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551-世界商道-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运动鞋市场获得成功之后,1981年,奈特进一步把鞋的种类扩展,生产更多元化的鞋类产品。公司向运动鞋以外的鞋类市场进军,包括轻便的小童鞋、工作鞋等,结果公司的利润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很早以前,奈特就开始重视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工作,公司致力于寻求更轻、更软的跑鞋,并让它不但对穿用者有保护性,也给运动员——世界级运动员或业余爱好者——提供跑鞋工艺所能制作的最先进产品。    
    奈特重视研究和开发新产品的程度简直令人吃惊,他雇用了将近100名研究人员,专门从事研究工作,其中许多人具有生物力学、实验生理学、工程技术、工业设计学、化学和各种相关领域的学位。公司还聘请了研究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其中有运动员、教练员、运动训练员、设备经营人、足病医生和整形大夫,他们定期与公司见面,审核各种设计方案、材料和改进运动鞋的设想。其具体活动有对运动中的人体进行高速摄影分析、运动员使用臀力板和踏车的情况分析、有计划地让300名运动员进行耐用实验,以及试验和开发新型跑鞋和改进原有跑鞋的材料。    
    为开发新产品,奈特投入的费用是巨大的。1980年用于产品研究、开发和试验方面的费用约为250万美元,1981年的预算将近400万美元。对于像鞋子这样非常普通的物品,进行如此重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实在是不同凡响。    
    如今,在美国的田径场上,大学生运动服、运动员的帽子上,在各种类型的广告中,随处可见耐克的“红勾”标志,它与可口可乐、麦当劳同属世界十大著名品牌。    
    在如今头脑竞争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使人们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去解决。经营者必须创新求生存,抓住一切机会,全力以赴地革新进取,才能获得勃勃生机。


中篇美国人经营之道 一鼓励每个员工主动创新

    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真诚投入。企业的以变应变离不开员工的创新能力。全球各地,各行各业的企业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重大课题,即如何释放创新的巨大潜力。现代企业要在纷繁多变的市场经济的不平衡中寻找企业发展和获利的机会,领导者必须要鼓励每个员工主动创新。    
    若干年前,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詹姆斯·柯林斯与杰里·波拉斯在访问惠普公司的比尔·休利特时问他:在他眼里有没有哪家公司值得他崇拜并可以堪作楷模。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毫无疑问,有,就是3M公司!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步他们会想出什么奇招来。它们的魅力就在于连他们自己很可能也不知道下一步会有什么新招。但即使你永远无法预料这家公司到底会做什么,你也知道它会继续取得成功。”    
    如今,3M公司的办事处和工厂遍及全球,产品涉及航天、航空、化工、电子通讯、交通、医疗等领域,曾多次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美国10家最受尊崇的国际公司之一。    
    历史上的3M公司远没有今日这般风光。3M公司早期曾设想开采金刚砂,但失败了,并且对这个当时还是一家小小的公司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之后的1907~1914年的7年间,公司一直不景气:产品质量问题、利润低的问题、产品积压问题和流动资金问题,总之问题百出,在一个公司中能存在的问题在3M公司中都可以找到。自从威廉·麦克奈特担任公司总经理后,3M公司这才开始走上风光之路。    
    麦克奈特首先聘用了发明了具有革命意义的防水砂纸技术的奥基耶先生,迅速在僻静角落的一间5英尺×11英尺见方的储藏室里搭了一个水槽和胶水池,这就是3M公司的第一个“实验室”。3M公司对一种人造矿物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后,推出了一种新的非常成功的砂纸,名为“3M产品”。该产品使3M公司首次获利,在其问世75年后的今天,3M公司的产品目录上还有着它的一席之地。    
    麦克奈特虽然外表羞涩,从不干扰别人,但他内心却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为了日见成熟的3M公司的事业,他经常每周工作7天,他总在寻找公司可以利用的新机会。他设想使公司的产品多样化,他不希望公司的成长全都依赖于一个人(奥基耶)、一个产品(防水砂纸),他想创建一个能够从内部不断进行变革的公司,通过所有雇员发挥他们的主动创新精神来促进公司的事业向前发展。    
    为此,他确立了一系列有助于发展创新精神的思想方法,如“无论谁有新的思想,不管那思想听上去多么荒唐,我们都得听听。”“要鼓励,别挑毛病。让人们将设想付诸实践。”“任人唯贤,用人必信。”“如果你把人都圈起来,那么,你得到的只是像羊一样顺从的人。要给他们所需要的自主空间。”“鼓励人们随时进行实验。”“试它一试,而且要快!”    
    这些思想方法后来逐渐进化为3M公司技术创新的决策方法,从而公司寻找到了鼓励每个人主动创新进行公司进化进程的原动力——“无引导演变”,并形成制度化而贯彻到今日,方兴未衰。    
    一些管理经验表明:开放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基本要素。心态开放的领导者总是乐于处理各种问题,懂得营造一种开放的氛围让其他人畅所欲言,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使得团队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而合理的解决,最终使团队的整体绩效提高。    
    当初,有名的艾德博士还是柯达公司的研发工程师时,他很想改良家里的家庭摄像机,以便在室内拍摄时不需要用到强力的照明灯。以前,如果想把宝贝儿子的生日派对录下来,不仅要装设摄影机,还要辛苦地架起照明灯,真是费力又劳神,而且炽热的灯泡也常让周遭的人受不了。    
    艾德博士的想法是,要设计出在室内灯光下就可以拍摄的摄像机和感光灵敏的影片胶卷,他称之为“随取灯源式家庭摄像机”。不幸的是,主管不相信艾德的构想能成功,所以这计划从未被认可。    
    有一天,柯达公司董事长乔纳博士视察研发部门。他走到艾德身边问道:“做得如何?”当时艾德手上正负责一项放映机计划。“真高兴你问了我,我对家庭摄像机有些新构想。”艾德说。此话引起乔纳博士的兴趣,希望知道艾德更多的想法。艾德继续谈论他关于“随取灯源式家庭摄像机”的构想,分析市场的特性,以及为何此计划能符合公司长期策略。这番话让乔纳博士印象深刻,在匆促中仍记下重点。    
    数星期后,这项计划竟然成形了。柯达公司内各环节悄悄地打通,这项“随取灯源式家庭摄像机”竟成了研发部门的第一优先计划。艾德的创新构想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一直到摄录放影机(V8)这项新科技出现前,“随取灯源式家庭摄像机”都是该公司最重要、也是利润最高的产品。    
    艾德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好构想,而且他也想到如何让计划符合公司的整体目标。他下过功夫,当机会来临时就能立即向董事长报告他的好构想。当然,这与柯达公司鼓励每个人主动创新的企业文化有很大关系。    
    比尔·盖茨反复向员工强调:“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意在使员工保持创新的紧迫感。然而,值得让人注意的是,在有些企业中,不但员工对现状感到满意,领导者也同样安于现状,就好像整个企业都被魔咒催眠了似的。在这种情况下,形势可能严重到使许多恶兆纷至沓来,但是着了魔的人仍然浑然未觉。因此,企业管理者不仅要有变革思维,还应该引导企业员工用“以变求胜”的态度去关心企业,这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中篇美国人经营之道 一商道二险中取利果敢决策

    美国谚语:“勇敢里面有天才、勇气和魔法。”“勇气喜欢跟利益联姻。”由此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冒险精神。美国人崇尚“风险越大收益的绝对值越大”的经济学原理,在商业经营中喜欢冒险获取利润。没有冒险,巨大的成功来得总是太慢,利润越高风险越大。大凡成功者都有某种程度的赌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他们创造机会的最佳写照。


中篇美国人经营之道 一瞅准行情大胆下注

    美国人将冒险精神称之为勇气,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更倾向于独自面对严峻形势的挑战,并且能够承受重大的挫折和打击。正是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企业家、商人、领袖和冠军,他们能在逆境中给人以强大的激励。    
    美国管理大师约翰·科特说:“经营者的每一项决策,每一次行为都既蕴含着成功的希望,也都隐藏着失败的可能。若是过分强调谨慎,那么,在市场上就会寸步难行。”美国人是天生的冒险家,他们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在危险中自由地畅行,抓住机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胆产生勇气,开创性的事业总是充满风险,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在风险面前毫不畏惧,才有可能取得常人所永远无法取得的成就。“只要值得就去冒险。”这是美国巨商哈默的座右铭和生意经。也正因如此,他才得以在激烈竞争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成为美国的“石油巨人”。    
    1956年,58岁的哈默购买了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大做石油生意。石油是最能赚大钱的行业,也正因为最能赚钱,所以竞争尤为激烈。初涉石油领域的哈默要建立起自己的石油王国,无疑面临着极大的竞争风险。首先碰到的是油源问题。1960年石油产量占美国总产量38%的得克萨斯州,已被几家大石油公司垄断,哈默无法插手;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难以染指。    
    如何解决油源问题呢?1960年,当花费了l000万美元勘探基金而毫无结果时,哈默再一次冒险地接受一位青年地质学家的建议:旧金山以东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的地区,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并建议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把它租下来。哈默又千方百计从各方面筹集了一大笔钱,投入了这一冒险的投资。当钻到860英尺(262米)深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二大天然气田,估计价值在2亿美元以上。    
    冒险和成功常常是相伴在一起的,冒险的价值不仅仅是它可以把握机会,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行动本身同样可以创造出机会。瞅准行情,大胆下注,财富便会滚滚而来。    
    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华尔街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世界最富有的街道和投机者向往的乐园。在华尔街的发展史中曾涌现出无数的风云人物,赫蒂·格林夫人就是其中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性,她被誉为华尔街上的女巫。    
    格林夫人是个精明能干的女性,在马萨诸塞州继承了约600万美元的财产。她不想坐吃山空,更不愿过一般贵夫人养尊处优的生活,她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于是她雄心勃勃地只身来到纽约,穿梭于股票交易所经纪人的办公室,开始了紧张的活动。    
    格林夫人衣着朴素,生活节俭,鼓鼓囊囊的手提包里常常带着充饥的粗面饼干,当然也有各种零零碎碎的纸片,显得着实可笑。然而,正是这个看来似乎古怪的行为后面,格林夫人总是暗暗地进行着百万美元的大宗买卖,表现出了能同那些高明男子进行竞争的智慧和精力,也使许许多多其他的股票商望而生畏,甚至破产。    
    格林夫人在华尔街经过几十年辛苦奋斗,忍受了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打击和冒险,终于取得了成功。在她1916年去世时,财产从600万变成了1亿美元,成了美国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在风险面前胆怯的人不敢去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当然也不会体验到冒险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结果只能是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作为,甚至被时代所抛弃。商业经营上的成功常常属于那些敢于抓住时机、敢于冒险的人。    
    特朗普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哈得孙河边的一个荒废了的庞大铁路广场。每次他经过这里时,都会设想能在那儿建什么。但是,在该城处于财政危机时,没有谁还有心思考虑开发这大约100英亩的庞大地产,那时候,人们认为西岸河滨是个危险去处。尽管如此,特朗普认为,要全面改观并非太难,人们发现它的价值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而已。    
    1973年,特朗普在报纸上的破产广告一栏中,偶然看到一则启事:说一个叫维克多的人负责出售废弃广场的资产,他于是打电话给维克多,说他想买60号街的广场。广场的事虽然最终未落实,但维克多提供了另一个信息:康莫多尔大饭店由于管理不善,已经破败不堪,亏损多年。特朗普却发现,成千上万的人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都要从饭店旁边的地铁站上上下下,绝对是个一流的好位置。    
    特朗普把买饭店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说儿子在城中买下了那家破饭店,吃惊不小,因为许多精明的房地产商都认为那是笔赔本的买卖。特朗普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过他耍了一些高明的手段,他一方面让卖主相信他一定会买,却又迟迟不付定金。他尽量拖延时间,他要说服一个有经验的饭店经营人一道去寻求贷款,他还要争取市政官员破例给他减免全部税费。    
    一切妥当后,特朗普终于买下了康莫多尔饭店,他重新做了装修,并把饭店重新命名为海特大饭店。新装修后的饭店富丽堂皇,楼面是用华丽的褐色大理石铺的,用漂亮的黄铜做柱子和栏杆,楼顶建了一个玻璃宫餐厅。它的门廊很有特色,成了人人都想参观的地方。    
    海特大饭店于1980年9月开张,开张后顾客盈门,大获其利,总利润一年超过3000万美元!特朗普拥有饭店50%的股权。    
    玫瑰在散发馨香的同时也生有尖刺;财富以诱人的面目出现时也伴有风险。不冒险当然不会有很大损失,但是也没有很大的收益,是否甘愿冒险去掘取利润取决于当事者的风险预期和对机会成本的选择优化。有人在风险面前驻足观望,有人却咬紧牙关迎头赶上;赶上者风光无限,观望者涎水三尺。勇气和胆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中篇美国人经营之道 一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不墨守成规,目光敏锐,敢为人先,大胆创机,这是经商成功的必备素质。大多数人经营失败,主要是因为对事拖延迟误,不能迅速想出解决办法的缘故,许多宝贵的时机都在他左思右想、东猜西量中失去了。一个人不管有多么高深的知识、多么聪明的脑子,如果没有做事明快果敢的品性,也很难抓住要点而取得成功。    
    19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的铁路还处于铁的时代,无论桥梁还是路轨全是铁造的,铁路及桥梁事故时有发生。卡耐基在铁路上任职,早就觉察到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    
    一天,卡耐基在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欧洲的贝色麦发明了一种炼钢法,使钢的制作有了大生产的可能。他马上意识到这将意味着铁时代的终结,钢时代的登台,谁能捷足先登必将前程无量。考虑到自己的财力有限,便马上与弟弟商量,要把他们的全部资本抽出来投资办钢厂,而且还要借一笔款子。    
    卡耐基的弟弟没有多大气魄,他以为哥哥精神出了问题,忙说:“这样做太冒险了,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吧。”卡耐基说:“我看准了,钢取代铁势在必行,先下手为强,肯定可以发大财,它值得我们下一笔大赌注。”    
    他弟弟自幼就是一切听哥哥的,尽管有些不放心,还是按照哥哥的意思去做了。首先是买厂址,卡耐基看中了独立战争时代的布拉多克战场一带的一片土地。那块地的地主听说卡耐基要在他的土地上办厂,竟一夜之间从每英亩500元提高到2000元。卡耐基的弟弟犹豫起来,忙电报请示哥哥。卡耐基接电报时正在吃饭,他马上放下饭碗去电报局发了一个加急电报,告诉弟弟快买下来,不然明天又要涨至4000元了。    
    卡耐基钢厂兴办起来以后,一直一帆风顺。钢厂的最初资本只有100万元,但不久每年利润就达到200万元,后又增至500万元、1000万元,红火得令人嫉妒。到1890年,年利润已达亿元。    
    卡耐基看准时机,倾其所有资产发展钢铁业,不愧为具有雄才大略的企业家。这种破釜沉舟式的大赌注,只有把握准时机与方向时方可实行,否则便会鸡飞蛋打。    
    成功的商人常常会做出一些让人们目瞪口呆的勇敢的变革或投资行动,有时几乎是以公司命运作赌注,成则一步登天,败则不堪设想。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