵说法,因名。后山峭壁塑有龙头,龙嘴泻水如珠帘垂池。临池有鹤止亭,北宋诗人林逋养于孤山之鹤常飞止于此。民国三十七年陈君撰联时,亭刚修葺,故联称新亭。旧传鹤千年化苍,又千年变黑;故称玄鹤,即仙鹤。上联吊古:写月亮升上鹤止亭,游客端起酒杯,期待能重招仙鹤飞来伴饮。下联写游客神态:趁有风从古洞吹来之时,人们身靠松树,静听老龙龙嘴泻水吟鸣之声。联语內容既切题意,又紧扣景观;既据景实写,又有神奇想像﹒风格豪放浪漫。 (曹云岐)
杭州龙井村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春
龙井村,在杭州西湖西面凤凰山上,龙井之西,产著名的西湖龙井茶。上联绘景,龙井景美,可以入诗。它的梅花月色,更富有诗情画意。下联写茶,龙井茶佳,耐人品味。谷雨,廿四节气之一,是春季雨水较多、气候较暖的时令。谷雨前的茶也是茶中上品。
古人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句。龙井茶香气浓郁,犹如隽永的诗作,脍炙人口。此联写龙井以产茶闻名,从写诗带出烹茶,富有雅趣。而以景衬茶,以诗喻茶,手法更为独到。(吴关镛)
杭州芥子园
李 渔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作者晚年从南京移居杭州,在西子湖畔的铁冶岭上筑芥子园,并于园中题下此联。上联写对往日喧嚣繁杂都市生活的厌倦。驱人,逼人。旧业,指从事的创作和演剧活动,这本是作者之所好,但为了躲避“繁冗”之境,宁可割爱。“尽抛”一语,表现出去除烦恼后的轻松心情。下联前半部分用拟人手法,活写“湖山”,后半部分将秀美的山水景色借喻为“画图”,把由宁至杭的迁家之举,写得十分巧妙传神,欢快活泼。 (丁 仪)
杭州南阳小庐
邓瑞人
家传高密遗风。痛吾兄突舰捐躯,罢战海东还,退隐犹寻林处士
我是罗浮旧侣。怅故国嚣尘蔽目,卜居湖上住,比邻犹近葛仙翁
上联的“高密遗风”,代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父子的风范遗勋。高密,古郡国名,今山东高密一带,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又曾在胶东等地抗击倭寇,故以“高密”概称。“痛吾兄”句,谓邓世昌于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奋勇冲锋,弹尽舰伤犹猛撞日舰,最后壮烈殉难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作者辞官退隐西子湖畔。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林处士”,指宋诗人林逋,曾居杭州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逍遥自在。下联的“罗浮”,即广东罗浮山,因邓氏为粵人,故曰“旧侶”。“器尘蔽目”,喻指列强横暴,加上朝廷腐败,对此作者只能怅叹而已。“卜居湖上”,聊伴古迹度日。“葛仙翁”,指东晋葛洪,曾在杭州宝石山结庐炼丹。 (张君宝)
嘉兴南湖烟雨楼(一)
许瑶光
读竹坨歌,两岸渔庄蟹舍
记梅村曲,扁舟杨柳桃花
南湖位于嘉兴市东南隅,为浙江三大名湖之一。烟雨楼乃五代吴越国钱元撩<扌替换王>所建。取晚唐诗人杜牧《江南春》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意。竹诧<讠替换土>,系清初学者朱彝尊之号,朱为嘉兴人,以诗词散文著名。梅村,清代诗词名家吴伟业之号,吴著有《梅村集》。上联用朱竹诧<讠替换土>《鸳鸯湖棹歌》﹒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诗意;下联化用吴梅村《鸳湖曲》“柳叶乱飘三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鸳鸯湖即南湖,以湖中多鸳鸯,或谓东西两湖相接,有如鸳鸯,故名。以竹诧<讠替换土>梅村鸳湖诗句组织成联,用写烟雨楼风景正合,是善用古人成句者。蟹舍渔村、桃花杨柳,尤见一片生机。 (钱剑夫)
嘉兴南湖烟雨楼(二)
袁克文
古木一楼寒,烟雨人间,笙歌天上
扁舟双岸远,鸳鸯何处?云水当年
联为作者寓居沪上游南湖时所作。上联感时。意谓楼旁古木萧疏,登楼远眺,人间一片烟雨昏濛,而北都却有笙歌盈耳。暗含袁世凯篡政,准备称帝登极之意。作者为袁世凯之子,曾反对其父称帝。后两句反映了清王朝被推翻后的混乱局势。鲁迅《哀范君》诗“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幽谷无穷夜,新宮自在春”也含此意。下联抒怀。泛舟湖上,空旷无边,鸳鸯究在何处?不禁触发了浪迹四方的感慨。鸳鸯,南湖的别名。云水,似行云流水、无固定居所之意。作者河南项城人,生于朝鲜,寄寓津沪。曾在上海挂牌卖字。联语风格淡雅,含意隽永。字面几乎全是写景,而情寓景中,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者是也。上联嵌“烟雨”二字写楼,下联嵌“鸳鸯”二字写湖,亦十分贴切自然。 (蒋竹荪)
嘉兴山晓阁
朱彝尊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清初诗词家朱彝尊故居在嘉兴王店镇的荷花池南侧。山晓阁是其建筑之一。此联旨在表现作者晚年辞官归里、息影林泉的生活情趣。上联说风月是令人陶醉的,不应设篱笆以免损害了自然之美。风月,清风明月,美好景色。下联说打开窗户,才能尽情地欣赏如此多娇的江山。此句脱胎于曾公亮《宿甘露僧舍》诗:“要看云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放”是点睛之字,把江山无尽藏之美都蕴含在內,给人以充分想像余地。 (王明珍)
绍兴秋瑾纪念碑
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
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秋瑾纪念碑位于绍兴市内古轩亭口。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分头准备浙皖两省起义,失敗后秋瑾被捕,同年7月15日就义于此。后人于1930年立碑纪念。联语感情奔放,充满对女英雄秋瑾武艺文才的赞美。上联誉秋瑾为“剑花飞上天去”的“自由神”,下联称其诗风颇有唐代诗人李贺(字长吉)的豪放气势。姓氏皆香,写出对烈士的敬仰之情。龙鸾一啸,比喻其诗如龙啸鸾鸣。联语用字典雅,隽永有味。 (姚梅乐)
绍兴青藤书屋(一)
徐 渭
一池金玉如如化
满眼青黄色色真
青藤书屋,原名石榴书屋,系徐渭《号青藤》故居,在绍兴大乘巷。上联描绘了青藤书屋前天池的情趣和灵气。金玉,华丽可贵的物品,这里指天池之水,徐渭喜爱这泓池水,自号“天池”。如如,语出《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意思是圆融无凝滞。下联描绘了青藤的苍劲、俊秀的风韵。青黄,指徐渭所植的青藤。此联既描写丁徐渭钟情的珍物一一天池和青藤,同时又隐含着徐渭的两个号。联语中“如如”和“色色”叠词相对,不仅对得巧妙,更增添了对联的写景效果。 (陶继明)
绍兴青藤书屋(二)
徐 渭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作者二十岁成诸生,屡试不中,恨科场多弊,怀才不遇,乃撰联以自嘲。此联围绕“屋”、“人”两个中心字,以“东倒西歪”形容房屋陈旧欲倒。再以不入流不入调的“南腔北调”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