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美婚恋的性学分析-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逐年增长的异族通婚中,尤以亚裔与白人之间的通婚最显著,甚至几乎到了爆炸性的地步。很显然,亚裔中又以华人与白人的通婚为主。 
  原因何在?是时,是空,是人,还是三大因素为一? 
  一些性心理学家和性社会学家对这种现象做了初步分析。 
  一、世界的潮流 
  本来,所有的人类都属于生物学上的同一物种。一方面,人的群体由于遗传基因和居住环境的两大不同,在渐进的演化中,形成若干不同的人种;另一方面,原不同人种经过不断的迁徙和混血,又继续产生了新的人种。这种人种的演变过程在数千年中无休无止地进行。因此,要想划分种族,就必须考察某一个种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地域内,如何与另一个或另几个种族混血的历史。 
  美国人类学家亨利·夏皮诺在他的《种族融合》一文中指出:种族融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现象”,它差不多与“人类本身一样古老”。就连《圣经·旧约》上都记载了如摩西与不同种族米甸牧师的女儿易泼拉的婚姻、所罗门王与许多不同种族和肤色女子的婚姻等。 
  历史上,一个部族的被征服,就意味它的女人的被蹂躏,从而产生新的混血。世界上所有的文明,不论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古中国、印度和阿拉伯文明的扩张、迁徙和移民,都伴随着种族和民族的接触与融合。 
  在一定意义上说,种族的历史就是种族不断混血的历史。 
  当代,种族之间的混血以更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而加剧。 
  在这个星球上,各种异族的通婚都在暴长。黑白、黄白、红白等各种肤色人种之间的交合,使人种的演化更趋多元性,其中包括拉丁西语裔与非拉丁西语裔的白人、犹太人与白人、犹太人与亚洲人等族裔的混融。例如,犹太教会的宗教领袖和社会学家们,都惊呼这种通婚比二次大战希特勒的大屠杀更多地失去纯种的犹太人,因而对保存犹太特有的文化是最大的威胁。在这种世界性的通婚大潮流中,占全球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华人不可能不卷于其中。 
  二、经济的发展 
  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近二三十年来,经济的起飞和繁荣,使之日益融入世界性的整体格局,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华人因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政治变迁等综合因素,有更多的机会到世界各地移民、留学、投资、工作、出差、访问或观光,自然打破了传统的闭关锁国,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地球村的一员。随着一方面隔阂、偏见、歧视与敌意的减少,另一方面自身国力的增强与经济地位的提高,华人与外界的平等接触也就愈来愈多。 
  三、接触的深化 
  华人到了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立即由原来的多数民族变为少数民族,原来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其中尤其是华裔年轻人,在教育上,在职业上,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原属的故土和文化,愈来愈少地接触自己的同胞,而愈来愈多、愈来愈深地接触占主体的族裔,也就是白种人士。 
  四、个人的同化 
  移民必须使自己适应新的环境,主要是与当地文化的融合。现代移民再不像前辈移民那样靠群体的同化,而是主要靠个体的同化,也就是说是否与当地文化融合成功,取决于个人的个性、文化素养、生活习惯、价值取向、迁徙动机和预期结果,同时也取决于其对当地社会的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接受度。一般说来,年轻人比老年人、女性比男性,在个人同化的能力上要强。 
  五、异性的相吸 
  不同人种或族裔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性新鲜感,现代影视等传媒使人们对“俊男美女”有了不同口味的欲求。美籍华裔性心理学家卓以定博士,在《异族融合》一文中认为,洋人从猎奇的角度,认为中国人很带有“异国情调”(Exotic),很“独特”(Unique)。随着华人经济地位的提高,教养、打扮等包装也随之跟上摩登世界的潮流,这也对洋人非常吸引,华人也对性的多元化有了更多的要求。例如,中国男人原来欣赏的“樱桃小嘴,柳枝细腰”的传统女性美,可能改为洋妞的“性感健美”。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异性相吸主要表现在中国女人与白种男人之间:中国女人喜欢白种男人的英俊、高大,白种男人喜欢中国女人的细嫩、水灵。   
  白人媳妇与华人女婿(1)   
  美国的华人把下嫁给白种男士的华人女性叫“白人媳妇”,而把那些娶了华人女性的白种男士叫“华人女婿”。这两个专用名词,在严格意义上恐怕有语病,也许应该说是“白人的媳妇”和“华人的女婿”。 
  当然,能得到这种“光荣称号”的男男女女,绝非等闲之辈,大都是常见诸于媒体、出入于上流社会、来往无白丁的人物。 
  不少受世人仰慕的“白人媳妇”们,或是出身于显赫的世家,或是家族有雄厚的财力,或是受过贵族式的教育,或是本人即拥有事业的建树和响亮的声名。 
  总之,她们成功的“黄白结合”是“米酒”加“咖啡”妙上加妙的范例。它造成了积极的良性互动,反过来使这些女人的世家更显赫,财力更雄厚,事业更有建树,声名更响亮。 
  这些“白人媳妇”的联姻大致分为政界型、学界型、艺界型、商界型四类。属于政界型的有陈香梅、包柏漪、赵小兰等;属于学界型的有聂华苓、李惠英等;属于艺界型的有靳羽西、宗毓华等;属于商界型的有甄素莲等。 
  陈香梅,抗日战争中著名美军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的遗孀,半个多世纪来,她成为美国政坛的知名人士,共和党的亚裔重量级代言人。 
  包柏漪,著名女作家,其夫是当过美国驻中国大使和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的洛德,近十多年来,她在美国民主党的政坛上相当活跃。 
  赵小兰,出身国民党官宦世家,本人受过良好教育,曾任美国联邦政府交通部副部长和国际和平工作团总负责人,是迄今为止,华人在美国联邦政府中官衔最高者。后来,她嫁给肯塔基州联邦参议员。这种联姻可能对其将来在民主党政坛上更大的发展很为有利。 
  聂华苓,著名女作家,美国爱荷华大学文学教授,其夫为美国著名诗人保罗·安格尔。近几十年来,她在中美文化交流,尤其是文学交流上做了不少贡献。 
  李惠英,学者兼社会活动家,其夫为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学白人教授和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前系主任和东西方研究中心主任。在与丈夫的合作下,她对中国大陆的社会政治研究以及海峡两岸问题的研究建树颇多。 
  宗毓华,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NBC的惟一亚裔明星女主播,年薪达300万美元之多。她嫁给另一位著名的“脱口秀”白人男主持人莫里(Maury)。成功与婚姻,使她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嫉妒和歧视。处理问题上的某些失误和不妥当,就连华人同胞也对其不满和不理解。结果受到华人和白人两方面的夹击。不过她与白人丈夫之间倒是相亲相助,其夫帮助她应付了不少事业上的风风雨雨。 
  尤其应着重提到的是甄素莲。她是商界女巨子,其夫为已故去的美国第二大电话电讯公司MCI的创始人威廉姆。G……麦克高万。1980年,因为业务关系,甄素莲认识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顾客52岁的威廉姆。五年后,在她44岁时,两人共结良缘。可惜没过几年,威廉姆便因心脏病去世。 
  有人说,看来甄素莲没有旺夫相,而威廉姆却只有帮妻命。也有人馋涎欲滴地说,甄素莲有世界上很多女人最理想的命运:嫁给一个阔老头,很快他就死了,占了其遗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谈到亡夫时,甄素莲说:“他非常好,非常聪明,是改变美国通讯工业的人,极有影响力,是一个有主意而且能实践的人。我们拥有最美好的婚姻,我每天都从他那里学到东西。” 
  不过,平心而论,甄素莲并非完全靠丈夫,可以说,她丈夫看上她的正是她的苦干精神和敏锐的生意头脑。她本人在婚前,就在生意上颇有成就,早年经营过中餐馆、洗衣店、花花公子俱乐部等。 
  当然,后来在得到亡夫四分之一的遗产后,她更是如虎添翼,成为芝加哥,甚至全美国一名餐饮业女王。她经营的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简称FFF),为法航、加航、意航、印航、韩航、环航以及泛美航空等数十个国内或国际航空公司和八个大机场提供餐饮,甚至将供应网伸到了上海虹桥机场。此外,她还与美国铁路和芝加哥教育局等签了合同,供应餐饮。 
  成功和有钱使甄素莲在政界也颇为显眼。好几任美国总统都接见过她。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还专门任命她为出席白宫企业研讨会的正式代表。她说:“这是因为我对社区的贡献,对地方与中央政府,我都试着做一些有用的建议。”她还说:“以我的方式,我对我的家庭,对社会,都做了很大的贡献,这是让我最自豪的地方。”甄素莲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回馈社会,担任多间大学的理事和顾问,并活跃于许多经济、政治、社会组织,如创办女性领导人组织,参加民主党领导人协会、爱迪生联盟、华裔服务联盟等。 
  甄素莲的故事是一部传奇,她是上帝的宠女,除了个人素质和努力外,她得到天时、地利、人和、机缘。换句话说,她有自己亲手做的和天上掉的两块“馅饼”。 
  以上的“白人媳妇”是有一定国家级影响或成为经典性的人物。 
  在各个地区、行业、学校或局部单位,还有一些相当活跃、有不同名气的“白人媳妇”。 
  张辛欣,20世纪80年代走红的女作家,曾因《疯狂的君子兰》、《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在同一地平线上》、《大劫案》、《在静静的病房》和《北京人——一百个普通人的自述》等作品闻名于中国文坛。她离婚后,在美国与一个做律师的日尔曼男士结了婚。两人爱好相同,都对影视艺术相当热爱。与美国人结婚,又在美呆了9年的张辛欣比以前似乎更加“自负”。在美国《世界日报》上,她批评那些在美国呆了一段就回去“拉大旗作虎皮”的“浅薄”的影艺界人士,认为“他们根本没有资格谈美国”。   
  白人媳妇与华人女婿(2)   
  邬君梅,近几年在好莱坞开始蹿红,来自中国大陆的女演员,嫁给一位白人制片人,无疑对她自己事业的发展大有助力。 
  宁静,中国大陆当红女星,如今委身于美国影视界一位不太见经传的男艺员。不过毕竟还是帅哥美姐的结合,也不失为一桩佳话。至少有可能为宁静打入好莱坞留下伏笔。 
  胡慧玲,原生于中国大陆,后来到台湾发展的一名电影女演员,嫁给了大洛杉矶地区有名的县议员安东诺维奇,造成华人界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因为虽安氏对华人社区十分友好,但其风流韵事之多、情人性伴之广,也常常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而今,胡女竟能降服此君,真不知究竟有何灵验的符咒法宝。 
  李勤勤,中国大陆一位小有名气的电影演员,先嫁给一个日本记者,后来又嫁给一个美国公司驻华的工作人员。据她自己说,因为这位美国丈夫太花心而离异。 
  美国的中文报纸也时不时报道一些成功的中美通婚,而这些当事人原本并非什么出名人物。 
  其中《新大陆》上一个关于美国盐业公司董事梦露的故事很引人注意。1989年,这个叫梦露的当时27岁的中国大陆女子,独身来美闯江湖,经历了事业破产、受人欺骗遗弃等不幸遭遇。但她决不气馁,继续奋斗。当她手头积压替人代销的8000多箱圣诞节礼品,又一次面临破产时,遇到了一位贵人。这位贵人年轻英俊,做事果断麻利,无条件地帮助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货物全部推销出去。紧接着,又对她来了个闪电求婚,光那枚戒指就2。5万美元。后来她才发现,这个男人出身于欧洲贵族世家,其家族在佛罗里达一带声望很高,他本人就是一个大富商。婚后,她与他夫唱妇随,以本来就雄厚的资本,加上两人的才干和奋斗精神,建立了美国盐业公司,拥有上亿美元的资产。对梦露,不少中国大陆女移民羡慕得发疯。在报纸上,人们谈关于钓美国“男人鱼”的体会,有人就感叹自己钓不上这样的美国“大鱼”。 
  中国大陆有句套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上述那些“白人媳妇”无疑已起到或将要起到无穷的榜样作用。   
  中国式的爱与美国式的爱(1)   
  真是“行行出状元”,华人女性中有一个白人媳妇的状元,她的名字叫竹君。 
  竹君在中美通婚上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她的两本书《嫁作洋人妇》和《中国式的爱》,据说风靡了整个海外华人女性世界。 
  正如一些评论家所点出的,她的身行笔录,反映了在异质传统对照下的中国文化特色。竹君把与洋夫婿日夜相处的点点滴滴,化成经验和心得,成为两种文化在对照中融合的成功范例。竹君的成功之道何在? 
  她将她所说所做的一切归为五个字,叫做“中国式的爱”。古今中外的“爱”形形色色,有“博爱”、“个爱”、“自爱”、“物爱”,还有“亲情之爱”、“友情之爱”、“爱情之爱”等等。那什么又是竹君的“中国式之爱”? 
  这恐怕很难一下子归纳完全,还是从她的一些“点点滴滴”说起。 
  竹君是大约15年前嫁给白人夫婿菲立普的。人们都会好奇,她与他,在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情况下,怎么在一个屋檐下相处?又怎么在同一个办公室里一起工作? 
  竹君与菲立普之间存在三个基本差异,即两性差异、文化差异及个性差异。如何克服这三种差异? 
  在她看来,很多事情是很难判定谁是谁非的,只是观念不同、做法不同而已,但“爱”是一个大前提,在它之下,什么都可以包容和谅解。相处久了,对彼此的个性相对了解,在不知不觉中,相契相合的部分愈来愈多,有些事情她顺着他,有些地方则他配合她,一切都成为自然,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彼此影响,对许多事情原先是各持己见的,在大家各让一步下,很多事情都很好沟通和解决。 
  竹君承认,在婚后的最初两年非常艰难,因为各自从小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而视为当然的事,常令对方恼怒,认作不可思议。她指出,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尤其是男人,因为女人比较容易透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向亲人或知己诉说,但一直扮演强者的男人,除了一般生意上的朋友,可以说真心话的人不多。外国男人更是从小独立,不像中国人自小对亲情那么依赖,因此常常视妻子为最亲的人。 
  夫妻二人像是两个点,融洽时之间构成一条直线线段,根据几何原理,在所有两点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然而,当夫妻二人不谐调,甚至出现纠纷冲突时,线段立即变成了弯弯绕绕、扯不清的怪圈线,此时两点的距离反而变得最远最远。 
  竹君的洋夫婿菲立普是一个个性霸道、脾气暴躁的男人。菲立普在与竹君结婚之前,已离过两次婚,有四个孩子。离婚的原因可以是很多种,症结决不会只在一方。不管如何,恐怕在菲立普一方,也有着其个性的悲剧。 
  竹君在与菲立普结婚前是他的秘书,当这个上司发脾气时,她总以第三者的立场耐心倾听,并技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那只是老板与雇员的关系。而婚后,他的一切都与她息息相关,她怕他受到任何一点伤害,总常常提醒他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却不知,首先应该去认同他,以他喜欢的方式对他好,这“好”必须以他的标准和需要为主,而不能用她自己的“好”的标准来衡量。婚姻使她成熟,她学习到,不要要求对方的想法与自己完全相同,应该试着穿他的“鞋”走走看。她悟得一个道理,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只有“立场”与“观念”的不同。 
  竹君最大的感触就是,学会如何煞费苦心去化解丈夫的时时爆发的愤怒情绪。 
  她的“中国式的爱”,在一定意义上,可说全称是“爱情化的中国式智慧”,或者是“智慧化的中国式爱情”,还可以说是“中国化的爱情加智慧”。要不然有一位名人怎会称她的见地是“转识为智”的升华。她的这种爱情加智慧的中国谋略术,可以归为下列几条:(1)柔弱胜刚强;(2)情感的成熟化;(3)让步中求进步;(4)换位思考;(5)明白动态的人生过程;(6)建立支援团体;(7)亲情与爱情的良性互动;(8)运用中国式的管理方法促进对方的事业。 
  有的人是“顺毛驴”,你必须是顺毛摸,而决不能逆着毛摸他。顺着毛,他会驯良温善,而逆着毛,他则会狂奔乱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