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处成就游。贤者!我○罗摩自知自觉自作证,谓此法也。’”
      “我心里想:‘这个法不会导致通达、觉悟、涅槃,我应该舍弃这个法,遍求没有生
      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槃。’于是,我便舍弃这个法
      ,遍求没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槃。为了遍求没
      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槃,我便前往郁陀罗罗摩
      子的住处,问他:‘郁陀罗!我想要在你的教法中修习梵行,可以吗?’郁陀罗罗摩

二四九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六

二五○ 晡利多品第十七(204)罗摩经第三

      子回答说:‘贤者!你可以在我的教法中修习梵行。’我又问:‘郁陀罗!你以自己
      的智慧,亲身体验的法是什么呢?’郁陀罗罗摩子回答说:‘贤者!我已经超越无所
      有处,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处而住,这就是我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的法。’”
  16。 “我复作是念:不但罗摩独有此信,我亦有此信;不但罗摩独有此精进,我亦有此
      精进;不但罗摩独有此慧,我亦有此慧。罗摩自知自觉自作证此法,我何故不得自
      知自觉自作证此法耶?我欲证此法故,便独住远离,空安静处,心无放逸,修行精
      勤。我独住远离,空安静处,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已,不久得证彼法。证彼法已,
      复往郁陀罗罗摩子所,问曰:‘郁陀罗!汝罗摩,是法自知自觉自作证,谓度一切
      无所有处,得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耶?’郁陀罗罗摩子答我曰:‘贤者!我罗摩
      ,是法自知自觉自作证,谓度一切无所有处,得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郁陀罗
      复语我曰:‘如我罗摩此法作证,汝亦然;如汝此法作证,我○亦然。贤者!汝来共
      领此众。’郁陀罗罗摩子同师处,我亦如师,最上恭敬,最上供养,最上欢喜。”
      “我心里想:‘不只是郁陀罗有信心,我也有信心;不只是郁陀罗有努力,我也有努
      力;不只是郁陀罗有智慧,我也有智慧。’为了要亲体验郁陀罗以自己的智慧,
      亲身体验的这个法,我独自住在偏远空旷之处,心不放逸,努力不懈。因为我独自
      住在偏远空旷之处,心不放逸,努力不懈,不久之后便亲身体验到这个法。亲身体
      验到这个法之后,我又前往郁陀罗罗摩子的住处,问他:‘郁陀罗!你以自己的智慧
      ,亲身体验的法,是否就是超越无所有处,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处而住呢?’郁陀罗
      罗摩子回答说:‘贤者!我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的法,就是超越无所有处,成就
      非有想非无想处而住。’郁陀罗罗摩子又说:‘贤者!你所亲身体验的法就是我所亲
      身体验的法;我所亲身体验的法也是你所亲身体验的法。贤者!与我一起领导徒众
      吧!’因此,在郁陀罗罗摩子的住处,我与我的老师同等,得到徒众最上的恭敬、
      供养、欢喜。”
  17。 “我复作是念:此法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我今宁可舍此法,更求无病无上
      安隐涅槃,求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我即舍此法,便求无
      病无上安隐涅槃,求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已,往象顶山(2004)南
      ,郁鞞罗(460)梵志村,名曰斯那(2005),于彼中地至可爱乐,山林郁茂,尼连禅(461)河清流盈岸
      。我见彼已,便作是念:此地至可爱乐,山林郁茂,尼连禅河清流盈岸,若族姓子

二五一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六

二五二 晡利多品第十七(204)罗摩经第三

      欲有学者,可于中学。我亦当学,我今宁可于此中学。即便持草往诣觉树,到已布
      下敷尼师檀(50),结跏趺坐(51),要不解坐,至得漏(3)尽。我便不解坐,至得漏尽。我求无
      病无上安隐涅槃,便得无病无上安隐涅槃:求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
      安隐涅槃,便得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生知生见,定道品
      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2006)。”
      “我心里想:‘这个法也不会导致通达、觉悟、涅槃,我应该舍弃这个法,遍求没有
      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槃。’于是,我便舍弃这个
      法,遍求没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槃。为了遍求
      没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槃,我便前往象顶山南
      方,在郁鞞罗附近的斯那村,在那里,我看到一片令人欢喜的园林,尼连禅河的河
      水清澈盈满。我看到之后,心里想:‘这一片园林是令人欢喜的,尼连禅河的河水是
      清澈盈满的,对于想要努力修行的善男子而言,这里真的是很适合的场所。我也是
      想要努力修行的人,我何不在这里努力修行呢?’于是,我便拾集干草前往菩提树
      下,铺上干草及垫布,盘腿而坐,〔誓言〕不断尽一切烦恼,不从座起身。我便一直
      坐着,直到断尽一切烦恼,才从座起身。如此,我自己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
      、愁法、秽污法,知道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危险之后,遍求
      没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槃,终于得到没有生法
      、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槃。我生起如此的知见:‘我的解
      脱是不动的,这是我最后的生,从此没有再生。’”
  18。 “我初觉无上正尽觉已,便作是念:我当为谁先说法耶?我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为
      阿罗罗伽摩先说法耶?尔时有天,住虚空中,而语我曰:‘大仙人!当知阿罗罗伽
      摩彼命终来至今七日。”我亦自知阿罗罗伽摩其命终来得今七日。我复作是念:阿
      罗罗伽摩,彼人长衰不闻此法,若闻此者,速知法次法(2007)。我初觉无上正尽觉已,作
      如是念:我当为谁先说法耶?我复作是念:我今宁可为郁陀罗罗摩子先说法耶?天
      复住空,而语我曰:‘大仙人!当知郁陀罗罗摩子命终已来二七日也。”我亦自知
      郁陀罗罗摩子命终已来二七日也。我复作是念:郁陀罗罗摩子,彼人长衰不闻此法
      ,若闻法者,速知法次法。”
      “我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后,心里想:我应该先为谁说法呢?我心里又想:我何不

二五三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六

二五四 晡利多品第十七(204)罗摩经第三

      先为阿罗罗伽摩说法呢?此时,天上的天人告诉我:‘大师!阿罗罗伽摩已经命终七
      日了。’我也知道:阿罗罗伽摩已经命终七日了。我心里又想:‘阿罗罗伽摩的损失
      很大,〔因为〕如果他听到这个法,他将会很快就了知这个法。’之后,我心里想
      :我应该先为谁说法呢?我心里又想:我何不先为郁陀罗罗摩子说法呢?此时,天
      上的天人告诉我:‘大师!郁陀罗罗摩子已经命终十四日了。’我也知道:郁陀罗罗
      摩子已经命终十四日了。我心里又想:‘郁陀罗罗摩子的损失很大,〔因为〕如果他
      听到这个法,他将会很快就了知这个法。’”
  19。 “我初觉无上正尽觉已,作如是念:我当为谁先说法耶?我复作是念:昔五比丘(2008)为
      我执劳,多所饶益,我苦行时,彼五比丘承事于我,我今宁可为五比丘先说法耶?
      我复作是念:昔五比丘今在何处?我以清净天眼出过于人,见五比丘在波罗捺仙人
      住处鹿野园(655)中。我随住觉树下,摄衣持钵(115),往波罗捺加尸(654)都邑。”
      “之后,我心里想:我应该先为谁说法呢?我心里又想:过去我修习苦行时,五比
      丘奉事于我,至为辛劳,我何不先为五比丘说法呢?我心种又想:现在,五比丘在
      哪里呢?我以清净超越一般人的天眼,看到五比丘住在波罗捺城的仙人住处鹿野苑
      中。我便收摄卧具,执持衣钵,离开菩提树,前往迦尸国的首都波罗捺城。’
  20。 “尔时,异学(305)优陀(2009)遥见我来,而语我曰:‘贤者瞿昙(122)!诸根清净,形色极妙,面
      光照耀。贤者瞿昙!师为是谁?从谁学道?为信谁法?’我于尔时即为优陀说偈答
      曰:
      ‘我最上最胜,不着一切法,诸爱尽解脱,自觉谁称师?
      无等无有胜,自觉无上觉,如来天人师,普知成就力(2010)。’”
      “于是,外道优陀看见我从远处走来,就问我:‘贤者瞿昙!你的六根清净,面色红
      润有光泽。贤者瞿昙!你的尊师是谁?跟谁修行?接受谁的教法呢?’我便为他说
      以下之偈颂:
      ‘我是一切胜者,我是一切智者,我不取着一切法,舍断一切,是断尽贪爱的
      解脱者,我自证之后,有谁能成为我的尊师呢?
      我没有尊师,也没有人与我同等,在天界中,也没有与我相当者。我是世间
      的应供养者,我是无上的尊师,我是唯一的正等正觉者,我是清凉者,已达
      涅槃者。’”

二五五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六

二五六 晡利多品第十七(204)罗摩经第三

  21。 “优陀问我曰:‘贤者瞿昙!自称胜耶?’我复以偈而答彼曰:
      ‘胜者如是有,谓得诸漏尽,我害诸恶法,优陀故我胜(2011)。’”
      “优陀又问我:‘贤者瞿昙!你是否自称是胜者?’我又以偈颂回答说:
      ‘像我这样,凡是已经断尽一切烦恼的人就是胜者。我已经断尽邪恶不善之法
      ,因此,优陀!我是胜者。’”
  22。 “优陀复问我曰:‘贤者瞿昙!欲至何处?’我时以偈而答彼曰:
      ‘我至波罗捺,击妙甘露鼓,转无上法轮,世所未曾转(2012)。’”
      “优陀又问我:‘贤者瞿昙!你要去哪里呢?’我又以偈颂回答说:
      ‘我要去迦尸国转法轮,我要在无知的世界中击不死鼓。’”
  23。 “优陀语我曰:‘贤者瞿昙!或可有是。’如是语已,即彼邪道⊕径便还去。我自在
      至仙人住处鹿野园中。时,五比丘遥见我来,各相约敕而立制曰:‘诸贤!当知此
      沙门瞿昙来,多欲多求,食妙饮食,好粳粮饭,及麨酥蜜,麻油涂体,今复来至,
      汝等但坐,慎莫起迎,亦莫作礼,豫留一座,莫请令坐。到已语曰∶ 卿(120) !欲坐者,
      自随所欲。’我时往至五比丘所,时,五比丘于我不堪极妙威德,即从⊕座起,有持
      衣钵者,有敷床者,有取水者,欲洗足者。我作是念∶此愚痴人!何无牢固,自立
      制度还违本要?我知彼已,坐五比丘所敷之座。”
      “优陀便说:‘贤者瞿昙!或许是吧!’说完之后,便从其他道路离去。我便前往仙
      人住处鹿野苑中。此时,五比丘看见我从远处走来,就互相约定说:‘各位贤者!沙
      门瞿昙已经走过来了,他放弃苦行,反求欲乐,食用美好的饮食、饭菜、酥蜜,还
      用麻油涂身,如果他来到这里,我们都坐着,不要起身迎接他,不要向他行礼,只
      需预留一个座位给他。当他过来时,再对他说:朋友!那里有座位,你想坐就坐吧
      。’但是,当我到了五比丘的面前时,因为我的大威德,他们便从座起身,接过我
      的衣钵,为我铺上垫布,取水给我洗脚。我心里想:这些愚痴者,自己违反自己所说
      的。我心里想过之后,便坐在已经准备好的座位。”
  24。 “时,五比丘呼我姓字,及卿于我。我语彼曰:‘五比丘!我如来、无所著、正尽
      觉(109),汝等莫称我本姓字,亦莫卿我。所以者何?我求无病无上安隐涅槃,得无病无
      上安隐涅槃;我求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得无老、无死、
      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生知生见,定道品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

二五七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六

二五八 晡利多品第十七(204)罗摩经第三

      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语我曰:‘卿瞿昙!本如是行,如是道迹,如是苦
      行,尚不能得人上法差降圣知圣见(2013),况复今日多欲多求,食妙饮食,好粳粮饭,及
      麨酥蜜,麻油涂体耶?’我复语曰:‘五比丘!汝等本时见我如是诸根清净,光明
      照耀耶?’时,五比丘后答我曰:‘本不见卿诸根清净,光明照耀。卿瞿昙!今诸
      根清净,形色极妙,面光照耀。’”
      “然而,他们直呼我的名字,称呼我为朋友。我便对他们说:‘五比丘!我是如来、
      无所著、等正觉者,你们不应该直呼我的名字,称呼我为朋友。为什么呢?因为我
      自己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知道生法、老法、病法、死法
      愁法、秽污法的危险之后,遍求没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
      上安隐涅槃,终于得到没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
      槃。我生起如此的知见:我的解脱是不动的,这是我最后的生,从此没有再生。’
      五比丘回答说:‘朋友瞿昙!过去你有那样的戒行、修习、苦行,尚且不能达到超越
      一般人之最殊胜智见,何况你现在放弃苦行,反求欲乐,食用美好的饮食、饭菜、
      酥蜜,还用麻油涂身呢?’我又问:“五比丘!过去我是否六根清净,面色红润有光
      泽呢?’五比丘回答说:‘朋友瞿昙!过去你并不是六根清净,面色细润有光泽。可
      是现在你的六根清净,面色红润有光泽。’”
  25。 “我于尔时即告彼曰:‘五比丘!当知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一曰着欲乐
      ,下贱业,凡人所行,二曰自烦自苦,非贤圣○法,无义相应(1590)。五比丘!舍此二边,
      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1591),谓八正道(190)
      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意欲随顺教五比丘(2014)。教化二人,三人乞食,三人
      持食来,足六人食。教化三人,二人乞食,二人持食来,足六人食。我如是教,如
      是化彼,求无病无上安隐涅槃,得无病无上安隐涅槃;求无老、无死、无愁忧戚、
      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得无老、无死、无愁忧戚、无秽污无上安隐涅槃。生知生见
      ,定道品法,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我又告诉他们:‘五比丘!有二种极端是一切梵行者所不应做的。一是不应追求低
      下的、卑贱的、凡夫的、非圣人的、没有义利的欲乐,二是不应追求痛苦的、非圣
      人的、没有义利的自我禁欲。五比丘!由如来所证悟的中道远离此二极端,是眼所
      作、智所作,会导致寂静、智慧、觉悟、涅槃,即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

二五九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六

二六○ 晡利多品第十七(204)罗摩经第三

      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比丘!我能够使五比丘了知。有时候我为
      二位比丘说法,另外三位比丘出外乞食,所得的食物六人共享。有时候我为三位比
      丘说法,另外二位比丘出外乞食,所得的食物六人共享。我如是教导他们,他们自
      己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知道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
      法、秽污法的危险之后,遍求没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
      安隐涅槃,终于得到没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秽污法的无上安隐涅
      槃。他们生起如此的知见:‘我们的解脱是不动的,这是我们最后的生,从此没有再
      生。’”
  26。 “于是,世尊后告彼曰∶‘五比丘!有五欲功德(19)可爱、可乐、可意所念,善欲相应
      。云何为五?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五比丘!愚痴凡夫而不
      多闻,不见善友,不知圣法,不御圣法(140)。彼触染贪着,憍傲受入,不见灾患,不见
      出要,而取用之(2015)。当知彼随弊魔(37),自作弊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