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旧时-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崇侯见苏护与他见礼,也不理睬,问左右:“谁与我擒此逆贼?”崇候虎手下,尽是些欺软怕硬之徒,见到自己兵力是冀州的几倍,马上有一将持斧冲出。苏全忠见对方挑战,纵马摇戟而出,也不答话,劈胸就刺。

两马相交二十回合,苏全忠一戟刺对方于马下。苏护见爱子得胜,传令擂鼓冲阵。一时间,只杀的愁云荡荡,旭日辉辉,尸横遍野,血溅成渠。崇侯虎麾下且战且走,败至十里之外。

苏护传令收兵,回到城中,副将赵丙上前献计,“侯虎新败,不过十里远近;乘其不备,人衔枚,马摘辔,暗劫营寨,杀他个片甲不存,方知我等利害。然后再寻那一路贤良诸侯,依附于彼,庶可进退,亦可以保全宗社。不知君侯尊意何如?”苏护闻言大悦,传令苏全忠领三千人马出西门十里埋伏,又让陈季贞统左营,赵丙统右营,苏护自统中营。等到黄昏之际,卷幡息鼓,人皆衔枚,马皆摘辔,听砲为号,夜袭敌营。

崇侯虎损军折将,只得将败残军兵收聚,扎下行营,等待姬昌大军前来。晚上,崇侯虎军中置酒,与众将欢饮。

苏护把人马暗暗调出城来,等到初更,已到崇候虎大营之外。苏护传令,将号砲点起。一声响亮,如天崩地塌,万千铁骑,一齐发喊,冲杀进营。只见三路雄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一片喊杀之声。苏护直杀入阵中,要捉拿崇侯虎。

崇侯虎正在梦中闻见杀声,披袍而起,上马提刀,冲出帐来。只见灯光影里,看苏护金盔金甲,大红袍,玉束带,青骢马,火龙枪,大叫曰:“崇候虎受死!”

崇候虎落慌,只好迎战,可惜苏护有心劫营,崇侯虎不曾防备,冀州人马以一当十。崇侯虎见势不能支,且战且走。苏护趕杀侯虎败残人马约二十余里,传令鸣金收军。苏护得全胜回冀州。

崇侯虎父子,领败兵望前败走,只见黄元济、孙子羽催后军趕来,打马而行。崇候虎不思自己无能,却将罪过推倒姬昌的身上,怪他没有早日带兵前来救应。忽然一声砲响,喊杀连天,只见一员小将,束发金冠,金抹额,双摇两根雉尾,大红袍,金锁甲,银合马,画杆戟,面如满月,脣若涂硃,厉声大骂:“崇侯虎,吾奉父亲王命,在此候尔多时。可速倒戈受死!还不下马,更待何时!”正是苏全忠。

崇城大军接连惨败,士气全无,被杀的落花流水,黄元济纵马舞刀,直取苏全忠。全忠用手中戟,对面相还,两马相交,一场大战。孙子羽见黄元济不敌,纵马舞叉,双战苏全忠。

苏全忠精神抖擞,毫不畏惧,忽然卖个破绽,趁孙子羽招式用老,一戟将孙子羽刺落马下。黄元济一个不防,让苏全忠往崇候虎冲去,崇侯虎大惊,被全忠一戟把护腿金甲挑下了半边。崇应彪见父亲败走,意急心忙,慌了手脚,不提防被全忠当心一戟刺来。应彪急闪时,早中左臂,血淋袍甲,几乎落马。众将急上前架住,救得性命,望前逃走。苏全忠杀了孙子羽,又挑飞崇侯虎护腿甲,伤崇应彪左臂,黑夜之中,也不好追杀,也收兵回到冀州。

第三卷 劫数再起看封 第一二〇章 妲己入宫(上)

崇侯虎父子带伤,奔走一夜,不胜困乏。忽然听到前边有大队人马而来。崇侯虎不知何处人马,骇得魂不附体。等到近前,只见一将面如锅底,赤髯白眉,骑火眼金睛兽,用两柄湛金斧,正是崇侯虎兄弟曹州侯崇黑虎。见了崇黑虎,崇候虎大喜,也不再等姬昌,合兵一处,复到冀州城下安营。

苏护得知曹州崇黑虎兵至,默默无语,半晌方道:“这黑虎武艺精通,又是截教门下,满城诸将皆非对手,如之奈何?”全忠大叫曰:“父亲休要长他锐气,灭自己威风。孩儿此去,不生擒黑虎,誓不回来见父亲之面!”说完翻身上马,开放城门,一骑当先,厉声高叫:“崇黑虎与我答话!”崇黑虎仅仅带三千飞虎兵出来迎战。

黑虎在营中听了兵丁的报告,暗想:“吾此来一则为长兄兵败;二则为苏护解围,以全吾友谊交情。正好要人去给苏护报个信,就有人来讨战了。”令左右备坐骑,即翻身来至军前。见全忠马上耀武扬威。黑虎曰:“全忠贤侄,你可回去,请你父亲出来,我自有说话。”

苏全忠乃年幼之人,在军中不曾遇到对手,又听父亲说黑虎枭勇,哪里肯走,喝道:“崇黑虎,我与你势成敌国,我父亲又与你论甚交情!速倒戈退军,饶你性命;不然悔之晚矣!”黑虎大怒曰:“小畜生焉敢无礼!”举湛金斧劈面砍来。全忠将手中戟急架相还。兽马相交,一场恶战。苏全忠只倚平生勇猛,又见黑虎用的是短斧,不把黑虎放在心上,眼底无人,自逞己能,欲要擒获黑虎。苏全忠使尽平生精力,把崇黑虎杀了一身冷汗。

黑虎见手上功夫讨不到便宜,把斧一晃,拨马便走。苏全忠哪里肯舍,放马赶来。黑虎曾拜在截教门下,学得一种道术,他见全忠赶来不舍,便把背上红葫芦揭开,念念有词。那葫芦里边一道黑烟冒出,化开如网罗,大小黑烟中有“噫哑”之声,遮天映日飞来,乃是铁嘴神鹰。苏全忠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一不留神,坐下马早被神鹰把眼一嘴伤了,那马跳将起来,把苏全忠摔下马来。黑虑手下三千飞虎兵顿时上前将苏全忠捆起。

苏全忠被抓住之后,火气不减,见了崇候虎就是一同臭骂。崇候虎气得七窍生烟,就要下令斩首。崇黑虎上前在兄长耳边悄悄说了几句,崇候虎才消了怒火,将苏全忠押下囚禁起来。

苏护知道儿子被擒,十分烦恼,这时再看女儿妲己,只能暗中长叹。好在自己与崇黑虎也有交情,想来不会难为自己儿子。只是那姬昌为何迟迟不来,搞得现在这兵临城下,左右为难。

次日,崇黑虎在外挑战,苏护原来得打算是等姬昌到来之后,便卖他一个面子,降了西歧。现在既然久等不至,再打下去,自己手下儿郎也不知要枉死多少。好在现在是和崇黑虎对阵,便放下这个身价,由他从中说合吧。

苏护正要出城,有人报:“启君侯,督粮官郑伦候令。”苏护叹道,既然都要输了,要再多粮草又有何用?便命郑伦进来,只见那郑伦面如紫枣,须似金针,带九云烈焰冠,大红袍,金锁甲,玉束带,骑火眼金睛兽,使两根降魔杵。等郑伦进来见礼之后,郑伦问起苏护的打算,苏护将自己得想法与郑伦说起。郑伦问道:“末将有一言问君侯,请君侯勿怪。”

苏护道,“你且直说。”郑伦道:“不知君侯是因为战败才有此意呢?还是当初就有悔意?”

苏护苦笑摇头,这个郑伦从小就跟随苏护,与苏全忠,妲己一起长大,将二人当成自己得亲生弟妹,若是自己告诉他心有不甘的话,怕是马上就要出去拼命。便将自己得一点争胜之心收起,道:“吾当日离开朝歌,便有悔意,因小女之故,引得君臣失和,百姓涂炭,三军杀戮。已是大错,若是继续交战,这冀州百姓,或许十不存一,更是罪过啊。”苏护顿了顿,“前番之所以开战,是不想败于崇候虎之手。而曹州侯与我素有交情,正好借此机会,罢战言和。”

郑伦听了苏护得话,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末将愿随君侯出战。”

苏护带着郑伦,不领一兵一卒,来到城外。崇黑虎见到苏护,拍一下坐骑,走上前来,远远便抱拳给苏护见礼,“黑虎拜见苏兄。”

苏护抱拳一笑,道:“贤弟免礼,如今我是叛贼,你来见我,有何话要说?”

崇黑虎苦笑一声,“苏兄说哪里话来,且听小弟一言。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侄女淑德,天子欲选入宫,自是美事。苏兄竟与天子相抗,是苏兄忤君。且题诗午门,意欲何为?苏兄之罪,已在不赦。我知兄长忠义,不忍坐视,特进一言,可转祸为福。侄女若进宫中,有三利:女受宫闱之宠,父享椒房之贵,官居国戚,食禄千钟,一利也;冀州永镇,满宅无惊,二利也;百姓无涂炭之苦,三军无杀戮之惨,三利也。兄长若执迷,便是三害:冀州失守,宗社无存,一害也;骨肉有族灭之祸,二害也;军民遭兵燹之灾,三害也。小弟言尽于此,请兄长决断。”

苏护沉吟良久,借坡下驴,长叹道:“也罢,便依了贤弟之言。”

崇黑虎道:“既然如此,兄长可速整行装,以便朝商,我与家兄收兵回国,先上表朝廷,以便兄长朝商谢罪。不得又有他议,致生祸端。”

崇黑虎又道:“小弟此来,一则为兄失利,二则为苏兄解围,令郎被小弟擒回,不曾亏待,待小弟回去,便放他回来,苏兄不必担心。”苏护谢曰:“此德此情,何敢有忘!”

这是郑伦在一边看见崇黑虎虽然尊敬苏护,但是脸上隐隐有傲气,便上前道:“久闻崇君侯武艺高强,所向无敌。小子郑伦,想请君侯指教一二。”原来这郑伦见两本三言两语便谈好了,为了避免自家君侯被人小看,便要让崇黑虎知道,并非冀州无人,而是不欲大动干戈,才有这投降之举。

苏护见了,急忙阻拦,郑伦道:“末将自幼相从君侯,荷蒙提挈,方有今日,君侯有令,伦不敢不从,只是我冀州男儿,并无一个怕死之辈,若是就此投降,伦却是不服。”

第三卷 劫数再起看封 第一二一章 妲己入宫(下)

崇黑虎听了这话,便有几分不高兴。你冀州众将,有何本事,若非敬苏护忠义,我便直接杀进城去了,这小子也太不知好歹了。想到这里,就存心给郑伦一个下马威。不过崇黑虎还是看在苏护得面子上,没有把话说满,道:“我这一点本事,也不过如此,便是全忠侄儿,也是少有的将才。既然小友一定要比,那就切磋一番,也无不可。”

两人一样的火眼金睛兽,一个双斧,一个一对降魔杵,都是力大招沉的家伙。二兽相交,叮叮当当便如打铁一般。两人棋逢对手,来往有几十个回合。郑伦早听苏护说过此人有异人传授秘术,便存心先下手为强。郑伦也曾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得那窍中二气,专门吸人魂魄。凡与将对敌,逢之即擒。他投冀州一来,从来没有遇到有道行的对手,所以就连苏护都不知道他的本事。只见郑伦哼的一声,响如钟声,鼻子中两道白光喷将出来。崇黑虎一听,头昏眼花,从坐骑跌了下来。黑虎半晌才清醒过来,再看苏护,已经没了半点傲气。想到刚才苏护对自己理敬有加,心中惭愧,对苏护更加佩服了几分。

回到大营之后,那崇候虎得知黑虎劝说苏护,愿意归降,想起姬昌迟迟未到,便说道:“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按兵不举,坐观成败。若非贤弟前来帮忙,岂不是让人笑话。这次回去便要参他一本,便是没有这老儿,我等一样能成事。”

黑虎刚刚吃了一次亏,心中就有火,听了崇候虎之言,脸色一变,喝道:“长兄,想我兄弟二人,自始祖一脉,相传六世,俺弟兄系同胞一本。长兄,你听我说:苏护反商,你先领兵征伐,竟然损折军兵。你在朝廷也是一镇大诸侯,你不与朝廷干些好事,专诱天子近于佞臣,故此天下人人怨恶你。你堂堂北伯侯竟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冀州,还折兵损将,愧也不愧?辱我崇门。长兄,你若依旧如此,从今与你一别,我黑虎再不见你!”随后吩咐左右放了苏全忠。

苏全忠进了冀州,见了父母,苏护道:“我兒,我想君臣之义至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也不敢为惜一女,自取败亡。今只得将你妹子送往朝歌,面君赎罪。你可权镇冀州,不得生事扰民。我不日就回。”苏护随后进如内间,与夫人杨氏说明情况,夫人心疼幼女,一夜不能入眠。斋

次日,点三千人马,五百家将,整备氈车,令妲己梳妆起程。妲己闻令,泪下如雨,拜别母亲、长兄,婉转悲啼,百千娇媚,真如笼烟芍药,带雨梨花。

苏护压后,保妲己前进。只见前面打两杆贵人旗幡,一路上饥餐渴饮,朝登紫陌,暮践红尘,过了些绿杨古道,红杏园林,见了些啼鸦唤春,杜鹃叫月。在路行程非止一两日,逢州过县,涉水登山。

这日晚间,苏护忽然闻到一阵清香,听见一阵阵禅唱之声,不知不觉便入了迷,只觉得心中一片安乐,不知不觉等到天亮,驿丞在外敲门,才清醒过来。苏护大惊,自己半生戎马,何尝如此失神过?急忙到后院,生怕妲己出了什么意外。幸好那妲己不曾出现一点差池,让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可怜苏护一介凡夫,如何知道那妲己虽然还是妲己,却被迷失了神智,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媚惑别人的傀儡。此时却是准提圣人安排下的另一枚棋子,要借妲己迷惑纣王,断送他锦绣江山。

离了驿站,苏护不敢怠慢,晓行夜住,饥餐渴饮,前往朝歌而来。到了朝歌,苏护先派人进城,去见武成王黄飞虎。飞虎见了苏护的赎罪文书,忙差龙环出城,分付苏护,把人马扎在城外,苏护同妲己进城,到金亭馆驿安置。

次日纣王登殿,钟鼓齐鸣,文武侍立。待百官朝贺毕。侍从道:“有奏章者出班,无事且散。”言罢就有午门官启奏:“冀州侯苏护候旨午门,进女请罪。”

苏护身服犯官之服,不敢冠冕衣裳,来至丹墀之下俯伏,口称:“犯臣苏护,死罪!死罪!”纣王道:“苏护,你题反诗午门,及至崇侯虎奉敕问罪,你尚拒敌天兵,杀戮朝廷兵将,罪不可赦,拿出午门枭首,以正国法!”

只见首相商容出班谏曰:“苏护反商,理当正法;但前日曹州侯有本,令苏护进女赎罪,以完君臣大义。今苏护即尊王法,进女朝王赎罪,情有可原。且陛下因不进女而致罪,今已进女而又加罪,甚非陛下本心。乞陛下怜而赦之。”纣王犹豫未定。

这是苏护旁边的妲己抬起头来,叫了一声:“犯臣女妲己求万岁饶家父一命!妲己愿以身相代。”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娇柔柳腰,万种风情。这一眼望去,就让纣王双眼发亮,魂游天外。纣王起立御案之旁,道:“美人平身。”然后令宫女:“挽苏娘娘进寿仙宫,候孤家回宫。”随后传旨,“赦苏护满门无罪,听孤加封:官还旧职,国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担,显庆殿筵宴三日,众百官首相庆贺皇亲,夸官三日。文官二员、武官三员送卿荣归故地。”苏护谢恩。两班文武见天子这等爱色,都有不悦之意,奈天子起驾还宫,无可诤谏,只得都到显庆殿陪宴。

不言苏护进女荣归;天子同妲己在寿仙宫筵宴,当夜成就凤友鸾交,恩爱如同胶漆。纣王自进妲己之后,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隳堕,章奏混淆。群臣便有谏章,纣王视同儿戏。日夜荒淫,转眼已是二月不曾设朝,只在寿仙宫同妲己宴乐。

说几句笑话:

纣王向苏护讨苏妲己,苏护何如此激愤?当庭怒斥、反出朝歌、迎战天兵……

就算爱女心切,不想送她宫中争宠,(可能)守活寡,也不可能因一个人的幸福而冒满门抄宰的风险吧?何况在当时女子能得到这么大的重视?

每个朝代,只要一听能当上皇亲国戚,哪个不是屁颠屁颠的就把女儿往宫中送?看看杨国忠,贾政,谁不是左一个谢主隆恩,右一个谢主隆恩。正德皇帝的时候,有的大臣连老婆都能舍得,绿帽子戴的兴高采烈。

不说皇亲国戚了,就连到了现代,也有N多的的为了利益联姻,牺牲儿女的幸福的。

难道老苏是在维护他女儿的终身幸福,尊重女儿的自由意志?

如此看来,某些国家整天叫嚣咱这儿没人权,完全就是狗屁。当他们刚刚从猿猴进化过来的时候,俺们老祖宗就在维护人权了!!!^_^

第三卷 劫数再起看封 第一二二章 妲己乱政

那纣王被妲己所惑,整日不理朝政。天下八百镇诸侯,每日上表不下数百,堆积如山。商容等人催得久了,纣王只好将那些奏章带回宫中,与妲己一边作乐,一边随意批示。

一日,妲己无意中插言说了几句,纣王眼光一亮,赞道,“大合孤意。”从此之后,便将这些国事尽交与妲己处理,自己只在一旁饮酒,欣赏妲己批示奏章。

朝中那些大臣起初见到纣王批下的奏章还算清明,便也不在劝谏。哪知到了后来,竟然越发的胡闹起来。想要进谏,纣王却是几月不曾上朝。商容等人数次前往宫中求见,但是那宫中守卫全被费仲、尤浑二人换成亲信之人,拦住众臣工不让他们面见纣王。

司天台杜太师杜元铣夜观天象,只见帝星黯淡,为云雾所蒙,持续数月不散。杜太师心忧社稷,不忍眼睁睁的看纣王断送了成汤江山,便连夜修成疏章,次日至文书房,却是首相商容轮值。元铣大喜,请商容往内庭见驾面奏。

纣王其实并非不接见臣子,只是从来没有人将众臣求见之事禀报他而已。恰好这天纣王与妲己出游至御花园,便听见外面内侍道:“老丞相,寿仙宫乃禁闼所在,圣躬寝室,外臣不得进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