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7[1].3-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是,听进去了,一直认真听着呢。”看他这样子,我又郑重其事地叮嘱,“儿子,你今后心里有什么解不开的结,一定要与妈妈商量,一定不能像这位同学一样,闷在心里,闷久了就想不开了。” 
  “不会,我才不会死呢。况且他的情况与我的情况不一样,我妈妈一直关心我,理解我,他的父母亲管也不管他。他们家的钱海了去了,可是他没有温暖,我有妈妈,我妈妈很爱我,我怎么会丢下妈妈呢?”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已经进了我妈妈家的门。军训时那个一时像个男子汉的男孩子不见了,刚进初中就被种种事情搅得有些困惑的杨扬,一下子扑到姥姥的怀里,紧紧地搂着姥姥的腰。他高高大大的身躯在我母亲的怀里显得那样单薄,他的神情像一只迷途的小羔羊。 
  后来,杨扬班里又发生了15个孩子不约而同在同一天自杀的事情。杨扬气愤地告诉我,他们班主任老师并不过问学生自杀的原因,而是从宿舍里把这十几个自杀未遂的学生集体叫到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每人给了十几棍子,并威逼他们保证,不再有此举动,并告诉同学,此事不得外扬,谁外扬处分谁。我再一次被震惊了,在杨扬已经变得有点磁性的嗓音中,我气噎难言,为不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老师,为小小年纪却不知珍惜生命的孩子。 
  那天晚上,我在电脑上写了很久,我想写一封致教育局长的公开信,想让他号召全市的教师一起行动起来,关心、理解、解救如今已经变得不堪一击的学生。联想自己小时被代课的年轻老师打得满头疙瘩,许多同学也因不堪体罚纷纷退学,成了新一代文盲的事;联想自己被年轻老师起了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叫出来后,自己被逼退学时的矛盾、痛苦的心情;联想自己当时因为作文写得好,却被教师误解为抄袭,在自己不承认的情况下被老师当众呵斥着,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游行时的情景,我悲从心中来,怒从胆边生。 一代又一代,想不到30年来,我们与我们的孩子就这样扭曲地成长着,你能说他们长得不高大不挺拔不伟岸吗?他们有什么高大挺拔伟岸的理由呢?如今,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学业减负的呼声中,在“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中,我们的孩子却在卧轨,在喝农药,甚至有的被殴毙。 
  我敲着键盘的手在猛烈的敲击中颤抖,胸膛里积着一股火,它烧着我的嗓子,焚着我的肺,我难以自抑地拿起鼠标向电脑桌靠着的那面墙狠狠地掼去…… 
  在熟睡中的儿子听到这一声大响,迷迷糊糊地走出来:“妈妈,你还没睡呀?!”看着他少不更事、胸无城府的样子,我连忙压压火说:“妈妈为你班那件事睡不着,你先睡吧。” 
  “妈妈,其实,我们班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好老师的,比如我就特别喜欢我们科学老师,其他班的同学也说他们有的老师特别理解他们,就像你们学校一样,你和许多老师不是都被许多学生喜欢吗?再说,教育局不是天天在培训老师吗?” 
  是的,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小城市,虽然用蜗牛一样的速度在爬行,但她毕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怎么就忘记了要看老师的优点,要理解老师的难处呢? 
  这又是一组矛盾的问题呀。 
  我无力绝望地删掉了半夜的敲击,拖着疲惫的身子,怀着迷茫的心睡了。 
  对于网络,我向来认为是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它给我带来很大的便利,比如,我写的稿子,可以E…mail到与我文风相似的报刊杂志;我与弟弟共用一个信箱,在里面我们双方都会粘贴一些文章以便相互修改;我会在自己信任的网站里搜索我想要的资料;我的爱人在网上做贸易;我们与亲朋好友还可以在网上随时进行交流。我的婆婆在儿子去美国时,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何时才能见面呀?现在她每天可以在电脑上看见远在地球另一面的儿子儿媳,看见儿子在异国他乡新筑的爱巢,与儿子在视频里面对面地说话。网络让地球成了一个小村子,让相隔千万里的人近若比邻……但是,“网络”这个词在我故乡的这个小城市却是可怕的,几乎让所有孩子的家长谈网色变。当杨扬还在小学时,我对我们那条街上的四五家网吧没有丝毫的感觉,我甚至在自己还没有电脑时去过两次网吧,虽然最终没能把我要写的文字粘在我与弟弟共用的信箱里,但我知道,那是这个城市了解外界,与外界沟通的一个小窗口。虽然网吧在这个城市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知道网吧在这个小城市有限的作用是第一次去网吧。那次,急于查询一个资料,又正好是星期天,于是与一个同事约定一同去网吧上网。 
  去第一家网吧时,一推门,满眼全是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他们戴着耳机,有的还在别人听不见的旋律中微微晃动着身体,手上忙着打一种叫“半条命”的游戏,一个个屏幕上全是大致相似的画面,他们连QQ聊天都懒得聊,他们就这样用一支手枪寻找着不知会从哪里突然冒出来的敌人。 
  我们的出现惊动了老板,他匆忙走出来,拦住我们说:“没空位了,没空位了。”明明看见有两台电脑空着,他们却死活不让我们踏进那扇推拉门。看看门口竖的那个牌子:未成年人禁止入内! 
  同事见怪不怪地说:“咱们这小地方,就是这样!” 
  骑车要走的时候,一个老太太忽然从网吧隔壁的房子里出来,急急忙忙地走到我面前,一把拽着我的衣服,低低地叮嘱说:“这家找不见,到下一家吧。找到了可别打孩子,还小呢,不懂事,是世道变了,世道坏了!”我疑惑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认为我是来找自家上网孩子的,一阵哑然失笑,但又未笑出来,而后,性格中那股倔劲又冒了出来。 
  我不信,今天就找不到一家有座位的网吧。 
  事实证明,我找了9家网吧,的的确确没有空位,即使真的有一两个空位,也的的确确是“成年人禁止入内”。 
  自此,对这个城市的网吧,有了新的理解。虽然在北京时也听说有人在网吧上黄色网站,在网上网恋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在网上自杀、结婚的事也屡见不鲜,但那是“大”学生的事,儿子还是一个中学生,他还不到去网吧上网的年龄。 
  第一次听到儿子去网吧的消息是从母亲那儿听来的。总之有相识的人看见了不便给我说,辗辗转转告诉了母亲,母亲郑重其事地转告给我。话一入耳,真是气噎难言,一年的初一生活才过了一半,我已经被折腾得半死了。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不争气,这么不让人省心呢? 
  问他,知道我禁止他上网,就死硬说没去。气急之下,一顿暴打,直把他从卧室打到客厅,从客厅打到院子,最后他不避了,只是站着不动,任我打得精疲力竭,发散声嘶。第一次与他关于上网吧的争战,是以我痛说革命家史时涕泗横流了,他才说他一共去过三次,玩过一个小时的“半条命”游戏。看着寄予了我全部希望,在小学里一直很优秀的让我骄傲的儿子,我再次绝望。 
  他为什么不是我心目中想要的那个儿子呢?! 
  打过哭过之后,我气着不理他,他偏偏倒了水,双手捧了放在我面前,说:“妈,您别生气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气您了。” 仍不理他,他便乖巧地洗漱了,独自去睡。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课也不想备,稿子也不想写,电视想都不想打开,书更是懒得翻,直直地坐着,呆呆地想着。他的种种“不轨”行为,他挨打时毫不怯弱的眼神,时时闪现,心中一时就恨得牙根咬得咯咯响。他的种种乖巧,他小时因我不在身边而受的种种委屈与痛苦,我每次赴京时他在车窗外泪眼婆娑的样子,又让我愧疚得心肝俱痛。不由去卧室里看他,他仍是呼呼地酣甜地睡着,没有一丝愁苦,没有一点抱怨。白皙的一张脸,如天使一样纯净。 
  儿子,你长大后会干什么呢?你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会幸福地过自己愿过的生活吗? 
  不管我内心如何冷热交替,儿子上网吧的消息再次辗转经几个人之口到我的耳中。由于这座小城市的学校都集中在西北部郊区,私人网络一时半会儿不会扯过来,故我家的电脑一时未联网。为了儿子,我不得不与在市中心位置住的同学联系,她一听立马热情邀请,让我与儿子随时去她家上网。 
   


 
  
  。16:10
  
  我要让儿子真正明白网络,真正看清网络的真面目。 
  不料不上则已,一上倒惹得他一发不可收。以后,他几乎每天都要说:“妈妈,咱们礼拜天再去阿姨家上网吧,我要查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妈妈,我要查关于火山的资料。”“妈妈,我要查大白鲨的资料。”他一下子成为他们班里一个知识最渊博的人。我给他买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孩子的疑问》等书,以及给他订阅的《我们爱科学》等杂志已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对自然科学与历史甚至地质学方面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乐此不疲。为了他,我买书从来都是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的;为了他,从不求人的我宁愿每周拎着礼物去同学家 “蹭网”。 
  只要他能安安静静地度过青春期,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就这样,2003年在我的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忐忐忑忑、诚惶诚恐中走完了。 
  我们仍是回北京的婆家过年。 
  整个寒假,杨扬一直窝在家里。因为在北京过年的人本来就少,也因为他在京上学的时间不长,认识的同学并不多,再加之又走了一年,小小的孩子在失去联系后是很少再联系的。所以他一直在家看电视。大年初二初三,该来的两三家亲戚都一一招待过了,与往年一样,一到初四,我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憋得快要爆炸的杨扬去西单图书大厦看书,去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看工艺品,去画廊展厅看画展,去大栅栏琉璃厂看古董。一个假期就这样平平安安地过去了。临离京时,鉴于他英语基础极差,我给他买了英汉词典,买了李阳疯狂英语磁带,还在西单图书大厦软件销售区推销员反反复复的推销与演练中,买了《英语900句》等学习软件。电子词典在弟弟的劝说下先行舍弃了。他说,一般大学生英语过级才买电子词典,杨扬初学英语,买了没用,我想想,也就罢了,以后他过级时再给他买吧。 
  回来后,为了给杨扬营造一个学英语的语言环境,每天早晨和晚上,只要他醒时,家里总是放着英语磁带,如果不是后来那个偶然的发现,我会以为他已经完成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会顺顺利利地在暑假过后成为一名八年级学生。 
  那天,我出去有事,留儿子一个人在家。新买的《我们爱科学》他还没有来得及翻呢,何况这几天他又在整理有关地震的资料,准备上科学课时上讲台给同学讲解,再说,我也不能把他拴在裤腰带上,他不是囚犯,我也不是狱警。其实,虽然我们是母子,虽然我们表面保持着相亲相爱的关系,虽然他还是在高兴时搂着我的肩膀叫我伙计,或者在我穿拖鞋时把我拉到落地镜前,让我看看他比我高出多少。虽然每次我换了衣服与他上街时,他总会调皮地说“不要这样漂亮嘛,不认识的人会以为我小小年纪就谈女朋友了呢”。实际上,我半年来一直亦步亦趋监视着他,跟踪着他,侧面调查着他,他回家晚时怀疑他,在他上课时从教室外面趴在玻璃窗上窥视他。我是不知道,我不相信他,还是不相信学校。总之,我心中充满了不信任。 
  那天,我却是十分放心地走的,在我临走时,来了一个他的小学同学,我马上给他们每人拿了一袋鲜奶,并洗好苹果,把水果刀摆放在水果盘的边上,看着他们一人拿一本《我们爱科学》,一人拿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那么专注地看,我放心地叮嘱:“看一会儿自己上学去,把门锁好啊。”小城市的中学一般是周日下午去学校的,晚上还要上四节晚自习。 
  他脆脆地答应着,我放心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 ,已经是20:30,家里仍是走时的样子,水果没吃,茶几上是两个空的鲜奶袋。我去他的卧室准备为他拉上窗帘,一张纸却赫然放在窗前他的写字台中间。写字台只在左上角整齐地放了一叠杨扬平常喜欢看的课外书,所以这张纸在大大的桌子上显得非常醒目。我爱整洁,不喜欢桌上有多余的东西,就拿起那张纸准备扔了。扔之前,我习惯性地想看一眼上面的内容,以防上面记有重要的东西。这一看,我大惊,上面竟然写着一些不堪入目的话!不是杨扬的笔迹,一定是他的那位同学写的,这些大人看了都不能再从口里说出来的污秽的话,是出自那个只有13岁的孩子之手吗?当时,杨扬在干吗?他看了吗?同学把这句话说出口时杨扬听了吗?哦,不,究竟这些话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写到纸上的?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北京弟弟的电话,一时,我不知道给这个还没有结婚的男孩说什么。最后,我问: 
  “你12岁时在想些什么?” 
  “你那时的性知识是从什么渠道获得的?” 
  “我如何对杨扬进行性教育呢?” 
  是的,他还小,才12岁,在弟弟的提醒下,我回想每次我给他洗的裤头,我肯定他还没有遗精。他对自身的发育只限于自己嗓音变粗了,自己个子长得比我高了。在北京过年那段时间,每当他表哥自豪而喜悦地自我炫耀自己喉头上凸起的结,用手兴奋地捏着自己唇上初长的软汗毛向上斜拉时,他也只是事不关已地笑一下,好似那些第二性发育特征离他还很遥远或与他完全无关似的。 
  可现在,这么不堪入目的文字竟然出现在他的书桌上,他仍然会像往常一样佯装不知吗? 
  与弟弟谈了一个小时,直到杨扬的自行车在院子里无所顾忌地响起来,我才匆忙地挂断了线。 
  我把原本要扔在他脸上的东西隐秘地收了起来。我不想让他再次看到那些文字,不管他看过还是没看过。我把原本要发的火压了又压,揿了又揿。 
  大禹的父亲鲧一直用堵的方法治水,9年未果。而大禹却用疏导的方法使黄河水顺着他们挖的渠道乖乖地流去。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故事,其中的道理也是无人不懂的。这个不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脚下的这块土地上。况且,性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试验性话题,许多人主张打开来说,许多人又主张能捂着就捂着,顺其自然吧,到他情窦打开的时候自然就自学去了。如今,书店里的这类书又不是“禁书”,它们堂而皇之地高居书架的重要位置,那坦荡招摇的架式,仿佛在告诉人们:“这儿不是雷区!”再说,网络上的两性话题,更是如万花筒一样地丰富多彩,如百宝箱一样无所不含。 
  如果我生个女儿,我做为妈妈,我会向她谈起她的身体的奥妙,但我生的是儿子,他爸爸也不能在电话里或者写信给他讲这些,再说讲这些内容时需要一个契机,一种环境。如今,契机来了,他爸爸却不在身边,如果由我面对面地与他交谈,我如何开口呢?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美国妇女写的一篇文章,作者的名字与文章标题是什么我都忘记了,文章的内容也记不清了,只大致记得当她的孩子问他自己是如何钻进妈妈的肚子又如何从妈妈的肚子里钻出来时,她没有像中国的父母那样逃瘟神一样地说:“孩子,你是妈妈从游泳池里捞出来的。”也没有随口说:“孩子,你是从垃圾箱里扒拉出来的。”也不想说:“孩子,你是我的天使,有一天你长着翅膀从窗户里飞到了咱们家。”或者说:“你在我的肚子里消融了你无所不能的翅膀,然后变成了我的孩子。”她好像是这样说的:“妈妈的生殖器里有卵子,你爸爸的生殖器里有精子。当爸爸妈妈相爱时,爸爸会把生殖器插入妈妈的生殖器,然后就把精子留在了妈妈的生殖器里。精子和卵子一相遇,就变成了孩子。像种子除了需要水和空气,也同样需要土地一样,孩子也需要一个成长的空间,妈妈的子宫正是孩子舒舒服服成长的地方。妈妈子宫里有很多养分,是孩子成长的丰沃土壤,这样孩子就像种子在土地里一样,在子宫里孕育成长。10个月后,完全成熟的孩子就由妈妈生出来了。不过,‘种植孩子’的事是一件非常神圣而伟大的事情,是爸爸妈妈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与思想准备以后才做的一件事。另外,做这件事情还需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必须有一个法律的认可——结婚证。这种‘种植孩子’的神圣之事,不是未成年的孩子能模仿的一种游戏。因为孩子的到来意味着责任与义务,付出与艰辛。 虽然伴随着这些而来的也有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