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会遭殃。’于是,长寿王的妻子与长生童子一起坐车离开波罗捺城。当时,长生
      童子心里想:‘我何不到各个村落城镇,学习各种学问技艺。’心里这样想过之后,
      长生童子便到各个村落城镇,学习各种学问技艺。因为广学博闻的缘故,长生童子
      便改名为长生博士。”
  16。 “长生博士复作是念:所为学者,我今已得,我宁可往波罗捺都邑中,住街街巷巷,
      以欢悦颜色作妙音伎,如是波罗捺诸贵豪族闻已,当大欢喜而自娱乐。长生博士作是
      念已,便往至波罗捺都邑中,住街街巷巷,欢悦颜色作妙音伎,如是波罗捺诸贵豪族
      闻已,极大欢喜而自娱乐。于是,加赦国王梵摩达哆外眷属闻,中眷属、内眷属、
      梵志国师,展转乃至加赦国王梵摩达哆闻,便呼见。”
      “长生博士心里又想:‘我想要学习的学问技艺,都已经完成,我何不到波罗捺城的
      市中心,在市中心的街头巷尾,演奏会令人欢喜的音乐,如此一定可以使得波罗捺
      城的王公贵族欢喜称赞。’心里这样想过之后,长生博士便到波罗捺城的市中心,
      在市中心的街头巷尾,演奏会令人欢喜的音乐,使得波罗捺城的王公贵族欢喜称赞。
      加赦国梵摩达哆王各种不同关系的眷属,婆罗门国师,乃至加赦国梵摩达哆王也都
      辗转知道了长生博士。梵摩达哆王便召见长生博士。”
  17。 “于是,长生博士即往诣加赦国王梵摩达哆所,向彼而立,以欢悦色作妙音伎。如
      是加赦国王梵摩达哆闻已,极大欢喜而自娱乐。于是,加赦国王梵摩达哆告曰:‘博
      士!汝从今日可依我住,当相供给。’于是,长生博士即依彼住,加赦国王梵摩达

四六五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六六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哆即供给之。后遂信任,一以委付,即持卫身刀剑授与长生博士。”
      “于是,长生博士便前往加赦国梵摩达哆的宫殿,在他的面前演奏令人欢喜的音乐
      ,加赦国梵摩达哆王听了之后非常的欢喜。于是,加赦国梵摩达哆王告诉长生博士
      :‘博士!从今天闲始,你可以住在我的宫殿,我供应你一切需要。’长生博士便住
      在宫殿中,由加赦国梵摩达哆王供应一切需要。从此之后,梵摩达哆王更加信任他
      ,将刀、剑授与他,使他成为带刀的随身侍卫。”
  18。 “尔时,加赦国王梵摩达哆便敕御者:‘汝可严驾,我欲出猎。’御者受教,即便严
      驾讫,还白曰:‘严驾已⊕办,随天王意。’于是,加赦国王梵摩达哆便与长生博士
      共乘车出。长生博士即作是念:此加赦国王梵摩达哆酷暴无道,彼取我父拘娑罗国
      王长寿无过之人,夺取其国仓库财物,怨酷枉杀,斩作七段;我今宁可御车,使离
      四种军众各在异处。长生博士作是念已,即便御车离四种军,各在异处。”
      “有一次,加赦国梵摩达哆王命令驾车者:‘你赶快去准备车乘,我要去打猎。’驾
      车者接受国王的命令,立刻准备好车乘,报告国王:‘大王!车乘已准备好,你可以
      做你认为适当的事。’于是,加赦国梵摩达哆王便与长生博士一起乘车外出。长生
      博士心里想:‘加赦国梵摩达哆王残暴成性,他杀害我无辜的父亲拘娑罗国长寿王,
      还夺取我的国家及一切财物,心怀怨恨,杜杀无辜,将我的父亲斩成七段;我何不
      把车驾到别处,脱离四种军队。’心里这样想过之后,长生博士便把车驾到别处,
      脱离四种军队。”
  19。 “彼时,加赦国王梵摩达哆冒涉涂路,风热所逼,烦闷渴乏,疲极欲卧,即便下
      车,枕长生?博士膝眠。于是,长生博士复作是念:此加赦国王梵摩达哆酷暴无道,
      彼取我父无过之人,夺取其国仓库财物,怨酷枉杀,斩作七段;然于今日已在我
      手,但当报怨!长生博士作是念已,即拔利刀,着加赦国王梵摩达哆颈上,而作是
      语:‘我今杀汝!我今杀汝!’长生博士复作是念:我为不是!所以者何?忆父昔日
      在标下时,临终语我:童子可忍!童子可忍!莫起怨结,但当行慈。”忆已,举刀
      还内鞘中。
      “当时,加赦国梵摩达哆王长途跋涉,因为极热而生苦恼,又饥饿、口渴、疲倦,
      便下车,睡在长生博士的腿上。于是,长生博士心里想:‘加赦国梵摩达哆王残暴成
      性,他杀害我无辜的父亲拘娑罗国长寿,还夺取我的国家及一切财物,心怀怨恨

四六七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六八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枉杀无辜,将我的父亲斩成七段;但是,现在你落在我的手里,我要报仇!’心
      里这样想过之后,长生博士就拔出利刀,架在加赦国梵摩达哆王的颈子上,说:‘我
      现在要杀了你!我现在要杀了你!’长生博士心里又想:我这样做是不对的!过去
      我的父亲被绑在高处,被杀害之前,曾告诉我:‘童子!你要忍耐!童子!你要忍耐
      !千万不要心生怨恨,要有慈悲心。’心里这样想过之后,长生童子就把利刀收入
      刀鞘中。”
  20。 “彼时,加赦国王梵摩达哆梦见拘娑罗国王长寿儿长生童子,手拔利刀,着我颈
      上,而作此言:‘我今杀汝!我今杀汝!’见已恐怖,身毛皆竖,便疾惊寤,起语长
      生博士:‘汝今当知,我于梦中,见拘娑罗国王长寿儿长生童子,手拔利刀,着我颈
      上,而作是言:我今杀汝!我今杀汝!’长生博士闻已,白曰:‘天王勿怖!天王勿
      怖!所以者何?彼拘娑罗国王长寿儿长生童子者,即我身是。天王!我作是念:加
      赦国王梵摩达哆酷暴无道,彼取我父无过之人,夺取其国仓库财物,怨酷枉杀,斩
      作七段;而于今日已在我手,但当报怨!天王!我拔利刃,着王颈上,而作是语:
      我今杀汝!我今杀汝!天王!我复作是念:我为不是!所以者何?忆父昔日在标下
      时,临终语我:童子可忍!童子可忍!莫起怨结,但当行慈。忆已举刀,还内鞘中。’”
      “就在此时,加赦国梵摩达哆王梦见拘娑罗国长寿王的儿子长生童子,手持利刀,
      架在加赦国梵摩达哆王的颈子上,说:‘我现在要杀了你!我现在要杀了你!’于是
      ,心生恐怖,毛发竖立,惊醒过来,告诉长生博士:‘你知道吗?我在梦中,看见拘
      娑罗国长寿王的儿子长生童子,手持利刀,架在我的颈子上,说:我现在要杀了你
      !我现在要杀了你!’长生博士听了之后,回答说:‘大王!不用害怕!大王!不用
      害怕!因为我就是拘娑罗国长寿王的儿子长生童子。大王!我曾经想过:加赦国梵
      摩达哆王残暴成性,杀害我无辜的父亲拘娑罗国长寿王,还夺取我的国家及一切财
      物,心怀怨恨,枉杀无辜,将我的父亲斩成七段;但是,现在你落在我的手里,我
      要报仇!大王!于是,我就拔出利刀,架在你的颈子上,说:我现在要杀了你!我
      现在要杀了你!大王!我心里又想:我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过去我的父亲被绑在
      高处,被杀害之前,曾告诉我:童子!你要忍耐!童子!你要忍耐!千万不要心生
      怨恨,要有慈悲心。心里这样想过之后,我就把利刀收入刀鞘中。’”

四六九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七○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21。 “加赦国王梵摩达哆语曰:‘童子!汝作是说:“童子可忍!童子可忍!”我已⊕知此
      义。童子又言:“莫起怨结,但当行慈者。”此谓何义?’长生童子答曰:‘天王!
      莫起怨结,但当行慈者,即谓此也。’加赦国王梵摩达哆闻已,语曰:‘童子!从今
      日始,我所领国尽以相与,汝父本国还持付卿。所以者何?汝所作甚难,乃惠我
      命。’长生童子闻已,白曰:‘天王本国自属天王,我父本国可以见还。’”
      “加赦国梵摩达哆王说:‘童子!你说:“童子!你要忍耐!童子!你要忍耐!”这
      个我了解。可是你又说:“千万不要心生怨恨,要有慈悲心。”这是什么意思呢?’
      长生童子回答说;‘大王!就是千万不要心生怨恨,要有慈悲心的意思。’加赦国梵
      摩达哆王听了之后,又说:‘童子!从现在开始,我把我的领土全部给你,你父亲的
      领土也还给你。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杀我,饶了我一命,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
      事。’长生童子听了之后,回答说:‘大王原有的领土还是大王的领土,你只要把我
      父亲的领土还给我就行了。’”
  22。 “于是,加赦国王梵摩达哆与长生童子共载还归,入波罗捺城,坐正殿上,告诸臣
      曰‘卿等若见拘娑罗国王长寿儿长生童子者,当云何耶?’诸臣闻已,或有白曰:
      ‘天王!若见彼者,当截其手!’或复作是语:‘天王!若见彼者,当截其足!’或
      复作是语:‘当断其命!’加赦国王梵摩达哆告诸臣曰:‘卿等欲见拘娑罗国王长寿
      儿长生童子者,即此是也。汝等莫起恶意向此童子。所以者何?此童子所作甚难,
      惠与我命。’于是,加赦国王梵摩达哆以王沐浴浴长生童子,涂以王香,衣以王
      服,令坐金御床,以女妻之,还其本国。”
      “于是,加赦国梵摩达哆王与长生童子,一起坐车回到波罗捺城,升坐在大殿中,
      梵摩达哆王便问大臣:‘各位大臣!如果你们看见拘娑罗国长寿王的儿子长生童子,
      你们会怎么做呢?’大臣们听了之后,有的人说:‘大王!如果我看见长生童子,我
      会砍断他的手!’有的人说:‘大王!如果我看见长生童子,我会砍断他的脚!’有
      的人说:‘我会杀了他!’加赦国梵摩达哆王告诉大臣:‘各位大臣!如果你们想要
      看看拘娑罗国长寿王的儿子长生童子,这位就是。但是,你们千万不可对他心存恶
      念。因为他没有杀我,饶了我一命,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之后,加赦国梵
      摩达哆王便赐与长生童子国王般的沐浴,涂抹国王所用的香油,穿上国王的衣服,
      赐与金的王座,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且将其父长寿王原有的领土还给他。”

四七一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七二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23。 “比丘!彼诸国王刹利顶生王,为大国主,整御天下,自行忍辱,复称叹忍;自行
      慈心,复称叹慈;自行恩惠,复称恩惠。诸比丘!汝亦应如是,至信舍家,无家学
      道,当行忍辱,复称叹忍;自行慈心,复称叹慈;自行恩惠,复称恩惠。”
      “诸比丘!所有能够统治天下国土的刹帝利灌顶王,都有忍辱之心,也称赞忍辱;
      都有慈悲之心,也称赞慈悲;都有感恩之心,也称赞感恩。诸比丘!你们也是一样
      ,所有正当地从俗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修行生活的人,都应有忍辱之心
      ,也应称赞忍辱;都应有慈悲之心,也应称赞慈悲;都应有感恩之心,也应称赞感
      恩。”
  24。 于是,诸比丘闻佛所说,有作是言:“世尊法主今且住也,彼导说我,我那得不导说
      彼(787)。”
      有些比丘对于佛陀的说法,回答说:“佛陀是法主,佛陀是不受干扰的,愿佛陀现法
      乐住。我们会负责这个斗争、不和、争论、争吵。”
  25。 于是,世尊不悦可拘舍弥诸比丘所行威仪礼节,所学所习,即从⊕座起,而说颂曰:
      “以若干言语,破坏最尊众,破坏圣众时,无有能诃止。
        碎身至断命,夺象牛马财,破国灭亡尽,彼犹故和解。
        况汝小言骂,不能制和合,若不思真义,怨结焉得息?
        骂詈责数说,而能制和合,若思真实义,怨结必得息。
        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
        瞋向慧真人,口说无赖言,诽谤牟尼圣,是下贱非智。
        他人不解义,唯我独能知,若有能解义,彼恚便得息。
        若得定为侣,慧者共修善,舍本所执意,欢喜常相随(788)。
        若不得定伴,慧者独修善,如王严治国,如象独在野(789)。
        独行莫为恶,如象独在野,独行为善胜,勿与恶共会(790)。
        学不得善友,不与己等者,当坚意独住,勿与恶共会。”
      佛陀不认同拘舍弥城的比丘们表现出来的威仪礼节,及知见习气,便从座起身,说
      以下之偈颂:
      “如果有人用种种的争论破坏和合的僧团,当僧团被破坏时,便无法止息争论

四七三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七四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
        即使是碎身断命,劫夺一切财物,甚至毁灭国家,都还能和解止诤。
        何况你们只是个人的争论,却无法平息和合,如果你们不思考如来所说的真实
        义,你们的怨仇怎么能止息呢?
        所有的漫骂、批评、责备,都是可以平息和合,只要你们思考如来所说的真实
        义,你们的怨仇必定可以止息。
        如果你们想要以争吵来停止争吵,那是永远无法停止争吵,只有忍让才能停止
        争吵,所以忍让是值得尊敬可贵的法。
        如果瞋心对待具足智慧的解脱者,又说出蛮横无耻的话,如此诽谤佛陀,是下
        贱无智慧的人。
        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真正理解真实义,如果有人能理解真实义,他的瞋恨必定
        可以止息。
        如果你得到一位有德行、精进的智者做为同伴,你应该排除一切障碍,以悦意
        、正念之心与他共行。
        如果你得有得到一位有德行、精进的智者做为同伴,你应该犹如舍弃领土的国王
        王,独自一人犹如大象走在森林中。
        一人独行,不与愚者为伴,是较好的;一人独行,不造作恶行,不被扰乱,犹
        如在森林中的大象。
        如果没有得到善知识,没有与自己相当的朋友,则应该坚定地独行,不与恶人
        来往。”
  26。 尔时,世尊说此颂已,即以如意足(104)乘虚而去,至婆罗楼罗村(791)。于是,婆罗楼罗村有
      尊者(77)婆咎(792)释家子,昼夜不眠,精勤行道,志行常定,住道品法(793)。尊者释家子遥见
      佛来,见已往迎,摄佛衣钵,为佛敷床,汲水洗足。佛洗足已,坐尊者释家子婆咎
      座,坐已,告曰:“婆咎比丘!汝常安隐,无所乏耶?”
      佛陀说完偈颂之后,便以神通力离去,来到婆罗楼罗村。此时,释迦族的尊者婆咎
      住在婆罗楼罗村,他日夜不休,努力修行,常住定中,修习三十七道品。尊者婆咎
      看见佛陀从远处走来,就起身迎接,接过佛陀的衣钵,为佛陀铺设座位,取水为佛
      陀洗脚。佛陀洗过脚之后,坐在尊者婆咎为他准备的座位,坐好之后,佛陀说:“婆
      咎!你是否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四七五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

四七六 长寿王品第七(72)长寿王本起经第一

  27。 尊者释家子婆咎白曰:“世尊!我常安隐,无有所乏。”
      尊者婆咎回答说:“佛陀!我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28。 世尊复问∶ “婆咎比丘!云何安隐,无所乏耶?”
      佛陀又问:“婆咎!你是如何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29。 尊者婆咎白曰∶“世尊!我昼夜不眠,精勤行道,志行常定,住道品法。世尊!如是
      我常安隐,无有所乏。”
      尊者婆咎回答说:“佛陀!我日夜不休,努力修行,常住定中,修习三十七道品。佛
      陀!我是这样一切安好,饮食没有缺乏。”
  30。 世尊复念∶ 此族姓子游行安乐,我今宁可为彼说法。作是念已,便为尊者婆咎说
      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38)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从座起
      去,往至护寺林(794)。入护寺林中,至一树下,敷尼师檀(50),结跏跌坐(51)。
      佛陀心里想:“这位比丘能够自在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