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医疗系统-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晚上,元春就好好给他表演了一下妖精是怎么用血盆大口“吃人”的!

水霄大约是被吃得很开心,所以从那以后,就很喜欢她那副“血盆大口”的妖精样儿。

现在听元春“别指望‘血盆大口’重现江湖”,水霄极是不舍:“那可不行!没了那个血盆大口,日子还怎么过?元元岂能这样狠心?”抱着元春就是一通磨蹭。

磨蹭到后来,两人就磨蹭到床上去了……

但元春还是不喜欢水霄的胡子!

泰初元年四月二十六,是元春和水霄结婚七周年纪念。

每年的结婚纪念日,水霄都会送花给元春,花丛中藏一首情诗。

今年也不例外,元春收到了一屋子的牡丹花。在一盆白牡丹花中,也藏着一首情诗,同样是以花喻人的风格。

元春嘴角勾着笑,慢慢展开诗笺,轻声念:

玉骨冰肌宜素面,

青眉白齿薄春衫;

芳心一点微微探,

已送天香洗俗凡。①

后面同样附着一行小字:“卿之国色天香,更胜牡丹!”

元春被这马屁拍得十分舒服,决定不计较水霄的胡子了!

晚上一起躺在床上时,元春心中柔软,对水霄说:“小团子已经快满周岁了,我们再生一个孩子吧!”

水霄摇了摇头:“这时候生孩子可不是好主意!孝恭王努力了这么多年,付出了那么多心血,绝不会轻易死心,何况他手上还有传位密诏这个杀手锏!但他现在也有些着急了!因为我在这个位置上坐得越久,对他夺位的计划越不利。他既然不肯死心,就会加快动作。我估计今年之内,他就会孤注一掷地拼最后一次了。”

107。端午宫宴

今年的端午家宴,不在大明宫举行,而是在太上皇和皇太后居住的北宫举行。

对于这一点,太上皇说:“历年的端午家宴都是在大明宫举行的!今年照旧例就行了,又何必巴巴儿地挪到北宫来?”

他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是十分开心的。之前在位的时候,他对朝政感到倦怠,想退位享清福。可真正享了几个月清福之后,他又觉得有些寂寞了!

水霄心说:若不是为了你,我很乐意见那些哥哥么?这种食不知味、言语无趣的家宴,我会直接取消了!

他笑道:“若在大明宫举行,倒要劳动父皇母后移驾。若累着了父皇母后,岂不是儿子的不是?不如在这里举行,父皇母后若有兴致,咱们便多玩一玩;若没了兴致,将儿子等人轰走便是,半点也不必费心。”

“好好好!”太上皇被他哄得很开心,笑道,“朕若没了兴致,第一个轰你走!”

沈太后便笑道:“上皇,既然端午家宴在北宫举行,那此事就由臣妾来操办,如何?臣妾这些日子静极思动,正想找个事来操持操持。北宫也没大明宫那么大的规矩,到时候,咱们叫那些孩子都不要穿朝服,只盛妆打扮即可,就像宫外那些普通人家一样。上皇意下如何?”

太上皇不由得点头:“这倒是有趣儿!就这么办吧!”

元春很开心:她最近很忙,沈太后能把端午家宴的事情接过去,再好不过了!她心中暗暗感激沈太后,又叫了尚食局和尚仪局的女官们去帮忙。

到了端午节当天,元春一大早就带着小团子去了北宫,水霄要先处理一些朝政,宫宴开始后才会去。

端午宫宴,按例仍然是男女分席的。女眷这边,尚仪局的女官在帮着迎客。

元春跟着迟丛茵,走进沈太后日常起坐的正厅时,几名太妃太嫔正在这里陪着沈太后说话。

沈太后闲适地坐在上首,看见元春和小团子进来,便笑道:“正念叨小团子呢!你们就来了。免礼!快把小团子抱过来让我瞧瞧,听说他已经会叫人了?”

“还叫不清楚,也认不得几个人,但已经在学了!”元春微笑道。

说起来,小团子还是很聪明的。他现在已经能把“父皇”“母后”“小团子”这些音节和相应的人对上了,把“饭饭”“果果”这些音节和相应的物品大体对应上。只是他的舌头还捋不直,发音不怎么准确。

沈太后便把小团子抱在身边,放在榻上,教他叫“祖母”。

小团子看看她,又看看元春等人,也不哭闹。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捧场地对着沈太后叫了声:“捉,母!”

虽然他的发音很不准确,沈太后却是大喜,又引着他多叫自己。

小团子又叫了几次后,发音已经纠正为:“祝,母!”中间还夹着一两声“猪,母!”元春暗笑,沈太后却不以为忤,逗得起劲。

那些太妃太嫔们便夸小团子聪明,又道:“说起来,小团子后天就周岁了!不如小团子的周岁宴,也在北宫办了?让上皇和太后,还有咱们这些人也瞧瞧热闹,看小团子抓周的时候会抓什么!”

元春笑道:“周岁宴并不打算办的。他年纪小,怕折了福气。若父皇母后想看他抓周,到时我将他带来便是了!”

沈太后笑道:“我倒无妨。上皇怕是想瞧瞧。”伴着莲香而生的孩子啊!上皇肯定想瞧瞧他抓周时会抓个什么。

孝恭王生母荣敬贵太妃有一点沉默,听到这里便插嘴说:“上皇和太后若想常见到小团子,不如把小团子养在北宫?也好给皇后减少一点儿后顾之忧。”

沈太皇瞄了她一眼,轻笑一声:“你可别给本宫找事啊!本宫养过那么多孩子,早养烦了,如今只想享几天清福。小团子还是让瀛洲自己养吧!本宫偶尔瞧一瞧就罢了。”

开玩笑,现在局势这么复杂,小团子的存在又如此敏感,万一在北宫出点什么事,自己怎么交待?瀛洲精通医术,对如何养孩子也很有章法,还是让她自己养去吧!养好养歹,也怪不到自己头上。

元春也道:“岂敢劳烦母后!”

又有一个太妃说:“说来,小团子也快慢周岁了!皇后何时给他添个弟弟?皇上的子嗣,可有些单薄呢!”

元春微笑:“儿女之数自有天定,且不着急。”

众人说话间,各王府的王妃、各公主府的大长公主、长公主等也陆续进了宫。按照沈太后的懿旨,她们都没有穿朝服,只是盛妆打扮。一时间,厅里倒颇有些花团锦簇、脂腻香浓之意。

沈太后和众太妃、太嫔们看着有趣,便随意评点一下各人的穿着打扮,说一说时尚潮流什么的。

就有一位王妃拍元春的马屁:“要论容貌,在咱们这一辈人当中,皇后娘娘的容貌自然最顶尖的。而要论会打扮,咱们这些人,更是拍马也赶不上皇后娘娘。你瞧瞧娘娘这衣服,这发式,这妆容,清新雅致得难描难画。被娘娘这一衬,我们这些人,都成村姑了!”

另一人也跟着凑趣儿:“可不是!如今,娘娘这衣服的形制,京城富贵人家的女眷都竞相模仿呢!只是这样的衣服,娘娘穿着,便如同传世名画一般,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意味。外面那些人穿着这样的衣服,无论如何也脱不了一股东施效颦的味儿!”

元春给这些马屁一通拍,只能呵呵地笑。

正说得热闹间,水澜之妻、康郡王妃邱氏也来了。

元春已经有三四年没有见过邱氏了。

她上一次见到邱氏时,邱氏是一个被丈夫家暴、恶意虐‘待的孕妇,身上的伤痕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她那一胎是个女儿,出生不到三天就没了。因为康郡王府并没有找元春去救过那孩子,因此元春并不知道那孩子是怎么没的。

元春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再见到邱氏时,邱氏竟已有一点形销骨立的感觉!

邱氏也如其他人一般盛妆出席,可如今这天气,她还穿着夹衣。夹衣之下,竟有一点空荡荡的感觉,仿佛衣裳之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副骨头架子。她脸上也施着脂粉,但再浓艳的脂粉,也盖不住她满脸的憔悴与苍老。她的鬓角,甚至已经有几缕白发了!

这个邱氏与自己差不多年纪,如今也才二十多岁啊!怎么看上去竟似有三四十岁的感觉?!

水澜究竟是怎么虐待她的?怎么就把她折磨成这副鬼样子了?!

看到邱氏进来,孝恭王妃脸上变色,严厉地说:“你病成这个样子,怎么敢进宫来?!若把病气过给了宫里诸位娘娘或小皇子,你该当何罪?”

元春视线扫向孝恭王妃,眼睛微眯:自己这几年一直不曾见过邱氏,莫非是孝恭王妃在阻止邱氏出来见人?

邱氏淡淡一笑,恭敬中带着漠然:“儿媳养了几年的病,身子并不曾有丝毫好转,如今怕是离死不远了!儿媳德浅福薄,怕是受不起康郡王妃的福气,因而斗胆入宫,想请太后和皇后娘娘允许臣妾出家为尼,再为康郡王爷另择良配吧!”

她在沈太后和元春面前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下头去:“请太后和皇后娘娘成全!”

周围诸人顿时面面相觑,难以相信一名郡王妃竟然自请出家!又想邱氏实在太没眼色,今日端午宫宴,本是喜庆的日子,她却来说这样不讨喜的话,也不知太后和皇后会如何处置她呢!

沈太后直接对元春说:“此事就由皇后做主吧!如今,皇族子弟的婚配之事,已是你的职责了。”

元春心中微微一叹,对康郡王妃说:“你且过来,让我诊一诊脉!你怎么成了这副样子?”

邱氏微一迟疑,便从地上爬起来,有些漠然地说:“臣妾福薄,故而久病难愈。”她低头躬身,缓步走到了元春的面前,向元春伸出了手腕。

元春的手指,轻轻搭在了邱氏的腕上。诊了好一会儿,又换另一只手,又诊了好一会儿。

倒不是邱氏的病需要她诊这么久。邱氏的身体的确不好,但并没有严重的疾病。她其实是借着诊脉的时机,思考邱氏自请出家的原因和用意,思考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这年头,女人是没有资格提出离婚的。

她们若想单方面摆脱一桩痛苦的婚姻、一个可怕的丈夫,大概只有三条出路。

第一条路:自杀,终结自己的生命。就像原著中的迎春一样。

第二条路:出家为尼,终结自己的婚姻幸福。出家之后,就不算俗世中人了,婚姻关系算是自动解除。但这一条执行起来有难度,首先得有庵堂愿意收,其次还得夫家的人同意。就像邱氏一样,得来求太后和自己同意。

第三条路:谋杀亲夫,终结男人的生命和自己的婚姻幸福。但这一条路风险太高。首先是不容易成功;其次是容易露馅,一旦露馅就会死得很惨,很可能会被凌迟处死;第三,胆敢杀人的女子绝对是极少数。

至于说娘家撑腰什么的,一得看娘家对这名女子的重视程度;二得看娘家和婆家的权势对比。

若是娘家的权势对婆家没有压倒性优势,若娘家没有捏着婆家的命门,撑腰什么的就只能是浮云了。撑得了一时,还能撑得了一世?一回头,老公想打还是照打不误,或许打得更凶残。况且,在如今这种社会风气下,要虐待一个嫁到自己家的小媳妇手段多的是,有些手段连伤痕也不会留下。

元春刚刚已经用医疗系统扫描过邱氏了,并没有新伤。这是不是因为水澜改过了,元春很难断定。毕竟水澜如今在军中,只有休长假和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一趟,这段时间他并不在京中。

邱氏在如今这时节自请出家,有两种原因最有可能:

第一种原因:邱氏终于忍不了了!所以她趁着水霄已经继位,孝恭王至尊梦断,水澜的地位也跟着下降,她没有那么怕孝恭王府一系了,用这种方式“反抗”命运。

第二种原因:她察觉了孝恭王有谋反意图,想趁此机会摆脱与孝恭王府的关系。她若出家了,如果孝恭王谋反失败,她和她的娘家就不在株连范围;如果孝恭王谋反成功,她也可以不再受水澜的荼毒。

将这些念头想过一遍之后,元春便放开了邱氏的手腕,决定试探她一下:“你的身体很不好,但要说离死不远,也言过其实了。这样吧!我开几张方子给你,你且住到静心庵去,带发修行三年。一则养一养身子,二则想一想,能不能受得了出家人的清苦生活。三年之后,你若仍然执意出家,我再成全也不迟。”

如果是第一个原因,邱氏不会拒绝她的提议;如果是第二个原因,邱氏会急着出家,急着与水澜和孝恭王府撇清关系,等不了三年。

当然,她不想立刻同意还有另一个原因:不想让水澜那个烂人有机会祸害别家的无辜闺女!所以,且让邱氏继续把名份占着吧!反正静心庵戒备森严,水澜暂时祸害不到那里去。

至于以后的事,等孝恭王的事尘埃落定再说吧!

对于三年的提议,邱氏并无异议,直接跪下谢恩了:“多谢太后!多谢皇后!”

又向沈太皇和元春等拜别:“臣妾久病之躯,擅入宫中已是不妥,实不敢与宴了!就此拜别太后、皇后和诸位娘娘,日后必定每日早晚一柱香,为诸位长辈祈福。”

拜别了沈太后和元春,她又走到了孝恭王妃面前,神情漠然地磕了一个头:“儿媳就此拜别!母妃多多珍重!”

元春叹息一声,提笔写了几张方子给邱氏。然后目送邱氏瘦削的身影,缓缓消失在屏风之后。

室内众人互相交换着眼色,一时无话。

孝恭王妃的脸色,很不好看。

尽管邱氏从头到尾没说过孝恭王府和水澜一句坏话,尽管她一直表现得很恭顺,但只凭她堂堂王妃自请出家这一点,便可以把水澜的名声败坏得一点儿不剩了!

荣敬贵太妃终于回过神来,满面怒色地对元春说:“皇后娘娘,请问澜儿媳妇犯了什么罪,你要将她关到静心庵去?”

元春平静地顶了回去:“贵太妃娘娘可冤枉本宫了!不是本宫将她关到静心庵去,是她自请出家。为了不让水澜立时没了媳妇,本宫还特意使了个缓兵之计,争取了三年时间。”

荣敬太妃一时气结,硬梆梆地说:“一个住到静心庵的媳妇,有与没有有何区别?皇后娘娘既要为她做主,不如赐一个侧妃给澜儿吧!免得他府里尽是些夫人、侍妾,连个上得了台面的女眷都没有。”

赐一个侧妃给水澜?

元春心想:做梦!且不说她不做这种往人房里塞小妾的恶心事,就凭水澜那人品,把谁给他不是糟蹋啊?!

她微微一笑:“邱氏自请出家,不就是因为夫妻不睦吗?正妃与水澜不合,侧妃更该挑个合他心意的,否则日子怎么过?所以,本宫就不乱点这个鸳鸯谱了!水澜身边若有合心意的人,愿意抬为侧妃的,就自己报上来,本宫没有不准的。”

108。第 108 章

五月初七,是小团子满周岁。太上皇果然想看小团子抓周,就让在北宫为小团子办一个简单的周岁宴。宫外的人一概都不请,只元春一家三口和太上皇、皇太后,以及北宫一些比较有脸面的太妃、太嫔们。

皇子抓周,“印章”这种意味深长的东西是没有的。

晬盘里摆着的东西,除了象征文武之道的笔墨书籍、小弓小箭以外,一般是金银玉器、如意摆件之类象征吉祥富贵的东西。

但小团子这回的抓周礼,太上皇抓耳挠腮、心痒难耐地纠结了半天,竟把自己的一枚随身小印放在了晬盘里。

对此,水霄很不赞同:“父皇,小团子才刚满周岁,未来如何还难以预料。父皇的随身小印,岂能给他随意抓着玩?”他把那枚小印从晬盘里拈了起来,双手捧着,递还给太上皇,“还请父皇收回吧!小团子抓周,按旧例即可,不必太特殊!”

太上皇原来也在心里打鼓,担心自己此举有些冒失,但被水霄这样一说,反倒起了一点逆反心理。

他轻哼一声:“不过是一枚随身小印,又不是传国玉玺,有什么要紧?小团子是你的嫡长子,身份贵重,非同寻常,就是把这枚小印直接给了他也无妨。”

水霄却很坚决:“父皇,正因为小团子是嫡长子,儿子对他寄予厚望,才不希望他被某些莫名其妙的谶语预言所左右,失了本心。本朝制度,立嗣只论德贤,不论长幼。小团子今日若取了这印章,日后被一众小人趋奉着,怕会成了酒囊饭袋。”

太上皇嘴角微微一勾:“听你这口气,倒似你将来会有很多儿子?”

水霄微笑:“很多倒不会。三两个还是能有的。”

太上皇听他这话说得离奇,暗想:有几个儿子,你自己还能左右不成?!贾瀛洲不是说“儿女之数自有天定”吗?难道不是天在定,而是她在定?!看你这一点也不急的笃定样子,倒真像那么回事!

唔,看来自己一向的猜测是有道理的:贾瀛洲表现得再怎么大公无私,她要是一点儿私也不藏,那也是不可思议的!还好自己英明,终究让她嫁到了皇家来。她如今再怎么藏私,受益的也是皇家,不会便宜了别人!

他心中微微有些得意,瞄了元春一眼,又把视线转回了水霄身上:“小团子也满周岁了,你们的第二个儿子在哪里?”

“这个且不急!如今宫中朝中还有很多事未曾理顺,皇后若有妊,怕是难以分‘身。”水霄面带微笑,一副胸无城府的样子。

太上皇更加觉得自己的猜测有理了!

他想了想,终究还是收回了这枚随身小印,转而对史忠说:“叫他们拿一枚上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