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嫡女复仇实录-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月明听着,便含笑问道:“那母亲是怎么个意思?”陈杏娘笑道:“既是你外祖来说项,我还能有什么说的?我听你外祖父夸赞那先生的人物学问还是一则;二来也是父亲说的法子好,我才应了下来。”

傅月明心中狐疑,不由问道:“敢问母亲,外祖父给出了什么主意?”陈杏娘笑着将陈熙尧的话转述了一遍,又道:“有秋华陪着,我也就放心了。人多看着,外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如此一来,不止昭仁的学业可得进益,秋华也可跟着一道读书。又学了规矩,又与你做了伴儿,岂不是三处有益?”傅月明听了这话,方才明白那日陈秋华所说的主意为何。

此事这般处置,她心中倒不大乐意了。她满心想着季秋阳进来了,两人好生处处儿,再想个法子把终身定下来。然而如今陈秋华却突然插了进来,她既来了,她的丫头少不得也要跟来,自己这边也得桃红陪着,一下子平添了几个人,届时行起事来不免多有不便。想及此处,她心中不乐,但她毕竟是个没出阁的姑娘,能到此种地步已是难得了。若是很离了格,不止父母不应,就是旁人也要看乔了。

想通此节,她心中释然,浅浅一笑,说道:“母亲既然恁般说,倒要快些打发人请那位先生去。女儿那日听舅母说,他不是本地人士,恐迟了就走了呢。”陈杏娘笑道:“你慌怎的,家里也还得先收拾出个屋子,给你和仁哥儿做书房。请了先生过来,住在何处,我也得同你父亲商议了。待诸般都妥了,才好去请人呢。”傅月明听罢,也觉急躁了些,不由颊上微红,忙遮掩笑道:“女儿是性急了,倒叫母亲见笑。”

两人说了些话,陈杏娘因想起一事,便就说道:“前些日子你病着,我在神前许下愿心,待你好了就到三清尊神跟前上高香。谁知你好了之后,家里一连串的出了许多事情,我竟没顾上。还是昨儿晚上冬梅说了一句,我才想起来。这愿心可是不好忘记的,咱们随口的一句话,神佛都是记着的。若不还上,可要吃上天见罪。左右这两日无事,若是明儿天气晴好,你便随我到城外的白云观去把这愿心还了。”傅月明满口应下,又坐了片时,便起身回去。陈杏娘将那玫瑰松子糖抓了一把与她包了带去。

晚夕,傅沐槐回到家中。陈杏娘吩咐厨房将陈熙尧送来的腊肉蒸了一碟,又把去年家里自造的蔷薇烧白烫了一壶,在屋里放了桌子伴着傅沐槐吃饭。

傅沐槐满面愁容,不住的叹气。陈杏娘见着,因就问道:“什么事情,倒值得你恁般长吁短叹的?”

傅沐槐说道:“你所有不知,如今又是兑换盐引的时候,上个月我不打发了咱们铺子里的几个伙计跟着盐客张好古往江苏去换盐引么?今儿张好古送信儿到铺子里来说,咱们家的盐引没换出来。江苏盐运使说咱们去岁上的赋税没有缴齐,故而今年的盐引就暂且不兑了。不止如此,咱们的那几个伙计,还叫运司给扣了。张好古送信来说,叫咱们赶快寻人情去说呢。”

陈杏娘深知如今贩盐是家中银钱的一大来源,傅家几处木材铺子落在一起,一年所得还不及贩盐为多。此刻听闻这上头出了岔子,也不由深深吃了一惊,连忙说道:“这是怎么说?咱们家去年的捐税可是一样儿没落的,怎么如今竟出了这样的事?”

傅沐槐说道:“我也是恁般说,但张好古信上说,那盐运使说的不是盐上的税。是咱们家东街上的广福木材铺,去岁上有一笔银子没入账,因而没有上税。这不知怎么叫那江苏盐运使给探听了出来,以此为把柄,拦了咱们家的盐引,还扣了人。”

陈杏娘微一思索,便即说道:“可是二百斤红木的那一笔么?”傅沐槐答道:“就是那一笔。”陈杏娘怒道:“这可是乱来的,那木材是朝廷来收,咱们卖给皇商了的。因着要价低,按着规矩,这样的买卖是不必上税的。再者,这是木材的生意,关贩盐什么事?他凭什么拦着不让咱们兑盐引,还扣了咱们的伙计?”

傅沐槐叹道:“我何尝不是如此说,然而他又不同你讲理。俗话说,民不与官斗。咱们不过是布衣平民,哪有这个力量去跟他争执?说不得,只好花钱打点罢了。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陈杏娘听说,便问道:“你那边可有相熟的官场朋友?能给说和说和的?”傅沐槐踌躇道:“认识的倒也有几个,但都只是寻常商人罢了。须得绕上几个弯子,这银子自然也要多花上些了,人还未必卖这个面子。”陈杏娘闻说,便蹙眉不语,良久才叹了口气,说道:“谁让咱们家只是一介白衣,倘或有个做官的亲戚,哪能让人这样揉搓!偏生又只养了两个丫头,叫我指望哪个!”

傅沐槐听了这话,心中也觉烦闷,将筷子放了。两口子对着发愁,坐到半夜,方才收拾了睡下。

傅沐槐与陈杏娘为家事烦愁,傅月明却一无所知,翌日起来便仔细打扮了,随着陈杏娘往城外白云观去上香还愿。陈杏娘是个笃信神灵的信女,虽是心中有事,还愿这等事却是不肯耽搁的,也强打了精神,将府里众人教训了一番,又叮嘱管家媳妇冯氏好生看家,才带了傅月明出门。

出得门来,陈杏娘同傅月明共乘了一顶轿子,桃红与夏荷乘了一顶,两乘轿子逶迤往城外行去。

桃红与夏荷日常难得出门,自窗子里望见路上的红男绿女,花花黎黎,甚觉雀跃,一路咭咭格格,说笑不绝。

月明倒是安静的很,只从帘子向外看街上的景色,又觉母亲今日愁眉深锁,似有心事,便问道:“母亲可有什么难事?可否说与女儿听听?说不准,女儿还能给出个主意呢?”

陈杏娘心中烦闷,不禁脱口道:“你小孩子家的,听了又能怎样!这事儿连你爹都没法子呢。你不要跟着添乱。”说着,不由又添了一句:“可惜你是个丫头,若是个小子该多么好!”

傅月明听了这话,不敢接口,家中没有子嗣继承香火,是她母亲两世的心事。于此事,她也颇为犯难,上一世正是为此傅沐槐才会为她招赘,乃至引狼入室,今生此节若不得妥善处置,只怕就还要走上一世的老路了!这几日,她一直在苦思对应之策,然而思来想去,总不得个法子。母亲已是这个年纪,再要生养委实不易。若说为父亲纳妾,那更是不成的——即便母亲愿意,父亲也决然不准。

母女二人各怀心事,忧心忡忡之下,一路无言。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轿子出了城,来至白云观前。

两个丫头先下了轿子,上来搀扶太太姑娘下轿。傅月明下了轿子,打眼望去,只见一座道观立在山脚,白墙灰瓦,庭院幽深,绿树掩映,曲径通幽,颇为幽静清雅。那观门上立着一个匾额,上面以隶书写着“白云观”三个大字,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乃是前朝一位名家的手笔。

原来这白云观乃是前朝一位道姑所建,传到如今已有一百三十四年之久,当今的主持亦是位女道士,年约四旬,号叫做清静散人。她善演先天卦数,能卜世间吉凶,故而这白云观的香火也极为旺盛,每逢初一十五来此上香的女客络绎不绝,比肩接踵。今日并非正日子,倒没多少客人,这白云观也难得有此清净。

因着昨日陈杏娘已然打发家中小厮来报了信儿,观前早有道童等候,一见傅家母女到来,旋即上来接了,打了个稽首,说道:“夫人小姐一路辛苦,主持已在里头候着了,请二位入净室休息。”陈杏娘便携着傅月明,迈步往观里去,一面问道:“你们观主每日都做些什么?今岁我生日,也不说来走走,只推不得闲。”那道童陪笑道:“若不是,主持也说要去的。只是逢上林知府家老太太的千秋华诞,林老爷打发人来请,主持委实分不开身来。倒请夫人见谅。”陈杏娘一听林家,便不再言语,只闷声走路。

待行到观中,道童将其让入一处净室,主持清静散人亲自出来迎了,打了稽首问礼已毕,便坐着说话。

傅月明在旁冷眼细观,只见那主持约有四十的年纪,生的皮肤香细,慈眉善目,乌发盘顶,一身绢丝道袍,凉鞋净袜,倒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意思。上一世,她于此人并未有什么相交,只依稀记得小时她来家与自己看过相,却并没留什么确实的话,就去了。连父亲赠与的卦银也不肯收,不知葫芦里卖什么药。

那清静散人与陈杏娘见礼过,便相互寒暄客套。因着傅家是徽州城里的富户,每年往白云观送来的香银并年节答报天地的贡品祭礼着实不少,这清净主持也很是奉承,倒不似那些高人,一昧的清高。

陈杏娘因笑道:“小女病了一向,我在天地位前许下的愿心,今儿特来还愿的,倒麻烦主持了。”清静散人含笑回道:“居士客气了,不过都是小道份内中事,何来麻烦一说?”说毕,又望向偎着陈杏娘坐着的傅月明,上下打量了几眼,不觉暗暗纳罕:我也曾给这傅家大姑娘相过面,怎么两年功夫不见,她的命数倒尽数变了?之前我所见,这傅姑娘命多凶煞,主冲克父母,早夭短命,夫婿无情,乃是下下的凶命。如今,却倒转了?

☆、第十七章 登徒子

清净主持望着傅月明发怔,心中兀自纳罕不已。陈杏娘见她只顾盯着自家女儿瞧看,因知她卦数精准,善推命理,遂笑道:“素来听闻清净主持算命卜卦无有不准的,大前年我家老爷也曾请道长去家为小女相面。主持那时候没留什么话就去了,只说再打发人送信儿过去。谁知就耽搁到了如今,俗话说拣日不如撞日,今儿我们母女两个恰好来了。就请主持再与月明相相罢?”

清净听了这番话,因陈杏娘是道观里的大施主,不好推搪,便笑道:“那小道僭越了。”言毕,便起身走至傅月明跟前,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心中忖道:却才没细看,不曾留意,她面上的晦纹却倒断了,连那层笼在脸上的死气也不见了。天庭饱满而光润,似是魁星'1'入道而转命数之兆,此相却是世所罕见。

傅月明见她不住的打量自己,只顾不言语,便有些不大自在。好在清净已收了目光,含笑说道:“傅家太太,小道前番相你子嗣上有妨碍,却没瞧出你竟有个天命富贵的女儿。令嫒肤白肩圆,荫庇父母;骨肉匀亭,旺夫益子;天庭饱满,主聪慧过人;肌肤香细,必受夫主一生之敬爱;卧蚕明润,桃花旺盛而常得贵人相助。眉目清秀,眸光端正,命中必有珠冠'2'之分。这真是上上的好命,小道足踏千家户,眼观万户人,有这样福相的小姐,还真没见过几个。”

陈杏娘听了这话,心中大喜,又听清净说女儿命中必有珠冠戴,更是满心喜悦,拉着清净说了好些话。

傅月明听别的也还罢了,只是闻说“旺夫益子”“受夫主一生之敬爱”等语,又喜又羞,满脸晕红,偎着陈杏娘坐着,垂着头一声儿也不言语。

陈杏娘同清净说过几句闲话,清净便引着这母女二人到殿上上香。

众人步出房门,缓步走到殿上。

这白云观因着供奉灵验,香火旺盛,平日里极受徽州城中的官商大户追捧,三清正殿亦修得巍峨雄峻,气势恢宏。

傅月明搀扶着陈杏娘,走上殿来,看过三清神像,只见殿上宝相庄严,尊神肃穆,香烟阵阵,绣带飘飘,各样摆设甚是齐整,打眼望去,说不尽的金碧辉煌。这母女二人看过神像,清净亲手点了燃香,递与陈杏娘。陈杏娘左手接了,领着傅月明在正神前的蒲团上跪倒,拜了三拜,虔诚祝祷了一番,才将燃香递还清净。清净将香插于神位前的香炉之内,又点燃一支递与陈杏娘。如此往复了十三遭,陈杏娘共上了一时三炷燃香,上高香方才算了毕。

待燃香已毕,陈杏娘又布施了五十两纹银,清净含笑令道童上来收了,亲自记在功德簿上,方又请陈杏娘入内室奉茶歇息。

傅月明随着母亲拜了过三清,心中已觉腻烦,又看母亲往内室里去,便知必要再清谈些时辰,遂上前向陈杏娘笑道:“素来听闻白云观种的一观好槐花,堪称这徽州一处绝景。今日可巧来了,女儿想去后头走走,瞻仰瞻仰这观中美景。”陈杏娘听她说,便笑道:“可也是,你成日在家闷的也很了。好容易出来,就自在去逛逛罢。横竖一个女道观,料来不妨事。”清净在旁听说,连忙命一个道姑跟着,又吩咐道:“好生跟着傅姑娘,姑娘但凡要茶要水,勤快着些,不要偷懒。”方才将陈杏娘让入内室。

辞过陈杏娘,傅月明便带着桃红并那道姑,信步往后院走去。一路上同那道姑不住的闲谈,看她只十五六的年纪,一张容长脸面,眉清目秀,甚是清俊,开出口来却是姑苏一带的口音,便问她哪里人士,叫什么名字,年方几何,因何至此等语。那道姑说道:“小道俗家姓李,小名儿唤作春红,本是苏州人。因自幼体弱多病,家父替小道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恰逢小道十二岁时,清净主持到小道家乡去*,看小道有缘,便收了小道做徒弟,与小道起了个道号,叫做慧灵。小道随着师父来至此处,也将有三个春秋了。”

傅月明听着,便笑道:“既如此说,也是你和清静散人的缘法。只是你父亲能为你买替身,想必家中也不是小可人家,竟能舍得你出家?”那慧灵闻说,支支吾吾着。傅月明见状,心里忖度此间必有缘故,也不再问。说话间,三人便行至白云观的后院。

这白云观依山而建,占地极广,广有房屋楼舍,亭台轩馆,院中假山坐落,楼阁矗立,曲折回环,又因后院立于山脚之下,映着满山绿树,甚觉清幽静谧。院中果然种有许多槐树,每株约有合抱粗细,正当开花的时节,一簇簇白花悬于树上,满枝的冰凌玉挂,一派银白世界。傅月明缓步其中,观赏如斯美景,只见霜雪满眼,清香沁肺,不由如痴如醉。

桃红眼见这样多的好槐花,满心只惦记着那槐花炒鸡蛋,向傅月明说了一声,便脚不沾地的跑去摘起槐花来。傅月明瞧着桃红跑走的俏丽背影,不觉也微笑个不住。她自家便信步游走,一面玩赏春景,一面同慧灵说些闲话。

二人说着话,不觉走至一处太湖山石下头,傅月明微觉腿酸便在石墩儿上坐了,向慧灵笑道:“走了好一会儿,我有些口渴,劳烦慧灵师父去倒盅茶来与我,可好?”那慧灵也觉口干,便点头去了,放傅月明一人在这儿。

傅月明独个儿坐着,看了一会儿子景色,今日不是上香的正头日子,道观里没什么香客,此处又是个僻静的所在,更是人迹全无。正在无趣之际,她忽听得身后一阵窸窣脚步声响,便转头望去,却见一名身着宝蓝直裰、发束金带的青年男子,正立在后头,直眉楞眼的望着自己。

那人也是走来此地净手,不妨此处竟然有人,微惊之下张眼望去,却见那是个正当青春妙龄的美貌姑娘。但看她生得一张鹅蛋的脸面,柳眉杏眼,雪肤樱唇,皮色脂光水净,颊上微红,唇角微勾,似带嗔怪,眼眉半弯,如含笑意。一身雨过天晴的素色暗绣莲叶荷花软纱褙子,里头一件织金妆花的高腰襦裙,腰上系着一条秋香色点金汗巾子,虽是身量未足,却已见体格丰艳。两只腕子上套着一对水沫玉镯子,越发衬得底下肌肤丰润,白腻胜雪。虽只得十三四的年纪,却是端庄妩媚,容色动人。

这人通身打量了一遍,不觉魂飞天外,一时也忘了礼法拘束,男女之防,只顾望着傅月明发怔。

傅月明瞧这人生得个白净面孔,倒还算得上眉目清秀,一双桃花眼滴溜溜的绕着自己乱转,十分无礼,不觉心生恚怒,霍的站起身来,就要离去。那人慌忙上前拦住去路,望着她深深地唱了个喏,就笑道:“这位姑娘,在下有礼了。敢问姑娘芳名?家住何方?家中何人掌事?”

傅月明重生两世,都不曾与陌生男子这般私下独处,如让人撞见,自己清誉岂不尽毁?兼且女子的名讳乃是闺中私密,直至出阁时夫家行问名礼,方可告知。眼前这人竟直言相问,委实是无礼至极!

待要离去,偏偏又被他阻拦了去路,绕又绕不出去,他又是个男人,不能动手动脚的推搡,当下只得开口斥道:“你这厮,好不无礼!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女子,该当何罪?你快快让开,我只当此事全不曾有过。不然,我便告与主持,叫此地里长拿你见官。我看你也是好人家子弟,若闹到官府去,只怕于名声无益。这般,你速速离去,我便不与你追究。”

那人听了这番话,不禁笑了,她是女子,此事闹将起来,自然于她更加不利,她不谈此节倒说见官于己如何无益,临危不惧,却倒是有几分胆色并聪明的。又听那一口软语娇音,不禁一身的骨头都酥了,心中惑动不已,便挡在路上,嬉皮笑脸道:“在下仰慕姑娘,希图与姑娘相交。姑娘何必如此拘泥于世俗之见,拒在下于千里之外?”

傅月明听得这样的混账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粉面发红,抿紧了嘴,一个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