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尽觉所说法善,世尊弟子众善趣向也。”
      “此外,佛陀!我身为刹利灌顶王,我可以杀死应被杀死的,处罚应被处罚的,放
      逐应被放逐的。佛陀!当我坐在裁判座时,他们妨害我,中断我的说话。虽然我说
      :‘各位贤者!当我坐在我判座时,不要妨害我,中断我的说话。’但是没有作用,
      佛陀!他们依旧妨害我,中断我的说话。我曾经看到佛陀被数以千计的大众前后围
      绕而说法,其中有一人睡着,发出打鼾声,有人便对他说:‘不要睡觉,你已经发出
      打鼾声了。难道你不想听闻佛陀所教说的甘露妙法吗?’他便立刻默然无声。我心
      里想: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调御丈夫是非常奇特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不需要
      使用刀杖,便能令僧众如法调御,安隐快乐。我就是如此根据法,推测佛陀:‘世尊
      是正等正觉者,法是由世尊善说,世尊的弟子僧众是正行者。’”
  24。 “复次,世尊!我于仙余及宿旧(2142)二臣出钱财赐,亦常称誉,彼命由我,然不能令彼

四五三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

四五四 例品第十八(213)法庄严经第二

      仙余及宿旧二臣下意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于我,如为世尊下意恭敬尊重,供养奉事
      也。是谓我于佛而有法静,因此故,我作是念:如来、无所著、正尽觉所说法善,
      世尊弟子众善趣向也。”
      “佛陀!我有二位大臣,仙余及宿旧,他们都是领我的俸禄,并因此而得到名望,
      生死也在我的手中,但是我却无法使他们用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佛陀的态度来恭敬
      尊重?供养奉事我。我就是如此根据法,推测佛陀:‘世尊是出正等正觉者,法是由世
      尊善说,世尊的弟子僧众是正行者。’”
  25。 “复次,世尊!我昔出⊕征,宿一小屋中,欲试仙余、宿旧二臣,知彼头向何处眠耶
      ?为向我?为向世尊?于是,仙余、宿旧二臣则于初夜(382)结跏趺坐(51),默然燕坐,至
      中夜闻世尊在某方处,便以头向彼,以足向我。我见已,作是念:此仙余及宿旧二
      臣不在现胜事,是故彼不下意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于我,如为世尊下意恭敬尊重,
      供养奉事也。是谓我于佛而有法静,因此故,我作是念:如来、无所著、正尽觉所
      说法善,世尊弟子众善趣向也。”
      “佛陀!过去我出征时,曾经住宿在一个小屋中,我想试探仙余及宿旧,当他们睡
      觉时,他们的头会向何处?是向我?还是向佛陀?于是,在初夜时,他们盘腿而坐
      ,禅坐思惟,到了中夜,他们听说佛陀在某个方向,便以头朝向佛陀的方向,以脚
      朝向我。我看到之后,心里想:仙余及宿旧没有因为是我的大臣,而用恭敬尊重,
      供养奉事佛陀的态度来恭敬尊重,供养奉事我。我就是如此根据法,推测佛陀:‘世
      尊是正等正觉者,法是由世尊善说,世尊的弟子僧众是正行者。’”
  26。 “复次,世尊!我亦国王,世尊亦法王;我亦刹利,世尊亦刹利,我亦拘萨罗,世
      尊亦拘萨罗;我年八十,世尊亦八十。世尊以此事故,我堪耐为世尊尽形寿,下意
      恭敬尊重,供养奉事。世尊!我今多事,欲还请辞。”
      “佛陀!我是国王,佛陀是法王;我是刹帝利,佛陀也是刹帝利;我是拘萨罗人,
      佛陀也是拘萨罗人;我是八十岁,佛陀也是八十岁。因此,佛陀!我对〔你的〕这
      个身体行五体投地之礼,并且展现如此的友好。佛陀!我尚有其他的事,我想告辞
      了。”
  27。 世尊告曰:“大王!自⊕当知时。”
      佛陀回答说:“大王!你可以做你认为适当的事。”

四五五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

四五六 例品第十八(213)法庄严经第二

  28。 于是,拘萨罗王波斯匿闻佛所说,善受持诵,即从⊕座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话后,谨记在心,从座起身,顶礼佛足,右绕三圈后
      离去。
  29。 尔时,尊者阿难(314)住世尊后,执拂侍佛,于是,世尊迥顾告曰:“阿难!若有比丘依
      弥娄离林住者,令彼一切集在讲堂。”
      时,尊者阿难站在佛陀身后,以扇子扇佛,佛陀便回头告诉阿难:“阿难!你去召集
      所有住在弥娄离城的比丘众,请他们到讲堂来集会。”
  30。 于是,尊者阿难受佛教已,若诸比丘依弥娄离林住者,令彼一切集在讲堂。还诣佛
      所,白曰∶“世尊!若有比丘依弥娄离林住者,彼一切已集讲堂,唯愿世尊自当知
      时(49)。”
      尊者阿难接受佛陀的指示,就去集合所有住在弥娄离城园林中的比丘。等到所有的
      比丘都来到讲堂之后,尊者阿难便回到佛陀的住处,顶礼佛足,站在一旁,告诉佛
      陀:“佛陀!所有住在弥娄离城园林中的比丘都已经来到讲堂,您可以做您认为适
      当的事。” 
  31。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难往至讲堂比丘众前,敷座而坐,告曰:r 比丘!今拘萨罗王
      波斯匿在我前说此法庄严经(2143)已,即从座起,稽首我足,绕三匝而去。比丘!汝等当
      受持此法庄严经,善诵善习。所以者何?比丘!此法庄严经,如义如法,为梵行本
      ,趣智趣觉,趣至涅槃(48)。若族姓子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亦当受持,当诵当习此
      法庄严经。”
      于是,佛陀便与尊者阿难前往比丘众聚集的讲堂,坐在比丘众前面已准备好的座位
      。佛陀坐定之后,说:“诸比丘!今天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在我的面前述说法庄严之后
      ,便从座起身,顶礼我足,右绕三圈后离去。诸比丘!你们应该诵习法庄严。为什
      么呢?因为法庄严的文义清净,是梵行的根本,可以导致通达、觉悟,得到涅槃。
      良家子弟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应当专心诵习法
      庄严。”
  32。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四五七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

四五八 例品第十八(213)法庄严经第二

      (二一四)中阿含例品鞞诃提经第三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 ,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尊者(77)阿难(314)住舍卫国,于东园鹿子母堂(294)为小事故,彼时尊者阿难将一比丘从
      舍卫出,往至东园鹿子母堂。所为事讫,将彼比丘还,往至胜林给孤独园。
      有一次,李者阿难住在舍卫城,因为有事要到东园鹿母讲堂,便与另一位比丘,从
      舍卫城出发,前往东园鹿母讲堂。事情办完之后,便与另一位比丘前往胜林给孤独
      园。
   3。 尔时,拘萨罗(1)王波斯匿(128)乘一奔陀利象(2144),与尸利阿荼(2145)大臣俱出舍卫国。尊者阿难遥
      见拘萨罗王波斯匿来已,问伴比丘:“彼是拘萨罗王波斯匿耶?”
      此时,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乘坐一奔陀利象,与尸利阿荼大臣正要出舍卫城。尊者阿
      难看见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从远处过来,便问同行的比丘:“他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吗
      ?”

四五九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

四六○ 例品第十八(214)鞞诃提经第三

   4。 答曰:“是也。”
      同行的比丘回答说:“是的,他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
   5。 尊者阿难便下道避至一树下。
      尊者阿难便走到路边的一颗树下。
   6。 拘萨罗王波斯匿遥见尊者阿难在于树问,问曰:“尸利阿荼!彼是沙门(9)阿难耶?”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看见尊者阿难在远处的树下,便问:“尸利阿茶!那是沙门阿难
      吗?”
   7。 尸利阿荼答曰:“是也。”
      尸利阿茶大臣回答说:“是的,那是沙门阿难。”
   8。 拘萨罗王波斯匿告尸利阿荼大臣曰:“汝御此象,令至沙门阿难所。”尸利阿荼受
      王教已,即御此象,令至尊者阿难所。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便告诉尸利阿荼大臣:“驾驭这只象,载我们到沙门阿难的面前。
      ”尸利阿茶大臣接受国王的命令,驾驭这只象,使他们来到尊者阿难的面前。
   9。 于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便问:“阿难!从何处来?欲至何处?”
      于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便问:“阿难!你从哪里来呢?要去哪里呢?”
  10。 尊者阿难答曰:“大王!我从东园鹿子母堂来,欲至胜林给孤独园。”
      尊者阿难回答说:“大王!我从东园鹿母讲堂来,我要去胜林给孤独园。”
  11。 拘萨罗王波斯匿语曰:“阿难!若于胜林无急事者,可共往至阿夷罗婆提河(1034)。”为
      慈愍故,尊者阿难为拘萨罗王波斯匿默然而受。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便说:“阿难!如果你不急着去胜林给孤独园的话,我们可以一起
      去阿夷罗婆提河。”由于悲愍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缘故,尊者阿难默然地接受拘萨
      罗国波斯匿王的邀请。
  12。 于是,拘萨罗王波斯匿令尊者阿难在前,共至阿夷罗婆提河。到已下乘,取彼象⊕鞯
      (2146),四叠敷地,请尊者阿难:“阿难!可坐此座。”
      于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让尊者阿难走在前面,一起前往阿夷罗婆提河。到了河岸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从象背上下来,取下象背上的坐垫,将坐垫作四折铺在地上,
      对尊者阿难说:“阿难!请坐此座。”
  13。 尊者阿难答曰:“止!止!大王!但心⊕静足。”

四六一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

四六二 例品第十八(214)鞞诃提经第三

      尊者阿难回答说:“可以了!可以了!大王!我心领了。”
  14。 拘萨罗王波斯匿再三请尊者阿难:“阿难!可坐此座。”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再三地对尊者阿难说:“阿难!请坐此座。”
  15。 尊者阿难亦再三语∶ “止!止!大王!但心静足。我自有尼师檀(50),我今当坐。”于
      是,尊者阿难敷尼师檀,结跏趺坐(51)。
      尊者阿难也再三地回答说:“可以了!可以了!大王!我心领了。我自己有垫布,我
      可以坐在垫布上。”于是,尊者阿难便铺上垫布,盘腿而坐。
  16。 拘萨罗王波斯匿与尊者阿难共相问讯,却坐一面,语曰:“阿难!欲有所问,听我
      问耶?”
      于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与尊者阿难互相问讯后,坐在一旁,问说:“阿难!我有
      问题想请教你,你是否愿意接受我的问题?”
  17。 尊者阿难答曰:“大王!欲问便问,我⊕闻已当思。”
      尊者阿难回答说:“大王!你可以提出你的问题,我听了之后会想想看。”
  18。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阿难!如来颇行如是身行,谓此身行为沙门、梵志所憎恶
      耶(2147)?”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便问:“阿难!佛陀是否会造作那种会被有智慧之修行人、婆罗门
      谴责的身行呢?”
  19。 尊者阿难答曰∶“大王!如来不行如是身行,谓此身行为沙门、梵志聪明智慧及余
      世间所憎恶也。”
      尊者阿难回答说:“大王!佛陀不会造作那种会被有智慧之修行人、婆罗门谴责的身
      行。”
  20。 拘萨罗王波斯匿闻已,叹曰:“善哉!善哉!阿难!我所不及。若聪明智慧及余世
      问者,而阿难及之。阿难1 若有不善相悉而毁呰称誉者,我等不见彼真实也。阿难
      !若有善相悉而毁呰称誉者,我等不见彼真实也(2148)。阿难!如来颇行如是身行,谓此身行
      为沙门、梵志聪明智慧及余世间所憎恶耶?”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赞叹说:“很好!很好!阿难!我们所无法完成的问题,已经由尊
      者阿难对问题的解说而完成了。尊者!那些愚痴、不聪明者,他们未经调查、深解
      ,便称赞或责难其他人,我们不会认为他们的话有真实性。尊者!那些有智慧、聪

四六三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

四六四 例品第十八(214)鞞诃提经第三

      明的贤者,他们经过调查、深解之后,才称赞或责难其他人,我们认为他们的话有
      真实性。阿难!佛陀是否会造作那种会被有智慧之修行人、婆罗门谴责的身行
      呢?”
  21。 尊者阿难答曰∶ “大王!如来终不行如是身行,谓此身行为沙门、梵志聪明智慧及
      余世间所憎恶也。”
      尊者阿难回答说:“大王!佛陀绝对不会造作那种会被有智慧之修行人、婆罗门谴责
      的身行。”
  22。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阿难!云何为身行耶?”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又问:“阿难!什么样的身行会被有智慧之修行人、婆罗门谴责
      呢?”
  23。 尊者阿难答曰∶ “大王!不善身行也。”
      尊者阿难回答说:“大王!不善的身行会被有智慧之修行人、婆罗门谴责。”
  24。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阿难!云何不善身行耶?”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又问:“阿难!什么是不善的身行呢?” 
  25。 尊者阿难答曰:“大王!谓身行有罪。”
      尊者阿难回答说:“大王!应被责难的身行是不善的身行。”
  26。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阿难!云何身行有罪耶?”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又问:“阿难!什么样的不善身行是应被责难的呢?”
  27。 尊者阿难答曰:“大王!谓行身行,智者所憎恶。”
      尊者阿难回答说:“大王!会被智者责难的身行就是应被责难的身行。”
  28。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曰:“阿难!云何智者所憎恶耶?”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又问:“阿难!为什么会被智者责难呢?”
  29。 尊者阿难答曰:“大王!谓行身行,自害、害彼、俱害,灭智慧、恶相助,不得涅
      槃,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48)。彼可行法不知如真,不可行法亦不知如真。可行
      法不知如真,不可行法亦不知如真已,可受法不知如真,不可受法亦不知如真。可
      受法不知如真,不可受法亦不知如真已,可断法不知如真,不可断法亦不知如真。
      可断法不知如真,不可断法亦不知如真已,可成就法不知如真,不可成就法亦不知
      如真。可成就法不知如真,不可成就法亦不知如真已,可行法便不行,不可行法而

四六五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

四六六 例品第十八(214)鞞诃提经第三

      行。可行法便不行,不可行法而行已,可受法便不受,不可受法而受,可受法便不
      受,不可受法而受已,可断法便不断,不可断法而断。可断法便不断,不可断法而
      断已,可成就法便不成就,不可成就法而成就。可成就法便不成就,不可成就法而
      成就已,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是故如来终不行此法。”
      尊者阿难回答说:“大王!因为造作那样的身行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伤害自己与
      他人,灭除智慧、增长恶行,而且不会导致通达、觉悟、涅槃。他不知道可造作之
      法,不知道不可造作之法。因为他不知道可造作之法,不知道不可造作之法,所以
      不知道可接受之法,不知道不可接受之法。因为他不知道可接受之法,不知道不可
      接受之法,所以不知道可断除之法,不知道不可断除之法。因为他不知道可断除之
      法,不知道不可断除之法,所以不知道可成就之法,不知道不可成就之法。因为他
      不知道可成就之法,不知道不可成就之法,所以不造作可造作之法,造作不可造作
      之法。因为他不造作可造作之法,造作不可造作之法,所以不接受可接受之法,接
      受不可接受之法。因为他不接受可接受之法,接受不可接受之法,所以不断除可断
      除之法,断除不可断除之法,因为他不断除可断除之法,断除不可断除之法,所以
      不成就可成就之法,成就不可成就之法。因为他不成就可成就之法,成就不可成就
      之法,所以他的邪恶不善之法会增加,善法会减少。因此,佛陀绝对不会造作那种
      会被有智慧之修行人、婆罗门谴责的身行。”
  30。 拘萨罗王波斯匿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