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看了,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到此处,我们自然联想到东邻日本学校的做法:学校组织学生外出参


观旅游,由学校统一购买食品,分发给每个学生,不管学生家庭是富贵还是
贫穷,大家都吃同样的食品,并且对学生所带多少零花钱也做出具体的要求,
谁都不允许多带钱,要是不按学校要求多带了,老师就可以没收。我想,这
样组织郊游,学校会麻烦一些,但效果或许会好得多。

孩子们参加郊游活动,效果好不好,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像前
边所说的郊游,家长都给孩子带那么多好吃的东西,也反映家长缺乏应有的
教育意识。春游或秋游,是让孩子们接触社会和大自然,深人生活,开阔眼
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通过郊游活动,活跃孩子们
的身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节精神,缓解学习带来的紧张心理。家长
们在给孩子进行物质准备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如何达到这些目的。当然要
孩子吃好、吃饱,但不能给孩子们准备得太多、太丰盛,应当是越简单越好。
让孩子背着太多太沉的一大包食品,既增加了孩子们身体上的负担,也增加
了“心理上的负担”,他们心里总是惦记着背上的食品,无论如何也不能集
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去参观、游览、玩耍,自然在思想和心理上不会有什么
收获,给他们思想上留下深刻印象的只能是好吃的食品。

有的家长不仅给孩子带太多的食品,还让孩子带很多的钱。据老师反映,
有带几十元的,还有带上百元的。孩子们吃完带的食品,还要一窝蜂似地去
买零食。孩子们在野外暴饮暴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带
那么多好吃的,还带太多的钱去随便花,对孩子们思想和心理上也会有危害,
很可能会滋长他们的攀比心理,羡慕花钱大手大脚的思想。从这一点上看,
我们的家长也是缺乏教育意识。

我们知道,日本人的生活水平比较高,但他们仍特别注意对孩子严格要
求。学生上学,要求所有的学生一律穿校服,都要在学校统一用餐。他们这
样做的用意,就是创造一种教育情景,在学校不让孩子们显示自己家里的生
活条件,免得家庭富裕的孩子滋长自傲的思想,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孩子产生
自卑心理,从而互相攀比。孩子们在同等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学习,所
显示出来的差异只能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劳动能力、团结互助、遵守纪
律、吃苦耐劳等方面。这样,就有利于孩子们在学习、劳动、纪律上互相比
较,互相赶超。日本人的这种强烈的教育意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只是从组织学生郊游中的情况谈到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意识问题,其
实,教育意识是体现在许多方面的。特别是家庭教育,教育孩子是在日常生
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的效果是体现在所有教育活动和家庭生活内容之
中的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上的。我们希望家长们增强教育意识,不仅仅体现在
孩子们郊游的准备工作中,应当处处、事事都要体现教育意识。比如,给孩
子购买学习用具,不要贪图高档、豪华,而要从实用出发,只求经济、实用、
坚固,结构简单,装潢朴素。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孩子学习的注意力,而
且也避免孩子产生庸俗的互相攀比的思想。再比如,孩子的穿着打扮要朴素、
大方,不要穿奇装异服,不要留怪发型,上学时最好穿校服。特别是经济条
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在吃喝穿戴上不要特殊化,免得孩子在思想上滋长优越
感而放松严格要求,等

家长的教育意识强不强,最能反映家长的教育素质的高低,也是家庭教
育成败的决定因素。家长要把增强自己的教育意识,作为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的重要的一环,切实努力做好。


让孩子走自己的路——谈子女的自主自决

我多年从事家庭教育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向做父母的传授家庭教育知
识,教家长如何把子女培养成材。凡是读过我写的家庭教育文章和听过我做
的家庭教育报告的人,一方面认为我讲的有道理,同时也想知道我是怎样培
养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我愿意借此机会谈谈我培养教育子女的情况和子女发
展的情况。

我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25 岁,女儿今年21 岁。儿子经商开礼品公司,
是个不大不小的“老板”;女儿原来是花样游泳运动员,从19 岁开始担任教
练员。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不是或不纯粹是“脑力劳动”,不是专家、教
授、科学家、工程师、作家等。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们还不是平庸之材,在
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正在拼搏迸取,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儿子最初在涉外
饭店做过服务员,还做过领班、主管、部门经理。在工作的同时,他学完了
饭店管理专业大专班。后来,在别人开办的礼品公司当过经销部经理。现在
自己在外地开办了礼品公司,公司办得很红火。女儿在当运动员的时候,曾
经和队友们一起获得过第七届全国运动会的团体冠军,在瑞士举办的世界花
样游泳锦标赛上也取得了第六名,这是中国队历届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19
岁那年退役,留在队里成为最年轻的教练员。与此同时,她还以最好的成绩
考入了北京贸易大学外贸文秘专业。现在,她是边当教练员,边在大学里学
习,工作不错,学习也不错,工作学习两不误。

有人也曾问过我:“过去有‘子承父业’的说法。赵老师,您身为大学
教授,怎么不让子女接您的班?他们都没有跟您一样当专家教授,您不感到
遗憾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的两个孩子都不是因为学习不好才从事他们现在所
从事的事业。我和我的夫人都是教师,在我们的熏陶感染下,两个孩子都很
好学,学习主动、自觉,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两个孩子的文化学习,我和
我的夫人是基本没有管过,全靠他们自己。学习不仅成绩好,而且很有发展
的潜力。说心里话,当初我和我的夫人都希望他们能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但话又说回来了,将来的“路”,是要他们自己去走,应该由他们自己去选
择。我们做父母的,如果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凭借家长的“权威”,强行
给他们“规定”一条道路,强迫他们走他们自己并不情愿走的路,做他们本
心并不愿意做的工作,那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取得什么成就的。正如人
们常说的那样:“强扭的瓜不甜。”“强摁牛头不喝水。”

我一下子举不出世上哪一个平平庸庸、一无所成的人,就是由于家长强
制让孩子走他们所规定出的“路”那样的例子。但可以肯定他说,没有一个
在学业或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是被家长给逼出来的。相反,正是由于家
长比较开明,从子女的实际出发。因村施教,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发展个
性,使子女的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才在学业或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样
的例子,却是屡见不鲜。比如,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他的祖父、父亲都
是英国有名的医学家,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当初,他们都希望达尔文能继
承他们的事业。但达尔文却从小迷上了动植物。达尔文的祖父和父亲没有固
执己见,支持了他。最后达尔文在生物学的研究上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中
国的大文学家茅盾的父亲,是清朝未年的维新派,在茅盾小时候很希望儿子
能搞实业或数学。但茅盾很小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表现出了不


凡的才能。他的父亲也没有强行干预,他最后成为不可多得的大文豪。如果
达尔文和茅盾的父亲都是固执己见的人,强行改变儿子的意愿,强制他们从
事自己根本不想做的事,恐怕在世界上就会多出现两个平平庸庸的人,而少
了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少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至于我,对我的两个孩子从没有奢望他们成为像达尔文和茅盾那样的大
人物,但希望他们能和我们夫妇一样从事脑力劳动的想法还是有的。首先在
发展方向上跟我们夫妇发生冲突的是小女儿。她妈妈是音乐教师,受妈妈的
影响,她从小喜欢唱歌、跳舞,会弹钢琴,在少年宫学过民族舞蹈,后来还
在中央芭蕾舞团办的少年班学过芭蕾舞。据舞蹈教师说,她先天素质好,是
个搞舞蹈的“材料”。尽管如此,我们也并不想让女儿一辈子从事舞蹈这一
行。我们让她学舞蹈,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比较高的艺术修养。如此而已,
从我们夫妇的内心深处来说,还是希望女儿能直接上大学。然而,就在女儿
在中央芭蕾舞团少年班训练的时候,花样游泳队的教练员去挑选运动员。教
练员一眼就相中了我们的女儿,说她条件非常好,将来一定有大的发展前途。

怎么办?我们夫妇统一了认识:这个主意还是要女儿自己拿,不要强迫
她按我们的意志行事。一问女儿,她很愿意去练花样游泳。我说:“当运动
员可是很苦的,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可要考虑好了?”女儿坚定不移,毫不
动摇。我说:“那好。我们也同意。不过,我们有一个要求:要干,就要坚
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不干则已,要干,就一定要干出成绩来。这是爸爸
妈妈对你的惟一要求和希望。”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女儿从11 岁就离开家
庭、父母。到了运动队。11 岁,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就让她过上了
独立的、非常艰苦的生活。

我的同事都知道我是特别喜欢我的女儿的,不少人对我说过:“你怎么
能舍得让你的女儿去吃那种苦呢?”我认为,上学读书是学习,吃苦也是学
习。有知识是一种“资本”,能吃苦也是一种”资本”,而且是更重要的资
本。当然,女儿经过训练,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那很好;即或
是出不了什么成绩,经过吃苦的磨练,意志变得坚强,将来不论做什么。她
都能够做好,做出成绩来。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判断没有错。她白天带领运
动员进行训练,晚上参加学习,工作、学习的成绩都很优秀,受到领队和老
师的表扬。我对女儿的选择,一点儿不后悔,一点儿也不感到遗憾,我为有
这样可爱的女儿感到欣慰和自豪。

对于儿子,我们也是这个原则:道路由他自己选择,我们做父母的不强
行干预。女儿当了运动员,当初我们也是希望儿子能上大学。然而,就在儿
子初中毕业时,他却提出:不想报考普通高中,要报考旅游饭店职业高中。
这情况前面已经讲过。儿子还说:“爸爸,我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是我有这
方面的优势:一是我的外语学得好;二是我比较稳重;三是我的形象好。这
些优势,不要埋没了。”这些话从一个初中生嘴里说出来,看来儿子对他自
己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儿子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我们没有理
由不同意他的选择。我对儿子的要求还是那句话:“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
成绩来!”儿子在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完了饭店管理专业,获得
了大专的文凭。他一边在实践中学习,一边又读书学习,既不断提高工作能
力,也提高了理论素养,进步相当快。他先后在几个涉外饭店工作,无论在
哪个饭店,都受到经理的器重,一步步被提升,成为中级管理人员。现在,
独自办起了札品公司。他并不满足现状,“胃口”还不小,打算在有了一定


的经济实力以后,还要办“分公司”,要当“大老板”。我深信,儿子会成
功的。过去,在我的心目中,儿子只是很漂亮很精神;现在,我觉得儿子很
自信,很成熟,很潇洒!对他的选择,我同样是不后悔,不遗憾。我为有这
样一个儿子,同样感到欣慰自豪。

回顾我教育子女的过程,我认为,家长对子女发展方向的选择,不能包
办代替、强行干预,只能诱导、点拨。究竟朝哪个方向发展,还是要由他们
自己决定。“让孩子走自己的路”,这就是我的教子之道。

五兄妹为何都成为盗窃犯——谈父母离异的危害

前几年,某市人民法院在一次宣判会上,宣判了一起五兄妹盗窃案。同
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五个,都因盗窃受到了应得的处罚。首犯老二被判处有
期徒刑10 年;老大被判处有期徒刑5 年;老四被判处管制两年:老三因主动
交待问题,还揭发他人的罪行,免于刑事处分,老五受到行政处分。

在五兄妹中,老大、老二、老三本来都是共青团员,还都一度被评为厂
里的先进生产者。他们的父母均系党员干部。事情发生后,人们非常震惊!
在震惊之后,人们又感到纳闷: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为什么五兄妹全都走上
了犯罪的道路呢?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他们本身的剥削阶级享乐思想和损公肥私、
损人利己的思想恶性膨胀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长期
关系不和。闹分居,打离婚,完全放弃了对子女必要的管理和教育,他们平
时很少关心、过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品德情况,有时就连孩子们的吃饭
都是由孩子自己解决。

由于孩子们缺乏应有的管理和教育,思想品德的基础都没有打好。工作
以后,又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都好吃好花,追求享乐,特别讲究穿
戴。父母从不关心他们的思想,有实际困难也不帮助解决,采取撒手不管、
放任自流的态度。老大房子里有几把新的折叠椅,儿子说是借来的,父亲便
信以为真;老二房子里平添几块很大的木板,儿子说是同事暂存的,父亲也
不再过问;姐妹三个人同住一个房间,每个人新衣服新皮鞋都很多,父母都
不查问其来路。五个子女同他们的父母就住在一个院子里,几个孩子都经常
行窃,可家长竟然一无所知。等到五个孩子一起走上了审判台,他们才如梦
初醒,大吃一惊!

像这样的父母,是严重的失职。他们只顾“一心一意”地闹离婚,去寻
求、争取个人的“幸福”,对子女的所作所为全然不管不顾,置之不理。子
女们的违法行为,并不是一点儿迹象也没有,他们却没有一点点觉察。几个
子女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大肆盗窃公私财物,并把赃物带到家里,他们却是
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竟然麻木到这种地步!他们全然忘记了、放弃了自己
做父母的责任,把五个子女给毁掉了,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他们应该为
此感到内疚、耻辱、悔恨,应当自责。应当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当然,夫妻之间的感情确实已经完全破裂,分居、离婚都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合理、合法的夫妻离婚,我们无意非难。问题是,这些做父母的应当明
白。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所谓”义务”,就是说要无条件地、
自觉地、千方百计地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当然也包括正在离婚和已经离婚的夫妻。夫妻正式


离婚之前,还都是子女的父母,不论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伦理道德
的角度来说,都必须认真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子女的正
常生活条件,关心子女的身体、学习、思想和工作。对于未成年的子女,即
或是父母正式离了婚,双方还都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继续以一定的方式担负
子女抚养教育的任务,不允许以任何的借口推卸责任。

我国宪法和婚姻法都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婚姻法
还特别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离婚后,子女
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
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在离婚后尚且都必须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
务,在离婚前更要切实担负起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放弃抚养教育的义务,
是法律所不容的。

我们知道,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生活场所,也是他们重要的受教
育受影响的环境。家庭生活对于儿童、青少年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性
格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家庭生活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子女的身心能不
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发育。儿童、青少年认识社会,首先从家庭开始;认识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从认识父母的关系开始;掌握评价人和事的道德标
准,首先是从父母身上学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是从模仿父母开始。
家庭的环境,家庭生活的气氛,父母的关系,对子女影响是极大的。父母感
情融洽,关系亲密,感情亲近,家庭生活和谐美好,孩子生活在其中,心情
舒畅,精神愉快,无忧无虑,感到安全、温暖、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