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488-新职业观-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作是礼物,工作是恩赐,这样的观念在我们职业者身上是非常稀缺的,接受我培训的员工和学生们,在做调查时大都对自己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觉得是目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不得不接受的任务;几乎很少有人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工作。让一个人说“我喜欢我的工作,我能从中得到乐趣”很容易。然而,又有多少人把他们的工作视为稀世珍宝来重视呢?    
    2004年年底,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将近4000名职场人士进行了调查,发布了一个中国“工作倦怠(Job Burnout)指数”调查报告,调查发现有70%的受调查者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倦怠;有3922%的受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倦怠;还有13%的受调查者则出现了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8个受调查者中基本上就有1个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    
    调查还发现,工作不到4年的受调查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成以上,直到工作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由于比较容易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或者看不清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产生工作倦怠。    
    如此高比例的工作倦怠现象值得整个社会进行关注,也让我们看到树立一个真正的职业观是多么的必要。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工作倦怠包含如下行为特征:个人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等。    
    这些特征,都说明了没有把工作作为一种恩赐和礼物来对待,没有以一种积极报答、热情感谢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如果树立了工作是礼物的职业观,那么这种工作倦怠现象就不会轻易发生。    
    只有那些失业又渴望找到工作的人,才会真心感到工作是一件礼物。这个礼物给予失业者的不单单是饭碗,从根本上而言,给予的是人生的意义。我去深圳一家电缆企业做讲座,这家企业在该行业做得很大,也很富有。该企业老板是湖南衡阳人,他对我说他大专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每天百无聊赖、浑身难受,有时感到像热锅上的蚂蚁,有时像濒临死亡的病人,虽然他没有生存的压力,因为家境尚可,但是由于无工作可干,他时刻感到烦躁、苦闷和生命的虚无。他对我说,作为男子汉,他曾几次靠在自家的大门上大声地哭泣,几乎绝望地自杀。    
    他对我描述的无工作时的心境,我也时常讲给受训者听,听者无不动容,顿时明白工作给人生带来了意义的真谛。后来这位企业老板到了广州,做起了一家小公司的普通电工。工作非常忙碌,私人老板几乎不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休息,但是他感到非常充实,在每一滴汗水中他感到满足,在每一份忙碌中他感到喜悦。    
    由于有过刻骨的失业经历,他比一般人更把工作当成礼物,他甚至将工作当作稀世珍宝来看待。除了自己的工作外,他积极地干了众多分外的活。经过几年的工作,他从其他同工中脱颖而出,老板给他投资,他开起了自己的工厂。他的成功与他把工作当成礼物很有关系。    
    我去沿海很多加工企业,它们在车间最爱张贴的标语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是警醒员工,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工作,否则就会有失业的危险。当人失去时,才觉得珍惜。当你拥有时,初时还比较珍爱,但时间长了,人就不知道珍惜,不把职业当作礼物。现在国内失业率不低,尤其是应届大学生,有着“毕业即失业”的说法。但是,同样不低的是工作倦怠指数,这说明一旦拥有了职业,很多人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实际上,并不是由于我们有丢失的经验才觉得工作是个礼物,工作始终就一直是礼物,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从古至今,从前人伟大的事业,到我们手中平凡的岗位,职业都是赋予我们人生生机、活力和无比丰盛的礼物。工作为人们展示了生命发展的广阔空间,工作为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工作使我们人生更加充实,它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礼物。


《新职业观》 第二部分礼物就是此刻的工作

    在西方经典《圣经》中,开篇就讲人类工作的本义是在伊甸园中的“修理看守”(Till it and Keep it),这是一种在最恬静、最完美的环境中自在快乐的活动,对人来说,这种工作确实是造物主所赐予的礼物。    
    卡尔•;马克思对他的时代中工人极其恶劣的工作状况非常地愤慨,撰写《资本论》进行批判,但是,他也为当时的工作者勾画了一幅理想的、完美的工作图景,在他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自由王国”里,人们将摆脱劳动的重役:“早晨去狩猎,下午去捕鱼,到了晚上则去放牧,晚饭后从事批评活动……”无论是在伊甸园还是在“自由王国”里,工作无疑是一种礼物,是非常甘甜和丰盛的恩赐。但是,我们眼前的工作,也是不是一个礼物呢?    
    美国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说过一句令很多人恍然大悟的话:“最美好的东西往往就是离你最近的事物:鼻中呼吸的空气,眼里看到的光线,脚旁的花朵,手上的责任,还有面前人生的道路。不要想着去摘星揽月,但愿做好生活中的平凡工作。”是啊,我们不必每天去憧憬伊甸园,不必去想像“自由王国”,不能干着手头的工作,心却耽于幻想,我们所想的最美好的事物,实际上就在我们眼前。当我们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当我们将自己的人生信仰与工作融为一体、当我们在职业中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时,我们的工作与职业就恢复到它最原初、最完美的状态中,伊甸园、“自由王国”离我们就不再遥远,而是近在咫尺,甚至身临其境。    
    全球最著名的励志大师、《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2005年在中国推出了他的新作《礼物》(Present),该书同样成为了全球畅销书。该书通过一个从小就苦苦寻求人生礼物的年轻人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简单而深邃的哲理:就像在英语里Present既可以指“礼物”,也可以指“现在”、“当下”一样,人们总在寻寻觅觅有形的“礼物”,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早已拥有的礼物——无形的“此时此刻”——才是最珍贵的。书中有两段话写得非常好:“礼物(Present)就是把握此刻,全神贯注于正在发生的事,珍惜和欣赏每天得到的东西。”    
    “当你全身心投入你正在做的事情时,你的心思就不会游离不定。你享受生活,你也会更快乐更有效率。你下决心只关注那一刻发生的事情,那种集中和专注将带领你走向成功。”我们要经常地反省:自己有没有把握此刻?此刻的工作是礼物吗?是否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对待手头的工作是否心猿意马?我们有没有认真分析过手头工作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价值和机遇?是否每天都在羡慕他人的工作,或是感叹成功者的天资和运气呢?    
    正像成功学家奥格森•;马登给年轻人的忠告一样:“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发现任何机会,而他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得更好,那么他会永远感到非常地灰心失望。”    
    无独有偶,美国演说家鲁塞•;康维尔的著名演讲《钻石就在你家后院》阐述的也是这个道理,书中讲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戈尔康达钻石矿——的传奇发现经过。一个叫阿里•;哈法德的波斯地主,因着对钻石的渴望离家到世界各地去寻矿,他去了月亮山区,到过巴勒斯坦地区,又流浪到了欧洲,身无分文、穷途末路的他最后投进了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海湾里自尽。几十年后的一天,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却在他家的后花园里发现了戈尔康达钻石矿。    
    宝石不必外求,在你自家的花园中;人生的礼物不必虚构,就在你眼前的工作中。为传播这个真理,50年内,鲁塞•;康维尔走遍了美国各大州,在全美大小城市亲自讲演《钻石就在你家后院》达6000余次,1888年,他用演讲所得的400万美元演讲费(相当于现在的145亿美元),建成了美国著名的Temple大学。鲁塞•;康维尔的演讲激励了整整两代美国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珍惜并充分开发职业这个礼物。    
    回想自己的工作经历、考察现在接触的职业人士,我感觉到刚走到工作岗位的大部分年轻人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手头的平凡甚至低微工作就是一座丰富的钻石矿,只要专注和投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钻石”——人生价值的提升、财富的增加等。相反,大多数人心浮气躁、频繁跳槽,他们总想:“做这份工作,有什么希望可言?”“看其他行业多赚钱啊!”他们迷信世界上有其他很多挣钱或者成功的机会,等待另外的行业、另外的工作职位,他们轻视现在、轻视手头的工作,他们必定像故事中的阿里•;哈法德一样,在漠视已拥有的事物中丧失本该属于自己的宝藏。


《新职业观》 第二部分职业是呼召

    职业是呼召的观念,在国内是我第一次通过《敬业》、《天职》两书推广到企业界和职业人士中的。“职业”一词源于西欧,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考证这个词时发现,在古代民族的语言和信仰天主教为主的诸民族的语言中,都没有“职业”这个词。“职业”一词是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的产物,最先使用这个词的是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当时,“职业”一词在德语中是Beruf,在英语中是Calling。Calling是Call的动名词形态,是呼叫、召唤、呼召的含义。    
    在现代英文中,Vocation是“工作、职业”的意思,但它也是“天职、神召”之义,Vocation来自拉丁文Voco。Voco是个动词,意为“召唤”。所以从职业的词源上,我们看到职业与呼召的密切关系。    
    那什么是呼召呢?就是你在心灵深处受到生命的呼唤,这种呼唤在叫着你的名字,并且赋予你干什么的职责。美国作家及演说家奥斯•;葛尼斯(Os Guinness)曾在一本专门谈呼召的书The Call中宣称:“呼召就是生命毅然决然地呼唤我们就近它,以至于我们的全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我们拥有的每一样事物,都投注一种特殊的忠诚及活力在里面,活出来就是回应生命的召唤并侍奉。”    
    呼召实际上就是人生的职责、生命的天职。我们拥有了生命对我们的呼召,那么“我们自身的一切、我们所做的一切和我们拥有的一切,都被赋予了特殊的热情、动力和方向,以此来响应生命的召唤和它的使命。”(奥斯•;葛尼斯语)    
    “工作是呼召”虽然有着西方文化背景,但我们同是人,就同有生命,同有生命的呼召。我的朋友张寻,是北京798艺术工厂一家大型艺术企业的董事长,他看了《天职》一书后非常感动,并说真正领会了职业是呼召的含义。他给我讲了他的工作经历。张寻是学艺术设计的,刚来北京找工作时,没找到工作,但他的女朋友在北京,之后他白天找工作,晚上就住在女朋友及其父母家中。一周、两周、三周,好长时间都找不到工作,他很不好意思回女朋友家中,因为每天回家家人们都要问他:“找到工作了吗?”后来他都是深更半夜才回家,担心遇到家人。    
    经过艰苦的求职,张寻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广告公司设计制作户外媒体的广告。老板给他发了一个寻呼机,那时候也叫Call机,他万分欣喜,而且把Call机的音量调到最大,这样,当老板呼叫他时,女朋友及其父母家人都会听到声音。他这样做的用意,就是让包括女朋友及其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明白一个事实:老板在叫我,我有工作了!    
    朋友张寻当时意识到,有工作就是有老板在召唤你,现在,他有了更深一层的意识,那就是有工作意味着生命深处有个声音在呼召他。工作就是生命的呼召,在艺术设计这个工作上全心投入、施展才华和潜能,无疑是回应生命呼召的最佳方式。当张寻意识到这点之后,在工作上焕发了生命的热情和活力,经过短短几年时间,他在工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企业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博物馆、艺术建筑设计中不断中标,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他自己的生命也充满喜乐与满足,感到工作与生命信仰的一致。在现今,当人们选择工作时,无论男女都会经常问两个问题:“工资是多少?”和“有什么福利?”人们很少会问:“这个工作是否符合生命对我的呼召,我是否应该在此投注全部的忠诚与活力?”忙忙碌碌的现代人,完全忘记了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在内心一直呼唤的那个声音到底是什么?而“我”的全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我”在工作中拥有的每一样事物,是否是在回应这个声音的召唤?    
    而那些已经拥有工作的人,是否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了生命的呼召呢。马克•;班克福特是一家著名证券公司的决策人,他对那些感到工作就是自己生命呼召的雇员的评价是这样的:“他们比较稳定,有信心和热情,愿意负责任,乐观、自信且可靠。”我看到的美国《生命@工作》编写组在他们撰写的书中写道:“对于那些认为生命已呼召自己做某一特定工作的雇员来说,每天在办公室或其他工作场合所发生的波折对他们的影响是极小的。这并不是说,他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而是他们的依托完全在于生命本身。”正如该书中的兰迪•;阿尔考先生所言:“在我每日所做的平凡工作中,当我感到生命在召我为永恒而工作时,我能知道自己不仅在写作、打电话或修理管道。生命已赐机会让我做那不朽的事。这事就在我和周围人的关系中,他们可以是我身边的同事、我电话中的客户或是我修理厨房水池子时呆在旁边的房主。这是一种生命的接触,它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含义,其实是一种永恒的含义。对我来说,这种含义改变了一切。”


《新职业观》 第二部分呼召使职业神圣

    在西方世界,“呼召”一词含有非常神圣的含义,在《圣经》中,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受耶和华的呼召,“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这一节经文的名字就叫“The Call of Abram”(亚伯拉罕的呼召)。亚伯拉罕凭着信心离开本地、回应召唤,成为富甲万国、繁衍众多的君王。    
    另一个以色列人的大英雄摩西,被赋予了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带出来的使命。“God called to him out of the bush; ‘Moses; Moese’”。上帝在何烈山上呼叫:“摩西!摩西!”摩西应承呼召,排除了千难万险,最终将以色列人从受压迫的埃及地带出来了。    
    但是,在近代以前,人们认为只有牧师的神职是呼召,只有神职具有信仰的价值、才是神圣的,而一般人的工作只是惩罚或者是无可奈何的存在。宗教改革后,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高举“人人为祭司、人人有呼召”的口号,认为呼召不限于灵魂得救,也包括了我们的职业或工作;不仅牧师的神职是呼召,而且人间的任何合法职业都是呼召,商人、医生甚至洗地扫街等职业并不亚于当牧师。这样,任何工作都可以成为具有神圣意义的事业,一切正当的行业都具有神圣的意味。    
    英国著名思想家、作家巴克斯特(1615—1691年)说过这样精彩的话:“你可以把一切多余的操劳或事务当作精神生活的不必要阻障尽皆舍弃,但你不可抛弃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体力和脑力工作。作为共和政体的一员,每个人需为国家利益竭诚履行其责任。那些无视此事实而声称自己宁可祈祷沉思的人宛若这里的仆人;他拒绝承担主人指派的最繁重的任务,却转而拈取轻巧简单的工作。上帝已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向你发布训令:为自己每日的面包而辛劳,不可若寄生虫靠他人之血汗为生。”    
    工作是呼召的思想是现代职业精神的精髓,它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它使日常工作获得了尊严和神圣感,使得不事生产的有闲阶级和默想的行为失去了卓越的地位。它也使工作、勤俭及理性计划等类实务获得强化,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崛起准备了强大的精神资源,它还使卑微的人及其职业获得与他人的同等重要性,撼动了统治阶级,并且成为走向民主社会的强有力的推动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