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应当忍耐。若不忍耐,则生烦恼、忧愁;若忍耐,则不生烦恼、忧愁,这就是
      烦恼应从忍耐断。”
  12。 “云何有漏从除断耶?比丘!生欲念不除断舍离,生恚念、害念(139)不除断舍离。若不
      除者,则生烦恼、忧戚;除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除断也。”
      “烦恼应如何从去除断?诸比丘!若不去除已生起之贪欲的念头、瞋恨的念头、残
      酷的念头,则生烦恼、忧愁;若去除已生起之贪欲的念头、瞋恨的念头、残酷的念
      头,则不生烦恼、忧愁,这就是烦恼应从去除断。”
  13。 “云何有漏从思惟断耶(153)?比丘!思惟初念觉支,依离、依无欲、依于灭尽,⊕趣至
      出要,法、精进、喜、息、定,思惟第七舍觉支(154),依离、依无欲、依于灭尽,趣至
      出要。若不思惟者,则生烦恼、忧戚;思惟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思惟断
      也。”
      “烦恼应如何从修习断?诸比丘!修习依于远离、无欲、灭尽、可以出离生死的念
      觉支,乃至修习依于远离、无欲、灭尽、可以出离生死的择法、精进、喜、轻安、
      定、舍觉支。若不修习七觉支,则生烦恼、忧愁;若修习七觉支,则不生烦恼、忧
      愁,这就是烦恼应从修习断。”
  14。 “若使比丘有漏从见断则以见断,有漏从护断则以护断,有漏从离断则以离断,有
      漏从用断则以用断,有漏从忍断则以忍断,有漏从除断则以除断,有漏从思惟断则
      以思惟断,是谓比丘一切漏尽,诸结已解,能以正智(22)而得苦际。”
      “诸比丘!如果烦恼是应从见解断,则应从见解断烦恼;如果烦恼是应从守护断,
      则应从守护断烦恼;如果烦恼是应从回避断,则应从回避断烦恼;如果烦恼是应从

一一七 中阿含经卷第二

一一八 七法品第一(10)漏尽经第十

      受用断,则应从受用断烦恼;如果烦恼是应从忍耐断,则应从忍耐断烦恼;如果烦
      恼是应从去除断,则应从去除断烦恼;如果烦恼是应从修习断,则应从修习断烦恼
      ,能够如此的比丘才能断尽一切烦恼,解脱一切束缚,以正智断尽一切苦。”
  15。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盐喻. 和破. 度. 罗云. 思. 伽蓝,
      伽弥尼. 师子. 尼干. 波罗牢。

      (一一)中阿含业相应品盐喻经第一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不行梵行师不得尽苦。若作是说
      ,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如是修行梵行便得尽苦(155)。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业(156)
      ,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
      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157),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有一次,佛陀告诉比丘众:“诸比丘!如果说‘随着个人所造作的行为,每个人都会
      如实地遭受自己所造作过的行为’是正确的,那么尽苦之道是不存在的,断尽一切
      苦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诸比丘!如果说‘随着个人所造作应受报的行为,每个人

一一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二○ 业相应品第二(11)盐喻经第一

      都会如实地遭受自己所造作过行为的果报’是正确的,那么尽苦之道是存在的,断
      尽一切苦也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呢?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
      之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呢?就是不修习身
      、不修习戒、不修习心、不修习慧,寿命很短又很苦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
      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
   3。 “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少水
      咸叵饮耶?”答曰:“如是,世尊!所以何者?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
      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
      苦果地狱之报。”
      “譬如有人把一两盐投入少水中,想要使水变得很咸无法饮用。诸比丘!你们认为
      如何?这一两盐能使水变得很咸无法饮用吗?”比丘众回答说:“是的,佛陀!为什
      么呢?因为盐多水少,所以能使水变得很咸无法饮用。”“同理,如果有人造作轻
      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
      的苦果地狱之报呢?就是不修习身、不修习戒、不修习心、不修习慧,寿命很短又
      很苦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
   4。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158)。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
      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
      现法之报。”
      “如果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
      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呢?就是修习身、修习戒、修习心、修习慧,寿
      命极长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
   5。 “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于意云何?此一两盐能令恒水
      咸叵饮耶?”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两盐少,是故不能令咸
      叵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
      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
      受苦果现法之报。”
      “譬如有人把一两盐投入恒河中,想要使恒河水变得很咸无法饮用。诸比丘!你们

一二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二二 业相应品第二(11)盐喻经第一

      认为如何?这一两盐能使恒河水变得很咸无法饮用吗?”比丘众回答说:“不会的,
      佛陀!为什么呢?因为恒河水很多,盐很少,所以不会使恒河水变得很咸无法饮用
      。”“同理,如果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什么样的人
      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呢?就是修习身、修习戒、修习心、
      修习慧,寿命极长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
   6。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
      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
      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如果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
      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呢?就是不修习身、不修习戒、不修习心、不修
      习慧,寿命很短又很苦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
   7。 “犹如有人虽窃他羊,主还夺取。云何有人虽窃他羊,主还夺取?谓窃羊者贫贱无
      势,彼羊主者或王、王臣,极有威力。以有力故收缚窃者,还夺取羊,是谓有人虽
      窃他羊,主还夺取(159)。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
      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
      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譬如有人虽然偷窃别人的羊,会被羊主讨回。什么样的人偷窃别人的羊,会被羊
      主讨回呢?偷羊者是贫贱无权势的人;而羊主却是国王、大臣、有权势的人。因为
      羊主有权势,所以可以收缚偷羊者,并讨回被偷的羊。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偷窃别人
      的羊,会被羊主讨回。同理,如果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
      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呢?就是不修习身、
      不修习戒、不修习心、不修习慧,寿命很短又很苦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
      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
   8。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
      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
      现法之报。”
      “如果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
      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呢?就是修习身、修习戒、修习心、修习慧,寿

一二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二四 业相应品第二(11)盐喻经第一

      命极长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
   9。 “犹如有人夺取他羊。云何有人夺取他羊?谓夺羊者,或王、王臣,极有威势;彼
      羊主者,贫贱无力。彼以无力故便种种承望,叉手求索而作是说:‘尊者!可见还羊
      ,若见与直(160)!’是谓有人夺取他羊。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
      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
      ,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
      “譬如有人会强夺别人的羊。什么样的人会强夺别人的羊呢?夺羊者可能是国王、
      大臣、有权势的人;而羊主却是贫贱无权势的人。因为羊主贫贱无权势,所以只能
      合掌向夺羊者哀求:‘大人啊!把羊还给我吧!或者给我与羊等值的财物吧!’就是
      这样的人会强夺别人的羊。同理,如果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
      世之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悲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呢?就是修习身
      、修习戒、修习心、修习慧,寿命极长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
      现世之报。”
  10。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
      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
      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如果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
      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呢?就是不修习身、不修习戒、不修习心、不修
      习慧,寿命很短又很苦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
  11。 “犹如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云何有人负他五钱,为主
      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谓负债人贫无力势。彼贫无力故,负他五钱,为主所
      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是谓有人负他五钱,为主所缚,乃至一钱亦为主所缚。
      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
      苦果地狱之报。”
      “譬如有人负债五钱,被债主绑走,乃至负债一钱,也被债主绑走。什么样的人负
      债五钱,会被债主绑走,乃至负债一钱,也会被债主绑走呢?负债者是贫贱无权势
      的人。因为负债者贫贱无权势,所以负债五钱,会被债主绑走,乃至负债一钱,也

一二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二六 业相应品第二(11)盐喻经第一

      会被债主绑走。就是这样的人负债五钱,会被债主绑走,乃至负债一钱,也会被债
      主绑走。同理,如果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什么样的
      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狱之报呢?就是不修习身、不修习戒、不
      修习心、不修习慧,寿命很短又很苦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严重的苦果地
      狱之报。”
  12。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
      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
      现法之报。”
      “如果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
      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呢?就是修习身、修习戒、修习心、修习慧,寿
      命极长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
  13。 “犹如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云何有人虽负百钱,
      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谓负债人产业无量,极有势力。彼以是故,
      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是谓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
      ,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
      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
      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彼于现法设受善恶业报而轻微也。”
      “譬如有人虽然负债百钱,不会被债主绑走,乃至负债千万,也不会被债主绑走。
      什么样的人负债百钱,不会被债主绑走,乃至负债千万,也不会被债主绑走呢?负
      债的人有无量的产业,又极有权势。因为负债的人有无量的产业,又极有权势,所
      以负债百钱,不会被债主绑走,乃至负债千万,也不会被债主绑走。就是这样的人
      虽然负债百钱,不会被债主乡走,乃至负债千万,也不会被债主绑走。同理,如果
      有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什么样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
      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呢?就是修习身、修习戒、修习心、修习慧,寿命极长
      的人,造作轻微的恶业,会遭受轻微的苦果现世之报。”
  14。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二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二八 业相应品第二(11)盐喻经第一

      (一二)中阿含业相应品想和经第二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释羇瘦(161)迦维罗卫(162),在尼拘类园(163)。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释迦族迦毗罗卫城的尼拘类园。
   2。 尔时,尊者(77)大目⊕揵连(164)与比丘众俱,于中食后有所为故,集坐讲堂。是时,尼干(165)
      有一弟子,释种,名曰和破(166),中后彷徉(167)至尊者大目揵连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
      。
      有一次,尊者大目揵连与比丘众,午餐过后,为了日中的休息,在讲堂集会。当时
      有一位尼干子的弟子,释迦族人,名为“和破”,在午餐过后前往尊者大目揵连的处
      所,问讯作礼之后,坐在一旁。
   3。 于是,尊者大目揵连问如此事:“于和破意云何?若有比丘身、口、意护,汝颇见
      是处,因此生不善漏(3),令至后世耶(168)?”
      于是,尊者大目揵连问和破:“和破!有人在此世守护身体、守护嘴巴、守护意念,
      远离无明而生起明。和破!你认为此人可能因为如此,而在未来世产生烦恼,遭受苦

一二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

一三○ 业相应品第二(12)和破经第二

      报吗?”
   4。 和破答曰:“大目揵连!若有比丘身、口、意护,我见是处,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后
      世。大目揵连!若有前世行不善行,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后世。”
      和破回答说:“大目揵连!如果有人在此世守护身体、守护嘴巴、守护意念,远离无
      明而生起明,我认为此人有可能在未来世产生烦恼,遭受苦报。大目揵连!因为此
      人过去世曾做过不善的行为,因此未来世会产生烦恼,遭受苦报。”
   5。 ⊕彼时,世尊静处宴坐(80),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尊者大目揵连与尼干弟子释和破共
      论如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