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的鸿沟
类 别:经管教育 |
是否完成:全本 |
更新时间:2021-03-05 |
报告错误 |
小说大小:12K |
作 者:未知 |
收 藏 数:0 |
上传者:怀疑一切 |
总点击数:38 |
本月点击:38 |
本周点击:38 |
首发状态:他站首发 |
总推荐数:3 |
本月推荐:1 |
本周推荐:1 |
|

恰卡瓦希·阮姆普萨蒂 著;吴万伟 译 西方文化中的电影,文学等越来越对亚洲的影响开放,但是西方的哲学对东方传统仍然是完全封闭的。为什么? 西方哲学家的学院化和偏狭以及亚洲思想家缺乏胆量造成的。 鸠摩梨罗(Kumarila)声称存在一种所谓“我”的东西,建立在这样的事实上“我”不断出现在思想中。但是商卡拉(Sankara)说这只是说明主观性,意识的在场,并没有客观的物体“我”。客观的自我明显是个幻觉,是由语言中“我”的语法使用的逻辑产生出来的。 奇怪的名称,奇怪的思想是吧?任何读过西方哲学的人都不会这样想,如果鸠摩梨罗(7th century被换成17世纪的笛卡尔,商卡拉(8th)换成18世纪的康德呢?问题不是这种思想到底是印度人先具有的还是欧洲人先具有的,(古代希腊人和早期伊斯兰思想家也在争论),也不是印度人的思维方式和欧洲人相似所以印度人的思想值得学习。问题在于由于多种原因,印度思想家对当代西方哲学来说是不了解的,而且很可能继续如此,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中国思想家。...。...
PS:再请大家收藏与推荐本书,谢谢。
**** **** **** **** **** **** **** **** **** **** ****
赶快推广加积分吧!(↓ 下方为推广链接,开始轻松赚积分吧!)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
说说你对《东西方的鸿沟》的意见和看法吧!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