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取、邪淫、妄言、离酒断酒者,此人供养于彼人,至尽形寿,以饮食、衣被、床
      榻、汤药(56)及若干种诸生活具,不得报恩。”
      佛陀回答说:“的确如此,阿难!的确如此,阿难!大生主瞿昙弥对我确实有大恩惠
      ,因为在我的母亲过世后,她亲自抚养我。阿难!我对大生主瞿昙弥也有大恩惠。
      为什么呢?阿难!因为我,大生主瞿昙弥得以归依佛陀、佛陀的教法、比丘僧团,
      对于三宝及四圣谛(即苦、苦的起因、苦的寂灭、灭苦的方法)成就信心,没有怀
      疑,受持五戒,修习各种善法,广做布施,具足智慧,远离杀生、断除杀生,远离
      偷盗、断除偷盗,远离邪淫、断除邪淫,远离妄语、断除妄语,远离饮酒、断除饮
      酒。阿难!如果某甲因为他人的缘故得以归依佛陀、佛陀的教法、比丘僧团,对于
      三宝及四圣谛(即苦、苦的起因、苦的寂灭、灭苦的方法)成就信心,没有怀疑,
      受持五戒,修习各种善法,广做布施,具足智慧,远离杀生、断除杀生,远离偷盗
      、断除偷盗,远离邪淫、断除邪淫,远离妄语、断除妄语,远离饮酒、断除饮酒。
      
三七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七六 心品第十四(180)瞿昙弥经第九

      阿难!即使某甲终其一生供养该人衣服、食物、卧具、医药等维持生活的必需品,
      也无法报答他的恩惠。”
   8。 “复次,阿难!有七施众(1679),有十四私施(1680),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
      。阿难!云何七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信族姓男、族姓女
      ,佛在世时,佛为首,施佛及比丘众,是谓第一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
      ,得大广报。信族姓男、族姓女,世尊般涅槃(48)后不久施二部众。施比丘众:施比丘
      尼众;入比丘僧园而白众曰:‘众中尔所比丘来,布施彼也。’入比丘尼僧房而白
      众曰:‘众中尔所比丘尼来,布施彼也。’是谓第五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
      功德,得大广报(1681)。”
      “阿难!有七种对僧团的布施,以及有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福德、
      大果报、大功德。阿难!是哪七种对僧团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福德、大果报、大
      功德呢?有男人或女人在佛陀住世时,布施以佛陀为首的〔比丘与比丘尼〕僧团,
      这是第一种对僧团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福德、大果报、大功德。有男人或女人在
      佛陀般涅槃后,布施比丘与比丘尼僧团,这是第二种对僧团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
      福德、大果报、大功德。有男人或女人布施比丘僧团;有男人或女人布施比丘尼僧
      团,这是第三、四种对僧团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福德、大果报、大功德。有男人
      或女人行布施,说:‘愿僧团为我指定如此数量的比丘与比丘尼。’这是第五种对僧
      团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福德、大果报、大功德。有男人或女人行布施,说:‘愿僧
      团为我指定如此数量的比丘。’这是第六种对僧团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福德、大
      果报、大功德。有男人或女人行布施,说:‘愿僧团为我指定如此数量的比丘尼。’
      这是第七种对僧团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福德、大果报、大功德。”
   9。 “阿难!当来时有比丘,名姓种,不精进,着袈裟衣。彼不精进,不精进故施,依
      众故,缘众故,上众故,因众故,我说尔时施主得无量不可数不可计福,得善得乐
      ,况复今比丘成就行事,成就除事,成就行事除事;成就质直,成就柔软,成就质
      直柔软;成就忍,成就乐,成就忍乐;成就相应,成就经纪,成就相应经纪;成就
      威仪,成就行来游,成就威仪行来游;成就信,成就戒,成就多闻,成就施,成就
      慧,成就信、戒、多闻、施、慧耶?是谓第七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
      得大广报。是谓有七施众,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1682)。”
      
三七七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七八 心品第十四(180)瞿昙弥经第九
      
      “阿难!在未来将会有种姓者,虽然身着袈裟,但却不遵守戒律,具足恶法,而且
      人们会为了僧团而布施给那些不遵守戒律的人。阿难!即使在那个时候,我还是说
      :对僧团的布施〔所得到的果报〕是不可计数、不可限量的。阿难!而且我说:无
      论如何,对个人的布施绝不会比对僧团的布施得到更大的果报。”
  10。 “阿难!云何有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有信族姓男、
      族姓女布施如来,施缘一觉(701),施阿罗诃,施向阿罗诃,施阿那含,施向阿那含,施
      斯陀含,施向斯陀含,施须陀洹,施向须陀洹(526),施离欲外仙人,施精进人(1683),施不
      精进人,布施畜生。阿难!布施畜生得福百倍,施不精进人得福千倍,施精进人得
      福百千倍,施离欲外仙人得福亿百千倍,施向须陀洹无量,得须陀洹无量,向斯陀
      含无量,得斯陀含无量,向阿那含无量,得阿那含无量,向阿罗诃无量,得阿罗诃
      无量,缘一觉无量,况复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耶?此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
      得大功德,得大广报。”
      “阿难!是哪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福德、大果报、大功德呢?有男
      人或女人布施佛陀、辟支佛、阿罗汉、向阿罗汉、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
      斯陀含、须陀洹、向须陀洹、外道离欲的修行者、遵守戒律的凡夫、不遵守戒律的
      凡夫、畜生。阿难!布施畜生将得到百倍的果报,布施不遵守戒律的凡夫将得到千
      倍的果报,布施遵守戒律的凡夫将得到百千倍的果报,布施外道离欲的修行者将得
      到千万倍的果报,布施向须陀洹将得到不可计数、不可限量的果报,更何况布施须
      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辟支佛、佛陀
      呢?阿难!就是这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会使人得到大福德、大果报、大功德。”
  11。 “复次,阿难!有四种布施,三净施(1684)。云何为四?或有布施,因施主净,非受者;
      或有布施,因受者净,非施主;或有布施,非因施主净,亦非受者;或有布施,因
      施主净,受者亦然。”
      “阿难!有四种布施清净。是哪四种呢?有布施,因施主而清净,非受者;有布施
      ,因受者而清净,非施主;有布施,不因施主,也不因受者而清净;有布施,因施
      主,也因受者而清净。”
  12。 “阿难!云何布施因施主净,非受者耶?施主精进行妙法,见来见果,如是见、如
      是说:有施有施果(1685),受者不精进,行恶法,不见来不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无施
      
三七九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八○ 心品第十四(180)瞿昙弥经第九
      
      无施果,是谓布施因施主净,非受者也。”
      “阿难!什么样的布施是因施主而清净,非受者呢?如果施主遵守戒律,具足善法
      ;受者不遵守戒律,具足恶法,这样的布施是因施主而清净,非受者。”
  13。 “阿难!云何布施因受者净,非施主耶?施主不精进,行恶法,不见来不见果,如
      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施果;受者精进行妙法,见来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有施
      有施果,是谓布施因受者净,非施主也。”
      “阿难!什么样的布施是因受者而清净,非施主呢?如果施主不遵守戒律,具足恶
      法;受者遵守戒律,具足善法,这样的布施是因受者而清净,非施主。”
      14。 “阿难!云何布施非因施主净,亦非受者耶?施主不精进,行恶法,不见来不见果
      ,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施果;受者亦不精进,行恶法,不见来不见果,如是见
      、如是说:无施无施果,是谓布施非因施主净,亦非受者。”
      “阿难!什么样的布施是不因施主,也不因受者而清净呢?如果施主不遵守戒律,
      具足恶法;受者也不遵守戒律,具足恶法,这样的布施是不因施主,也不因受者而
      清净。”
  15。 “阿难!云何布施因施主净,受者亦然耶?施主精进行妙法,见来见果,如是见、
      如是说:有施有施果;受者亦精进行妙法,见来见果,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施
      果,是谓布施因施主净,受者亦然。”
      “阿难!什么样的布施是因施主,也因受者而清净呢?如果施主遵守戒律,具足善
      法;受者也遵守戒律,具足善法,这样的布施是因施主,也因受者而清净。”
  16。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精进施不精进,如法得欢喜心,信有业及果报,此施因施主净(1686)。
            不精进施精进,不如法非喜心,不信业及果报,此施因受者净。
            懈怠施不精进,不如法非喜心,不信业及果报,如是施无广报。
            精进施于精进,如法得欢喜心,信有业及果报,如是施有广报(1687)。
            奴婢及贫穷,自分施欢喜,信业信果报,此施善人称。
            正护善身口,舒手(767)以法乞,离欲施离欲,是财施第一。”
      于是,佛陀说以下之偈颂:
          “任何遵守戒律的人,具足信乐之心,将如法所得布施给不遵守戒律的人,〔
      
三八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八二 心品第十四(180)瞿昙弥经第九
      
            并且〕坚信业果是广大的,这样的布施是因施主而清净。
            任何不遵守戒律的人,不具足信乐之心,将不如法所得布施给遵守戒律的人
            ,〔而且〕不信业果是广大的,这样的布施是因受者而清净。
            任何不遵守戒律的人,不具足信乐之心,将不如法所得布施给不遵守戒律的
            人,〔而且〕不信业果是广大的,这样的布施是不因〔施主与受者〕二者而
            清净。
            任何遵守戒律的人,具足信乐之心,将如法所得布施给遵守戒律的人,〔并
            且〕坚信业果是广大的,我说:这样的布施会得到广大的果报。
            即使是奴婢或贫穷者,如果具足信乐之心,能随已之力而行布施,〔并且〕
            坚信业果是广大的,这样的布施是善人所称誉的。
            离欲者守护身体、嘴巴的行为,慷慨地将如法所得布施给离欲者,这样的布
            施是最上的财施。”
  17。 佛说如是,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尊者阿难及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八一)中阿含心品多界经第十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尊者(77)阿难(314)独安⊕静处宴坐(80)思惟,心作是念:“诸有恐怖,彼一切从愚痴生,
      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1688)。”
      有一次,尊者阿难在没有干扰的地方,禅坐思惟,心里想:“一切恐怖的生起,都
      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一切困厄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
      。一切灾祸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
   3。 于是,尊者阿难则于晡时(79),从宴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
      世尊!我今独安静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诸有恐怖,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
      ;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
      尊者阿难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前去拜见佛陀,顶礼佛足之后,便坐
      在一旁,告诉佛陀:“佛陀!今天我在没有干扰的地方,禅坐思惟,心里想:一切恐
      
三八三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八四 心品第十四(181)多界经第十
      
      怖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一切困厄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
      ,不是因智者。一切灾祸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
   4。 世尊告曰:“如是,阿难!如是!阿难!诸有恐怖,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
      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阿难!犹如从苇积草积生火
      ,烧楼阁堂屋(1689)。阿难!如是诸有恐怖,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
      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阿难!昔过去时若有恐怖,彼一切亦从愚痴生,
      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阿难!当来时诸
      有恐怖,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彼一切从愚痴生,
      不从智慧。阿难!今现在诸有恐怖,从愚痴生,不从智慧;诸有遭事、灾患、忧戚
      ,彼一切从愚痴生,不从智慧。阿难!是为愚痴有恐怖,智慧无恐怖;愚痴有遭事
      、灾患、忧戚,智慧无遭事、灾患、忧戚。阿难!诸有恐怖、遭事、灾患、忧戚,
      彼一切从愚痴可得,不从智慧。”
      佛陀回答说:“是的!阿难!是的!阿难!一切恐怖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
      是因智者。一切困厄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一切灾祸的生起,
      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阿难!譬如从芦苇屋或草屋生起的火会燃烧内外
      墙壁已涂抹、可以防风、门闩紧闭、窗户紧闭的楼阁。阿难!同理,一切恐怖的生
      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一切困厄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
      因智者。一切灾祸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阿难!在过去,一切
      恐怖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一切困厄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
      起,不是因智者。一切灾祸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阿难!在未
      来,一切恐怖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一切困厄的生起,都是因
      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一切灾祸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阿
      难!现在,一切恐怖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一切困厄的生起,
      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一切灾祸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
      者。阿难!所以愚者有恐怖、困厄、灾祸,智者没有恐怖、困厄、灾祸。阿难!一
      切恐怖、困厄、灾祸的生起,都是因愚者而生起,不是因智者。”
   5。 于是,尊者阿难悲泣泪出,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云何比丘愚痴非智慧?”
      于是,尊者阿难痛哭流涕,合掌向佛,请示佛陀:“佛陀!什么样的比丘是愚者而
      
三八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三八六 心品第十四(181)多界经第十
      
      不是智者呢?”
   6。 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不知界,不知处,不知因缘(1690),不知是处、非处者(1691),
      阿难!如是比丘愚痴非智慧。”
      佛陀回答说:“阿难!如果比丘不知界,不知处,不知缘起,不知可能或不可能,阿
      难!这样的比丘是愚者而不是智者。”
   7。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如是比丘愚痴非智慧。世尊!云何比丘智慧非愚痴?”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这样的比丘是愚者而不是智者。佛陀!那么,什么样的比丘
      是智者而不是愚者呢?”
   8。 世尊答曰:“阿难!若有比丘知界,知处,知因缘,知是处、非处者,阿难!如是
      比丘智慧非愚痴。”
      佛陀回答说:“阿难!如果比丘知界,知处,知缘起,知可能或不可能,阿难!这样
      的比丘是智者而不是愚者。”
   9。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痴。世尊!云何比丘知界?”
      尊者阿难又问:“佛陀!这样的比丘是智者而不是愚者。佛陀!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